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2900000002

第2章 谁夺走了我们充盈的喜悦(1)

我们穷尽一生追求着幸福和快乐,却不愿意停下来想一想幸福与快乐到底是什么,来自于哪里。我们嘲笑想抵达南极却往北走的人,却没有发现自己就是在外界寻找内在喜悦的人;我们嘲笑拿着金饭碗四处乞讨的乞丐,却没有觉察到我们忙碌一生寻找的就在自己心里。

喜悦不是情绪,而是一种内在的稳定状态

喜悦是什么?喜悦非关个人,既不属于你,也不属于我。有静心的心,就有它的喜悦,那是无法形容,无法纳入语言的。

——克里希那穆提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所有人类的生命长度都消耗在寻觅与寻而不得的痛苦中。每个人都在自己短暂的人生中追求着幸福与快乐,而幸福与快乐恰似原野上的几点流萤,高不可攀又转瞬即逝。我们追求的幸福与快乐是一种情绪吗?

现代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情绪是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简单点说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情绪是受外界影响的。而对于外界,任何人都无法完全掌控,因此任何人都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情绪。如果幸福和快乐只是一种情绪,我们就无法找到长久的幸福与快乐。

既然不是情绪,那么,快乐和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它是指事业成功、家庭和睦、爱情甜蜜吗?如果是的,为什么新闻报道中那么多满足以上条件的人也说自己并不幸福呢?为什么我们有时会羡慕在街头长卧、醒来后一脸惬意与满足的乞丐呢?我们要的到底是什么?

克里希那穆提、奥修、阿玛斯、托利等灵修大师以充满智慧的语言为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往幸福与快乐的喜悦之路。

灵修大师们让我们了解到,我们要的实际上是内心的安宁与满足,我们要的是喜悦。这种喜悦与外界环境无关,与物质条件无关。它不是情绪,没有标准,它只是一种内在的稳定状态。当拥有了这样的状态,不管遭遇灾难还是打击,无论生活贫穷还是富贵,我们都能始终如一地感受到永恒不变的喜悦。

我们穷尽一生追求着幸福和快乐,却不愿意停下来想一想幸福与快乐到底是什么,来自于哪里。我们嘲笑想抵达南极却往北走的人,却没有发现自己就是在外界寻找内在喜悦的人;我们嘲笑拿着金饭碗四处乞讨的乞丐,却没有觉察到我们忙碌一生寻找的就在自己的心里。

一位大师曾经说:“喜悦就是内心的宁静与内在的完整感,是在你度过这一天时发出的内在的声音。”他告诉我们,喜悦是一种发自内在的感受,只要我们的心静下来,认真体会,我们就能感受到喜悦。

我们的内心被各种错误的观念和目标紧紧地捆绑着,犹如沙漠中负重前行的骆驼,根本无法享受行走带来的乐趣。我们给一切事物下定义,给一切行为定目标,最后却在其中失去了方向,迷失了真实的自己。只要我们意识到这一切所带来的恶果,只要我们终结所有这些错误,喜悦也就自然地出现了。只要我们不再为错误的观念与目标所困惑,我们就能一直感受到喜悦了。

用心智代替了自己的人,用快乐代替了喜悦

很多情况下,快乐是人们扮演的一个角色,在那个微笑的假相之后,其实暗藏许多痛苦。当不快乐被微笑的表象和光亮洁白的牙齿遮盖时,抑郁、崩溃和过度反应都是常见的事。

——埃克哈特·托利

在某个北欧小国的首都,如果你在街上对陌生人微笑,按照当地法律,你有可能被当成喝醉酒的人抓起来。听起来是不是匪夷所思?至少在我们的生活中,两个人见面时,常常会面对着对方不知真实还是虚假的笑容,轻声地问一句“最近还好吗”,并得到预料中的答复——“嗯,还好”。这是再平常不过的语言了,虽然我们常常并不感到快乐,但总是让自己显得心情还不错。而在某些国家或某些文化里,回答自己感觉很不好或者很糟糕是非常正常的,人们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答案。

不管怎样,这都反映出一个问题:这个星球上大部分的人是不快乐的。在我们的世界里,不快乐是常态,快乐倒是短暂的或者不正常的。我们是如何成为现在的我们的?为什么我们的快乐为什么不长久?我们在过去的经验里受到了怎样的制约?这些制约为我们创造出了什么样的世界?

