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在冬季应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让心情始终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遇事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安静自如,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乐观喜悦的情绪。
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解读:所以明达事理的人,懂得调和阴阳的重要性,不做对养生不利的事,而能顺乎自然,以安闲清静为最大快乐,使自己的精神意志始终保持无忧无虑的境界,因而可以长寿。这就是聪明人的养生方法。
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而不收。
解读:所以怵惧、惊惕、思考、焦虑太过,就会损伤神气。神气被伤,就会经常出现恐惧的情绪,并使五脏的精气流散不止。因悲哀过度而伤及内脏的,就会使人神气衰竭消亡而丧失生命;喜乐过度的,神所就会消耗涣散而不得藏蓄。忧愁过度的,就会使上焦的气机闭塞而不得畅行;大怒的,就会使神气迷乱惶惑而不能正常运行;恐惧过度的,就会使神气流荡耗散而不能收敛。
§§§第三节 《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概说:
在世界历史上,西方世界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欧拉、开普勒、莱布尼茨、高斯……这些响当当的人物一直被我们铭记并称颂着。可你知道吗,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数学和天文学领域,也曾经是世界的领跑者。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本书,就是古代中国在这些领域中取得的辉煌成果的见证,它就是《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简称《周髀》,其中的“周”就是圆,“髀”就是股。这本书不仅是中国流传至今的一部最早的数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天文学著作。它在唐代被收入《算经十书》当中,并为《十经》之首。由于缺乏足够的史料,关于此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历来众说纷纭,但一般认为,这本书的成书时间大约在两汉之间或者是西汉时期,作者为周公。
这本书的内容涵盖数学和天文学领域。在数学方面,书中主要讲述了学习数学的方法、用勾股定理来计算数学问题和比较复杂的分数计算等,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关于勾股定理的最早文字记录,即“勾三股四弦五”,也被称为“商高定理”。《周髀算经》的问世,不仅对中国的数学和天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历代的研究者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而且还曾传入朝鲜和日本,并在这些地方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在天文学方面,书中主要阐释了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而且书中所讲述的确定天文历法、揭示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都是简便易行的。更让人惊奇的是,书中还讲述了计算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的方法,由于当时的人并不知道地球是圆形的,加上设备也简陋,算出来的数据于现在的科学测量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他们的运算方法是完全正确的,这是古人很了不起的地方。
除此之外,《周髀算经》中还囊括了四季更替、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常识,这些知识不仅给农民的生活作息提供了依据,对合理安排农业生产也是大有裨益的。
《周髀算经》名句: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解读:天穹就像一个半圆形的盖子,大地好像是一块四方的棋盘。这句话体现的是中国古人的一种宇宙观,即盖天说。在古时,人们对宇宙的了解非常有限,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坚守着“天圆地方”的观念。后来,在这一基础上,又发展出了“天像盖笠,地法覆盘”的观点,即认为天和地都是圆的,天穹如像一个拱圆形的斗笠,大地像一个倒扣着的圆盘子。虽然这些观点在现在看来是错误的,但正是由于人们的不断探索和发现,我们才离真理越来越近。
故折矩,以为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勾广三 ,股修四,径隅五。
解读:所以把一个矩形对折(即变为两个重合的直角三角形),如果勾长为3,股长为4,那么弦长必定是5。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勾三股四弦五”,在《周髀算经》中已有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了,可见古人的智慧是多么伟大。
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夫矩之于数,其裁制万物唯所为耳。
解读:把矩尺放平可以矫正绳子,把矩尺仰卧放置(让勾直立)就可以用来测量高度,将矩尺倒立可以测深,把矩尺沿水平方向放置可以测量远近……所以说,通过矩尺测算就可以把握万物数量的关系,这样就可以无所不为了。这里主要说的是矩尺在实际中的运用问题。
天不可阶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
解读:不可以通过台阶和楼梯来测量天的高度,不可以通过尺寸来测量大地的广度。这是《周髀算经》开篇周公向商高询问时,商高说的话。商高虽然没有正面回答周公的问题,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已经认识到了天的高度和地的宽广。同时,他并不轻易下定论的这种思想也指导着后来的人继续探索。
§§§第四节 《水经注》
《水经注》概说:
在古时候,交通和自然科学都非常不发达,一般的百姓常年也就是在自己居住地附近活动,很少会到遥远的地方去,有钱的人家便会以马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但也不会频繁地往返于遥远的地方,所以古人对于自己生活环境的了解都是非常有限的。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还出现了《水经注》这本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实在是难得。
《水经》是我国古代记载河流的专著,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名气。而《水经注》则是对《水经》的注释,它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一部地理著作,作者为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水经注》在《水经》的基础上,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河流,并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地理、历史和文学价值。
在地理方面,《水经注》对我国许多河流、湖泊、沼泽、山岳、动植物的基本情况都有所记载,它所记的一些政区建置往往可以补充正史地理志的不足。《水经注》不仅讲河流,还详细记载了河流所经的地貌、地质矿物和动植物,如金、银、铜、铁、锡、汞、雄黄、硫黄、盐、石墨、云母、石英、玉、石材等20余种,岩石19种。还记载了许多古生物残骸化石和遗迹化石。
