登陆注册
9516600000028

第28章 学习,需从心上下工夫——谈读书(2)

王阳明认为,大多数人难以成为圣人,主要是因为他们只注重在知识、才能上努力学习做圣人,认为圣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自己只需要把圣人的知识才能全部学会就行了,哪里知道做圣人的根本在于让心合乎天理。他们不从天理上下工夫,而是费尽精力钻研书本、考寻名物、推理形迹。这样,知识越渊博的人私欲越是滋长;才能越高,天理反而越被遮蔽。这就像看见别人拥有万镒的纯金,自己只妄想在分量上赶超别人,把锡、铅、铜、铁等杂质都掺杂进金子里去,却不肯冶炼自己的成色。虽然增加了分量,成色却更加低下,到最后有的就不是真金了。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掌握知识并不等于拥有智慧,而没有智慧,是成不了圣人的,也难以摆脱内心的烦恼和痛苦。

国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曾说:“就一个人的学问和修养来说,他必须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人,如果仅读了一些经典著作,掌握了一些文献资料,懂得一些概念或范畴,而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人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这种人也不是生活所需要的。

哲学家、数学家坐船渡河。数学家问正在用力划桨的船夫:“你懂数学吗?”船夫摇摇头,数学家不无遗憾地说:“那你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生命。”

过了一会,哲学家问:“那么你懂哲学吗?”“不懂。”船夫还是摇摇头。哲学家感慨地说:“那你只剩下一半生命了。”

这时,一阵狂风吹来,打翻了小船。哲学家、数学家和船夫都落到水里,精通水性的船夫问哲学家和数学家:“你们会游泳吗?”

两人大叫:“不,不会!”

船夫深深叹息道:“那么你们将失去全部的生命!”

哲学家和数学家都是人们所认为的具有很多知识的学者,但是在面临生活中的突发状况时,他们的知识并不能帮助他们保全性命,或者说无法帮助他们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也许是一个知识丰富的哲学家,但是我们并不一定是个具有创造力的哲学家,并不一定能接受新事物,不能对新鲜、新奇的事物做出敏感和及时的反应。但是智慧不同,智慧的力量是无限的,真正的智慧能帮助我们面对生活的各种难题。所以我们说,一个有知识的人并不一定拥有智慧。

生活中,我们常常积累了很多关于事情以及很多事物的大量知识,但是要按照学到的知识去明智地行动,则是很难的。学校传授人们有关行为、宇宙、科学和各种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这些教育机构很少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在讲台上或实验室里夸夸其谈的专家,并不一定懂得如何处理生活问题。经过一些学者的研究,有人认为人类只有通过积累大量知识和信息才能进化。但事实却完全相反,人类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积累了大量如何杀人及破坏的知识,战争的武器越来越先进和高端,正是那些知识在不断扩大各个地方的战场,阻止我们结束所有的战争。同样,有关环保的知识也没能阻止我们杀害动物、掠夺资源和破坏地球。这些事实都一再地提醒我们:掌握知识并等于拥有智慧。但只要你能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知识就可以转变为智慧,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是王阳明所推崇的“致良知”之道。

抛弃虚浮的文辞,追求经典的实质

孔子述《六经》,惧繁文之乱天下,惟简之而不得,使天下务去其文以求其实,非以文教之也。《春秋》以后,繁文益盛,天下益乱……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是皆著述者有以启之。

王阳明认为,孔子之所以删减《六经》,是要避免当时纷繁浮逸的文辞扰乱天下人心,使天下人从此抛弃华丽的文饰注重文章的实质,而不是用虚逸的文辞来教化天下。《春秋》以后,各种华而不实的文辞日益兴盛,天下大乱……天下纷乱的原因,正在于盛行浮华的文风,求实之风却日渐衰败。人们标新立异,各抒己见,为了取得功名不惜哗众取宠,扰乱天下人的思绪,混淆大家的视听。使得天下人争着崇尚虚文浮词,在社会上争名夺利,忘记敦厚实在、返璞归真的品性。这些都是那些阐述经典的人所开启的。

这是王阳明借孔子之口表达自己的观点,劝诫人们要抛弃虚浮的文辞而追求经典的实质,即不要执著于文字。因为不执著于文字、停止语言化的过程,才能感知真理。

一个外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这位记者的用意十分清楚,他是从文字的表面意义上去理解“马”这个字,把中国人比做牛马,意在嘲讽中国人同牲口走一样的路。如果真的要从“马路”这种叫法的来源去回答他,正确的答案反而没有什么意义。因此,周总理才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这恐怕也让这位记者始料不及。

