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3900000042

第42章 中华艺术,一唱三叹(2)

中国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原始岩画和彩陶画,战国时期画在丝织品上的帛画是它进一步发展的证明。到了两汉和魏晋时期,又萌生了山水画、花鸟画,隋唐时期,国画的题材进一步丰富起来,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人物画和宗教画也兴盛起来。在之后的历史发展中,人物画慢慢转入描绘世俗生活,文人画逐渐兴起,成为中国画的主流,19世纪末以后,中国画家在继承民族优秀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又学习和引进了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画坛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不断改革创新的局面。

国画是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的一种艺术,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一般来说,国画的题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两种。

一画一故事: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属于国宝级作品。作品为长卷形式,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徽宗时代首都汴京,即今天的河南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艺术价值极高。

《清明上河图》最先是由北宋皇帝宋徽宗收藏于宫廷之中。公元1126年,金兵掳走了徽、钦二帝,洗劫了宫中的所有宝物,但是《清明上河图》却意外地流落于民间。元灭金后,此画第二次被送入皇宫。元代至正年间,宫中有个装裱匠,用临摹本把该图的真本换出,卖给了某真定守兵,后又转卖给了陈彦廉。陈彦廉害怕事情败露,自己又急于用钱,就将此画卖给了博雅好古寓居北京的杨准。

明朝时,因为隆庆帝不喜欢字画,成国公朱希忠就趁机奏请皇帝将《清明上河图》赐予他,皇帝却让估成高价,抵其俸禄。画将要给朱希忠时,一个小太监得知此画价值连城,便将画盗走,正要出宫,管事人来了,小太监急将画藏到阴沟里,恰遇当天下雨,一连三天,画已腐烂,不堪收拾。可是事实上《清明上河图》并没有被销毁。此故事被明人詹景风收入他的《东图书览编》中,实为盗画人冯保所杜撰。

冯保是万历年间的一个秉笔太监,时任东厂的首领,有权有势,可以自由出入皇宫。冯保得到《清明上河图》以后写有题跋,如果是皇帝的赏赐,他一定会在题跋中大书特书,但冯保只字未提,显系盗窃到手,为了掩人耳目,他编造了以上离奇的故事。

五牛图

《五牛图》的创作者为唐代的韩滉,画作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描绘了无头形态不同的牛,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结构标准,造型生动,形貌真切。这幅画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关于《五牛图》的创作,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唐朝中期的画家韩滉带着随从来到郊外田间小道上散步,迎着和暖的春风,站在一片碧绿中间,他的心情十分愉悦。田间,几头耕牛在低头吃草,两三个牧童在嬉戏玩耍,还有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逍遥自得。远处,可以看见一头耕牛翘首而奔,另有几头耕牛纵趾鸣叫。有的回头舐舌,有的俯首寻草。在开阔的田地里,农夫正在赶牛耕地、翻土。

韩滉看得出神,连忙命随从取出画夹。他全神贯注地绘画,很快绘出了一幅幅耕牛的图景。后来,又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修改,终于绘出状貌各异的五头牛。一头牛在低头慢慢地吃草;一头牛翘首向前狂奔,仿佛是一头撒野的猛兽;一头牛在回顾舐舌,露出一副旁若无人的模样;另一头牛则纵趾而鸣,好像在呼唤着伙伴;还有一头牛在缓步前行,似乎走向田头,又如刚刚耕地归来,令人回味无穷。整个画面,用笔粗放中带有凝重,显示出农村古朴的风俗。韩滉对这幅画的创作非常满意,给它取名为《五牛图》。

