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古时民间还有打马球的游戏。马球在现代被称为是马上曲棍球,可在中国古代的时候,人们一般称之为“击鞠”、“击球”等。游戏的规则就是,以草原和旷野为场地,将参加的人员分为两队,每个人都骑在马上,持棍打球,每次只能击一次球,以打入对方球门为胜。想出这一习俗是唐朝时由波斯传入中国的,唐朝的几个皇帝如唐玄宗、唐昭宗等都是马球迷。后来,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带头参与,马球运动也普及到了民间,直到今天,中国的一些地方仍旧保留着这一习俗。
§§§第五节 七夕节
七夕节概说:
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应该就是七夕节了,它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节的时间为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的时间。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少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灵巧的手艺,同时也会请求她赏赐给自己美好姻缘。因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都是少女,而活动的内容又以乞巧为主,所以后来也有人叫它“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古代少女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七夕节起源于汉代,东晋人葛洪在他的《西京杂记》中有这样的记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这便是我国古文献中关于七夕乞巧的最早记录。到了唐宋时期,七夕乞巧的习俗越来越盛行。在当时,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热闹非凡。唐宋时期的很多诗词中都对七夕节的热闹场景进行过描述。唐朝诗人王建就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到了宋元,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为此京城还专门设有乞巧物品的市场,被人称为乞巧市。
直至今日,这一习俗仍然广泛流传,并且因为节日传说中洋溢着浪漫的爱情色彩,因而特别收到青年男女的喜爱。
七夕节特色习俗:
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七夕节中最早的乞巧方式,这一形式开始于汉代。西汉史学家刘歆在《西京杂记》中记载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到了南朝时期,穿针乞巧的习俗已经变得很盛行了。
中国古时的穿针乞巧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七夕晚上, 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針,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另一种方式是后来经穿针的习俗中进一步演化而来的,称为投针验巧,主要盛行于明清两代。投针验巧的基本方法为:在七夕的中午将针投入水面,观察针影的形状,以此占卜女红之巧拙,称为浮针、投针。
不管是进行穿针乞巧还是投针验巧,姑娘们一般在此之前都会先进行“拜织女”,拜完之后才会手拿彩线穿针引线。笨拙的女子一时很难将线传进细小的针眼中,而手巧的姑娘则穿线如飞,一口气就能穿七枚针孔,因此也就成为了得巧者,被称为巧手。至于那些穿不到七个针孔人,则是输巧。这一活动将女红才艺与游戏化的竞赛结合在一起,有着较浓的竞技意味。而后来的浮针、投针,则近似占卜的行为,完全靠运气来判定是否得“巧”,游戏的色彩更浓了。
七夕穿针乞巧之后,姑娘们一般还会要将自己亲手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此来交流感情。
拜织女,拜魁星
“拜织女”和“拜魁星”是七夕节中重要的习俗。“拜织女”可以称之为是一场女眷们的聚会,参加的人都是少女、少妇。她们大都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在参加活动之前,每个人都要先斋戒一天。当天,大家沐浴后再精心梳妆打扮一番,然后穿上漂亮的衣裙,准时到主办的姐妹家集合。主人家中则会在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置茶、酒、水果、香炉、花瓶,还有素有“五子”之称的桂圆、红枣、榛子、花生和瓜子等。同时还会插好鲜花、点好香炉。
等时辰到了,大家先在案前焚香礼拜,然后围坐在桌前一边嗑瓜子花生一边吟诗作对、行令猜谜玩七巧板或是演奏乐器。知道半夜十二点仙女下凡之时,大家便会点燃所有的彩灯,然后对着织女的方向在心中默念自己的心事,少女们可以祈求自己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则会许愿早生贵子。到半夜时,大家才会陆续散去。