同一个字或词,常常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含义,哪怕是再简单的文字,在不同的场合下都能够作出不同的解释;即使是同一段话,不同的人看了或听了也会有不同的感悟。鲁迅先生评《红楼梦》时这样写道:“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们应该看到文字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如果我们执著于文字,思想就变得局限和僵化,就很难认识到生活的真谛。

文字对交流来说是必要的,但是文字从来不是事物本身,事实也不是文字。当我们想要向他人表达一定的意思或某个事件时,我们不得不借助于某种文字或类似于图画、符号等文字形式。而当我们使用文字时,文字代替了事实,成了首要的,我们所关注的是文字而不是事实本身。文字、语言塑造了我们的反应,它成了巨大的力量,我们的内心被文字塑造并控制。“民族”、“国家”、“上帝”、“神”、“社会”等词汇携带着它们所有的联想包围了我们,于是我们的心灵变成了文字的奴隶。

文字妨碍了我们对事物或人的真实觉察,妨碍了我们对事物进行自由地观察。因为文字带着很多联想和经验的形象,这些联想实际上就是记忆,它们不仅扭曲了视觉上的观察,也扭曲了心理上的认识。例如“总经理”和“员工”这两个词,它们描述的都是职务,但是“总经理”这个词带有强烈的权力、地位和重要性的含义,而“员工”这个词则会让人产生不重要、地位卑微和没有权力的联想;“总经理”是正襟危坐在某个位置上的形象,而“员工”则是加班加点在某个岗位上的形象。因此,文字阻碍我们将二者都作为人来看待。形象就是文字,它们紧随着我们的快感和欲望。因此,我们整个的生活方式都在被文字和与之相关的联想塑造着。

但文字毕竟是一种符号,用来指示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用来表达或唤起什么。我们看到文字通过对我们的思维产生影响,使得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局限和界限。只有将头脑从文字和语言的意义中解脱出来,抛弃虚浮的文辞而追求经典的实质,不带联想地观察世界,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也才能真正致良知——学习到心灵成长的智慧。

将知识融入人生的道德信仰

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

王阳明认为,世上的君子,只有专心于修养自身品德,那么自然能够公正地辨别是非好恶,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他人,将国事等同家事一样关心,把天地万物看做一个整体,从而求得天下的大治。因此,“致良知”不仅是为学之道,更是育人之道,且重在育人之德。“道德”或“良知”等精神品质蕴涵于经典之中,对人的自身修养有着很高的陶冶价值。

王阳明所提倡的“尊德性”的道德教育,要求将知识融入人生的道德信仰之中,而不是让知识吞噬人生的道德信仰。正如他所说:“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意思是说,眼睛看得见的、耳朵听得到的、嘴巴能说出的,心里能想到的,都是肤浅的学问;那些眼睛看不见的、耳朵听不到的、嘴巴不能说出的、心里不能想到的,才是深奥的学问,也正是“致良知”的真谛。

自古以来的儒家圣贤们十分看重人的品德,认为品德比才能更重要,认为高尚的品德是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道:“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孔子认为,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那样美好的资质,只要骄傲吝啬,他其余的一切也都不值一提了。如果一个人才高八斗而品德不好,那么圣人连看也不会看他一眼。只有德才兼备,以德育才,才是真正的人才。当德与才不可兼得时,当舍才而取德,正如孟子“舍生而取义者也”。

对此,近代学者胡适先生曾解释说:“孔子的人生哲学注重养成高尚的道德,教育学生以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基础。”在孔子看来,有高尚道德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人,也是能博济众施之人,是能为他人着想的人。所以孔子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也就是说,对于千里马,不称赞它的力气,要称赞它的品质。尚德不尚力,重视品德超过重视才能,这是儒家的人才思想,也逐渐成为当今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尺。

唐朝汝州有个叫夏子胜的人,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高中,被皇帝任命为南县县令。这日夏子胜携一家仆赴任,来到县衙,大小县吏已在门口等候多时,见新县令到来,急忙迎上去。夏县令问他们去年南县老百姓生活如何,粮食是否丰收,商贾是否安分行商,官粮是否收齐,赋税是否完成,然后叫来师爷将县吏们所说记录在册,逐一核对账簿。几天后,师爷对夏县令说,一切都如县吏所言,去年南县一切安好。听完汇报,夏子胜点点头。

