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2700000028

第28章 执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长(1)

58 致橡树——舒婷

我相信,爱的本质一如,生命的单纯与美好。

我相信,满树的花朵,只源于苍穹中的一颗明星。

我相信,三百篇诗,反复述说着的,也只是,年少时没能说出的那个字。

我相信,上苍一切的安排。

我也相信,如果你愿与我一同去追溯。

在那遥远而谦卑的源头之上,我们终会互相明白。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生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爱语小札:

举案齐眉的时代已经过去,新时代男女相互依存,生活早已不是夫为妻纲,而是平等互尊。真诚、高尚的爱情应当是不舍弃独立的人格与位置。同样,想赢得对方的尊重与爱护,也要以尊重和爱护自己为前提,致像树的对象不仅仅是对方,更是自己。

59 他和她——吴冠中

1987年夏天,他访印度后返国,经曼谷转机,停留两天。画家,他爱走遍天涯,到处寻找形象特色。第一次到曼谷,当然要抓紧时间看风光。但这回异乎寻常,他住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和同机到曼谷的使馆夫人们去金首饰店买了一个金镯子。这个手镯,式样是老式的,而别人买新潮的项链。夫人们问他为什么买这样老式的手镯?原来这后面有故事。

1946年他考取公费留学要到法国去,没有手表,很不方便,但没有余钱买表。他新婚的妻子有一只金手镯,是她母亲送她的,他转念想将那手镯卖了买手表。她犹豫了,说那是假的,不值钱,她在母亲的纪念和夫妻的情意间彷徨了。几天后,她对他说那是真金的,让他去卖了买手表。风风雨雨40年过去了,她老了,他今天终于买到了接近原样的金手镯,奉还她。

她如今不爱金镯子,年轻时也并不爱金镯子。他出国留学时,她初怀孕,其后分娩、喂奶,便无法再在南京教小学,于是住到了他的老家——江南一个小农村里,自然更不需要金镯子了。

从农村寄一封信到巴黎,邮资是不小的负担,她不敢勤寄,总等积了半月以上的日记才寄一次。信到巴黎,他哆嗦着拆开,像读“圣经”似的逐句逐字推敲、揣摩。有一回他一个半月没收到她的信,非常焦虑,何以他父亲也不代复一信呢!原来她难产……后来母子侥幸脱险。

他和她萍水相逢于重庆,日本人打进了国土,江南农村的他和湖南山村的她都被赶到了重庆。他于艺术院校毕业后在沙坪坝一所大学任助教,她于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也到那所大学附小任教,由于他的同学当过她的美术老师,他们相识了……

他唯一的一件毛衣,红色的,是她临别时为他赶织的,他很珍惜这件毛衣。有一年春天,他同一位法国同学利用假期,带着宿营的帐篷,驾仅容两人的轻便小舟顺塞纳河而下,一路写生。但第一天便遇风暴,覆舟于江心,他不会游泳,几乎淹死,他身上正穿着那件红毛衣,戴着那只金镯子换来的手表,怀里有她的相片。幸而他最后还是获救了,直到他回国后她才知仿佛曾陪他一同淹入过美丽的塞纳河。有一回他托人带回国很漂亮的毛线,想让她自己织件红毛衣,那是1949年巴黎最流行的一种玫瑰红。她用来织了两件小孩的毛衣,第一件先给她老家的侄儿,第二件才给自己的孩子,她长得美,自己不稀罕打扮吧!

野心勃勃的他一心想在巴黎飞黄腾达,然后接她到法国永久定居。无疑,他学习是拼命的,对爱情和艺术他永远是那么任性、自信。三年下来,他感到已了解西方艺术,尤其是现代艺术的精髓,但更明悟到艺术的实质问题,艺术只能在纯真无私的心灵中诞生,只能在自己的土壤里发芽,他最爱凡·高,感其虔诚。他比她自私,他太重视自己的艺术生命,在回国与否决定性的问题中她不过是天平上的小小砝码,但在关键时刻,小小的砝码却左右了大局。

1950年秋,他终于回到了北京,他接她和三岁的孩子到北京定居,开始过团聚的小家庭生活。他在美术学院任教,他的学术观点总遭到压制、批判,他被迫搞年画、宣传画,心情很不舒畅。她又开始小学教师的工作,整天在学校里忙,晚上还带回许多需要批改的作业。她疲于对付工作和生活,爱情吗?似乎将忘怀了。当她又怀了第二个孩子,将分娩,在家休息,阵痛难受,而他正专注于一幅关于劳模题材的创作,对她体贴很不够,她感到伤心,作画的事有那么重要吗!而他既没有画好这幅画,又未能索性停笔坐在床前守着痛楚中的她,也为此永远感到内疚,深深谴责自己的自私,这样的灵魂深处能诞生艺术之苗吗?

