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4200000041

第41章 新闻节目的驾驭艺术(5)

一般说来,新闻评论性栏目的主持人需要有记者的意识和头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展江同志曾经对美国三大广播电视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全国广播公司(NBC)和美国广播公司(ABC)最重要的新闻节目中的15位著名主持人基本素质,特别是他们成为主持人之前的新闻工作经历进行了研究,发现15人做记者(编辑)的时间平均在20年以上,特别是CBS的克朗凯特和丹·拉瑟都曾经在报纸、电台做过记者,并且都有过多年的驻外记者经历。正是凭借自己的学识修养、创作才能、敏锐的洞察力,他们驾驭着《60分钟》一步步走向成熟,使之成为世界知名的新闻节目。在中国电视屏幕上,水均益、方宏进、白岩松、董倩等人就是随着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的不断成熟而成长起来的,特别是近几年,《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等栏目的巨大成功使他们通过荧屏走进了普通百姓家。他们对重大新闻事件、社会问题的报道和评述,给人们以成熟的记者形象,栏目也因主持人所展现的魅力而更具权威性。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与优秀主持人的“名人效应”形成了互动,大大提高了栏目的社会影响力。

电视新闻评论和名牌主持人之间的积极互动,在大幅度提高栏目整体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同时,于个人方面也使他们的魅力得以展现,反过来促进栏目的进一步向前发展,并产生了“名人效应”。

总而言之,主持人的评论不能离开节目的主旨和方针,要与节目风格相一致,这样才能将现场评论的质量提高,才能发挥主持人的艺术魅力。

三、驾驭主持心态

无论是采访领导、专家、名人,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所提出的问题、谈话的内容都必须是受众关心的感兴趣的。主持人要尽最大努力使访谈内容在受众中不知不觉地产生共鸣。实践证明,主持人只有有情有义才能心系受众。

当今美国名主持人查理·罗斯和拉里·金的成功之道是,不向被采访人提出过于尖锐的问题,而是设法从谈话中引出一些观众爱往下听的话题。罗斯特别善于在节目中不时地用重复提高的方式把对话引回到某个重要而对观众有兴趣的话题上。“你是不是说……”,“你的意思是……”,他常借助这种提问手法,使自己在访谈过程中掌握主动权。被认为最能干的美国新闻访谈节目主持人泰德·考佩尔则认为,新闻访谈“最重要原则是使观众与你息息相通”。就是说主持人应知道观众在看你主持的节目过程中在想些什么,以及下一步会期望你把访谈向何处引导。

比如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早间节目——《第一时间》节目 ,着力营造早间的“氛围”——轻松、温暖、明快、向上和早间的“味道”——经济味、早间味、人情味,传承节目民生定位、民生视角,富有亲和力的早间语态。在创新节目包装、新闻的处理方式和表达上,希望打造中国人的民生资讯早餐,意在尽量贴近观众的收看心态。

《东方时空》总体设计大获成功,成为电视的一个金牌节目。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当初遵循了平民意识的准确定位。它要求《东方时空》的主持人、编导、记者以平视的角度对待采访对象,不管其名气多大、职位多高,和观众一样都被当作社会的普通一员平等看待;它要求栏目的内容应当是关于普通大众的生活信息。所以《生活空间》栏目的定位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每天都把镜头对准生活中最普通、最平凡的老百姓,而且采用纪实手法如实反映老百姓的生活、思想、感情、心态,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总而言之,新闻主持人节目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着力体现受众意识。内容上要注重新闻性与贴近性的结合,要在“新”字上寻找选题,报道受众应知而未知欲知的新闻、新人、新事、新方向、新趋势;要注重贴近性、针对性,报道群众关心的感兴趣的热门话题、热点新闻。形式上要采用平民化的表现手法,以群众眼光看待问题,要选好新闻报道的角度,要从群众的角度去报道;在平凡经历中去发掘闪光点,使其具有普遍意义。总之,主持人要处处心系观众、听众,“以平常心去体味,以平常话去表达”,主持的节目才能受到群众喜爱。

《一丹话题》《焦点访谈》的主持人敬一丹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且看她的一段精辟叙述:“我经常谈的是经济话题,我对自己有一个要求:经济话题由我来谈,不能把话题说得像经济专家,求深度,让观众觉得很艰涩;而要以平常心去体味,以平常话去表达,深入浅出。找到贴近观众的切人点找到贴近观众的切入点。”

