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3300000007

第7章 踏出最安稳的步伐(2)

此中有“真意”。我揣摩了很长时间,后来师父说:“要活在当下。”我才有点恍然了。活在当下,也就是斩断过去、现在、未来三际而安住于现前清净明觉的一念。这种安住等于无住。因为就此当下一念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而成为永恒。《华严经》上说:“三世所有一切劫,于一念际我皆入。”这个入于三世的一念既在三世中又在三世外,它是既存在又超越的。卖点心的婆子喝问德山要点哪个心时,德山就被束缚在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的囚笼里而打失了当下一念。

活在当下,也就是安心于当下,能安心于当下也就能安心于时时处处。古代的禅德“饥来吃饭困来眠”,“无处青山不道场”,就是这个道理。

师父因为总能活在当下,所以他总显得那样自在洒脱,处理问题应付裕如,不费一些思索,纯为现时境界。不管是作文还是讲开示他都是信手拈来,不多不少,恰到好处。我想这大概就是《六祖坛经》上所说的“定慧等持”吧。

3

我有不爱整洁的习惯,这个习惯是过去长期的学生生活养成的,师父几次批评我,我却进步不大,真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师父则不然,他周围的环境总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而且他走到哪里就把清洁和秩序带到哪里。他常给我念叨:“虚云老和尚了不起,虽然行头陀行、穿百衲,但他的衣服却总是干干净净的,他的案头、禅榻总是整齐洁净的。”

起初,对他的话我一直漠然淡然,后来才慢慢领会:这也是修行。

柏林禅寺是一座千年古刹,历史的风暴却使它成为一片废墟。我们最初来到这里时,只有几棵古柏、一座佛塔还使人能依稀辨出这是一座古寺。一切又得重新开始。

师父成了设计师,这儿修什么,那儿建什么,全部都由他亲自擘画,所有工程的图纸他都要亲自过目,并提出意见。有时他带着我们在寺里四处巡视,向我们描述他的复兴蓝图,成竹在胸,运筹帷幄。每次回寺,即使是深夜,他也要去查看建筑工程的进展,有时冷不丁他就会挑出毛病,使承包工程的工头提心吊胆。

最奇的要算赵州禅师塔院的修建。师父在塔前的一片乱草地上划出一个范围修筑院墙。工人在下墙基时竟触到古墙的遗迹,当地的老人说:“过去塔院的围墙就在这里。”竟是无心合古!

经过这两年的努力,到现在一座初具规模的梵刹平地而起。就像整理一间凌乱的屋子一样,师父把这一废墟整理得清净庄严。

现在我相信这两件事是不二的。你只有能净化一间屋子,才能净化一座寺院,乃至一个社会,一个娑婆世界,而这种净化源出于我们身心的净化。

所以师父告诫我们:“依报和正报是不二的。”我感受到他对环境的调整与改变像是出自一种本能,完全是自自然然的,好像无形中有一种光芒从他清净的身心辐射出来,驱除了杂乱,带来了和谐。

他的这种影响力不仅限于环境,对人也是一样。和他在一起,你会感觉宁静、祥和,心里很清净,没有杂念。

师父说:“我们每个人都要成就自己的净土。”是啊,求生西方净土的人要先完成自我的净化,不能把娑婆世界的坏习性带到净土去。

4

师父谈起复兴柏林寺的因缘,既属偶然,又像是必然。1987年10月,师父受中国佛教协会委派,陪同“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访华团参拜赵州塔,目睹古寺颓敝,一片蔓草荒烟,他潸然泪下。后来他告诉我们:“年轻时亲近虚云老和尚,随侍身边,老人经常讲赵州和尚的公案,脑子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来到这里,看到一代大禅师的道场如此破败不堪,触动了感情。”

1990年农历十月初一日,普光明殿大佛在露天安座,风雨交加中万众腾欢。师父见此情景,老泪滂沱。

1991年冬,修复中的柏林寺举办了第一次佛七法会。居士们离寺时都恋恋不舍,有的泪流满面,他们说这里温暖得像自己的家。师父的眼里闪着泪光。

1993年,在柏林寺南边一个清净幽雅的小院子里,师父为我们一位短期闭关的师兄启关。当他说完四句偈语后,热泪夺眶而出。

师父说:“我每次看到你们这些弟子,都想流泪。”

师父的眼泪真多!

