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未来充满了期待,祝福你继续在爱情与光明中成长。谢谢你让我对你的生活有所帮助。
哲语沉思:
婚姻的长久并非是个谎言,关键在于你如何去经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结婚是把爱情放到琐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去经受考验,准备结婚的人不可抱着买奖券侥幸中头彩的念头,而必须像作家创作一部作品那样,具有一定要把这部艰难的作品写成功的决心。
94 走出爱的歧途
一到人觉得他需要一个伴侣的时候,他就不再是一个孤独的人,他的心就不再是一颗孤独的心了。他同别人的种种关系,他心中的一切爱,都将随着他与这个伴侣的关系同时产生。他的第一个欲望很快就会使其他欲望骚动起来。
这个本能的发展倾向是难以确定的。一种性别的人为另一种性别的人所吸引,这是天性的冲动。选择、偏好和个人的爱,完全是由人的知识、偏见和习惯产生的。要使我们懂得爱,那是需要经过很长时间和具备很多知识的。只有在经过判断之后,我们才有所爱;只有在经过比较之后,我们才有所选择。然而,这些判断的形成虽然是无意识的,但不能因此就说它们是不真实的。
真正的爱,不管你怎样说,都始终会受到人的尊敬,因为尽管爱的魅力能使我们陷入歧途,尽管它不能把那些丑恶的性质从感受到爱的心中完全排除,而且,甚至还会产生另外一些丑恶的性质,但它始终是受到尊重的,没有这种尊重,我们就不能达到感受爱的境地。我们认为是违反理性的选择,正是来源于理性的。我们之所以说爱是盲目的,那是因为它的眼睛比我们的眼睛好,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关系。在没有任何道德观和审美观的男人看来,所有的妇女都同样是很好的,他所遇到的第一个女人在他看来总是最可爱的。爱不仅不是由自然产生的,而且它还限制着自然欲念的发展。正是由于它,除了被爱的对象以外,一种性别的人对另一种性别的人才满不在乎。
我们喜欢什么,我们就想得到什么,而爱却应当是相互的。为了得到他人的爱,他必须使自己成为可爱的人;为了得到别人的偏爱,他必须使自己更为可爱,至少在所爱的对象眼中看来比任何人都更为可爱。因此,他首先要注视同他相似的人,他要同他们比较,他要同他们竞赛,同他们竞争,他要妒忌他们。他那洋溢着情感的心,是喜欢向人倾诉情怀的。他需要一个情人,不久又感到需要一个朋友。当一个人觉得为人所爱是多么甜蜜的时候,他就希望所有的人都爱他。要不是因为有许多地方不满意,每个人都是不愿意有所偏爱的。
随着爱情和友谊的产生,也产生了纠纷、敌意和仇恨。在许多各种各样的欲念中,我看到了偏见,它宛如一个不可动摇的宝座,愚蠢的人们在它的驾驭之下,竟完全按别人的见解去安排他们的生活。
哲语沉思:
其实,一切真正的爱情都是未完成的,而好的爱情则应该使爱情始终保持在未完成的态势。也就是说,相爱双方之间要始终保持着必要的距离和张力,双方要把对方看做独立的个人,看成是一个永远需要重新追求的对象,绝不能一劳永逸地加以占有。
只有如此,彼此才能不断重新发现和欣赏,而非互相束缚和厌倦,爱情才能获得持续成长的空间。
95 两性的吸引力
归根结底,两性间之所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能紧密地联结,那是种族求生意志的具体表现。这时的意志,已预见到他们所产生的个体很适合意志朝着本身的目的和它本质的客观化。这个新个体,意志(即性格)遗传自父亲,智慧遗传自母亲,同时兼容两者的本质。但大致说来,姿容方面比较接近父亲,身材大小方面则多半类似母亲。因为胎儿的大小依据子宫的大小而定,人的个性形成及生命的要点,这都要看父母相互恋爱时的状况如何。所以有人常说,当男女以憧憬的眼神互相交汇那一瞬间,就已经产生新个体的最初萌芽了。这个新个体也就是新的理念,它同其他一切理念一样,非常贪婪激烈地猎取分配给它的材料,努力要登上新境界。而人类个性的特殊观念也以最大的贪欲和最强烈的态度,以便在新境界中能实现人的目标,而这种贪欲的激烈程度,就取决于两人之间的热情。
男女两性之间的爱情,按其恋爱的激情程度不同,不妨将它们区分为许多等级,其中两端的称之为两极的爱情,即“平凡的爱情”和“天上的爱情”。从本质上看,它们本来就是相同的,无所谓等级的差别。但区分开来,是为了让我们能更清晰地明白。由于激情程度不同,其后果必然不同。具体说来,就是热情越趋于个人化,就是说被爱者的一切条件和性质,越能适应或满足爱者的愿望和要求,就越能增加力量。一般说来,女性是被爱者,而男性是爱者,在大多数人看来,男人事业的成功必有女人的支持和帮助,在实践中这样的实例也不少见。被爱者对爱者的满足,就是使恋爱的激情变成一种力量,去驱使甚至有时真的驾驭男人事业的成功。爱情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异性相吸,男女两性相爱的最直接吸引力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是郎才女貌,首要条件是健康和美,这是男女择偶的共同要求,也是两性相吸产生最初爱情的直接原因。常说“一见钟情”,这里最重要的就是以貌取人,人最美的时期是青春期,尤其是少女,这是造化为她们特意安排的财富,青春的美确实是恋爱的本钱。其次,当恋爱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后,就会出现若干特别的要求。有了这些要求,双方就能竭尽全力,满足各自的爱慕之心,使恋爱的激情永处于火热状态且永葆青春。这样,感情就逐渐加深,而且日趋牢不可破。
