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6600000018

第18章 心兵永息,自然天下太平——谈静心(2)

从小男孩家到酱油店不算远,大概有四五百米的距离。小男孩买了酱油后,头也不敢抬地往回走,他想到母亲的交代,更是觉得紧张。他始终盯着装满酱油的碗,一步一步地走在小路上,丝毫不敢东张西望。所以很短的一段路就显得比什么时候都要长,怎么都走不到。

就在小男孩快要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一只猫突然从他脚边跑过去,吓了他一跳,酱油泼洒了大半。小男孩非常懊丧,端着剩下不多的酱油,战战兢兢地回到了家。妈妈看到小男孩碗中的酱油后,非常生气,把小男孩骂了一顿,小男孩委屈地哭了。

爸爸听到小男孩的哭声后,便叫小男孩过来,问他是怎么回事。小男孩讲了事情的经过,听完后,爸爸就对孩子说:“你再去买一次酱油,这一次,你要一路上看看路上的人和物,有什么好看的,回来后要讲给我听。”

小男孩不愿意再去,他说自己连酱油都端不稳,怎么还能四处看风景呢?爸爸便告诉他,那些耍杂技的人,他们走钢丝的时候可是不看钢丝的。小男孩将信将疑,但还是决定听从爸爸的话,再打一次酱油。

这一次,小男孩端着酱油往回走,一路上看树看花,觉得四处的风景都很好。村里的小伙伴在跳绳,小男孩还跟他们打了个招呼。邻居的大婶见他端着满满一碗的酱油,还走得又快又稳,夸奖了他。就这样,小男孩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家,将酱油交给了妈妈。这时候,他才发现,碗里的酱油依旧是满满的,一点儿都没有洒。

同样是端着一碗酱油回家,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关键就在于“动心”还是“不动心”。第一次端酱油回家时,小男孩虽然两眼注视着酱油碗,心却放在外物上,以提防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而在第二次端酱油回家时,尽管小男孩观察路上的人和物,但他的心却在手中的酱油碗上,这其实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虽然听见看见,但心不随着声色去”。

因此,人们在面对外境时应有自己的主张,不可随意为之牵动、扰攘;更要积极地肯定自己,怀着“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的决心和气魄,那么不论时代如何动荡转变,不论别人是骂你、唾你、污你、谤你,还是褒你、奖你,都能随遇而安,不受束缚,自享一片光风霁月的心灵景致,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之道。

身处恶境,更要持重守静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弟子陆澄曾经向王阳明问道:“静养的时候也感觉自己的想法很清晰,可是遇到具体的事情就不能再依据自己的思路去做,为什么?”

王阳明回答说:“这是你只懂得静心修养,却不下工夫来克制自己的原因。这样,遇到具体的事情就会觉得思路不稳。人必须在遇到事情的时候磨炼自己,才能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这其实就是在告诫人们:身处恶境,更要持重守静。

在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是因能力不足而被打败,而是因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与强烈的成功欲望的双重压力下,我们往往会出现焦虑、欢喜、急躁、慌乱、失落、颓废、茫然、百无聊赖等情绪。这些情绪一齐发作,扰乱了心灵原本的宁静,更别说拿出时间来考察自己该做什么了,甚至在错误的方向上埋头苦干,一路狂奔。始终无法把力量使在该使的地方,忙碌不止却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而结果越是不令人满意,人们的心就越浮躁,越难以安静,也就越难以成功,从而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老子说:“轻率就会丧失根基,烦躁妄动就会丧失主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持重守静乃是抑制轻率躁动的根本。故而缄默沉静者,大用有余;轻薄浮躁者,小用不足。

身处浮躁的世界,需要一颗宁静的心,拂拭蒙住双眼的尘埃。保持一份宁静,保养身心,洗涤思维,让大脑在清澈的湖水中得到净化,就能很明朗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对什么负责,从全局着眼观察整个人生,有条理地生活,防止陷于杂乱的事务中。

工作越是忙碌,我们越是要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静静地反思自己的人生。对自身多一些关照和内省,有助于我们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人说杜鲁门总统比以前任何一位总统更能承受总统职务的压力与紧张,认为职务并没有使他“衰老”或吞蚀他的活力,认为这是很不简单的事,特别是身为一位战时总统必须面对许多难题。杜鲁门的回答是:“我的心里有个掩蔽的散兵坑。”他说,像一位战士退进散兵坑以求掩蔽、休息、静养一样,他也时不时地退入自己的心理散兵坑,不让任何事情打扰他。

我们也可以像杜鲁门总统那样,用想象力在自己的心灵深处为自己建造一处恬静的房子。在这个恬静的房子里,你可以每天花点时间进行静思,常常静思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意识和思想。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要因此离群索居。静思并没有时间和地点的要求,散步时、购物时,你要做的也只是经常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为了什么,价值何在?这种静思可以让你跳出成堆的文件和应酬,摆脱繁忙的工作和名利的困扰,达到身心一如的和谐境界。