他后来终于被排挤出美术学院,调至大学建筑系任教,教绘画技巧。她也一同调到大学的附小任教。他的野心,或者说他对艺术的抱负并不因被批判而收敛。他不服气,更加发愤作画,奋力画无从发表或展出的自己想画的画。经常因作画耽误吃饭的时间,又将有限的工资花在作画的材料上,寒暑假还自费去井冈山等远地写生。她开始不满,甚至有些气愤,认为没有必要这样自讨苦吃,凭已有的能力教课不是绰绰有余了吗。她从心底不高兴,她不止一次地发誓:不管你有多大本领,下辈子再也不嫁你了。他听了何尝不感到深深的委屈和苦恼。他与她的恋爱起步于年轻和热情,如今却逐渐暴露彼此的巨大差异,他们不是同路人,他们间的距离在一天天扩大。他们已有了三个孩子,她担负着整个家庭的安排,照样照料他的生活,他很少管家务,一味钻研自己的艺术,能说不是自私吗?他也感到痛苦的内心谴责,但不能自拔。

一次工作的调动逐步消除他和她之间在不断扩大的隔阂,他被调到新成立的美术学院,回归教学的本职。接着,她也被调到这学院搞美术资料工作。她教孩子们时一向认真负责,并感到是生活中的安慰,如今面对这外行工作,接触的又都是大学生了,很心虚。她本来只关心他的饮食起居,不过问他的艺术,她嫁他,并非由于重视他的艺术。至于他的作品,她也无从辨其优劣,她根本不评论,那与她有什么相干呢?而现在,她每天要同美术画册、画片、史论著作打交道,不得不开始向身边的他请教了。古今中外,她淹没在美术的海洋中,他教她游泳,他收了一个新学生,他们像是被介绍而初相识的朋友。不过她并不肯完全听他的话,她认为他太主观。他每次陪她一起看画展,在每一件作品前讲解给她听,教她,她有时肯听,有时不接受,他往往为她不接受自己的意见而生气。他教的学生远比她听话,他对她盛气凌人,“教了你还不服教。”但同事和学生们对她的印象很好,说她耐心、认真、谦虚,对业务也开始熟悉了。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她一眼就能认出范宽、沈周、弘仁……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他每年几次背着油画箱到深山、老林、穷乡、僻壤、边疆写生,探索油画民族化的新路。三十余年苦行僧的生涯,一箱一箱的油画堆满了小小的住室,她容忍了,同情了,并开始品评作品的得失。有一回他从海南岛写生后,因将油画占着自己的座位,人一直从广州站到了北京,腿肿了,她很难过。其实他写生中的苦难远远不止于此,他不敢全对她讲,怕她下次不放心他远走。

她退休了。一辈子守着工作和家庭,除了下放农村那年月,她几十年来没离开北京去外地旅游。如今,她每次跟他一同到外地去写生,崂山、镜泊湖、小三峡、黄河壶口、天台山村、高原窑洞……不过他已有名气,每到一地总有人接待、邀请,条件很好,她吃不到苦了。她本想多了解和体会些他一辈子风雨中写生的艰辛,但太晚了,等待她的已是舒适和欢笑。她紧跟着他在山间写生,帮他背画夹,找石头当坐凳,默默看他作画。用傻瓜相机照他作画中的样子,也帮他选景。她选的景有时真被他采纳了,而且画成了上等作品,她感到从未享受过的愉快。她以帮他发现新题材为最大的快乐,他也确乎开始依靠她了,自己的着眼点总易局限在自己固有的审美范畴内,她的无框框的或者天真的爱好给予他极大的启迪。她不仅是他作品的第一个读者,并逐渐成为他作品的权威评论者,哪件作品能放在画室,哪件该毁掉,他衷心尊重她的意见。因为有无数次刚作完画时,他不同意她对新作的评价,但过了几天,还是信服她的看法,承认自己当时太主观。在那幽静的山林或乡村,他一写生就是大半天,她看得不耐烦时,自己到附近走走。有一回住在巫峡附近的小山村青石洞,到沿江一条羊肠小道上写生,俯视峭壁千仞,十分惊险。她缓步走远了,他发现她许久未回,高呼不应,认真着急起来,丢开画具一路呼唤,杳无回音,急哭了。在今天的天平上,她已远远重于艺术,他立即回忆到未体贴她分娩阵痛的内疚,他只要她,宁肯放弃艺术了。终于在二华里以外找到她,她正同村里的一位老婆婆在谈家常,重温她的四川话。她自己也备了速写本,有时坐在他身边也描画起来,反正谁也看不见,不怕人笑话。他却从她幼稚的笔底发现真趣,他有些作品脱胎于她的初稿。她一辈子中不知借给了他多少时间,节约了他对生活的支付,如今她又开始提供艺术的心灵了。他欠她太多,永远无法偿还。

