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08800000010

第10章 戒律:云在青天水在瓶

东云禅师茶语:自由源自约束,约束派生自由

歌德说:“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人如果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可供其发挥的空间往往超乎想象,他所能成就的事业也绝不简单。倘若放任自己做一些违背社会生存原则的事情,那么整个社会将会与你为敌,你又能如何自由自在呢?约束与自由的相对性和复杂性正在于此。

佛法中之所以存在十分严格的“持戒”,是因为任何事物都需要一定的约束。“戒”的意义就是不侵犯,其精神就是自由。倘若只是挂个名或者明知故犯那还不如不去受戒。“戒”的含义就是约束自身并且不去侵犯别人的权益,如此一来自己才能活得心安理得,活得自在。“约束”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一定要认真对待。

车轮对方向盘说:“你总是限制我的自由。”

方向盘说:“我若不限制你的自由,你就会跌到深渊中去。”

由此,可以悟出一个道理:汽车不能离开方向盘的限制,而在方向盘限制的范围内,汽车才可以自由驰骋。人和社会的关系就是汽车和方向盘的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离不开社会的约束。虽然生活中,很多人都崇尚自由,反对约束,但这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绝对自由一说。

约束和自由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约束才会有自由,因为自由存在的前提是束缚,没有约束,自由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没有自由,约束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具有的意义和作用。所以,自由和约束看似矛盾,却又和谐统一。

不仅是人,自然界亦是如此。“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阐述的是生物链,而生物链就是自然界中自由与约束的关系。没有一种生物是没有天敌的,它们在和同类生活的同时,也必然要提防天敌的袭击。假设哪天狮子不吃羊了,豹不吃兔子了,所有动物都安乐地繁殖,那么终有一天,世界上的动物会越来越多,那么除了“人口危机”外,还会出现“牲口危机”,到时候动物们是不是也需要找一个星球来移民呢?

又如,当我们陶醉于硕果满枝的果园时,迷恋于赏心悦目的花草时,折服于巧夺天工的盆景时,我们可曾思考:如果没有人们的精心修剪和养护,没有人们对它们的“约束”,它们将会是一副什么样子?我们大概只会看到没有果实的纷繁枝叶,杂乱无序的花草,更不可想象那盆景又是副什么尊容。

盏茶铭心

东云禅师语:“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旨在教化众生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自由和约束看似矛盾,却又息息相关。很多人都崇尚自由、反对约束,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有约束的自由才是常态,没有无约束的自由,只有不同约束条件下的自由。

庆诸禅师茶语:方圆之本,在守规矩

禅宗有五戒,五戒是佛戒之中最简单的项目,但也是一切佛戒的根本,故称五戒为根本戒,其他一切戒律无一不由五戒衍生而成,也无一不将五戒作为重戒。五戒包括杀、盗、淫、妄、酒。圣严法师在《佛教入门》一书中对其做了详细的解释:

第一,不杀生,主要是不杀人;

第二,不偷盗,主要是不取非分之物,不收不义之财;

第三,不邪淫,主要是不违社会秩序,不背人间伦理,不妨害他人的家庭,不损害健康;

第四,不妄语,主要是不以语言使得他人受到损害;

第五,不饮酒,应包括麻药在内,以不饮用酒及麻药为主,不因喝酒失去自制能力而做出杀、盗、淫、妄的犯罪行为。

禅宗的“持戒”,是为了在戒律中寻求一种有约束的自由。守五戒,于佛家来讲是自利自保,利乐众生。

表面上看来,五戒似乎是极为简单的事情,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并不多。很多时候,即使形式上遵守了这五戒的要求,却并不能从内心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

一天,两个学禅的和尚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上。走到一处浅滩前,他们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踟蹰不前。是因为她穿着丝绸的衣服,无法跨步走过浅滩。

“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大和尚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

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与小和尚继续前进。

小和尚跟在大和尚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悦,默不做声。

晚上,回到寺院后,他忍不住了,对大和尚说:“我们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小姑娘过河呢?”

“呀!你说的是那个小姑娘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怎么你到现在还挂在心上?”大和尚笑着答道。

在小和尚的理解中,大和尚“亲近女色”,违反了佛门清规,但大和尚怀中有美女心中却没有男女的概念。在他眼中,少女只是一位需要帮助的人,所以过河之后,他就已经真正放下了;而执著于戒律的小和尚反而对此耿耿于怀,可见其并没有真正领会禅门戒律的内涵。

禅宗也有自由,但他们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没有痛苦,没有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但仍然要以不损害他人并救济他人为原则。把握住自由的方向,只有握紧手中的线,风筝才能够在高空中自由飞翔。丝线束缚着风筝,这是常理,更是规矩。