鹊华秋色图

《鹊华秋色图》是文人山水画中典型的代表,它是赵孟頫凭着记忆画出来的。公元1295年,赵孟頫辞去了京城的官职回到了家乡,文辞书画酬答中结交了不少朋友,周密就是其中的一位。周密是南宋文学家,与赵孟頫以兄弟相称。一天,赵孟頫、周密和几位好友喝酒做诗。席间,大家说起曾经游历的名山大川,赵孟頫力推济南山水,谈到鹊山和华不注山,一个浑圆敦厚,一个高耸入云,穷尽山之俊美巍峨,使在场的人无一不为之神往,只有周密一人沉默不语。赵孟頫很疑惑,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周密祖籍是山东,1126年金兵南下,北宋旋即灭亡,中原士大夫纷纷南下避难,周密的曾祖父就在那时离开祖籍南迁。周密没有回过自己的故乡,思乡之情与日俱增。

晚上,周密回到家,想到好友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再联想到自己也许永远也回不了故土,不禁悲伤起来。次日清晨,周密直奔赵孟頫家中,想要诉说自己的思乡之情,可又担心他笑话自己多愁善感,不好意思说出来。最后,在赵孟頫的一再追问下,周密才将心事说了出来,希望赵孟頫能多给他讲讲家乡的山水。听了周密的话,赵孟頫旋即起身,到书房拿出笔墨,对周密说道:“想不到周兄对故乡有着如此深切的思念之情,我一定满足周兄的要求,不过言不尽意,唯恐有不详之处,还是把故乡的山水画成画赠与您,或许可以解你思乡之苦。”说罢,赵孟頫提起笔,凭着记忆描画起来,他一边画,一边给周密介绍济南的山水、民俗风情。就这样,被后人誉为“思乡之画”的传世之作《鹊华秋色图》诞生了。

§§§第四节 古琴

古琴概说:

在我们中学生中,熟悉和了解钢琴、小提琴的人很多,但知道古琴这一我国古老乐器的人却不多,会弹的人则是更少了。

古琴在古代的时候称为琴、瑶琴,现代人为了将它与现代西方的乐器琴区分开来,所以才称之为古琴或七弦琴。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堪称中国的“国乐之父”。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古琴在我国的尧舜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人们弹奏古琴之风非常盛行。相传孔子就是一个古琴爱好者,他不仅在思想、教育等方面有所建树,而且还能歌会弹,弹奏古琴的技术是一流的。孔子不仅把古琴列为自己办学的六艺之一,还亲自谱写过不少古琴曲,现在流传下来的一些有名的古琴曲如《龟山操》、《获麟操》及《猗兰操》等相传就是孔子的作品。

关于古琴的创制者,民间广泛流传着“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法,但由于出现的年代久远,古琴的具体出现时期,古琴的首创者都很难确切考证了。

古琴属于典型的独奏乐器,较少用于合奏。古时候,古琴除了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演奏,在民间同样也是非常兴盛的,相传《诗经》就是伴琴而唱的民间诗歌集。

在古代人们的心目中,古琴被视为高雅的象征,它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列在了“琴、棋、书、画”的首位。这是因为古琴具有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这些品格与人文们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不谋而合。所以,喜爱修身养性的文人们纷纷以弹奏古琴为乐,常以古琴作为自己吟唱时的伴奏乐器。其实不止是孔子,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中,喜爱弹奏古琴的名人是不胜枚举的。春秋时期的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被传为美谈;魏晋时期身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并弹出了被视之为生命绝唱的《广陵散》;唐代文人刘禹锡也是一古琴爱好者,他与人结交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以琴会友。

古人在制作古琴时是很讲究的。古琴的整体形状据说是依照凤凰的身形而制成的,主要分为琴体和琴弦系统两大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又由许多小部分组成。琴长一般约为三尺六寸五,也就是现在的120—125公分左右,象征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厚度约为二寸,也就是6公分左右,琴体上部呈弧形凸起,下部扁平。起初,古琴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之意,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他那被纣王杀害的伯邑考,加了一根弦,人们称之为文弦;武王伐纣以后,又加了一根弦,称之为武弦,从此也就有了七根弦。

古琴造型优美,样式多样,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如今最为常见的一种是“仲尼式”的。古琴发音浑厚深沉,余音悠远,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演奏的技巧复杂,表现力丰富,弹起来好听,但学起来却十分困难。