据说拜织女时,只要马上下拜,说出自己的愿望,不管祈求的是什么,都会灵验。但是所乞求的愿望一次只能有一种,而且要连乞三年才会应验。
除了拜织女之外,中国民间的一些地方在七夕节还要拜魁星。魁星爷其实就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魁斗星。民间传说魁星是主掌考运的星宿,个人能否考试考好,能否高中状元全部由他来掌管,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就是因为的缘故。又因为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所以在古代,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一般都会在这天拜魁星。
求子
种生求子是七夕节中旧时的习俗,寄托着古时候人们的生育信仰。
在七夕前几天,人们会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然后,人们会在木板凳上摆一些小茅屋、花木之类的东西,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还有些地区的人们是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发芽并长到一定程度后,就用红色和蓝色的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有些地方把这叫做“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的一些地方还称之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
等七夕夜一到,女孩子们要用稻草扎成一个 “巧姑”形状,人们把这种巧姑称之为巧娘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织女。在七夕那天,女孩子会给“巧姑”穿上女子的绿袄红裙,放置在庭院里。然后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有的地区还会用蜡塑造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然后把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有些地方也会用蜡制成婴儿玩偶的形象,让已婚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作为宜于生子的祥兆,称为“化生”。
§§§第六节 中元节
中元节概说: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祭祖的四大节日。中元节这一名称来源于道教的说法,又称为“鬼节”或“盂兰盆会”,有些地方也称为亡人节、七月半。道家将全年的盛会分为三次,称为“三元”, 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并且认为这“三元”就是天官、地官及水官“三官”的别称。根据道教《太上三官经》的记载:“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每到中元节时,道教徒们都会照例举办祈福吉祥的道场,以此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民间则多在这天怀念亲人,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中元节也是佛教的“盂兰盆节”,其中的“盂兰”是从梵文中音译过来的,意为倒悬;“盆”在汉语中指的是盛放物品的器皿,佛教认为这一工具可以解祖先的倒悬之苦。节日的由来就是大家熟知的“目莲救母”的故事:目莲是佛祖的弟子,他的母亲因为生性贪婪恶毒,死后遁入饿鬼道,不得超生。目莲为了解救母亲,就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广造“盂兰盆会”,让地狱里的孤魂野鬼享用盆里的食物,为母亲赎罪。后来,没到七月十五这一天,佛教徒们也会在这天举办”盂兰盆会“,准备五果供奉,以此解救在阴间受苦的祖先。由于佛教办”盂兰盆会“的宗旨与古时中国的鬼神崇拜不谋而合,因此也就在中国信徒中广为流传了下来。特别是在唐代时期,这一法会非常盛行,而且仪式也颇为隆重。
中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最迟在梁武帝时就有了,唐宋时期,它已经成为了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民俗节日,尤其是在宋代时期,它已经完全定型和成熟了。在此之后的很长时期,这一节日受到中国民间的广泛重视。在建国前期,这一节日甚至远比“七夕“、”清明“等节日还要热闹。在这天,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自发地举行一些祭神拜祖的仪式,热闹非凡。在2010年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其中,被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元节民俗活动是丰富多彩的,现今在佛寺中一般还都会举办“盂兰盆会“,民间的百姓则会在这天举办一些诸如放河灯、抢孤、放焰口、焚法船、燃放孔明灯等仪式。
中元节特色习俗:
祭拜祖先