盏茶铭心

庆诸禅师讲,“国有国法,寺有寺规,没有规矩就修不成佛法”。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所谓的约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规矩。在人世间存在的万事万物,都受着一定的约束,如此才能有序且有益地运行。没有一个事物是绝对自由的,但只要在规矩之内运行,它就享有自由运动和自在存活的权利。

圆瑛法师茶语:君子之行,须以戒人之心戒己

中国人向来有“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之说,说明人的天性大都希望领导别人,而不喜欢被人领导。但是,一个本身无能力又不肯接受别人领导的人,这将成为团体进步的绊脚石。做人既要懂得领导别人,也要乐于被人领导。身为领导者,能够时时心系大众,怀着“为大众”的心情,才能深刻体会到大众需要什么,才能不断端正自己的行为,行事才能使大众心悦诚服,这样自然就能得到众人的爱戴和信服。

孔子认为,假如本身公正,去从政,不必讲,当然是好的。“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政者正也,要正己才能正人。假使自己不能端正做榜样,那怎么可以辅正别人呢?星云大师虽修佛道,对此亦深感信服。中国古代的能臣将士,历来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深知身正令从的道理。

曹操被人称为“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古今向来褒贬不一。然而,值得肯定的是,他深谙管理之道,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则,在治国治军方面深得将士尊重。

麦熟时节,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沿途的百姓因害怕士兵,躲到村外,无人敢回家收割小麦。曹操得知后,立即派人挨家挨户告诉百姓和各处看守边境的官吏,他是奉旨出兵讨伐逆贼、为民除害的,现在正是麦收时节,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以儆效尤。百姓心存疑虑,都躲在暗处观察曹操军队的行动。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有一个敢践踏麦子。百姓看见了,无不称颂。

然而,曹操骑马经过麦田之时,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坐骑受惊,一下子蹿入麦地,踏坏了一片麦田。曹操为服众,立即唤来随行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之罪。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言:“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阻。此时,大臣郭嘉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

曹操沉思了好久说:“既然古书《春秋》上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付的重任,那就暂且免去一死吧。但是,我不能说话不算话,犯了错误就应该受罚。”于是,他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曹操割发代首,严于律己,实属难能可贵。曹操深知要正人,先正己,自己以身作则才能约束他人。如果他未能赏罚分明,草草了事,必定会在三军之中失去威信,士兵们又如何能放心将自己的生命交给这样不负责任的领导?

一个人以身作则,作出表率,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人信服。只有营造人人平等、公平至上的氛围,才能形成凝聚一心的强大战斗力。

有人说:即使你没有一流的能力,但只要用心去工作,同样能获得人们的尊重;反过来讲,即使你能力无人比及,若没有基本的以身作则的精神,也一定会遭到社会的遗弃。

盏茶铭心

圆瑛法师提倡对人对己都要一视同仁,在要求别人的同时,自己先得能做好。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无论是身为领导者,还是作为普通民众,都要言行一致。如果只知要求别人,自己所行却与所言相违背,则他人必不信服。做人必须言出必行,以德行服人,以身教服众。

晦堂法师茶语:持戒之香,众人景仰

佛陀于菩提树下得道证果后,于罗阅只国弘法教化,后来又前往舍卫国度化众生,深得波斯王与百官的敬仰。

当时,舍卫国内有位大商主,名叫波利,带领五百位商人出海寻宝,正当船只航行于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海神突然现身于众人之前。波利向海神讲授佛法,得到了海神馈赠的一副香璎。

波利回到舍卫国,想到这么稀有珍贵的香璎,绝不是自己这种平民百姓所适合佩戴的,于是前往皇宫将这宝物献给波斯王。国王非常欢喜,马上派人去请诸位夫人出来,并且言明将把香璎赏赐给其中最美丽的一位。

消息布达后,宫中的每一位夫人无不竭尽全力将自己装扮得美艳动人,希望自己会是得到香璎的幸运者,唯独末利夫人没有来。国王询问侍者,侍者回答:“今天是十五日,夫人正在持守八关斋戒,因为身着素服,没有装扮,所以没有来。”

国王听了很不高兴,派侍者转告末利夫人:“难道你今天持斋受戒,就可违抗国王之命不出来吗?”

就这样传达了三次王命后,末利夫人终于出现于众人之前,质朴的衣着上未添任何装饰,素净的面容上没有一丝脂粉,全身散发耀眼光彩,比平常更加庄严。国王见了非常惊讶,心存敬意地问道:“是什么样的修为,让你看起来如此与众不同?”