提婆菩萨在《大丈夫论》中说,菩萨在三种时候堕泪:“一者见修功德人,以爱敬故,为之堕泪;二者见苦恼众生无功德者,以悲悯故,为之堕泪;三者修大施时,悲喜踊跃,亦复堕泪。计菩萨堕泪以来,多四大海水。”菩萨的泪从哪里来呢?从悲心来,“菩萨悲心犹如雪聚,雪聚见日则皆融消;菩萨悲心见苦众生,悲心雪聚故眼中流泪”。

师父的眼泪和悲心想必已经积聚很久很久了吧。在佛教饱受摧残的年月,他们是欲哭而无泪。僧人们被强迫返俗,被批斗、被劳改。有的人因承受不了这种打击而自寻短见,有的人则放弃了自己的信仰,剩下来的人便要忍受种种迫害和繁重的劳动。

有一次师父给我讲起劳动改造的情形。数九寒冬,凌晨两点起床,步行二十几里到工地挑土,到天黑收工,他有一阵子患水肿,浑身无力,还得坚持干。中午休息的时候,他就找一个背风的地方,大草帽盖住脸,盘腿打坐。“你那时想到过前途吗?”出于文学的想象我这样问他。“没有什么具体想法,但相信那样的现象只是暂时的。”

师父这一代僧人真是命运多舛。他们年富力强的岁月几乎都消耗在那场劫难中,而当转机出现,复兴奄奄一息的佛教的重任又落在他们肩上。

经过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国佛教百废待举,太需要人才了!师父必须以一当十地工作。

他要主编两种刊物,主管河北省佛协,还要参与中国佛协的许多工作。至于柏林寺的复兴他更是多方筹划,惨淡经营。从化缘募捐,到规划设计,图纸的审查,工价的商定,还有与各种社会关系的周旋,寺内僧团的建设,法会的主持,等等,这一切都是他的工作,他一年的很多时间都奔波在旅途中。

许多次回寺,因为事务忙,他都是夜间赶路,半夜到达,凌晨出现在大殿上,使我们大吃一惊。我曾经想:石家庄—北京一线的火车,在中国这么多人中,可能只有我师父坐得最多了,因为他平均两星期就要往返一次。

不管事情多么忙,师父像是长有千手千眼,应付自如。他休息的时间那么少,却总是一身洒脱,神采奕奕。有时他也会嘲笑我们年轻人不如他精力好。我想,我们缺乏的主要不是精力,而是他那片似海的悲心。须知,这才是他能量的源泉啊!

5

一个冬天的下午,在北京师父的住处,师父与我和一位四川的陈先生谈起虚云和尚那张低首蹙眉的照片。陈先生说:“这张像,很烦恼的样子。”师父说:“不是烦恼,是忧患。”我怦然心动。师父接着说:“我们都能像虚老一样,有忧患意识,佛教就有望了,我们个人的修行就能有所成就。”

有谁能理解禅者的忧患呢?我们选择禅时都只注意了禅的喜悦和超脱,却忽略了禅者的艰难、禅者的承担。

禅宗初祖迦叶尊者以苦行著称。连佛陀都为老迦叶担心,怕他吃不消,劝他放松些,可他却依然如此。最后在灵山会上,世尊拈花,众皆惑然,唯迦叶尊者莞尔一笑。这一笑后面有多少艰辛!

六祖慧能大师为传佛心印,先是磨房碾米,得法后又混迹猎人队伍十三年,屡被险难。

近代虚云老和尚住世一百二十年,为振救衰颓的教运,他东奔西忙,历经九磨十难!

师父说:“不要谈玄说妙,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慧心禅语:

禅者行禅,听起来是一件很高雅从容的事情,然而,真正要做到从容与淡然,需要多少的耐心与慈悲之心呢?我们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刚开始总是意兴盎然,但中途渐渐就懈怠了,进而一切都开始打折扣。像师父这样十年专注如一日,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气魄,更是一种气度和修养。

我们在做事情时,唯有先净化自己的心灵,才能将整个事情看透,只有这样才能一心一意地活在当下。

天童寺忆雪舟——丰子恺

春到江南,百花齐放,我动了游兴,就在三月中风和日暖的一天,乘轮船到宁波去作旅行写生了。

宁波是我旧游之地,然而一别已有二十多年。走入市区,但觉面目一新,完全不可复识了。从前的木造老江桥现在已变成钢架大桥,从前的小屋现已变成层楼,从前的石子路现已变成柏油马路……街上车水马龙,商店百货山积。二十多年不见,这老朋友已经返老还童了!