自我们诞生于这个世界起,我们就在不断地感受着外界的变化,接受着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做出反应。当一个外界刺激进入我们的大脑时,我们所做出的任何反应及反应带来的结果都被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深处。为了求得生存,我们开始形成一些反应模式,比如假令愤怒能让企图伤害我们的人退却,我们便会在下一次感到有人企图伤害我们时表现出愤怒。这些反应模式包括思考模式、情感感受模式、情绪模式、价值观,等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心智。

对于一些问题来说,心智是一个很强大的工具。这个工具就像一系列公式一样,遇到以前遇到过的问题时,我们直接套用相应的公式就可以解决。问题在于,我们的心智逐渐变得过于强大,以致我们开始忘了自己的存在,甚至逐渐地用心智代替了我们本身。

心智让我们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性格、气质、思维与行为方式,于是有些人走到哪里都觉得充满阴谋危险,有些人干什么都觉得烦心劳累,有些人总觉得自己可怜,有些人总觉得自己不被人所爱……这一切的外在结果,包括人际关系、事业成败、亲子关系、夫妇情感、情侣恋爱,所有我们能见到的现象,根本原因都在于心智。

心智是反应模式的大集合,它会告诉你,遇到A事件,你应该做B反应,而不管B反应在当时是不是有用、是不是最好的。心智是僵化的、不生动的,虽然它也会发生变化,但它也只是由A→B变成A→C罢了,就像由一块石头变成另一块石头一样。当我们情绪不佳时,心智为了让我们感觉好一点、更快乐一点,就会去驱使我们做一些在反应模式中能产生快乐的行为,而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感到喜悦。

快乐和喜悦是完全不同的,它们看上去很相似,就像玻璃球和水晶球,但它们的差异是巨大的。快乐是外在事物的刺激经过反应模式后的产物,完全取决于外界,如果外界的那个刺激消失了,你的快乐就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是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与外界没有关系。

因此,在我们这个基本上由心智主宰自己的世界里,不快乐就成了正常状态,我们用短暂的、脆弱的快乐代替了内在的喜悦。

充满野心的人不停地爬梯,他们没空喜悦

在现状之外还有别的企图,这就是野心。你想要些什么东西,比如权力、地位、声望等,这就是野心。野心造成我们的孤独,我们知道孤独对我们伤害多大,因为它阻碍了我们和他人的关系。

——克里希那穆提

痛苦和空虚大概是这个时代很多所谓成功人士的共同特征。他们中的很多人掌握了各方面资源的支配权,衣着光鲜、挥霍无度、颐指气使,可是他们在短暂的快乐后只感到深深的痛苦和空虚。他们的野心让他们得到了想要的一切,而他们却没有感到喜悦。这是为什么?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必须有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用生命用心维系。在生命的发展史上,我们曾经和其他动物一样,在狭小的生存空间里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为了确保自己的生存,我们的心智发展出一种在自己处于争夺的优势时疯狂占领资源、不惜以牺牲他人的方式保全自己的模式,并为自己获得了生存机会、消灭了竞争对手而感到快乐。

这种反应模式,经过一代代人传递了下来,我们变得充满野心而不自知。我们尽可能地为自己争夺各方面的资源,而不管这些资源是否用得上,是否太多。我们在心智的驱使下不断陷入疯狂,不断为自己和他人制造痛苦和阻碍,不断地用疯狂毁掉自己的一切。

为什么野心会让我们毁掉自己的一切呢?因为膨胀的欲望是无限的,而个人能够获取的资源是有限的。在野心所要求的资源超过我们获取的能力后,快乐不再发生,我们便陷入痛苦中,犹如毒瘾发作的人,而这毒品便是快乐。如何制止毒瘾发作导致的不适感呢,心智给了你一个错误答案,就是通过满足欲望的方式产生短暂的快乐。而你将其奉为圭臬,在生命的每一天中遵照执行。