爱语小札:

《他和她》,记录了他和妻子从相互磨合、相互支撑到相知、相敬、相爱的过程。吴冠中先生曾说:“写了近半年,不知何年何月能写完,就发了吧,岁月永远流逝,没有句号了。”

真正的爱情,用一辈子抒写的爱情,是一张纸,一杆笔不能详尽的。与其说吴老是在给我们讲故事,不如说,他给我们开了一扇窗,一扇洞察人世百态、体验至情至性的窗。故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日子也平淡得不能再平淡,但却能使人视之不忘,犹如空谷回音,连绵不绝……

60 温柔的防浪石堤——张允和

那是秋天,不是春天;那是黄昏,不是清晨,倒是个1928年的星期天。有两个人,不!有两颗心从吴淞中国公学大铁门走出来,一个不算高大的男的和一个纤小的女的。他们没有手搀手,而是距离约有一尺,并排走在江边海口。他和她互相矜持地微笑着。他和她彼此没有说话,走过小路,穿过小红桥,经过农舍前的草堆,脚步声有节奏地弹奏着和谐的乐曲。

吴淞江边的草地,早已没有露水。太阳还没有到海里躲藏,海鸥有情有义地在水面上飞翔,海浪不时轻柔地拍击着由江口深入海中的防浪石堤。这石堤被年深日久的江水和海浪冲击成了一条长长的乱石堆,但是还勉强地深入海中。没有一块平坦石头可以安安稳稳地坐人。周围是那么宁静,天空是那么蔚蓝,只有突突的心跳,淡淡的脸红在支配宇宙。

走啊走,走上了石堤。他勇往向前,她跟在后面,谁也不敢搀谁的手。长长的石堤只剩下三分之一了,才找到一块比较平坦而稍稍倾斜的石头。他放下一块洁白的大手帕,风吹得手帕飘舞起来,两个人用手按住手帕的四角,坐了下来。因为石头倾斜,不得已挨着坐稳当些,她坐在他的左边。

这里是天涯海角,只有两个人。是有风,风吹动长发和短发纠缠在一起;是有云,云飘忽在青天上偷偷地窥视着他们。两个人不说一句话,他从口袋里取出一本英文小书,多么美丽的蓝皮小书,是《罗密欧和朱丽叶》。小书签夹在第某幕、第某页中,于两个恋人相见一刹那。什么“我愿在这一文中洗尽了罪恶”(大意),这个不怀好意的人,他不好意思地把小书放进了口袋,他轻轻用右手抓着她的左手。她不理会他,可是她的手直出汗,在这深秋的海边,坐在清凉的大石头上,怎么会出汗?他笑了,从口袋里又取出一块白的小手帕,塞在两个手的中间。她想,手帕真多!

半晌,静悄悄的,其实并不静悄悄的,两个人的心跳,只有两个人听得见。他俩人听不见海浪拍打石堤有节奏的声音,也听不见吴淞江水滔滔东去的声音。他放开她的左手,用小手帕擦着她的有汗的手。然后他擦擦自己的鼻子,把小手帕放回口袋里。换一个手吧,他小心握她的左手,希望她和他面对面,可是她却把脸更扭向左边,硬是别过头去不理他。他只好和她说悄悄话,可是没有声音,只觉得似春风触动她的头发,触动她的耳朵,和她灼热的左边面颊,可是再也达不到他希望的部位。

她虽然没有允许为他“洗净了罪恶”,可是当她的第一只手被他抓住的时候,她就把心交给了他。从此以后,将是欢欢乐乐在一起,风风雨雨更要在一起。不管人生道路是崎岖的还是平坦的,他和她总是在一起,就是人不在一起,心也是在一起。她的一生的命运,紧紧地握在他的手里。

同类推荐
  •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奥威尔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他始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记录着他所生活的时代,致力于维护人类自由和尊严,揭露、鞭笞专制和极权主义,并提出了超越时代的预言!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通往维根码头之路》是研究奥威尔“不可能绕过”的著作。在书中,作者对英格兰北部几个工业区进行了考察,总结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在缅甸时的苦恼和选择流浪的理由,提出了改善工人状况的实际建议以及对英国政治、阶级形式的认识,体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批判和社会主义者倾向。本书1958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后,《纽约客》发表了一篇重要的书评,称此书是“最佳社会学报告”。
  • 中国香港文学史