我是来作旅行写生的,希望看看风景,首先想起有名的天童寺。这千年古刹除风景优胜之外,对我还有一点吸引力:这是日本有名的画僧雪舟等杨驻锡之处,因此天童二字带着美术的香气。我看过宁波市区后,次日即驱车赴天童寺。

天童寺离市区约五十里,小汽车一小时即到。将近寺院,一路上长松夹道,荫蔽天日;松风之声,有如海潮,走进山门,但见殿宇巍峨,金碧辉煌;庄严七宝,香气氤氲。寺屋大小不下数百间,都布置得清楚齐整,了无纤尘。寺址在山坡上,层层而上,从最高的罗汉堂中可以望见寺院全景。我凭栏俯瞰,想象五百年前曾有一位日本高僧兼大画家住在这里,不知哪一个房间是他的起居坐卧作画之处。古人云:“登高望远,令人心悲。”我现在是登高怀古,不胜憧憬!

在寺吃素斋后,与同游诸人及僧众闲谈,始知此寺已有千余年历史,其间两次遭大火,一次遭山洪,因此文物损失殆尽,现在已经没有雪舟的纪念物了。但同游诸人都知道雪舟之名,因为一九五六年雪舟逝世四百五十年纪念,上海曾经开过雪舟遗作展览会,我曾经作文在报上介绍。我们就闲谈雪舟的往事,僧众听了,都很高兴,庆幸他们远古时具有这一段美术胜缘,我所知道的雪舟是这样:

雪舟姓小田,名等杨,是十五世纪日本有名画僧,是日本“宋元水墨画派”的代表作家。日本人所宗奉的中国水墨画家,是宋朝的马远与夏珪。雪舟要探访这画派的发源地,曾随日本的遣唐使来华,其时正是明朝宪宗年间。明朝宫廷办有画院,画家都封官职。明代名画家戴文进、倪端、李在、王谔等,都是画院里的人。李在是马远、夏珪的嫡派,雪舟一到北京,就拜李在为师,专心学习水墨画。他一方面临摹古画,一方面自己创作。经过若干时之后,他忽然悟到:作画不能专看古人及别人之作,必须师法大自然,从现实中汲取画材。于是离开北京,遍游中国名山大川。后来到了浙江宁波,看见这天童寺地势佳胜,风景优美,就在这寺里当了和尚。僧众尊崇他,称他为“天童第一座”。他在天童寺一面礼佛、一面研究绘画,若干时之后,画道大进。明宪宗闻知了,就召他进宫,请他为礼部院作壁画。这壁画画得极好,见者无不赞叹。于是求雪舟作画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他应接不暇。他在中国住了约四年,然后回国,他在这四年间与中国人结了不少翰墨因缘。

我又想起了雪舟的两种逸话,乘兴也讲给大家听。

有一个中国人求雪舟一幅画,要求他画日本风景。雪舟就画日本田之浦地方的清见寺的风景,其中有个宝塔,亭亭独立,非常美观。后来雪舟返国,来到田之浦,一看清见寺旁边并没有宝塔。大约是原来有塔,后来坍倒了。雪舟想起了在中国应嘱所作的那幅画,觉得不符现实,很不称心。他就自己拿出钱来,在清见寺旁边新造一个宝塔,使实景和他的画相符合。于此可见他作画非常注重反映现实。

雪舟十二三岁就做和尚,但他不喜诵经念佛,专爱描画。他的师父命令他诵经,他等师父去了,便把经书丢开,偷偷地拿出画具来描画。有一次他正在描画,师父忽然来了。师父大怒,拉住他的耳朵,到大殿里,用绳子把他绑在柱子上,不许他行动和吃饭。雪舟很苦痛,呜咽地哭泣,眼泪滴在面前的地上。滴得多了,形状约略像个动物。雪舟便用脚趾蘸眼泪作画,画一只老鼠。即将画成的时候,师父悄悄地走来了。他站在雪舟背后,看见地上一只老鼠正在咬雪舟的脚趾,仔细一看,原来是画。因为画得很好,师父以为是真的老鼠。这时候师父才认识了他的绘画天才,便释放他,从此任凭他自由学画。这便是这大画家发迹的第一步。

我们谈了许多旧话之后,就由寺僧引导,攀登寺旁的玲珑岩,欣赏松涛。那里有老松千百株,郁郁苍苍,犹似一片绿海。松风之声,时起时伏,亦与海涛相似。有亭翼然,署曰“听涛”,是我所手书的。寺僧告我,某树是宋代物,某树是元代之物。我想:某些树一定是曾经见过雪舟,可惜它们不肯说话,不然,关于这位画僧我们可以得知更多的史实。

慧心禅语:

现实生活中总有不如意的时候,也是在这个时候人们才去倾心和从佛法中寻求心灵的庇佑;去寻访某位高人,观赏某处遗居,休憩于山林佛寺,荡漾于平湖秋月,于人于心来说,都是一件称心如意之事。