在南县县吏们的眼里,这个新来的县令与以往的官老爷大有不同,除了处理诉讼官司时会开口说话外,平时听不到他说一句话。不过话虽然很少,但是做的事情却极为合乎规范,往来公文,刑罚办差,无论是上司还是下面的老百姓,都称赞夏县令做事稳当,是个好官。

这些县吏们十分不解,这个不爱说话的老爷到底是怎么一个人。一天,有个胆大的县吏将这一疑问向夏子胜提了出来,夏子胜听后,呵呵一笑,说道:“圣人行道,心正而行端,做官做民都是一个道理,为官之道在于教民养民,为人之道贵在德行,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做起事情来就不会有所偏颇,如此,又何必说那么多的话呢?”

我们可以将这位南县县令的话理解为对“执事敬”的最好注解。事实上,一如这位县令说的那样,行圣人之道又何必多言,“行”首在“知”,这是心灵净化、涵养提升的必然结果,由此,对人忠信而不诡诈,与人交往而不奸猾,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做事。与此相对,再多的话都不过是水中倒影,没有实际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两种品质不好的人。一种是品质不好、能力也不强的人,这种人因其能力有限,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不会太大;另一种则是品质败坏但才思敏捷、能力出众的人,这种人更容易寻捷径上位,一旦得势,将会对反对他的人或社会集团造成巨大的危害,甚至可以断送一个家庭、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可否认,没有灵魂的头脑,没有德行的知识,没有仁善的聪明,固然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但它们只能起负面的破坏作用。也许偶尔会给人们一些启发,或者带来一些乐趣,却很难赢得人们的尊敬与发自内心的赞叹。

反之,品德高尚的人,即便能力有所不及,也会虚心好学,不断提高自己,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奋斗来获得成功。当然,不能因此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忽略人的才能,一味强调道德修养。不懂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何谈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以德为先,就好像王阳明告诉弟子的话:“良知在人心,随你如何,也不能泯灭。”德行是我们行走人生的前提,而才能是我们创造人生的手段。做到德才兼备,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同类推荐
  • 改变一生的120个启示

    改变一生的120个启示

    本书生动讲述了120个极具影响力的人生启示,从不要追求完美、积极调整情绪、从工作中寻找乐趣、轻松赚钱、淡泊名利、学会花钱、享受快乐、品位幸福等方面,生动地展示了正确认识财富与幸福以获得快乐人生的实用方法。
  • 不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思路

    不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思路

    假使“不可能”已成为一个人或一家企业的口头禅,习惯说“这不可能,那不可能”,这注定其在竞争的大潮中难有辉煌,并最终被那些不说“不可能”只专注找方法的人或企业所淘汰。本书作者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成功实践,从个人成长、自我管理、人际沟通和团队建设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39种成功者素质训练和职业生涯管理的方案,倡导把“不可能”这个极其消极的字眼从我们的“私人词典”或“企业词典”中永远删除,将注意的焦点永远集中在找方法上,而不是找借口上。
  •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名言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名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生活工作好口才

    生活工作好口才

    成功学家研究发现,在众多的成功因素中,口才举足轻重。现代社会离不开交际,可以说,没有一副好口才办什么事都难以得心应手。《生活工作好口才》从生活和工作两方面对应用口才进行了较为系统和详尽的解说与应用点拨,是提高口才综合素质和锻炼各方面口才的好助手。
  • 读历史学谋略

    读历史学谋略

    本书对中国谋略家传统进行了最彻底的整理:从先秦到明清,从吕不韦到李鸿章,都有详述。将中国谋略家的发家学、旺家学提炼为“智学”,将老板与谋略家共进之道命名为“智者七道”。
热门推荐
  • 白狐临世:灵宠也能做主角

    白狐临世:灵宠也能做主角

    谁说灵宠一定是配角?!狐小白第一个不服!美男,我有!空间,我也有!灵丹妙药,我更多!看一代灵宠狐小白如何征服大陆众美男(兽)!(/ω\)
  • 卿本丫头第一部之进宫