哲语沉思:
荷兰画家凡·高曾经发出这样的呐喊:“我是人,而且是一个有情欲的人。我要和女人在一起,没有爱情我就无法生活,我要有个女人,否则我将冻僵,变成石头。”他还说:“我认为没有爱情的生活是一种罪孽的和不道德的状态。”
在爱情生活中,理智是必然要给激情让路的。但是,如果说一个没有情感的人会变成铁石,那么失去理智控制的炽烈感情会烧毁人的心灵。难怪莎士比亚在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中警戒世人说:“情欲犹如炭火,必须使它冷却,否则那烈火会把心烧焦。”
96 爱在人生中的位置
现代社会里关于爱情的充分发展,还有一个心理上的障碍,那就是许多人害怕不能保持他们的个性。这是一种愚蠢的恐惧心理,然而又是比较现代化的恐惧。个体本身并不是一个目的,它必须和外面的世界发生多结果实的接触。既然要和世界发生接触,那它肯定不能保持孤零独立。一个在玻璃箱子里藏着的个体会萎谢,而一个在与人类接触中自由发展的个体则会变得更加充实。爱情、子女与工作是繁荣个人与世界上其余的人发生接触的源泉。
在时间上,三者之中,以爱情为最先。并且男女的爱情对于父母子女之爱是很必需的,因为小孩子容易模仿父母双方的特征;假若父母彼此不相爱恋,当双方的特征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时候,各人就只欣赏自己的特征,对于对方的特征总觉得苦恼。工作不见得总是能使人与外界作有益的接触,工作能否发生这种效力,要看我们用什么样的精神去工作。以金钱为唯一动机的工作,不会有这种效用,唯有体现某类奉献的工作,或是对于人的,或是对于事的,或是对于某个理想的,才会有这种价值。爱情若只是占有性的,它本身就没有任何价值,它与目的只在于金钱的工作是一样的。
要想爱情发生刚才所说的那种价值,我们的心中必须敬重爱人的人格,有如我们对待自己一样,并且我们需要知道对方的情感和愿望,犹如是自己的一般。换言之,我们不但要有意地而且要出自天性地把我们自己的情感扩而充之,以包涵对方在内。部分源于新教、部分源于浪漫主义运动的愚蠢的个性崇拜,兼之以我们的竞争好胜的社会,遂使上述那种爱情很难得了。
现代思想解放的人们使适才说的那种真正的爱情遭受着一种新的危险。当人们在每个甚为微小的冲动下就倾向于性交而不再有任何道德上的防范时,他们会养成一种习惯,把性和真挚的情绪割裂开来,并把它和爱情割裂开来。他们甚至于会把性交和厌恶的情感混为一谈。关于这一点,阿尔都斯·赫肯黎的小说有极好的例子。他小说中的人物和圣保罗一样,以为性交只是一种心理上的发泄,性交所能联结的那种更高的价值,他们似乎都不知道。从这样的态度到禁欲主义的复兴,中间只隔一步罢了。
爱情有它自己理想的模式和它本身道德上的标准,这些理想和标准给两件事弄得糊涂了,一是基督教的说教,一是在现在许多青年中对一切性道德不分皂白的反抗。离开爱情的性交不能使我们的本能有深刻的满足。我并不是说,离开爱情的性交应该永不发生,因为要保证它不发生,我们就不得不设计一套很严格的障碍,这将使爱情也不容易发生了。我所说的是,离开爱情的性交没有什么价值,最多只能视作为爱情而做的一种实验而已。
所以,爱情在人生中需有一个被承认的地位的要求,在我们看起来的确很重大。但是爱情是一种不听支配的力量,倘若任它自由,它就会跳出法律和习俗的范围之外。只要不牵涉到小孩的问题,这也许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一有了小孩,情势就不同了,爱情就不复是自管自的了,而是为了种族生物学上的用处服务。我们应该有一种与儿童有关系的社会伦理道德,遇有冲突的时候,这种道德就可遏止热烈爱情的要求。不过,一个聪明的伦理会减少这种冲突到极小的限度,这不单是因为爱情本身是美好的,而且,假如父母彼此相爱,对他们的子女也是有益的。聪明的性伦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即在孩子幸福的范围之内,极力减少干涉爱情的东西。
哲语沉思:
爱情是具有双重性的,它把人的本性的许多方面结合起来,既合乎理性又不合乎理性,既是出于本能又受到思想的鼓舞,既有生物性又有社会性。如果爱情出于本能,即仅仅具有生物性,而不合乎理性,那么它就不会蕴涵精神文明的魅力,它就会表现为一时的激情。如果爱情是理性的,仅仅是来自思想层面的,那它就永远无法振奋心灵,它的生命力也就会随之枯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