中元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祖节,全国各地多有在这天祭奠祖先的习俗。因为中元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七月半,此时最炎热的季节易经过去,秋凉才刚刚开始,民间的百姓多认为祖先一般都会在这个季节回家探望自己的祖孙,所以便纷纷选择在这天祭拜祖先,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项流传甚广的习俗。
为了中元节的这一仪式,人们一般在中元节的前几天后忙活开了。首先是要将自家的厅堂打扫干净,神龛前摆好祖先的牌位,以迎故祖。在中元节到来之前,家人都不许吵闹、言行要谨慎得体,在家中看到有蛇蛙蝶鸟等都不能打死,并且要焚香烧纸。因为在民间有种说法,这些东西可能是祖先的化身。其次是要准备纸钱、买好香烛、挑选好祭祀祖先的供品、用冥纸做一些孝敬祖先的器物,如冥衣、灵屋、金元宝等等。一切准备齐全之后,便静待中元节的到来。
在我国,中元节祭祖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的傍晚时分举行,也就是说,很多地方并不局限于中元节这一天,在中元节前后的一两天也都是可以的。中元节这天祭祖仪式与往常祭祖不同的地方在于,平常日子的祭祖一般是不能挪动祖先的牌位的,而到了中元节的祭祖,则要把先把祖先的牌位一一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然后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三餐吃饭前都要供奉,直到七月底送走祖先之后才算完结。
一些地区也会在中元节到来之前就为每一位先人画好画像,然后在中元节前后的这段时间把祖先的所有画像都挂起来。祭拜时,便焚香烧纸钱,边要按照辈分和长幼次序,依次给每位先人磕头,向先人汇报自己在这一年的基本情况,并祈求祖先的保佑自己来年过得更加幸福平安。
对这一仪式更为重视的人家甚至还会请巫师和道公来家里诵经作法超度亡魂。有些人家还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莲尊者等佛像放置于高台、或请道士、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来为死者超度,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
中元节过后,就要送祖先了,送的仪式是很有讲究的。只要是烧纸钱衣物,民间又称之为烧“包衣”,有些人家也还会举办佛门或道教的超度法事。
在中元节这一传统节日中,祭拜祖先是节日的重要内容,它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尊重和敬仰先人、不忘根的精神,这一内容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
放河灯
除了以隆重的仪式祭拜祖先,一些临近港口或江河的城市和地区,如闽南、台湾等还会在这天举办漂放河灯的仪式。这一习俗主要就是来源于佛教的“盂兰盆会”,而与此不同的是,放河灯在“盂兰盆会”的仪式中只是作为一个很小的部分,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习俗中活动中,放河灯则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有些地区,放河灯是七月十五祭奠亡灵最为隆重的活动。
河灯也叫“荷花灯”,民间一般习惯于用木板或塑料作为底座,然后用竹枝加五色纸做成各种各样的造型,有含苞待放的莲,也有跃跃欲试的龙,有憨态十足的牛,有活泼好动的猴,有大到长达数十米的巨龙,有小如饭碗的莲花灯,等等,中间点上蜡烛。有些地区的人们还会在河灯内放置一面彩色的三角形纸旗,称之为“普度旗”,然后在这面旗帜上写好“广施盂兰”、 “敬奉阴光”、“冥辉普照”等字样并写上自己的名字。有些地区的人们则是直接在灯上写明亡人的名讳而不插旗。
到了中元节这天,人们便将这各式各样的河灯放于江河湖海中,任其漂流。有些地区的人们将河灯的漂浮状态作为判断先人亡灵在阴间生活好坏的依据,如果灯在水中打旋,则是不好的预兆,这意味着先祖在地下过得不太平;如果灯漂得很远或是靠了岸,则意味亡魂已经得到解脱,到达了彼岸。这种说法时代有着浓厚的迷信色彩的,今天的人们一般都不相信了。但以放河灯来表达美好祝愿却成为了人们的共识,今天,很多地区的人们已让沿袭着这一古老的习俗,并以此来祭奠祖先并祈求祖先保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自己生活幸福美满。然而,也有人说,放河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普度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让他们的灵魂得到安宁,保佑世间的人们平安幸福。现代女作家肖红在其作品《呼兰河传》就对此有过描述:“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放河灯始终是美好祝愿的表达,寄寓着现代人的美好生活理想。
在很多地区,放河灯活动是非常隆重的,每到这天,男女老少几乎倾城出动,到河边观看。放灯当晚,鞭炮声声、烟花漫天,场面非常壮观。有些地区还会扎好戏台,在放河灯的同时举行隆重的民间艺术表演,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