王阳明之所以一再提倡静心,是因为他深知静心可以带来内在的和谐,恢复纯明的良知。在他看来,内心宁静的人,比那些汲汲营营于赚钱谋生的人更能够体会到生命的真谛。目前,人们对于静心越来越重视,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静坐冥想、练瑜伽、打太极拳等方式来消除浮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过分执著于静,易空虚寂寞

刘君亮要在山中静坐。

先生曰:“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汝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

弟子刘君亮想要到山里去静坐。

王阳明对他说:“如果你是用厌烦外物的心,去山里求得宁静,反倒会养成骄纵懒惰的脾气;如果你不是因为厌烦外物,再到静处去修养自己,却是很好的。”

由此可见,王阳明是不赞成人们为了求静而静坐。在他看来,过分执著于静,易空虚寂寞。因为静坐并非只是寻求安静那么简单,如果仅仅是喜欢安静,那么遇到事情便会忙乱,难以有长进。这样静坐,也仅仅是表面看似收敛,而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溺。

而反对人们过于执著于静的更重要的原因,是王阳明推崇心无动静的思想。在他看来,心之本体即良知,是恒常不变、无前后、内外之分而浑然一体的天理。动静只从事上看,遵循天理就是静,顺从欲望就是动,这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而无动、静而无静以及无动无静、有动有静等观点。王阳明认为,遵循天理虽万变而未尝动,故动中有静;顺从欲望则心如槁木死灰亦未尝静,故静中有动;有事感通是动,但其寂然之体未尝增加,故动而无动;无事寂然是静,但感通的功能未尝减少,故静而无静。当然,王阳明所说的心无动静,并不是说心没有动静,而只是说它体用如一,故动静合一,即没有绝对单一的静,也没有绝对单一的动。

既然认定心无动静,王阳明就不主张人们过多地在静上用功,而提倡动静合一。正如他所说:“人心自是不息,虽在睡梦,此心亦是流动。如天地之化,本无一息之停。然其化生万物,各得其所,却亦自有静也。此心虽是流行不息,然其一循天理,动自静也。若专在静上用功,恐有喜静恶动之弊。动静一也。”在王阳明看来,动静如一,人们如果循理去欲,就能不求静而心自静;相反,如果过于执著于静,顺从人求静的欲望而违背了天理,心中则没有清静可言。

有一位郁多罗伽仙人,他本来想到一个树林里去参禅,但是树林里每天都有鸟叫声唧唧喳喳,他嫌烦,于是改到水边去参禅,但是水里有很多的鱼在跳跃戏水,也有很多声音,他又生起嗔恨心。他恨鸟叫,几乎要把树林砍伐尽;他恨水里的鱼不停跳跃,于是就发了个誓愿:将来有一天,一定要把这许多鸟、鱼统统抓住。由于这个境界影响了他的心,使心有所执著。最终,这个郁多罗伽仙人未能参禅成佛,反而因为自己心中的那些恶念而被贬下凡,沦为一只臭鼬。

郁多罗伽仙人过分苛求安静的参禅环境,致使心中生出了求静的妄念,并产生了对鸣叫的小鸟和跳跃戏水的鱼儿的嗔恨心,最终破坏了内心纯净的良知,也就落得个下凡为兽的结局。

总之,我们可以通过静坐来养心,但不要刻意地追求静,因为过于追求静也是一种妄想。如果我们过于追求静,执著静,反而会达不到静的境界。当我们执著于静的时候,所产生的效果恰恰背离了我们的初衷,使我们离心之本体——良知——越来越远。

同类推荐
  • 情商管理课,优秀的人如何掌控情绪

    情商管理课,优秀的人如何掌控情绪

    情商并非是一个高深莫测的哲学命题,主要是表达自我情绪、识别他人情绪、自我激励、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情绪能力。那些情商高的人所表现的品质为:人格健全、情感稳定、身心和谐、理智豁达、内在平和。他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准确的掌控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内在的情绪所控制;在与他人共事或交流时,他们不会强迫自己和对方,而是找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方式将自己的情绪妥善的表达出来;他们在自我认识、自我激励时,会用一种变通的方式面对眼前的现实,哪怕身处逆境或人生的低谷之中,他们不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用一种积极的心态与现实对话,相信明天会变得更加美好。
  • 好人缘让你事半功倍

    好人缘让你事半功倍

    这是一部打造卓越人际关系的处世秘诀。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0%归因于与别人相处,20%才是来自于自己的心灵。人是群居动物,人的成功只能来自于他所处的人群及所在的社会,只有在这个社会中游刃有余,才可为事业的成功开拓宽广的道路,没有非凡的交际能力,免不了处处碰壁。
  • 别让习惯毁了你

