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难题
顽强的毅力和勇气是人人都应有的美德,也是完成工作的要素。一些人在和别人合作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起先是共同努力,可是到了中途便感到困难,于是多数人就停止合作了,只有那少数人,还在勉强维持。可是这少数人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工作中再遇到阻力与障碍,势必也随着那放弃的大多数,一起失败。
所以,只有顽强的毅力和勇气才是最宝贵的,具有这种毅力才能让你克服一切艰难困苦。中国航天人正是以这样的毅力和勇气战胜航天的难题。
一个优秀的航天员必须经过层层考核,反复进行专业、体能以及模拟太空环境的训练,对于航天员绝对是个毅力的考验。航天员的培训内容包括:体质锻炼、理论知识教育、心理训练、特殊环境因素耐力和适应性训练、生存训练和航天器技术训练、航天医学工程技术训练、空间科学及应用知识和技术训练、生存训练以及综合训练等。
航天员的训练,挑战他们的生理极限。就拿超重耐力训练来说,超重耐力训练要达6个g,即100kg体重相当于600kg体重,此时连手都举不起,眼前发黑,头痛呕吐,鼻孔出血等等。失重适应训练更难熬:
卧床训练,在-6度的床上,脚高头低,一次连续5个昼夜120个小时,除大便外一切活动都不改变卧床立姿势,即使上厕所仍在-6度床上由医护人员推着去完成,人不能离床。
转床训练。航天员平绑在一张可折叠的床(槽)上,床“颠三倒四”“七上八下”转动着,每次训练要“折腾”几十分钟。有时头低45度,充血引起头痛,鼻塞等,很难受,一般人早就散架了。
针对航天员的类别和职业不同,其培训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也不同。职业航天员,如驾驶员和任务专家,其训练内容较多,要求也严,训练时间也较长,一般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非职业性航天员,如载荷专家或科学家航天员,其训练内容较少,时间也较短。除了上面说的,在发射前,航天员还要参与真实航天器的大型试验和全程序模拟飞行以及航天技术各大系统的综合试验和演练等,以使他们进一步从总体的高度上加深对飞行任务、计划、程序的理解和掌握。
而航天大队的航天员在异常艰苦的训练中,个个表现惊人毅力,基本上每次都能全部通过规定的测试要求。
试一次、再试一次,每一个追逐成功和财富的人都应该这样告慰自己,信心百倍的去迎接新的太阳,羊皮卷这样写道:“我要牢牢记住古老的平衡法则,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因为每一次的失败都会增加下一次成功的机会。这一次的拒绝就是下一次的赞同,这一次皱起的眉头就是下一次舒展的笑容。
今天的不幸,往往预示着明天的好运。夜幕降临,回想一天的遭遇,我总是心存感激。我深知,只有失败多次,才能成功。坚持不懈,直到成功。我要尝试,尝试,再尝试。障碍是我成功路上的弯路,我迎接这项挑战。
我要像水手一样,乘风破浪。坚持不懈,直到成功。从今往后,我要借鉴别人成功的秘诀。过去的是非成败,我全不计较,只抱定信念,明天会更好。当我精疲力竭时,我要抵制回家的诱惑,再试一次。我一试再试,争取每一天的成功,避免以失败收场。我要为明天的成功播种,超过那些按部就班的人。在别人停滞不前时,我继续拼搏,终有一天我会丰收。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严酷挑战铸造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科研人员一次次向艰难险阻发起进攻,航天员一次次向生理和心理极限发起冲击,表现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中国航天人正是这样一支能打硬仗的战斗集体。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畏艰险,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难题。
争创一流,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
要想在某一个位置上保持优势并得到认可,创造更大的辉煌,就必须在这个位置上做出更多的业绩。
那些爱国奉献的栋梁们苦苦追求一个一流的结果,这一优秀品质促使他们关注事业过程,但不为过程而关注过程,而是为结果而关注过程。他们把过程当做达到结果的一种方法来看待,因而对过程的作用和效益非常敏感,从而避免了普通人只关注过程而产生的过程形式主义。过程最终要呈现出结果,没有结果或产生不了结果的过程是浪费,对于成功没有任何意义。
中国航天事业正因为有了很多注重一流结果,不断开辟前进道路的栋梁,才有了今天的发展。
2011年6月,一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优秀专利发明人”的证书,颁发给了张林这个年仅33岁的年轻人。张林是六院7103厂华阳公司响当当的“发明家”。
张林大学毕业时,华阳公司的柔版印刷机研发工作才刚刚起步,从最初的产品调研,设计构思,生产调试,他都参与其中,对柔版印刷机的技术特点非常熟悉,在柔印突破性的技术攻关中,他做了大量的尝试和创新。纵横向对版装置是印刷中的关键,由它来保证套印的精度,第一台产品生产出来后,张林发现理论上的零间隙在实际中不可能实现,对版装置中的轴承和卡盘上自身存在的机械间隙影响了套印精度。为了消除间隙,张林设计了多种方案,在轴承与卡盘中间增加垫片、将轴承做成圆环状的标准件……但经过验证后,他发现效果都不明显。
看着客户频频抱怨产品因卡盘和轴承的磨损,间隙越来越大,零件互换配套起来也相当的麻烦,张林经过反复的论证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传统的卡槽结构,改变成圆盘拨盘式刚性连接结构,通过他反复设计与安装调试,张林和他的团队惊喜地发现了机械间隙问题,并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2007年张林担任华阳公司柔版印刷所所长后,更是加快了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和新技术攻关强度。短短几年间,柔版印刷机就从最初的单一产品到如今的五六个系列产品。在公司的支持下,张林和团队成员对柔印机的结构和印刷组不断进行创新设计,从过去停机收放料的形式到现在不停机的先进结构,从齿轮驱动到电子轴驱动,从滚筒装版到套筒式装版,从手动调压到伺服电机调压……每一项技术发明的背后,都有张林在同行业中深入调研、在电脑前设计、在生产现场调试论证的身影。
争创一流,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这是航天人在事业中秉承的精神。而这一精神早已成为我国国防展现工作者的学习指南。
“神六”上九天后,我国全军和武警部队把官兵激发出来的热情,及时转化为持久的练兵动力。正在野外驻训的武警某部、第二炮兵某部、兰州军区某旅、沈阳军区某师、南京军区某装甲师、广州军区某部、东海舰队某支队、西藏军区某边防连、沈空后勤部官兵以载人航天精神为动力,在成功完成规定课目的演练任务后,又主动增加高难课目的训练。北空某场站、广空某师在完成“神六”搜救和返回保障任务后,来不及休整,又开展新一轮的针对性训练。北京军区某防空旅、济南军区某陆航团面对陌生的空域、复杂的气象条件,以航天员为榜样,高标准地完成了高难课目演练。
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总参某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加大军事理论创新步伐,努力在一批重大研究课题上实现新突破。广大科研人员自觉地把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化为不竭的攻关动力,刻苦攻关,锐意进取。理工大学、军事经济学院、总装武汉军代局等一批科技人员深入边防、海岛一线,开展科研攻关活动,帮助解决一些老大难问题。济南军区某防空旅制定《专业技术干部奖励实施办法》,加大了对科研人员创新的奖励力度。
争创一流,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我们同样可以将这种航天精神发扬到日常的工作中,以全新的观念、良好的精神状态、开拓创新的胆略、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基点,努力在我们进行的事业上争创一流,为我们人生的发展和祖国的发展献上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