    中国香港文学史

    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由于这种发展所带来的报业的发展,香港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紧张的生活节奏……都在向文学要求着快餐式的精神消费。随着香港商业化程度的提高,通俗小说也以一种超过严肃小说发展的速度来满足市民的需求。
  • 乡情

    乡情

    隆德是块文脉旺盛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活跃着一批文化艺人,崔继鹏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的这本散文集读后让人回味无穷,质朴、厚重的文字,充满灵性的歌唱,清醒的理性思维,鲜明的生活气息,构成了本书特色。
  • 趣味抓捕方案(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抓捕方案(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

    中国诗歌有三千多年历史,唐诗为诗歌之高峰,许多唐诗至今仍盛传不衰,脍炙人口。唐诗选本众多,至今最流行者乃蘅塘退士所编之《唐诗三百首》,其后无论如何翻新重选,均无出其右者。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控能者

    重生之控能者

    一个二流学院的大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退学,半夜一个人在路边喝酒,结果被个流星砸中,然后来到另一个平行时空,这里与他原来的世界相同而又不同,在这里,他开始了一段传奇之旅..........
  • 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 第3季

    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 第3季

    《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第3季!主人公在读大三的时候,宿舍里搬进来一个湖南的学生,他的肚子里装满了诡异的湖南特色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毛骨悚然,但是结尾处却有着感人的人情味儿,体现了普通人的情与爱,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毛骨悚然,却引人深思。这个同学有个奇怪的习惯,他只在0:00的时候才开始讲那些故事……你,准备好了吗?午夜,亮兄来讲诡故事……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元珠大陆

    元珠大陆

    元珠大陆,这片世界充斥着浩瀚的元气……元气有着巨大的威能,但空气中充斥的散乱元气并不具备威力,因为,只有将元气炼化,修炼出元力,而后凝结成元珠,这种巨大的威力才能被掌控,而元师就是掌控这种威力的人。元师根据凝结的元珠数量被分为十个等级:一珠,二珠,三珠……以此类推。其中,强大的元师又有着特殊的称号:七珠:登堂入室,是为‘宗’;八珠:独霸一方,称为‘尊’;九珠:四方来朝,乃为‘君’;十珠:超凡入圣,成‘不朽’。……故事从一个叫洛邑的小镇开始,这里有一个名叫南鸿曜的孩子……
  • 社交媒体与新消费时代

    社交媒体与新消费时代

    本书以社交媒体与新消费时代为主题,内容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合伙人关于这项主题的研究集成,文章包括中国社交媒体铸就消费新时代、制胜中国社交网络市场、破解社交媒体营销谜团、社交网络危机管理法则、"会面"2020中国消费者、2011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振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
  • EXO我将伴你永远

    EXO我将伴你永远

    她,银氏集团的千金,无奈地喜欢上了明星,她为了他可以不顾一切......
  • 道缘千年

    道缘千年

    本书原名《就木》现在正式更名为《道缘千年》。就木,在字典里的意思指:死亡。——就木却偏偏不会老,更不会死。【些许惊悚,些许搞笑,些许人性,没有大起大落,却似细水长流,一本质朴的灵异类小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武外天地

    武外天地

    在茫茫星空中,一个满身红毛的绝世妖物在与一批强大无匹的仙人厮杀着。这是蓝尘通过一枚神秘的铜镜所看到的,极其震撼画面。它们乃是何种强横的生物?又是为何在宇宙虚空中厮杀?这是一个奉行弱肉强食的武道世界,算计、阴谋、争夺、杀戮、时刻在上演着。
  • 混也是一种生活《再续》

    混也是一种生活《再续》

    混,也是一种生活混,也是一份工作混,也是一条道路混,并不意味堕落生活,有许许多多无奈工作,有多多少少坎坷道路,有千千万万曲折混混,其实也并不好做混,一定要混得精彩混,一定要混得洒脱混,一定要混得执着混,是一门社会学科精彩,让生活不再无奈洒脱,让工作不再坎坷执着,让道路不再曲折这些,让混混不再难做你混,我混,其实不混也得来混你混,我混,其实人人都是混混你混,我混,其实日子也不好混..
  • 无尽寒夜

    无尽寒夜

    真龙族,一个守护了天朝国几千年的隐秘种族,被来自于一千年未来的神秘组织“方舟”一夜之间灭族,种族中的最后一名族裔祝孙德为了复仇,踏上了前往尘世的旅途。
  • 羽化之爱

    羽化之爱

    他是一个情感白痴,她大大咧咧,性格举动像极了男孩子,爱情在他们两个直接悄悄萌发,却不料一场分别又会让两人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