欲望本身是一个健康无害的工具。我们有吃的欲望,才能保证身体的能量供应;我们有睡的欲望,才能保证每天的神清气爽;我们有性的欲望,才能够借生殖延续自己的生命。可是由于心智的反应模式,我们的欲望逐渐成为一只永远吃不饱的怪兽,成为野心,只有满足了它的要求,它才释放出一点快乐,然后要求更多的资源。我们被日益膨胀的欲望绑架了,不得不一步步往上爬,脚步越来越沉重,而向上的野心却越来越强大。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最终将把自己生命的全部交给它。

拉丁美洲有一句谚语:“一个贪婪的人对别人毫无好处,而对自己则更是如此。”被野心驱使的人是可怜的。犹如被妖魔附身一样,他意识不到自己是谁,还以为自己就是自己的欲望。他用成功、上进等字眼鼓励自己去不顾一切地满足欲望,却弄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到底需要多少。他们的欲望犹如永远奔跑的脚,虽然他们的身体已经很累了,可是脚步停不下来,只有等到生命的能量耗尽,他们才能从野心的牢笼中挣脱出来。

独爱体操的射击冠军,不会为他的环数喜悦

如果没有发现内在的真正目标,那么你将会是一个人生的流浪汉,四下游荡,在各种错误的道路上尝试,浪费时间。

——萨娜娅?罗曼

我们每个人在儿时都想过自己这辈子会从事什么事业,会如何走完生命的历程。可是成年后的我们有几个人真正做着儿时梦想的事情呢?我们会为自己找一大堆借口:儿时太幼稚,那时的想法不成熟;形势比人强,我们不得已放弃了;兴趣转移,我们已经对之前的梦想不感兴趣了。每一个理由都有说服力,可是我们的不喜悦实实在在摆在那里。我们的兴趣与事业不在一条线上,这让我们的内心没有喜悦。

在某届奥运会上,一位美国射击选手在比赛结束前松了口气,他领先其他对手很多了,只要不脱靶金牌就到手了,没想到最后一枪他竟然脱靶了,失掉了将到手的冠军,很多人为这位选手感到惋惜。确实,这样的事情是让人惋惜的。对于外界的事情,我们总是很敏感,很快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是对于自己的内在,我们总是糊里糊涂甚至一无所知,而我们的内心发生的事情远远比最后一枪脱靶严重得多。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最主要的动机就是获得归属感和被别人接受。人们往往无法看清事实的真相,只能感知它,而他的感知很可能是错误的或者是有倾向性的。

在心理学对心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观点:我们的心智为了获得归属感和肯定,常常会为自己定出能够取悦他人的一生的“目标”、“计划”、“任务”,甚至“理想”,而这些并不是真实的我们想要的。为了得到我们实际上不想要的东西,我们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了痛苦、疲惫和冲突,变得毫无喜悦。我们的人生之枪举起,射在了错误的靶子上。

每条河都有自己自然流动的方向,而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围追堵截,最后的结果无异于自杀。如果从小热爱音乐的你最后当了美术编辑,从小喜欢体操的你最后成了射击冠军,也许你还会为你的图画和金牌而快乐,会因为听到别人的赞扬与欢呼而开心,可是你的内心知道,你并不爱这些事情。你只是获得了暂时的快乐,但是你并不喜悦。也许你在临终前会后悔自己浪费了一生的时间,如果可以重新过这一辈子你会选择音乐或体操。可是为什么这辈子不这么做呢?

心智束缚了我们,让我们失去了与万事万物融为一体的充实感,让我们有了孤离感和寂寞。而为了摆脱这种感觉,心智迷惑着我们,逐渐让我们的心灵不自由,我们害怕失败,恐惧未知,不敢改变。在矛盾和彷徨中,我们消耗着自己的能量,在错误的道路上浪费生命。就这样,我们失去了喜悦。

坐在墓碑旁痛哭的人,看不到脚下盛开的花

恐惧是一种源自冲突的态度。你渴求某个而排斥另一个,恐惧就会出现。对死亡的恐惧很难被看清楚,其实它是对当下的排斥。从根本上看,恐惧死亡就是害怕“真正地”活着或渴望能活下去。