在文学方面,书中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此外,它还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后世可以从中了解古代的耕作制度、古代植物种类和植被分布,动物的地区分布及其活动的季节性。而且,书中引用的很多文献,后来都散失了,所以《水经注》又保存了许多资料。
这本书之所以能汇集如此丰富的内容,是与郦道元认真的治学态度是分不开的。为了写这本书,他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材料;他翻阅了大量书籍,搜集了无数文献资料,引书多达437种。
在郦道元的执著追求和艰辛研究之下,这本书终于完成,并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清朝人刘献廷称此书为“宇宙未有之奇书”,现在的一些学者在进行古代水道变迁,地下水开发、海岸变迁、城市规划等课题的研究时,还是将它作为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水经注》经典片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山献(yǎn )]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在七百里长的三峡里,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一点断开的地方。重叠的岩石像是屏障一般,遮掩住了天空和阳光,如果不是正午就见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见不到月亮……
夏天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断不能来往。如果有统治者的命令和紧要的文件需要传达,有的时候早晨从白帝城出发,下午日暮时分就抵达了江陵,这中间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驾驭奔驰的骏马乘着风而行,也不如船快。
每逢秋天和春天,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绿色的深潭倒映着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高高的悬崖上流下泉水成瀑布,急流冲荡在柏树之间。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的情趣和雅味。
每当天刚晴下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凄寒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长长的呼叫,接连不断而凄楚异常,空荡的山谷回荡着响声,悲伤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有渔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译文:江水又向东,经过西陵峡。《宜都记》里说:“从黄牛滩向东进入西陵峡,至西陵峡的出口一百里左右,山水曲曲折折,两岸山脉高峻、重重叠叠,不是日中或夜半,看不见日月,绝壁有的有千丈左右,那石头是彩色的,形状大多像一些东西。树木高大茂密,猿鸣特别清越,在山谷中传响,清脆的声音传送不绝。”所说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山松说:“常听说峡中水流湍急,记录下来的或口口相传的都是拿恐惧相警戒,不曾有人称赞山水的美丽。等到我来到这个地方,并感到欣喜以后,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那重重叠叠秀丽的山峰,奇特的构造,怪异的形状,本来就难以用语言来描绘。林木阴森肃穆,郁郁葱葱,仰头欣赏,俯身体味,越熟悉越感到好,流连了两天,忘了返回。眼睛所看到的,从未有过。自从高兴地看到这个奇特的景观,山水如果有灵性,也会像遇到知己一样高兴。
§§§第五节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概说: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在农业、医学、工业等方面曾一度处于世界的前列。农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书,除了前面说到的《天工开物》外,还有一本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那就是《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作者为北魏时期的贾思勰。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的是谋生的方法。
这本书写于北魏年间,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至今约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北魏之前,国家长期处于分裂割据局面。后来北魏统一了北方地区,社会秩序逐渐稳定,社会经济慢慢恢复,但当时的农业生产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贾思勰认为农业乃强国之本,于是就编写了这本书。全书系统总结了北魏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当时及后来的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齐民要术》全书共11万字,包括序、杂说和正文三大部分。其中正文约七万字,注释约四万字。正文内容丰富,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序”中广泛摘引了古往今来的圣君贤相、有识之士对农业的重视,一般认为杂说部分是后人加进去的,不是贾思勰的原著。
《齐民要术》名句:
天气新晴,是夜必霜。
解读:天气刚晴下来,当天夜晚一定落霜。这句话后来成为了人们预测气候情况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的秋末春初,晴天的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这句话是非常准确而在理的。
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
解读:耕地锄地不因为旱涝而停止劳作,必然会获得丰收的年景。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虽然能对农作物造成一定的损害,但却不及懒惰和不讲究耕作技术的危害大。如果不勤劳耕作、不掌握正确的耕种方法,那怎么可能获得丰收呢?所以,我们凡事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重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凡耕高下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湿得所为佳。若水旱不调,宁燥不湿。燥耕虽块,一经得雨,地则粉解。湿耕坚口胡格反,数年不佳。谚曰:“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解读:耕作地势高的田地,无论春秋,土壤的干湿程度必须恰到好处。如果出现干湿不协调的情况,宁愿等到其干燥也不要等到其湿润的时候(再种植)。在干燥的情况下耕种,虽然土被晒得开裂,一旦下雨,土地干燥的情况就可以得到缓解了。在土壤湿润的情况下耕种,不利于耕作,结果只能截然相反,连续数年都不会有好收成。谚语曰:“如果土壤中水分太大就不适宜耕作,硬要去做不如回家休息。”这里强调的是农业生产必须讲究耕作方法。
耕而不劳,不如作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