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历程中,广大航天工作者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在重重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在种种难关面前敢于胜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奋力攻克一个又一个科技难关,探索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在利用规律时又严格地去遵循它,哪怕一个极小的细节也不放过。正是他们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使我国的航天事业又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航天精神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讲科学,不能单凭经验。在做事情之前首先要想想用什么方法才最专业,用什么方法才能取得最好的结果,要有国际视野、行业视野,把握行业规律。
精心组织、精心指挥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墙上,书写着胡锦涛总书记对载人航天工程重要指示“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确保成功、确保万无一失”的横幅。精心组织、精心指挥这是确保航天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准则。
就拿载人航天事业来说,这是几代中国人为之共同奋斗的事业。从工程总指挥系统来讲,第一任总指挥是丁衡高同志,第二任是曹刚川同志。沈荣骏、刘纪原、胡世祥、栾恩杰、王礼恒、江绵恒、张庆伟等同志,曾先后担任神舟一号至五号的副总指挥,其中,胡世祥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和张庆伟同志在质量管理方面下了不少工夫。迟万春、刘积斌、张云川和汪永肃、谢名苞、舒昌廉、林树、白拜尔、许达哲、严义埙等同志,也参加了有关工作。他们精心运筹,周密组织,正确指挥,对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创建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上升到国家领导的层次,同样脱不开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的原则。2005年,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负责人应邀接受采访时,这样谈到: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始终对载人航天工程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对工程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每当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处于重要关头,都及时做出指示、提出要求;每当载人航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都热情赞扬、亲切勉励;每当载人航天事业遇到矛盾困难,都鞭策鼓励、大力支持。
在神舟六号任务研制、建设和试验过程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多次听取任务情况汇报,亲临工程研制试验现场指导,作出重要指示。今年年初,中央政治局把神舟六号任务列入工作要点,强调要精心组织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实施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要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确保万无一失、确保成功。”特别强调:“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试验内容新,技术要求高,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务必要精益求精,确保成功。”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给我们指明了行动方向,坚定了我们圆满完成任务的决心和信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刚一结束,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亲临神舟六号任务一线,坐镇指挥。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两次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并与航天员乘组进行天地通话。任务圆满成功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来贺电,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亲切慰问,勉励大家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继续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积极开发太空资源造福人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努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正是从上到下的精心组织、精心指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如今的成就。再看如今的航天人,他们也从未忘记精心组织、精心指挥这条准则。
2011年,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天宫一号任务的飞行控制,面临四方面前所未有的考验。其中,飞行控制难度更是前所未有。天宫一号任务的轨道控制实施频繁,轨控精度要求高,多目标协同控制之间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另外,组织指挥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多目标测控管理、天地协同关系复杂,对组织指挥管理模式要求极高。但在这些严峻的考验下,经过负责团队的精心组织、精心指挥,以及相关负责人的精心实施,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顺利完成了。
航天事业的成功离不开精心组织、精心指挥,我们其他行业的发展同样可以借鉴“精心组织、精心指挥”这几个字。
对每个领导来讲,指挥的目的是根据单位的利益,使他单位里的所有人做出最好的贡献。
指挥艺术的高低是由人的某些品质和对管理工作的一般原则了解的多少来决定的—在大组织和小组织都是这样。指挥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也有精通程度的差别。工作开展得好,达到最大生产效率的大单位便会得到公众的赞赏。
在各领域,不管是在工业、军队、政治或其他领域,大单位的指挥工作需要由才华出众的人承担。为了便利指挥工作,担任指挥工作的领导应做到:对自己的职工要有深入的了解;淘汰没有工作能力的人;对组织与成员之间定的协定很了解;做出榜样;对社会组织进行定期检查,在检查工作中要使用一览表;你要把主要助手们招集起来,参加酝酿统一领导和集中力量搞好工作的会议;不要在工作细节上耗费精力;要使职工保持团结一致、积极工作、勇于创新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精心组织、精心指挥,在我们的工作中,时刻都应记得提醒自己,特别是那些身处重要职位的领导者,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将“精心组织、精心指挥”刻在心里,为身负的职责做出贡献。