——阿玛斯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生命便开始了倒计时。我们或迟或早都将走入死亡之地,就像一朵花迟早会枯萎一样。可是花儿不会为必然发生的枯萎而烦恼,而我们总是为必然发生的死亡而焦虑——这种焦虑有时候如阴云笼罩在我们头顶,让我们忽略了生命本身的美好。

我们焦虑于死亡的必然和突如其来,焦虑于自身的无力。其实我们知道焦虑于事无补,无论我们焦虑还是享受生命之美,生命时钟都以同样的速度前进着。可即便是这样,我们还是愿意做出一点螳臂当车的努力,用自欺欺人的方式让自己远离它。我们的生命有很长一段耗费在对死亡的焦虑和无效的努力中,忘了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奇妙,忽略了生命本身的美。有着死亡焦虑的人就像是坐在自己的墓碑旁痛哭一样,缅怀着过去,害怕着未来,却忽略了最美丽的当下。

同类推荐
  •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碰到一点压力就把自己整成不堪重负的样子,碰到一点不确定就把前途描摹成黯淡无光的样子,碰到一点不开心就把它搞得似乎是自己这辈子最黑暗的时候……这些不过是为了放弃而找的借口。逆风起降的飞机比顺风起降的飞机更安全。痛过的青春比一帆风顺的青春更深刻。每段经历,都是一份礼物。在逆风的方向里,才会飞出倔强的辉煌。
  • 生活赐予的奖赏

    生活赐予的奖赏

    成长的花瓣在天空中轻盈地飞舞,装扮着五彩缤纷的世界。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可曾跌倒?可曾失意与彷徨?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方法,会让你获得启发,为你的人生锦上添花,使你收获生活的真谛。
  • 史玉柱的资本

    史玉柱的资本

    新华社曾评价史玉柱说:“失败有两种,一种是事业失败,另一种是精神失败。很多企业在事业失败后,精神上也失败了。但巨人在事业上失败后,精神不败,所以可以站起来。”没有几个企业家能在负债上亿的情况下东山再起,同时又能把财富做到500亿的身家,唯有史玉柱。拂去笼罩在他身上的光环与争议,本书全方位解析史玉柱的商业思维,包括创新、营销、团队、质量等方面。史玉柱的传奇经历和睿智的商业思维,是每个创业者必须要了解的宝贵资源。
  • 周末读点口才学

    周末读点口才学

    这是一本关于口才学的普及读物。书中选取了职场、家庭、公共空间等场景,用大量的案例分析了口语交际中的原则和方法。书中将口才学的理论阐述与日常生活中的社交场景有机融合,行文明白晓畅,既方便读者把握口才学的理论精髓,又有利于读者举一反三,有效提升自己的口才技能。
  • 北大公开课

    北大公开课

    百年北大,是一代又一代学子梦想过的大学殿堂,北大人作为社会菁英和优秀人才的代表,更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成功经验和智慧,即使我们没有进入北大学习的机会,也一样可以从他们丰富的人生历练中汲取营养,帮助我们更快地走向成功。本书汇集了北大哲学、心理、管理、成功、气质和幸福6门最受欢迎的公开课,甄选了众多北大教授和著名北大学子的思想精髓、经验之谈,其中包括胡适、梁漱溟、林语堂、季羡林、周国平、俞敏洪、李彦宏等人的精彩言论和真实的人生经历,并结合大量生动的故事,详尽地阐述了北大人的生命智。
热门推荐
  • 追踪报道

    追踪报道

    本书讲述了黑白利益盘根错节、基层司法监管空白、国企改制资产流失、派系之间权谋倾轧的故事。新闻媒体以镜头剑指腐败,突破层层阻碍揭露真相。资深媒体人十年磨一剑,直击中国媒体舆论现状。本书从细微处着眼却不落窠臼。书中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某市一起离奇的车祸在电视台播出,引得方方面面的强烈关注,随着报道的深入,唯一的女知情人被迫害成精神分裂,案情陷入迷局……副台长方诺亚基于记者的职业道德,决心将官场腐败的黑幕彻底掀开,他像拆弹专家一样游走在生死边缘。随着幕后主使渐渐浮出水面,方诺亚发现自己陷入一个更大的谜团……
  • 无饥饿慢消化减肥方案