受众理念应深入到新闻主持人内心,要“以平常心去体味,以平常话去表达”,要“经常与观众站在同一起点上”,“找准贴近观众的切人点找准贴近观众的切入点”,这是受众意识的集中的高度的体现,对新闻主持人如何增强受众意识、受众观念颇有启发。

§§§第三节:主持人新闻传播意识的张扬与驾驭

一、尽显个人魅力,理性引导受众

节目主持人的个人魅力可以直接对受众产生引导作用,因此主持人要发扬自己的灵魂魅力,理性地引导受众。在主持节目中,要把叙事、说理与权威人土的评说说理与权威人士的评说相结合,把群体参与的众多话题、观点与点评引导有机结合,以期达到逐步取得共识之目的。这就需要主持人反应灵敏,应变能力强,具有驾驭控制节目的能力。

新闻评论类主持人节目直播前与直播运作之中分别是两个静态与动态的过程,前者可以按部就班地完成,后者则需要程序进展、素材运用和听众的交流与嘉宾的配合等。嘉宾是否发挥自如?听众参与水平的高低?时间纵控、论点引导是否顺利?这些都在千变万化之中,需要灵活应变。要求主持人要全局在胸,随机而动,纵控自如,灵活引导,按计划完成预定目标。例如,央视中央电视台的《小崔说事》等节目。这种形式中,嘉宾与主持人一起引导节目进程,推动节目发展。这种形式多以主持人和嘉宾的谈话自始至终,主持人和嘉宾进行问答对话,互相讨论,使节目产生一种亲切的交流感和现场感,显得亲切自然,容易让荧屏前的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主持人在与嘉宾的对话中引导话题逐步深入,最后达到问题的本质,让嘉宾和观众的心灵受到某种启迪和震撼。这种形式的节目,对主持人的知识素养、驾驭现场和引导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这种方式中,主持人与嘉宾的对话都看似即兴而发,因此即使有时表现得不太协调,观众也可以理解和接受,很少责难和苛求。

主持人既串联节目,又代表观众向嘉宾提出问题,引导节目进程;嘉宾既回答主持人的提问,参与节目进程,同时也作为观众代表反问主持人一些问题。因而这对主持人的知识素养、驾驭现场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主持人也有较充裕的时间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机敏。例如,沈阳市推行市民公德“八不”,即“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绿化、不乱贴乱挂、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记者先期在街头采回一些音响素材,安排在《午间热线》节目中播出,并设立话题“‘八不’难做到吗?”其实这“八不”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循的起码的行为规范。但话题公布后,热线电话接连不断,听众情绪激动。这些情绪,似乎偏离了话题的主题——“‘八不’难做到吗?”针对这种情况,主持人采取迂回引导和侧面引导的方法,把听众的注意力慢慢地巧妙地拉回正题上来,拉至从每个人自身做起有没有可能?说明推行市民公德“八不”是不难做到的,而是每一个人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在主持人灵活自如的引导下,听众的情绪渐渐平和。听众热线电话参与,更多的是说,做到“八不”并不难,关键是爱我们的家,爱我们的沈阳,爱我们的中国,爱中国人这个称号!因而,起到了以小见大的良好效果。直播新闻评论类主持人节目,不要被受众牵着走,主持人要纵控有序,要以理性的目光去审视事物,辨别听众谈话的内容,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东西;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点和面的关系、质和量的关系、情与理的关系;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平等耐心,当断则断,不盲目追求轰动效应,图一时痛快;要谨慎应对,将受众及时引导归位。

上海电台主持人左安龙在一次节目中,邀请上海市徐匡迪市长来台就上海如何为华东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做出贡献进行讨论,突然接到一个参与者的电话,希望市长向历届老市长学习,要求新市长“两个文明”一起抓,尤其要抓精神文明建设。显然,这个电话和前面的内容、气氛都衔接不上,和主题也无直接联系。在这节骨眼上,主持人从平时积累的一位心理学家关于区域经济联合的观点受到启发,很快从区域的心理角度向徐市长提出这样的问题:“上海人为迎接区域经济的联合,如何抛弃小市民心理?”徐市长喜上眉梢,当场赞扬主持人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显然徐市长有一腔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话,就等着你来问,“心灵之桥”架通了。徐市长随即对上海人的小市民心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进行分析,首次尖锐地指出这是殖民主义文化的反映;并以大海不辞溪涧水,海纳百川为喻,列举了上海的繁华历来靠的是各方人才荟萃;随即是一番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讲话,为整个谈话节目增添了理论深度和新的色彩。可见,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还要有为公众和政府之间架起心灵沟通之桥的意识,要反应敏捷机灵。

