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一生对党高度忠诚、对祖国和人民无限热爱。弘扬钱学森的精神,就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孙家栋:“两弹一星”功勋
英雄人生:
2010年12月15日,星期三,成都双流机场,一位81岁的老人搭乘上了飞往西昌的CA4469次航班。他就是孙家栋,“两弹一星”元勋、资深航天专家。孙家栋这次去“月亮城”,是坐镇指挥北斗导航系统第七颗卫星上天。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这是孙家栋的口头语。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多个航天器中,由孙家栋担任负责人的就有34个。这样一位资深的航天专家,却并非是航天专业出身。他学过土木、汽车,1951年,他被选送到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读书,专业是飞机设计。
在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七年里,孙家栋各科成绩年年是优秀,并获得了“斯大林奖章”。1958年4月,孙家栋登上了归国的列车。“我在苏联学的是飞机设计,当时并没有考虑更大更长远的目标,就想着回来后在空军好好工作。”
但是,孙家栋没能实现造飞机的宏愿。
其时,中国正在谋划发展导弹事业,新组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急需技术人才。孙家栋二话不说,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方向,服从组织分配,来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
一无设备,二无资料。当时发展导弹事业可谓一张白纸,两手空空。自己学的是航空专业,导弹是什么样子,怎么设计,怎么制造,孙家栋心里一点儿底也没有。
那就边学边干,边干边学。
孙家栋跟着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搞了9年导弹,并且由导弹总体设计员、总体组长、总体设计室主任一直升任为总体部副主任。其间,中国导弹、核导弹先后研制成功,孙家栋也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导弹专家。
1967年7月29日,一个炎热的夏天。孙家栋正在办公室伏案进行导弹设计。
一道调令,让孙家栋又一次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中央决定组建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亲自点将,让孙家栋负责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
孙家栋再一次放弃了自己已经熟悉且建树颇丰的领域,担当起卫星研制的重任。这一次,孙家栋一干就是四十多年,再也没有离开过。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太空响彻《东方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得知卫星发射成功的那一刻,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孙家栋顿时感到浑身疲惫无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探月热潮的兴起,我国也于2004年启动了“嫦娥一号”探月工程。
在此之前,中国的卫星最远只到过8万公里的太空,而月亮离我们有38万公里。此前我们所有的卫星,都只需要考虑地球和卫星之间的运动关系,而探月需要考虑地球、月亮和卫星三者之间的运动关系;加一个变量,情况就要复杂得多。
时年75岁的孙家栋,接下了工程总设计师的重任。
2007年11月7日,“嫦娥一号”成功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
这一刻,北京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里,大家全部从座位上站起来,欢呼雀跃,拥抱握手。而孙家栋悄悄地背过身子,掏出手绢偷偷擦眼泪。
“嫦娥一号”圆满成功以后,孙家栋卸下了“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担子,但他依旧无法“安享晚年”,他仍然担着国家另一重大科技专项北斗导航工程总设计师的责任。
闲不住的孙家栋,始终在思考中国航天的未来。
“如果身体可以的话,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航天员登上月球,能看到中国的深空探测器飞到火星去。”这位81岁的老人语气中满是期盼和祝愿。
航天情怀:
孙家栋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一面旗帜。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50余年的发展历程,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为开创中国卫星事业新篇章、开启空间事业新纪元,为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已至耄耋之年的他,仍奋战在航天工程和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孙家栋的奋斗历程,是航天人发扬伟大航天精神的缩影。
孙家栋视自己“仅仅是航天人中很平常的一个”,始终保持低调,从不居功自傲。他的境界里,是“中国航天精神铸造了中国第一星”;他的荣誉里,“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了自己”。学习孙家栋,就是学习他看名利淡如水、视事业重如山,扎扎实实干工作,默默无闻作贡献,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全心全意耕耘在工作岗位。
民族需要脊梁,人生需要信仰。孙家栋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脊梁,爱国奉献的崇高信仰,始终是他人生的坚固基石。当每个人追寻人生意义、当民族复兴需要脊梁挺起,树立爱国奉献的理念是一切的开始。这是孙家栋给我们的最珍贵的启示。
杨利伟:中国第一位太空人
英雄人生:
在举世关注的目光中,一段历时21小时23分钟的完美太空飞行,让全世界记住了他的名字——杨利伟。伴随着他的成功返航,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得以实现,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998年1月,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中的一员,杨利伟来到了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他从《载人航天工程基础》《航天医学基础》和《星空识别》等课程学起。最初两年,每天夜里12点之前没有睡过觉。在做超重耐力训练的离心机项目时,杨利伟在承受8个G的重力负荷的同时,还必须保持头脑的清醒,敏锐及时地作出各项正确判断。
此外,还有体质训练、心理训练、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等,杨利伟的各项训练成绩都成为同伴中的佼佼者。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杨利伟以其优秀的训练成绩和综合素质,被选入3人首飞梯队,并被确定为首席人选。在被确定为首飞梯队后,杨利伟更加努力地全身心投入到强化训练之中。那段日子里,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飞船模拟器里,熟悉舱内的各种设备和电路,牢记飞行指令。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他获得了2个99分、3个100分的好成绩,专业技术综合考评排名第一。正因为杨利伟对飞船飞行程序和操作程序烂熟于心,在21小时23分钟的飞天之旅中,他的全部操作没有出现一次失误。
时光回到2003年10月15日5时28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走去。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出发!”随着总指挥庄重下达的命令,杨利伟大声答:“是!”一个标准的军礼,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
火箭腾空而起,驶向浩渺的太空,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准备聆听来自太空的声音。大家没有预料的是,在飞船升空的过程中,杨利伟面对了严峻的考验。
自传《天地九重》中杨利伟说:“火箭逐步地加速,我感到压力在渐渐增加。因为这种负荷我们训练时承受过,我的身体感受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但就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让人的内脏产生共振。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还是这个新的振动要叠加在大约6G 的一个负荷上。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我担心的意外还是发生了。
共振是以曲线形式变化的,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心里就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在归途中,杨利伟有遇到了挑战:“先是快速飞行的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接着在通红的窗外,有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飞船的外表面有防烧蚀层,它是耐高温的,随着温度升高,它就开始剥落,它剥落的过程中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我知道这个原理,看到这种情形,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接着看到的情况让我非常紧张: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之后那种小碎块一样,眼看着它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