由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2003年,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2006年5月20日,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琴名段:

非常有名的古琴十大名曲为:《广陵散》、《高山流水》、《潇湘水云》、《渔樵问答》、《平沙落雁》、《阳春白雪》、《胡笳十八拍》、《阳关三叠》、《梅花三弄》、《醉渔唱晚》。现就其中的一些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

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它是在我国汉代广陵地区广泛流传的琴曲。相传萌芽于秦、汉时期,到魏、晋时期它已逐渐成形定稿。随后,它又曾一度流失,建国后我国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重新整理和打谱,才有了我们现在听到的《广陵散》。

古往今来,对于琴曲的具体内容,人们一直众说纷纭。但一般的看法是将它与《聂政刺韩王》琴曲联系起来。《聂政刺韩王》描写的是战国时代铸剑工匠之子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死韩王,然后自杀的悲壮故事。根据历史记载,聂政是战国时期的韩国人,他的父亲因为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帮韩王铸好剑,被韩杀害了。聂政想为父报仇,几次行刺都以失败告终。后来,他探听得知韩王喜欢音乐,于是便自毁容貌,入山拜师学艺,苦学了10余年古琴。在学有所成就返回韩国,并趁着进宫为韩王弹琴的机会刺杀他,刺死韩王后,他自己也是壮烈身亡了。东汉蔡邕的《琴操》中曾对这一故事有过详细记载。

《广陵散》的出名并得以广泛流传,得益于嵇康。嵇康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弹得一手好琴,尤其善于演奏《广陵散》。后来,由于嵇康的才华和逍遥的处世风格引起了统治阶级的不满,司马昭便下令将他处以死刑。在刑场上,嵇康以《广陵散》奏响了自己的最后的生命之歌,令每个人都为之动容。

现存的《广陵散》乐谱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最具有斗争精神的乐曲,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高山流水

谈起古琴曲《高山流水》,就不得不说说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传说先秦的琴师俞伯牙有一次在荒野中弹琴,正巧路过的樵夫钟子期听得津津有味,并领会出琴声中传达的是“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的意境。俞伯牙听了,非常惊异,认为这就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知音。后来,钟子期死了,俞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从此不再弹琴。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这支曲子。现在人们也常用“高山流水”来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高山流水》的曲谱,最初见于明代朱权的《神奇秘谱》。起初的时候,《高山流水》本是一首曲子,从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明清以后,随着古琴演奏艺术的发展,琴曲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本不分段的曲谱被后人分成了若干段,演绎出了不同的版本。

《高山流水》旋律典雅,韵味隽永,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发展。它充分运用了多种古琴弹奏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抒发了志在流水,智者乐水之意。

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是古琴曲中难得的精品之一,又名《阳关曲》、《渭城曲》。“三叠”原是唐朝人送行的歌诗,并非指演唱方法。指的是用一个基本曲调将原诗反复咏唱三遍。又因为这首乐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因为诗歌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就有这些名字。

《阳关三叠》的乐曲产生于唐代,在当时,这首乐曲是非常流行的。这是因为原诗中本来就饱含着深沉的惜别之情,谱入琴曲之后又增加了一些词句,从而使得表达的情感更为浓烈而真诚,再加上曲调真诚动人,所以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大约到了宋代,它的曲谱便已失传了。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版本是由一首琴歌改编而成的。目前流行的曲谱原载于明代的《发明琴谱》。今版《阳关三叠》的琴歌歌词如下:

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参商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芳草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先已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辚?能酌几多巡!

