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人们离不开智慧,智慧已是人们生活实际的基础。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战争,那么智慧是最有战斗力的武器。
变通代表着对智慧的考验
西点教官本杰明-斯帝克说过:“敢于突破既有经验,常常会使你在绝处逢生。”
人的一生中,充满了着无数的未知,如果只凭一套生存哲学,便欲轻松跨越人生所有的关卡是不可能的,想要轻易越过人生中的障碍,实现某种程度的突破,向未来更美好的领域迈进,就需要学会用打破常规的智慧与勇气来变通。作为跨越生命障碍、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变通是一门生存智慧,更是一门学问。
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对于只知道墨守成规的人来说,到处都是难以跨越的鸿沟,处处都有无法突破的阻力。如果做什么事情只会做“规定动作”,而不能突破自我、超越别人,就难以在激烈的角逐中夺魁。而对于善于变通思考的人来说处处都充满了机会,只有善于思考、巧于变通的人才是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能在这个社会中有良好的立足之地。
在历届西点军校的课堂上,都会讲到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位身材矮小、相貌平平的青年叫卡纳奇,有一天早晨,卡纳奇到达办公室的时候,发现一辆被毁的车身阻塞了铁路线,使得该区段的运输陷于混乱与瘫痪。而最糟的是,他的上司、该段段长司哥特又不在现场。
他当时还是一个送信的仆役,卡纳奇面对此事该怎么办呢?或者立即想法去通知司哥特,让他来处理;或者是坐在办公室里干自己分内的事。这是既能保全自己职业,又不至于冒风险的做法。因为调动车辆的命令只有司哥特段长才能下达,他人干了,都有可能受处分或被革职。但此时货车已全部停滞,载客的特快列车也因此延误了正点开出的时间,乘客们十分焦急。
经过认真、反复思考后,卡纳奇将自己的职业与名声弃之一边,他破坏了铁路规则中最严格的一条,果断地处理了调车领导的电报,并在电文下面签上司哥特的名字。当段长司哥特来到现场时,所有客货车辆均已疏通,所有的事情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起先是一惊,结果他终于一句话也没有说。
事后,卡纳奇从旁人口中得知司哥特对于这一意外事件的处理感到非常满意,他由衷地感谢卡纳奇在关键时刻的果敢、正确的行为。
这件事对貌不惊人,甚至有点丑的卡纳奇来说是一个转折点。此后,他 便被提升为段长。
由此可见,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在茫茫人海中鹤立鸡群,一半在于他的努力与智慧,一半在于他恰逢时机地打破了常规。如果你在一个偶然的或者必然的场合,像卡纳奇一样,采取某种方法或手段,突然显示出自己的思想、能力和才干,你就会出之于众,你就会赢得别人的注意。
现实生活中,一些习惯、规则的存在,使遵守规则变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这种生活习惯在发明创新上会变成一种思想阻碍,一道心理枷锁,阻碍着人们突破常规思维,开创人生的新天地。
西点寄语:
因循守旧、不知变通是无论如何都行不通的。失败者是因为他们墨守成规,不会变通,从而把自己的路堵死。善于变通的人,他们勇于向一切规则挑战,敢于突破常规,他们做事变通,灵活而不违原则,能符合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他们也往往可以赢得他人所无法得到的胜利。
西点风采:
西点军校生每六个月就会按学习成绩、军事训练和体育成绩做三个单项的排名和一个综合的排名。每届毕业生里排最后一名叫“山羊”,如果成绩排比山羊还要靠后,那么你将无法从西点毕业。
他们有一个规矩,那就是每届毕业生,每人都会捐一美元,集资安慰“山羊”因此在西点军校毕业排最后一名的,能发笔小财。
走出规则囚禁的栅栏
西点届毕业生Compasss集团总裁约翰·克理斯劳说:“规则和纪律一定要遵守,但这绝对不应该成为你墨守成规的借口。”
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个完全孤立的个体。然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们的思想不可能能迎合所有的人,我们的行为可能时时受到世俗的约束与制约。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常常把我们的思维、行动限定在在四堵高墙之内。
西点人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即使是合理的法律与规则也并非能适用于各种场合、各种环境。我们要努力争取的,不必总是严格按规矩办事,不必时时刻刻考虑社会环境的需要。否则,你就是一个毫无主见、随波逐流的人。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需要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于常理,不需要事事顺应潮流、听天由命。而且推动社会进步的往往是那些具有革新精神、敢于打破常规、改造环境的人。
如果要标新立异,走出规则囚禁的栅栏,就必须学会抵制促使顺应社会习俗的各种压力,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生活的必要条件。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社会群体之中,因此,我们不可能是一个完全孤立的个体,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可能时时受到世俗的约束与制约。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应该”、“必须”等条条框框,它们编织了一个很大的误区,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网罗中,而我们很多人往往习以为常、不假思索地照“章”行事。
打破常规,别人或许会认为这是离经叛道;然而,要成功,就要准备付出这种代价。人们可能会说你别出心裁,标新立异。“正常”人可能不赞许你,甚至会孤立你。
其实,既然你否定了其他人所信奉的行为标准,他们自然会不以为然。你经常会听到人们提出这样的一种论点:“如果每个人都仅仅遵守自己愿意遵守的规定,那我们的社会将会成为什么样子呢?”对这种说法的一个简单答复便是:大家不会都这样做的!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习惯于依赖世界、循规蹈矩,因此他们不可能都这样做。
林肯曾经说过:“我从来不为自己确定永远适用的政策。我只是在每一具体时刻争取做最合乎情况的事情。”他没有使自己成为某项具体政策的奴隶,即使对于普遍性政策,他也并不强求在各种情况下都加以实施。
如果一种规定或规矩妨碍着人们的精神健康,阻碍着人们去积极生活,那它就是不健康的。如果你知道这种规矩是消极且令人讨厌的,而你又一直遵守规矩,那你就陷入了人生的另一种误区——你放弃了自我选择的自由,让外界因素控制了自己。
各种导致社会变革的新思想,最初往往是为人们所拒绝的,甚至曾经是不符合法律的。进步总是时时与传统发生冲突。爱迪生、福特、爱因斯坦以及莱特兄弟在取得成功之前,都曾因标新立异而受到人们的嘲讽。同样,你如果抵制不合理的规定和措施,也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
西点寄语:
在我们个人成功的道路上,并不缺乏机遇,而是缺乏能够创造机遇的头脑。面对种种机遇和难题,让思维转个弯,我们就会发现处处都藏着创意和机遇。
西点风采:
从军必然会有死亡,军官的死亡率还是比士兵低许多。据不完全统计,在总共五万名西点毕业生里,两百年来,共有一千一百多人战死战场,他们的名字大多刻在西点军校的军校纪念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