    卿本丫头第一部之进宫

    作者:凯西(懒得码字的朋友可以叫我CC)
  • 爱妃要出阁

    爱妃要出阁

    一位、两位。好吧,竟然背着她娶了这么多位老婆,就算他是堂堂什么狗屁皇帝,她也不答应原谅她。“这是什么??”接过那张惨白到让他发指的东西,粗略地看了看,有些不满地扔到地上,带着丝丝怒气问道。“皇上不识字吗?我要跟你离婚!”皇上,有什么了不起的,上天真的有好生之德吗?竟然让她穿越成为了别人的妃子,偏偏谁不好穿,却是这么一个风流成性的皇帝,就算他长的多帅,那也不应该这样。离婚?那是什么东西?眉头轻皱,尴尬地捡起地上的破纸,又重新仔细地看了一遍。“不同意!”休夫?这个女人病了一场难道把脑袋给烧坏了吗?万水千山总是情,红杏总是要出头。
  • 网游之终极火球

    网游之终极火球

    洪熙官,京华大学中文系大二学生。《彼岸》开服当天,施舍了一位路遇的乞丐,得到“专一”的预示。当夜开始在游戏中得到“火球术”天赋,在所有人沉迷在彼岸无限自由度的狂乱中,紧紧恪守着“专一”二字。掌握了最平凡天赋的洪熙官莫名握紧了游戏的精髓,从此,化名赤羽开始在彼岸叱咤风云,无所披靡!
  • 腹黑毒夫:滚远点

    腹黑毒夫:滚远点

    姚淑女:“固子偕,我是美是丑,与你何干”你是不是忘了件事,我是不介意帮你想起来,但我怕你受不住这打击,你要是在我面前出了事,不说负责任那么高深的话题,我是不是连跑都得三思后行!固子偕:一开始,一开始我就不该放过你的......
  • 萌萌宝贝:少爷的最爱

    萌萌宝贝:少爷的最爱

    第一天上学,就遇见了斯特兰亚学院的五大男神。你说,叶小茵是幸运还是倒霉呢?“小茵,嫁给我吧,我会让你幸福一生的!“”茵儿别听他的!嫁给我吧!“最后她被一个腹黑+闷骚的霸气校草紧紧抱在怀里,无耻的问:”怎么办呀!茵儿,我饿了。“”饿了自己吃东西呗!“”可是我想吃你!“某女被某男扑倒……
  • 审判之戒

    审判之戒

    少年特工,专擅能力,2016年的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一桩桩奇异的事件,纽约街头的吸血鬼,古墓中死亡多年的僵尸竟然流泪,青岛被神秘病毒摧毁的惨不忍睹,一件件事情的起源到底是什么,“超能少年”计划如期举行,那么这个计划和这一切有什么关联呢?前方重重迷雾,看少年特工如何破解,整个故事,还要从审判局说起。(本书是科幻与玄幻的相结合)不喜勿喷!《审判之戒》交流群,群号:555144534
  • 蝶恋花之刀光剑影

    蝶恋花之刀光剑影

    江湖高手接连死在一张苍白的纸条上,由此牵出二十年前的一段往事,青龙帮白马堂堂主仁义算计一生到头来才发现自己的可笑。夜殇的死,不过是一个偷天换日而已。一个可以被钱买通的女人她绝对可以在被另一个出价更高的收买。
  • 异界之疯狂科学家

    异界之疯狂科学家

    这是一个才气世界。在这个才气世界里,上天会对有才之人进行赏赐,才华越大,赏赐的也就越多。著书立作、发明创造、商贾经营、治理国家……都是“才华”。只不过,才亦有大小之分。当科学家罗浩穿越到这个世界时,却发现近现代的科技文明,并没有诞生。“科学技术,难道不是最大的才华?”旗袍、热气球、自行车、三轮车……一路发明,一路升官。对于罗浩而言,这只是些小发明而已……(什么,发明核弹?不不不,太暴力了吧,要热爱和平!)———————————————————————————————————————科学家还算正常,也不算特别疯狂,别被书名给骗了!
  • 化蛇记

    化蛇记

    长蛇吐信,餐霞饮露蜕凡躯;巨龙飞天,逐日弄月掌星辰。从大兴安岭到亚马逊雨林,从多元宇宙到洪荒世界,一只大蛇,化而为龙的大蛇,在暗里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