夫人回答:“我想到自己累劫以来少修福德,今世得为女人,情深业重,秽垢堆积如山。况且,人命短促,若不精勤修行,稍有不慎,便会堕入三涂恶道。所以至诚发心每月持守斋戒,割舍世间种种贪爱,遵从佛陀教法,希望世世皆能蒙受法益,增长福德。”

国王看到修行使夫人如此美丽,深感佛法的力量深大,决定将香璎送给末利夫人。夫人拒绝了,并提议将香璎敬献给佛陀。

波斯王一行人来到精舍,向佛陀至诚顶礼,诚恳地奉上了香璎。世尊接受了国王的供养,说偈云:

多作宝华,结步摇绮,

广积德香,所生转好;

琦草芳华,不逆风熏,

近道敷开,德人逼香;

栴檀多香,青莲芳花,

虽曰是真,不如戒香;

华香气微,不可谓真,

持戒之香,到天殊胜,

戒具成就,行无放逸。

佛陀告诉波斯王:“斋戒的福德广大长久,能够使人得到好的名声与大众的敬爱。即使有人将遍满天下十六大国的珍宝,拿来布施修福,所得的福报,也不及末利夫人一日一夜持守斋戒的功德。与末利夫人的福德相比,须弥山不过如一粒豆子罢了!所以斋戒是福慧双修之法,可以解脱烦恼,证得涅槃,不是世间福报可以比拟的。”

末利夫人一日一夜持戒的功德,竟使须弥山相形见绌,持戒对佛教徒的意义可见一斑。佛经中有一种说法:佛在世以佛为师,佛不在世以戒为师。戒是如来的法杖,是解脱生死的根本。

持戒不一定是为了修行到菩萨或佛的境界,其最朴实的目的就是来生再做人。所以,最低的限度也要能持五戒。

众生畏惧因果,就是因为大家疏于自律,如犯法入狱的罪犯一样,在最大的自由来临之前追求了不该有的自由,反而使自己身陷困境。一般人总以为受戒是增加束缚,所以有人说:何必受戒,自找束缚。其实,凡是遭受牢狱之灾失去自由的人,基本上都是由于触犯了五戒。譬如:贪污、窃盗、勒索、抢劫,是犯了偷盗戒;杀人、毁容、伤害,是犯了杀生戒;强奸、嫖妓、拐骗,是犯了邪淫戒;毁谤、背信、恐吓,是犯了妄语戒;贩毒、吸毒、运毒、吸食烟酒等,是犯了饮酒戒。受戒在某种程度上说与守法同意,能够受持五戒,真实认识五戒,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因此,戒的真义是自由,而非束缚。

盏茶铭心

晦堂法师说:“现在受戒的人虽多,但只是挂个名而已,切切实实能持戒的很少”。要知道,受戒之后,若不持戒,所犯的罪将倍增于不受戒的人。所以弘一法师时常劝人不要随便受戒,即使受戒也要随自己的力量去受戒,万不可敷衍门面,自寻苦恼。

同类推荐
  •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的普及读物,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对美学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带领我们走进美学的神秘殿堂。对于何为美学,如何认识美,美感来自何处这些令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通过与读者促膝闲谈的方式,使读者学会审美地观看世界,学会以独特的方式领域生活中的美好,让审美照亮人生前进的方向。
  •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本书对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研究进行反思和重构,追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理论资源,系统阐释柏拉图、康德、尼采、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影响;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进行系统反思,并论及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未来走向问题;对诗学研究的反思主要是从诗学生产的角度出发,论及新时期以来影响深远的10本文学理论教材,对文学理论生产的知识空间、问题意识和现实语境进行反思,从而达成重建本文诗学的目标;最后以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落脚点,阐释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代表人物王守仁流传最广的著作。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各家学说,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造诣。本书是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精华,是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心学发展最重要的资料,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热门推荐
  • 一场绚烂的花事

    一场绚烂的花事

    如果商场如战场,职场就是现代的后宫,纷繁错杂的利益关系,利用与背叛不断的上演。雅楠曾以为自己可以不忘初心,可是十年的自己就像浮萍一样,辗转沉浮,时起时落,始终逃不出这世俗的争斗。此刻的浮华背后终究会化成什么?
  • 东宫专属驱魔师:魅世太子妃