主持人要做到游刃有余地驾驭节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要有牢固的喉舌意识、导向意识和坚强的党性,始终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正确把握好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

要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分析判断是非的能力;

不断提高运用马列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富有正义感、同情心,敢于说真话,坚持真理;

要敢说敢做,拥有对人民对社会负责的职业道德;

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成为党、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

要有灵敏的新闻嗅觉和娴熟的宣传艺术;

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底蕴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要思维敏捷,具有快速的应变能力;

要讲标准的普通话,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类推荐
  • 享受思维的盛宴

    享受思维的盛宴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本书是一本从理论创新角度探究电视文艺批评方法的专著。将自然生态学与人文生态学研究的系列成果引入到电视中来,对与电视文艺相关的节目、现状具体考察,在借鉴中西方文化批评的相关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电视文艺生态批评方法,通过整体关注电视文艺与精神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的内在关系,以“生态中心”的价值尺度,把完善电视文化,建立以人为目的当代传媒体系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
  • 公开时刻

    公开时刻

    本书从传播者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与效果分析,传播环境与传播控制分析等几大方面把汶川地震作为重大传播案例,阐释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对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在危机公关方面做出正面评价。
  • 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本书是一本教育随笔。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师生学习与成长等内容。全书分为爱心花圃、草根教育、等待花开、守望麦田、烛光摇曳、我思我在六辑。
  •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本书汇集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60年幼教工作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个分册,分别为《保育员工作手册》《新教师工作手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幼教工作的各个方面,来源于幼儿园60年实际工作的研究总结,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
热门推荐
  • 萧十三的剑

    萧十三的剑

    世上总有一群孤独、落寞的人。无论是杀手亦或是侠客。剑还是那样的平平淡淡、人依旧那样平淡无奇。萧十三有一柄剑。那就是。萧十三的剑。
  • 有梦终究会实现:灰姑娘的成长记

    有梦终究会实现:灰姑娘的成长记

    每个少女的潜意识里都有一个公主梦,但残酷的现实有时让你连做梦的机会都没有。本书的主角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一次意外的酒吧经历,激发了内心梦的苏醒。然而,懦弱、隐忍的姑娘,性格上的缺陷,又要经历多少苦难才能收获幸福呢?
  • 误惹豪门:女人你别想跑

    误惹豪门:女人你别想跑

    她:我不爱你他:我不需要你爱,会暖床就可以她:我不会他:我会她:……这个女人太不听话,怎么办?宠!狠狠地宠!这个女人爱别人,怎么办?啥?她敢?
  • TFBOYS之樱夏之吻

    TFBOYS之樱夏之吻

    她为了自由,逃到了重庆,一次偶然和他相遇,她住进了他家,逗比女孩和冷酷男会发生怎样的搞笑故事呢!
  • 梦诗意

    梦诗意

    一句诗,捡起一个故事,虽非原意,却是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落红的无情却护花;白莲的愁动人心;红巾拭英雄泪破敌…………回梦诗中的意境,感叹人间的情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穿到古代蛮横无理

    穿到古代蛮横无理

    谁打我屁屁?气到宝宝了,某宝宝努力睁眼,发现自己穿越了,而且还是刚出生被稳婆打屁屁?好吧,某人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理念闭眼,睡觉。这权强的天朝有权压死人,那某人就先掌控经济命脉,在混个权位压压人。只是某男,你到底要不要娶我啊?还是真吧自己当我家奴才了?我不是奴隶主耶!~
  • 玩转职场和人脉场的50条权利法则

    玩转职场和人脉场的50条权利法则

    为什么工作上毫无起色,人缘也不是很好;为什么一直自认为踏实勤勉,升迁的机会却总是轮不到自己;为什么对人推心置腹,却得不到一个长久的朋友……本书通过分析成功人士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适用于职场和人脉场的50条权力法则,帮助你玩转职场和人脉场,让你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引导你走向成功的道路。
  • 韵史

    韵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