实施项目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项目和项目管理在我们的社会及其各种组织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很多使用传统的组织方法难以实现的目标,我们都可以通过项目组织达成。项目管理被中国航天人运动到了航天事业中,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增色不少。拿载人航天来说。从飞船研制初始,工程管理人员就紧紧把握住计划管理这个关键,采取项目管理、并行管理、三化管理等措施,并致力于标准化建设工作,共完成650多项各类标准的制定。新的管理措施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省了时间,节约了经费支出,保证了研制的进度和质量。
其实,在航天事业相关的企业,项目管理早就大显身手,为企业的发展助力不少。
中国航天一院早已建立基于项目管理环境,应用AVIDM系统的全院多项目、多单位、多层级的计划管理协同平台,实现了院、所(厂)两级计划编制、分解、汇总、审核、下发、执行、跟踪、反馈、控制、调整、考核的协同平台,以及统计查询功能。由于该系统能够动态地反映型号项目的进展情况,使得一院的型号项目管理部门与各型号研制单位之间,能够快速、及时、动态地进行项目计划监控和协调,实现了本部与总体部及各主要厂所间计划的跨域协同管理,提高了对型号项目计划的管理能力。
通过计划信息与产品信息的无缝结合,有效分解工作、落实责任。一院计划管理纳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计划编制从上到下层层细化,每一项工作任务可直接分配到第一线员工的工作桌面。任务流转过程信息可追溯,执行状态可查询,任务关联提交物可检索。通过将工作分解到人、责任层层落实,使项目计划管理更加科学、规范,考核工作更加准确、精细。形成人人关心计划、人人落实计划的氛围,有效解决了型号计划“拖而不调,调而不报”的问题。
这只是中国航天一院事实项目管理的一个小方面,一院早在项目管理体系建设的初步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正逐步实现基于项目管理的“数字化一院”宏伟蓝图。
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不断地高速发展的基础上,我国航天工业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近年来型号研究任务的增加,研究内容和难度的加大,给项目管理、计划编制、人力安排、资源管理、进度监控、成果控制等管理工作带来诸多挑战。
项目管理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过程,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立项论证、设计、计划、实施、鉴定、维护、改进、保障等各个环节,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航天企业项目管理工作存在时间跨度大、人员构成复杂、关联环节多、资源分散等特点,如果不能充分利用企业网络化的工作模式,建立一个统一、集成的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必然会造成项目管理难度的增大、项目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的浪费。如何充分、高效地利用资源来管理项目;如何准确的评估在项目内部以及项目之间因计划和资源变更而产生的影响,并及时响应;如何控制项目信息在企业内部的安全性,做好企业的保密安全控制;如何加强项目内部成员之间有效地交流沟通,达到资源信息交换的联动;如何更有效的加强对项目的控制、管理,提高个人和团队的工作效率,是航天企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这都需要航天人发挥聪明才智来解决。
无论是航天企业还是其他企业,我们在开展项目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到,项目管理系统不同于通用的产品或工具,每个企业的管理现状、人员结构、基础条件、面临的问题都是不同的,没有一个项目管理系统能解决不同企业的不同需要,项目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生搬,必须结合企业的管理实际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个性化的开发。
§§§第十一章 认真求实,真抓实干
“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
航天事业是一个需要我们“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的行业。从大的方面来讲,航天事业在当今这个社会潮流里,是一个高科技事业,也是高风险事业,需要我们沉下心,静下气踏踏实实做事,分析透彻,预防措施落实到位。小的来讲,祖国航天事业发展给个人也提供很好的平台,很好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需要大家沉下心来。所以大的方面和小方面都是很好的契机,航天人应该对自己准确定位,沉下身心,求实务实,斗志昂扬、豪情满怀。
与航天人相反的是,我们周围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过于强调自身的价值,过分索取,却忽视了责任和义务。这其实反映了一个问题:眼高手低。事实上,“眼高手低”是现今很多人共同的问题。他们自认为,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以为自己本领在手,天下尽在掌握中。不过真正做起事来,心浮气躁的人就难免不知轻重,忘记深浅,基层小事不愿做,大事又做不了。此时,如果谦虚好学,也许很快就能有所成就。但很多人往往就是眼界太高,拿不起又放不下,悬在空中。
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办法就是: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即使是那些高层领导,他们最初也是来自基层,也是经历了“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这一步的。那么,作为普通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沉下去。在航天人种,“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品质。
毕业后,曹毅被分配到中国航天八院149厂一车间从事机床机修工作。1990年7月,工作不满一年的曹毅,参加了长征四号火箭的押运工作。也许在我们看来,押运工作是很简单的工作,不值得我们辛苦去干。但曹毅却不这样认为。
7月正值酷暑,执行此次押运任务的有十几个人,包括曹毅在内的4名厂里的职工以及几名武警战士,负责将火箭从山西太原运回上海。
在押运的22天中,他们一起住在仪器车内。由于运输火箭用的火车是加宽加长的,很多时候需要在站台让车,等待发车指令。
在等待发车的过程中,火车没有电,高温难耐,大家就只能到站台上打些自来水来解热;被蚊子叮的满身包也只能抹些风油精;困了只能在凌晨的时候眯一会。22天的经历,让曹毅真正体会到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此后的日子里,工作再累、任务再多、节点再急,他都没有怨言,始终坚守工作岗位。
曹毅说,作为航天人他是幸运的。工作才3年,他就参加了长征二号丁首枚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并在发射成功后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的亲切慰问。回忆起来,他仍旧喜形于色,作为航天人能够在第一时刻享受成功的喜悦,是无比自豪的。
不管你在什么岗位,都要将负责的事情办好。航天人正是秉承这样的精神,所以能够在多个部门的配合和协调中完美完成多项航天任务。
其实,无论是在航天企业,还是在其他行业,大部分时候,普通工作者都是在处理一些基层小事。而事情大小不是问题,怕只怕小事也做不好,小事也做不到位。其实身边本无小事,很多人不屑于做具体的事,不屑认真对待小事,总盲目地相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殊不知,能把基层岗位上的每一件事做成功,做到位就是为“大任”的到来做铺垫,做准备了。
在工作中,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注重基层的小事,实际就是对自身素养、品行、学识进行一次修炼,千万不要因为小或者低微就持鄙视的态度,这会使你失去一次修炼的机会,也减少了一次提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