    无饥饿慢消化减肥方案

    身材走形、体重攀升,步入中年的你有这些困扰吗?您的脂肪超标了吗?一台仪器就能轻松测出。有的朋友一直在减肥,从30多岁减了20多年了,却越减越肥。其实减这几斤没用,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迈开腿,更要管住嘴,健康食品,您吃对了吗?不要以为纯果汁,你就可以随便喝了。鸡翅膀是鸡身上脂肪最高的部位之一。牛油果、榴莲、香蕉,就这三样,吃它跟吃米饭差不多。其实大家老以为玉米是一个粗粮啊,一定是减肥时候吃好,不一定。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老师带您探寻日常生活中的减肥秘诀。带您一起寻找隐藏在身边的小妙招,健康美食还您苗条身材。减肥不再是难题,美味食谱让您跟肥肉说再见。
  • 古屋异灵

    古屋异灵

    一场暴风雨,惊醒夜半噩梦;一次偶遇,导出以往诡异;一人出现,震撼整个心灵。君浩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抛下君浩和他姐姐。常年作为留守儿童的他,君浩长大了,姐姐读大学了。可有一天,同学突然死在家里,陆续发现奇怪的液体。君浩感觉到,一个恶魔正在逼近……而这个噩梦却是另一个自己!
  • 斩天传

    斩天传

    狼若回头,不是报恩就是报仇。郎宇,大界之内唯一一个由神魔混血而成,孵卵而生的他。却因血脉的特殊性,天生无法感应大界之内的天地元气,无法修练任何功法。可父母的被害却让他这个被公认的废柴燃起了一颗无法压制的复仇之心,为报父仇他逆天改命。一朝悟得其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屠神弑魔翻手间,败尽三界无悬念。废柴天恩勿自弁,是非成败一念间。一朝悟得天恩意,扶摇直上裂苍穹。看过的兄弟,能给个书评吗?好坏我都兜着!
  • 暗天墨尊

    暗天墨尊

    在一切诡异之中到底隐藏重大危机。帝王们神秘失踪的时候,万族如何应对危机。少年在强大的万族中崛起,斩断命运,带领万族冲破迷雾,走上那主宰之路
  • 来自异乡的格斗家

    来自异乡的格斗家

    15年前,16岁的阿岚独自打退了神秘人的入侵,收获的却是同门的埋怨。他决定去其他地方闯闯,看看其他流派的格斗术,便独自背起行囊离开了虚祖七金山武道院。14年中,阿拉德大陆各地都遗留下了阿岚的足迹,而诸多轰动大陆的事件中都出现过阿岚的身影。1年前,“毁灭纪”事件发生时,阿岚身处的赫顿玛尔被打成了废墟。他醒来后,却发现身处一座陌生的村庄,身上所穿的衣物以及携带在身边的小包裹,竟与记忆中16岁离开七金山时一模一样……
  • 何梦

    何梦

    一枚戒指引起的风云,修炼资源管够,时间,争取的就是时间!
  • 诡路谜踪

    诡路谜踪

    爷爷去世后,收拾他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些旧照片,照片上的人竟然出现在了我们三代人的中学生活里。这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沿着神秘文字这一线索,涉足河南老君山的密林中,踏上了昆仑山脉的布达拉峰,在哪里发现了同样的神秘文字,也找到了让人不敢现象的史前文物。探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我们刘氏家族守护了几千年的秘密,除了长生,家族世代的长子长孙还守护着一个有关人类的起源和终结的秘密。原来,国家早在十几年前就秘密成立了寻找史前文明的小组,他们在探寻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又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秘密。
  • 怒指乾坤

    怒指乾坤

    一个被遗弃的少年,牵动整个迷失大陆。混乱因他而起,太平因他而生。绝杀在手,掌控乾坤,没有人能够躲开他必杀的一击,无视等级的绝杀,让他藐视大陆一切高手。神和圣这里不存在,有的只是面对面的搏杀。忘我,一个让对手闻声心悸的名字;忘我,一个让女人魂牵梦绕的名字。他杀人无数,留下的却是美名......
  • 村姑风华

    村姑风华

    人生就要轰轰烈烈,哪怕在男尊女卑的世界,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村姑,也能搅起天下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