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做事之所以从容,是因为他们能趁热打铁,因此也就不会有火烧眉毛后的手忙脚乱及“我应该做它,但应付它现在已经太晚”的遗憾。
马上行动,戒拖沓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只有行动才能缩短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只有行动才能把理想变成现实。西点军校就深谙这一点,以行动为准则,用实际说话。
西点军校流传着这么一个老故事,讲的是一位长相粗犷的士兵在别人围坐在营火旁讲述自己的大无畏故事、吹嘘自己的个人成就时,他却在拨着营火的余烬。尽管这位沉默的士兵什么故事也没讲,其他人对他却怀着同样的敬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撇弃了自我吹嘘的机会,而用实际行动对每个人做着贡献。
同样在服役期间,当人们盼望着声音洪亮、浓眉大眼的士兵在某次艰巨任务中冲锋在前时,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却往往是那个不修边幅、举止笨拙的士兵:他不仅处变不惊,而且在巨大压力之下表现出色。有时候,新兵会被衣冠楚楚、引人注目、掌握着生杀予夺大权的管理人员折服。但是,如果没有真诚的关心和个人成就,这种魅力很快便会消退,没有行动,一切都将是零。
所以,西点人把少说话、多做事奉为行动的准则,通过脚踏实地的行动,完美复命,提升自我。而且,只停留在“想”的阶段永远不可能有所成就,只有立即行动才能获得成功。
1973年,布雷德利获得塞耶奖发表演讲时,反复要求西点学员要学会踏踏实实地做事,绝不迟到、绝不拖延。在西点的游泳救生训练中,学员们最害怕的一个动作是:穿着军服、背着背包和步枪,从近10米的高台上跳进游泳池,然后在水中解开背包,脱掉皮鞋和上衣,把这些东西绑在临时的浮板上。尽管学员们事前都反复演练过每一个动作,但是真到了要往下跳的那一刻,大部分人还是会迟疑,走到跳板尽头之后就会停下来。当然,学员是绝不会退缩的,因为那意味着被勒令退学。尽管有些犹豫,他们最终还是会行动起来,纵身跃下。相信这成功一跃之后的兴奋之情是无法言说的。行动产生了信心,信心又促进了行动。在西点,行动指引着一切。
有位名人曾说:“不要等待奇迹发生才开始实践你的梦想。今天就开始行动!”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为此,西点军校创造了一个理想的教育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员并不是随随便便无论什么时候想在图书馆都行,他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尽最大努力干完规定的事。他必须今日事今日毕,绝不能将任何事情拖到第二天。“绝不将任何事情拖到第二天”的要求,使学员自觉适应军校生活、自觉完成规定课程,自我提升的意识也明显增强。
西点寄语:
对于现在的男孩来说,最缺乏的就是“行动”意识,他们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办事拖沓,习惯于将昨天的事情拖到今天做,甚至上一周的事情拖到本周做。这种拖沓的习惯会毁掉男孩的前程。
西点风采:
能够在西点军校担任教官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一般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而且许多人同时拥有多种学位和知识背景。西点军校的教官,有的住在校外,有的住在校园里一栋栋独立洋房里,而且他们每所房子门口都立着一块小木牌,上面写着“某某中校与夫人”“某某少校与夫人”,没写夫人的就是单身。
今日事今日毕
“绝不将任何事情拖到第二天”,这是严格的军人准则,也是战争需要的准则。
迅捷、及时、准确,是军事活动中最宝贵的概念。就作战而言,只有快速准确,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使敌人措手不及,才能把握战机,争取主动,稳操胜券。
西点军校的莱瑞·杜瑞松上校在第一次赴外地服役的时候,有一天连长派他到营部去,交代给他7项任务:要去见一些人,要请示上级一些事,还有些东西要申请,包括地图和醋酸盐。
接到这些任务之后,莱瑞·杜瑞松没说什么,立即出发了。这让连长感到有些意外,因为当时醋酸盐严重缺货,莱瑞·杜瑞松完全可以找个借口推托一下,可是他没有。
顺利地解决其中6项任务之后,莱瑞·杜瑞松找到了负责补给的中士,希望他能从仅有的存货中拨出一点醋酸盐,但是中士拒绝了。于是,莱瑞·杜瑞松一直缠着他,滔滔不绝地向中士说明理由。到最后,也不知道是被杜瑞松说服了,相信醋酸盐确实有重要的用途,还是眼看没有其他办法能够摆脱杜瑞松,中士终于给了他一些醋酸盐。就这样,莱瑞·杜瑞松坚决的服从并执行了长官交待的任务并且带着完美的结果回去向连长复命了。
西点正是从战争的残酷无情来严格要求学员的。此外,西点军校重视行动、反应迅速的机制在处理公共危机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每当媒体上出现了一些揭露军中丑闻的事件时,西点军校总能迅速做出反应,调查事实,公布真相。如果真有败坏军纪的事情发生,西点处理起学员来也是毫不留情,该关禁闭就关禁闭,该开除就开除。西点人认为,拖延只会导致校誉受到更大的损害。
你有没有办事拖延的毛病?
