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璧非宝 寸阴是竞
解读:一尺长的璧玉算不上宝贵,一寸短的光阴却值得去争取。时间是个人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可时间却也是转瞬即逝的,从来不会因为什么而停留。这就要求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生命才能焕发出光彩。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解读:品德如兰花一样芬芳,如松柏一样茂盛。古人常用大自然中的东西来比喻仁德品德,因为他们相信自然中有很多道理是和为人处世的原则是相通的。莲花的贞洁,翠竹的虚心,都可以为我们所学习。
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
解读:可惜青春易逝,岁月匆匆催人渐老,只有太阳的光辉永远朗照。人生短暂,青春易逝,如果不懂得珍惜,不能合理利用好这有限的时光,我们就只能在岁月的流逝中哀叹年华的老去;但如果懂得抓住时间,我们也能在这有限的一生中作出一些贡献,成就自己的精彩。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解读:能够重视开头是很好的,但能够认真到结尾更加重要。正如古人说“慎始者实繁,而克终者盖寡”,很多人都是三分钟热情过后,没有了下文。虎头蛇尾,是做不好事情的,唯有善始善终,才能把事情办好。
§§§第二节 《周易》
《周易》概说:
《周易》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诸子百家无不从易经八卦中吸取智慧。
《周易》中蕴涵的哲理和智慧是非常多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意思是说,假如再给我一段时间,从五十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易》,我的人生也就不会有什么大的过错了。《周易》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全书内容极其丰富。在古代,人们常利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它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周易》中蕴涵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讲述着宇宙万物与人类社会的变易法则,天、地与人无不包含一阴一阳的矛盾双方,“阴阳接而变化起”,“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整个宇宙都在奔流不息地变化着,没有一刻停止。不少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都从《周易》中汲取思想营养,锻炼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周易》名句: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凶吉生矣。
解读:天地间的事物是按照同类相聚这一原则来划分的,凶吉祸福就在这中间了。今天我们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是来自这里。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是吉,而和懒惰放纵的人在一起则是凶。
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解读:君子应当广泛学习前人的品德言行,以培养自己的品德,成就自己的人格。人无完人,每个人在品德和教养方面都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保持谦虚的态度,树立好的榜样,能让我们自己在不断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君子以自昭明德。
解读:君子要不断地进行道德修养,彰显自己本来就已经具有的光明德性。培养良好的道德不仅是我们人生中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情商,才能使我们的行为不偏离正确的轨迹。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解读:君子应见善行则迁徙顺从,有过失则改正。真正的成功者总能清醒地认识自我的优势和不足,善于从别人身上发现成长的力量。他们看到别人有好的地方时,就会去积极学习,看到别人有所不足时,就会引以为戒,不断完善自身。这种良好的行为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解读:君子要不断积累才能,等到有利的时机就发挥出来。对于一个想获得成功的人来说,机遇很重要,但把握机遇的能力更重要。机会只照顾有准备的人,在机会来临之前,我们先练好自己的能力,这样才不会错失良机。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解读:应该止的时候停止,应该行动的时候行动,行动与停止不失时机,这样其道才能光明畅通。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应该掌握好分寸,要对事情的各个方面多了解一些,这样,我们
才不会错过最好的时机,也才能充分利用好这能使我们成功的机遇。
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之,成之者性之。
解读:阴阳相互作用,就是天地间的规律,集成这种法则就是好的,使其成为人的规律,那就是天赋秉性。阴阳相济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周易》就是六经中的核心。读懂了它,也就能明白很多传统文化的奥妙了。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解读:尺蠖尽量弯曲自己的身体,是为了伸展前进;龙蛇冬眠,是为了保全性命。动物甘愿忍受暂时的委屈,是为了积蓄力量,以便更好地发展。所以在有些时候,我们也要学会退让和忍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
吉人之词寡,躁人之词多。
解读:老实敦厚的人话少,浮躁虚妄的人话多。谨言慎行是中国人的做人哲学。夸夸其谈或是过于张扬的人总是难以赢得别人的好感。所以,我们在说话和做事前,一定要多思考、多体会,切不可鲁莽行事。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解读:同心协力的人,可以把坚韧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他们的说话像兰花的香味一样令人容易接纳。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如果很多人齐心协力,就能生发出无穷的力量。所以,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都应该学会与人合作,发挥集体的优势。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解读: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古人看到天空昼夜不停地转动,日月星辰都附着在上面,就认为天空的特性是“强健”,人也应该像永恒转动的天空那样,奋发有为,生命不已,奋斗不止。
羝羊触藩
解读:脾气暴躁的公羊会把角别在篱笆里。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学会自控。尤其是到了非常强盛的时候,一定要加倍小心,凡事都要谨慎,要多思考,切不可莽撞行事,否则就会像触藩的羝羊那样,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第三节 《尚书》
《尚书》概说: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需要我们去学习。然而,学习历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不仅需要多阅读,还要多思考、多查证,这就是说,我们需要借助很多的历史资料,参阅很多史书。而在所有的史书中,《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尚书》相传是由孔丘编选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原称为《书》,到了汉代时,当时的人改称为《尚书》,意为“上古皇帝之书”。