同类推荐
  • 必知的语文学家

    必知的语文学家

    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并不容易。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但在学生阶段,需要学习的是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而达此目的,有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
  • 成长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成长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疑案倒推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疑案倒推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2(下册)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2(下册)

    《安全教育综合读本2下册》 中小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常有机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到工厂、农村参加义务劳动,开展社会调查,参加各类公益活动,等等。活动的空间广阔了,接触的事物更加复杂多样,存在的危险因素也就增加了。户外劳动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有哪些呢?
  • 教你学组词造句(上)

    教你学组词造句(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热门推荐
  • 刀塔神域

    刀塔神域

    本人保证每天2更,保证写到完本,绝不烂尾。仅以此书,怀念那些一同打过DOTA的同学们,希望本书能给大家带来乐趣,希望大家喜欢。穿越异界,天赋强大,寻找dota英雄的传承,争霸异界。
  • 小白兔的大故事

    小白兔的大故事

    每只小白兔都有它的小故事。而这只小白兔的故事,却是有些大了。尽管它从来都不是故事的主角……“天佑伏瓊千万载,九州四海十三灾。”废墟上的青铜巨柱记载着史前王朝的兴衰。帝王谷内的埋骨之地,埋下的究竟是伏瓊遗种,还是人类的始祖?七年一次的厄尔尼诺,掩盖了一切历史的源头。戴安斯的圣地鲜花广场沾染的不是鲜花,是九州血泪。战死的英灵残魂不散,巡守天空大地海洋……极北冰原,有黑袍之人踏血而来,于凡尘俗世中留下第二个变数……
  • 快穿之绝代荣华

    快穿之绝代荣华

    绝代荣华,笑容可掬。说的是荣氏一族两个绝色的美人,这八个字何尝不是劫数。她,因为天花而毁容。因善生孽,不得好死。凭借天外系统,穿梭不同世界,重生二十年前!风起乱世,与他相知相会。揭开一段纠缠两国倾城美人的奇幻复仇故事。
  • 锋芒录

    锋芒录

    每一个传奇的背后都有那刺痛灵魂最深处的锋芒,那可以是爱恨情仇,也可以是生离死别
  • 金瞳镇九天

    金瞳镇九天

    九天之下,风起云涌!谁能称霸天穹!谁能主宰这片天下!
  • 王爷又犯花痴啦

    王爷又犯花痴啦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代女性,一朝穿越,竟变成了男人!还是个王爷,而且每次看到美男的时候都会忍不住犯花痴!这下可不得了了!
  • 逆路血战

    逆路血战

    血犹热,战八方,守土开疆披戎装。看九州,烽轻扬,君道莫笑醉沙场。诛戎狄,酒一觞,凯旋踏歌复三年。当为自由而争的突击者遇到为信仰而战的保卫者。当冰与火再次碰撞,两者逐鹿中原,究竟谁胜谁负?狭路相逢,勇者相争。看小小兵痞如何翻转战场,带领战友呼啸山河。
  • 遗器启示录

    遗器启示录

    原本一直相信现实的我,这个观念被一个突如其来的日本美少女的到来给打破了……她的到来不知是好是坏,而且无缘无故收我做她的同伴!被她选择当作同伴的我却一次次经历我根本无法想像的遭遇和险境,她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这一路上,我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很多我没学到的东西,虽然很混乱……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一起去探索吧……!
  • 暮月云希

    暮月云希

    “沈暮月,过去我认为你不配得到付云希。现在我才明白,这世间情事。没有配不配,只有爱不爱。”付云希,这一千四百八十二条留言是不是这四年里,你藏在心里的爱。付云希,这片玫瑰园还是我的吗?你回答我。十七岁那年他说,“小月,长大以后嫁给我好吗?”我说:“好!”他说:“小月,嫁给我!”我说:“云希,我要结婚了。”
  • 公主的刺青

    公主的刺青

    一个本应像个公主一样优雅迷人,但骂人她最厉,揍人她最狠,别人道她喝的是铜水,吃的是铁汁,成就了一代超级毒辣巫女,不怕死的放马过来追她,先打断他三根肋骨,挑了两根脚筋再说一个就是公主一样优雅迷人,纤柔娇弱,倾国倾城,只要是男人,只有疯子不爱她,她却离经叛道无人知,与人私奔,笑看人生两个交恶女生,缘结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