老师将任务布置给你,你不是抓紧去做,而是想,离限定的时间还早呢,于是不急不忙,甚至先扔到一边。只是期限快到了,才临阵磨枪,突击去做……
或者,你遇到了一个难题,非常棘手。于是你想,先放放吧,以后再解决。结果这一放,就是十天半月,甚至遥遥无期……
再或者,你一直想给调往外地的同学打个电话。但不凑巧,你记不清他的电话号码。你想起放在家里的记事本上有。于是你决定回家后查查再打。但回到家后,吃完饭,又看电视,你上了床后才突然想起电话号码的事。这时你又懒得下床,想,明天一早一定查查。第二天,你起晚了,急匆匆去上课,当然没时间查了,这个电话自然又没打成……
也许你会不好意思地承认,自己是有拖拉的毛病。但你可能会认为,办事拖拉一点,虽然不好,但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毛病。“办事拖一点或迟到几分钟,天还会塌下来?”
拖拉是人性的一种弱点,而且杀伤力极强。然而,尽管如此,拖拉不是不可以改正的。如果你是个办事拖沓的男孩,有几个办法可以有效地对付拖沓的习惯:
一、确定一项事情是否非做不可。
有时,我们感觉到这个事情不重要,于是做起来就拖拖拉拉。如果这个事情真的不重要,就把它取消,而不要拖延后又后悔。有效分配时间的重要一环,是把可有可无的事情取消掉。应该把你的日程表中乱七八糟的东西清除掉。
二、,弄清楚有什么好处,然后行动起来。
我们往往因为看不到完成一项任务有什么好处而拖拖拉拉,也就是说,我们做这项任务时付出的代价似乎高于做完后得到的好处。应付这个问题的最佳办法是:从你的目标与理想的角度分析这项任务。如果你有个重大目标,那你是比较容易拿出干劲儿,去完成有助于你达到目标的任务的。
三、养成好习惯。
养成拖沓习惯的人,要完成一项任务的一切理由都不足以使他们放弃这个消极的模式。如果你有这个毛病,你就要重新训练自己,用好习惯来取代这个坏习惯。每当你发现自己有拖沓的倾向时,静下心来想一想,确定你的行动方向,然后再自我提醒:我最快能在什么时候完成这个任务?定出一个最后期限,然后努力遵守。
西点寄语:
放着今天的事情不做,非得留到以后去做,其实在拖延中所耗去的时间和精力,就足以把今日的事情做好。所以,把今日的事情拖延到明日去做,实际上是很不合算的。
西点风采:
马修·邦克·李奇微Ridgway,Matthew Bunker(1895·3·3~1993·7·26)美国陆军上将。生于弗吉尼亚州门罗堡。1917年毕业于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1918~1926年在其母校和本宁堡步兵学校任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