《尚书》将上古历史文件和古代事迹汇编在一起,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全书所记多为誓、命、训、诰一类的言辞,文字整体上晦涩难懂,只有少数比较形象。同时,它也是儒家五经之一,以此又称《书经》。
《尚书》也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和《诗经》的文体并列。但在它的散文中,绝大部分是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也有对美德的褒扬称颂等。
《尚书》名句:
德惟治,否德乱。
解读:推行德政,天下就会安定,没有了道德,社会就会大乱。道德是一切生活的基础,如果一个国家的道德沦丧了,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了。
书之论事,昭如日月。
解读:书中所记载的故事,历代伟人的功绩,如同日月一样明亮,人所共见。这是子夏在读完书之后的感慨:前人的功劳都记载在书中,他们的伟大我们不能忘怀。从优秀的读本当中发现伟大之处,并用来提高自己,我们的成长才能越来越稳健,越来越有力量。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解读:太阳和月亮的光芒,日复一日永不变化。今天中国著名的学府——复旦大学的名字就出自《尚书》中的这句话,它以充满希望的日月之光寄寓着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强不息、兴学救国、教育强国的宏大理想。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解读:诗是表达思想情感的,歌吟唱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音调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谐和五声。在作者看来,诗歌和音乐是人们内心想法和情感的表现,而表现的最高标准是和谐。和谐的诗歌和音乐能陶冶人们的内在情操,培养性情高雅的君子。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解读:做事情,就要有准备,有准备才没有后患。居安思危,在灾难来临之前做好准备能让我们少遭受一些祸患的侵袭;积累资本,在机会到来之前修炼好自己掌握机会的能力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机会,走向成功。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解读:功勋卓著只有靠立志高远,学识广博只能靠勤奋努力。目标是个人奋斗的动力,勤学苦练是个人成功的保障。一个人如果志存高远,并且能始终朝着自己的志向努力,就会有所成就;而一个人如果能始终如一地刻苦努力,积累广博的知识也不会是难事。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解读:一定要有所忍耐,那才能有成;有所宽容,德才算是大。宽容和忍耐是人的重要美德,多一些忍耐,人际交往中就会少很多矛盾和摩擦;多一些宽容,我们才更能以豁达之心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从而更容易获得幸福和满足。
无耻过作非。
解读:不要因为犯了过错感到羞耻,就文过饰非,加以掩饰。每个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候,犯错误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犯了错误后,不仅不愿意面对和改正,还要以谎言来加以隐瞒,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解读:不在细节上注意,就会败坏大的品德。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有些时候,细节上的瑕疵往往会影响整体的发展。细节是体现品德的亮点,如果忽视了细节,整个人就会显得粗糙、经不起细看,那些美好的德行也就像是夸夸其谈了。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解读:知道道理不难,难的是把它落实到行动上。这句话强调的是行动的重要性。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明白事理的,但是真正去做到的人总是很少,所以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无稽之言勿听,毋询之谋勿庸。
解读:毫无根据的话不要听,没有咨询过别人的计划不要使用。我们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遇事要保持理智,学会自己判断而不是去听流言蜚语,而且,我们还应该善于向别人请教。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解读:谦虚好问的人就会气度宽宏,自以为是就会气量狭小。善于学习别人,不仅能增加知识,也会让我们的气量更大,更能接纳别人的不同看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团体中。
满招损,谦受益。
解读:骄傲自满就会吃亏,谦虚好学才能受益。这与“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说的其实是同一个道理。即使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也不能骄傲自满,要时刻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不断完善自己。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解读:喜欢玩弄别人的人,品德会因之受损;沉溺于某一种癖好的人,志向也会受损。总是不尊重别人,喜欢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人,自然会因品德问题而被人唾弃;沉迷于某物,自然就没有什么心思和精力去做大事了。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兴趣爱好,对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节 《诗经》
《诗经》概说: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有着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它在先秦时被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其中的作品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或表现统治阶级的贪婪、不劳而获的本质、或描写人民的生活疾苦、或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和婚姻生活,或抒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内容异常丰富,表达的感情真挚深刻。
《诗经》形式上多以四言为主,但也有三言、五言、七言形式的,灵活多变。依据音乐的不同,《诗经》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又可以细分很多内容。其中,《风》为《诗经》中的核心内容,包括了今天我国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共有160篇;《雅》中记载的是当时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共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中记载的是当时的祭祀乐歌,根据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在表现手法上,《诗经》又可分为分为赋、比、兴。赋指的是铺陈、排比;比,即比喻;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诗经》并不是一个人编写的,而是许多人辛劳的结晶。而且,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
《诗经》名句: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解读:你赠给我瓜果,我回赠你美玉。明眼人都知道,美玉的价值远远大于瓜果,所以这句话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不要把别人的给予和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的,而要时刻怀着感恩之心,知恩图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