踏寻贤者的足迹使我们心生荡漾,而追访禅者的心路历程,更是荣幸之至、亲切之至、安心之至。雪舟的认真与淡泊,感染着无数寻访的人,也感染着那些形式上、内心上行禅的人。

同类推荐
  • 狂风吹我心

    狂风吹我心

    本书为作者诗文选,曾被人评曰:“集半生之年,凝心血之花。”之作。细腻笔锋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平凡而不华丽的辞藻却写出了生活的真谛。
  • 采真寻韵

    采真寻韵

    本书收录了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熊政春的诗歌。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诗歌集。
  • 黄河之水天上来:经典散文中的山川名胜

    黄河之水天上来:经典散文中的山川名胜

    大明湖、白马湖、富春江、镜泊湖、松堂游记、古刹、沈园、重庆、成都、北平、南京、昆明、桐庐……老舍、林语堂、朱自清、沈从文、郭沫若……《黄河之水天上来》中,众多文学大师带你游览中国的山川名胜。《黄河之水天上来》分为山川、古迹、城记三辑内容。
  •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随笔集。分为人生篇、社会篇、工作篇、党建篇、家庭篇共五辑,是作者近七十年人生经历的真实、真切的感悟。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真实、真诚的吸引力,每一句话,包括党建篇在内,都是一种发自肺腹的言说。他的真有一种感染力,令读者不由得也真起来。
  •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染倾雪

    染倾雪

    她是仙界传奇,人间一代花神、京城谣言再起,怪事连篇,部分神器被盗,一股神秘暗流涌动,似乎掌控着整座京城、在人间逗留之际,也恰恰在寻找六件神器,但至今下落不明、鬼影若隐若现,四周危机起伏,她是否能化解灾难,永保天下太平?请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踏入花神之门探寻真相——
  • 欲战诸天

    欲战诸天

    ”诸天如此广阔,为何唯炎黄一脉命运多舛,若天不容我炎黄一脉,我便打破这天,再演诸天!”
  • 景电之父:李培福

    景电之父:李培福

    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细节再现了“李培福”这一历史人物,以传神的描写,塑造了“李老汉”这一文学典型。
  • 偷得浮生一世闲

    偷得浮生一世闲

    相传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我便是那孟婆。
  • 谁主沉浮之梦回1840

    谁主沉浮之梦回1840

    大清日薄西山,不仅失去了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的名头甚至连自身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欺凌。日不落帝国如日中天,美利坚逐渐崛起,俄国吞噬着周边的国土,德意志走向统一,法兰西徘徊着寻找定位,非洲大陆依旧黑暗,印度渐入灭亡...一次意外的事故让情场失意,商场也未得意的林云回到了百余年前的宁波成为了一个商人家庭的独生子,被命运操纵之后是随波逐流还是我主沉浮?是笑看风云还是我主风云,是看遍帝国沉沦还是我扛起帝国的脊梁,是成就商场传奇还是步入前世想入不得其门的仕途?
  • 辰空

    辰空

    一个地球少年在宇宙的逆天之路,暴风雨的洗礼让他在成功的路上知会了一切。但是,危险却时刻降临在他的身边,沈天昊能否摆脱危险的境地,终究是否抱得美人归。
  • 宠婚撩人:BOSS的贴身小秘

    宠婚撩人:BOSS的贴身小秘

    第一天捡了帅哥,第二天就被骗财骗色,紧接着就是失业被辞退,她乔雪有没有这么倒霉?再次见他,那人竟摇身一变,成了盛远集团名声赫赫的总裁,而她则是刚刚应聘成功的小秘。替他端茶倒水,安排行程,还要兼职人肉抱枕!拜托,他们有没有这么熟?不是说好失忆的嘛!他挑眉,微微一笑:“睡过,自然熟。”
  • 六葬天道

    六葬天道

    血幻大陆,为求长生,世人皆修血幻。浩茫六道,天地棋局。大魔现世,轮回颠倒。天将大乱!少年破而后立,踏亿万尸骨,创无上魔道,斩无尽仙佛。杀众生,逆苍穹。破六道,乱轮回!天地不仁,逆了这天地又何妨!六道无情,乱了那轮回又怎样?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志同道异》

    《志同道异》

    也许年轻时人人都一样,曾怀揣梦想,激情四射,妄图改变社会。可一旦踏入社会,久经挫折,激情退去,往往大都是被社会所改变,只有少数人不曾动摇。故事讲述这些脱颖而出的少数人,他们艰苦创业,把各行各业带向新的格局,成就各自的金融帝国,演义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如果说他们算是成功者,那么通往成功的路就有很多条。一样的梦想不一样的思路,一样的目标不一样的手段。看似相同却又不同,准确的说是志同道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