    别让习惯毁了你

    本书阐述了好习惯会成就一个人,即使你没有超乎常人的资质和实力;而坏习惯会毁了一个人,它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吞食你的生存优势。
  • 心有多静,世界就有多静

    心有多静,世界就有多静

    让心平静,然后才有所见,心静了,世界就静了。本书以“静心”为主题,带领读者探索静心的智慧,旨在引导读者在面对浮躁、焦虑、愤怒、冲动等不良情绪时,能以正确的方法合理地调节情绪,不管遇到何种境遇,都能够思绪清明,不浮不躁。即使外界喧嚣浮华,也能守住内心安宁,寂静安然。
  • 中学生最喜欢的99个情商故事

    中学生最喜欢的99个情商故事

    用最美的故事培养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全书通过丰富多彩的惰商故事,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力量的伟大,品味探索发现的快乐趣味,珍惜朋友时的友谊真情,培养日常生活中的公平正义感,奠定孩子一生成长的基础。性格决定命运,也影响未来。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日日新

    日日新

    本书作者多年来创作的诗歌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自诗歌创作以来发表在全国各大诗歌刊物、报纸副刊的优秀诗歌作品。
  • 大雅久不作

    大雅久不作

    《大雅久不作》系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先生自选杂文集。每一篇杂文均以一种独特的视角,直指社会及人性的“病症”。这些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呈现作者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
  • 异世狂妃:鬼医倾城

    异世狂妃:鬼医倾城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享誉世界的鬼医圣手,一朝穿越,沦为花家最不受宠的大小姐......他本是人人闻风丧胆的战神高冷王爷,不近女色,可现在谁来告诉他们,这个坐在王爷旁边,被王爷一眼宠溺望着的花家大小姐是怎么回事?
  • 二次元的旅途

    二次元的旅途

    此身为冰所铸身如寒冰心坚似铁跨越无数世界未曾知此身之意义亦未曾放弃过追寻常独坐于冰山之巅故为冰封王座
  • The Lost Road

    The Lost Roa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回到唐朝当道士

    回到唐朝当道士

    谁说道士就一定是要画符捉鬼?利物济世,明道立德,这才是道教的遵旨。君子得时则驾,不得时则蓬累而行,盛世的大唐,便是处处活跃着道士们的身影。站在后来人的角度,学霸李璐上知天文地理,下晓鸡毛蒜皮,更兼学贯中西,古今皆通,穿越到大唐,不做道士真是枉费了一身本事。
  • 融合次元

    融合次元

    201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太阳黑子爆发,瞬间改变了这颗星球。那本来应该存在于幻想中生物,被宇宙中不可预知的伟力赋予了具现化的能力。但是带来的,却是深深的绝望。无数的丧尸,可怕的怪物,疯狂的机械生物,耳熟能详的英雄,记忆深处的偶像…………他们,都将作为你的敌人,你的猎物。杀戮,成长,掠夺,力量,背叛……这就是末日的旋律。空手拆高达,谈笑灭千军,傲视凌云间……都不再是奢望。奇特的人物进化,不一样的末日旋律,这里是地球,这里超脱了次元融合了次元。
  • 修真少年的平淡生活

    修真少年的平淡生活

    凌枫本是一个只想平平淡淡过日子的普通少年,直到他遇到一黑、一红、一白三个老头后,他发现这个愿望离自己越来越远。具有隐藏弟控属性的完美姐姐,有着百合倾向的双胞胎姐妹,还有女扮男装的美丽“基友”,她们又会给凌枫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波澜呢?哦,对了,绝对不能让你们知道凌枫和自己妹妹一起看缘之空的事,否则你们这些没有妹妹的妹控就要打我了
  • 彻寒衣——情冢

    彻寒衣——情冢

    世人只知涅磐重生,却不知彻寒续命。古异人鬼谷子偶得仙草,耗费余生心血制成一件旷世神衣,埋葬在太古宝藏之内。这个惊天秘密尘封了千百年,直至北宋末年,高且闲为保趾族一脉,将之公布于世,自此掀起江湖上一场浩大的厮杀……时局动荡,市井小子白衫机智多变,善于隐忍,骨子里充斥着野性与不羁,在成长过程中,先后遇到了三个对他一生影响至深的女子。为报父仇,敢凭着一己之力开创属于自己的流派,与各大门派分庭抗礼;一道圣旨,进位宫廷,区区驸马,如何独善其身?靖康之难,爱人惨死,他又将做出怎样疯狂的事?四美六极,上古神兽,五大绝境,天生异脉,丹药医术,热血拼杀,背叛,渡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