    东宫专属驱魔师:魅世太子妃

    【本文情节纯属虚构,请忽模仿】前世,她是现代驱魔界第一驱魔师,独来独往,杀魔不眨眼,却莫名其妙的死亡,穿越一个受尽虐待的异世女孩身上。今生,她是个没有半点灵力的麻瓜,废物,却意外在魔物手中救了当朝太子。她的冷漠与排斥反而让他更加对她感兴趣。一道圣旨下来,她成了他的未婚妻,入住东宫,而后,她在某个月圆之夜,意外的发现了一个关于他的惊天秘密……他是遗落在人类世界的半魔太子,聪明睿智,温文尔雅,一心只求天下太平,百姓安康!他宠她,爱她,给了她从未体会过的温暖。她愿意为他生,为他死,为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是被带回魔界的半人魔君,野心勃勃,霸道执着,一心只想称霸整个天下,唯我独尊!他喜欢她,想要得到她,可她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坏了他的计划!现代驱魔师穿越异界,遇上了一对半魔双生兄弟,一个温暖如寒冬骄阳,一个冷酷似千年寒冰!究竟是谁为谁遁入了魔道,又是谁为谁放下了屠刀……【相关人物】:女主:百里优,12岁,金极巫女,南遥国人,现代名沈冰昙,性格温顺,固执,因为孤儿而早熟,一双清澈的眼,可看穿任何人的内心,不轻易言爱,却对爱执着!男主一:南宫宴,18岁,半魔太子,南遥国人,温文尔雅,聪明睿智,生于深宫、长于深宫,不认为世间存在真爱!可潜意识里却渴望得到唯一的爱!男主二:端木屸,18岁,半人魔君,幽梵谷人,嗜血、阴险,野心勃勃,为复仇而来,却没想到自己搞错了对象,他一直当成仇人的人竟然是他的同胞兄弟。屸对小优的爱不比宴少,可表现出来的却是霸占与掠夺!男配1:慕容凰炫,18岁,南遥国人,红极巫者,南遥国大将军慕容震天之子,南宫宴好友,东宫皇家巫者首领。男配2:东方煦,东旭国太子,16岁,金极巫者,傲慢,狂妄,是当时最强的国家的太子!男配3:南宫瓴,南宫宴弟弟,皇后亲生儿子,普通人。女配1:百里冰,南遥国人,红级巫女,百里无极嫡亲孙女!百里优表姐,长百里优三岁。女配2:北唐雪,北罩国公主,金级巫女,灵力高强,也因此无比清高!
  • 《都市伏魔录》

    《都市伏魔录》

    四方异动,世界笼罩在不知名的阴影下,天界和魔界的阴谋,人间高层的阴谋,一切的走向会是如何?民间的高手一一出现,这一次神魔之战将会如何展开?是被认为子虚乌有的神界获胜还是魔界会获胜?两者之间的人界又会站到哪个阵营?术界大家也开始了争斗,法则守护者魔公子将会有什么动作呢
  • 江山一阙不如你

    江山一阙不如你

    十岁那年,父母双亡,年幼的她只好投奔父亲的结拜兄弟,不料这一去,便是此生的劫。她得到了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也从他身上弥补了缺失的父爱。她爱他,敬他,却也恋着他。他疼她,护她,却也远离她。他可以把这世上最好的一切都给她,却独独给不了他的心。可她终其一生,所要的不过就是他的一颗心罢了……
  • 羁途

    羁途

    玄黄界,是一个被打碎的世界……斗芽出生在玄黄界北方的冥海域,在五岁时血脉觉醒获得传承,从此正式踏上了属于他的修行之路,以他的欢声笑语和苦不堪言演绎了一段别样的人生。勇敢向前,直面艰险,便是创伤也无法阻挡我坚定向前的心脏;便是死亡也无法遮蔽我望向天空的目光。一切,尽在羁途。
  • 愿花开有声,落地无痕

    愿花开有声,落地无痕

    叶的凋落是树的不挽留还是风的追求?如果爱上你是一个错误,那么我希望我永远都不要觉悟
  • 金主大人跪下:娇妻驾到!

    金主大人跪下:娇妻驾到!

    她,乃是幻月国的公主。他,乃是现代位高权重的BOSS。两人本应无任何交集,却因哥哥的赐死和时空隧道的混乱,又或许是更多的原因,让两人相遇。父母在现代还得去找,身后还跟着一条腹黑的大灰狼。每天被吃抹干净不说,还要日日夜夜替他暖床。这日子没法过了!宫墨寒!本宫要离婚!(古穿今,85%的甜文。可能开头不太甜。^O^喜欢本文的欢迎跳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被誉为劳动者的“保护伞”,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障。作为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劳动合同法的修改有着深远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适用民诉法,我们约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规划室的专家对行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精神作提纲挈领的说明,重点提示适用重点、难点。
  • 王源我的梦

    王源我的梦

    “哎呦,你眼瞎呀,没看到这里有人吗?”“哦哦,对不起,有没有撞到你,很抱歉!”哎?这声音咋这么熟悉捏?童雨欣抬头一看,呀,这不是王源吗?哎呀,丢脸丢大了.........
  • 幽冥化魔

    幽冥化魔

    凡人九变,仙六道。圣者之境,入永恒。一名小小的门派弟子,天资不足,命途多舛。锻肉身,练法术。一朝看破虚妄,化身成魔。上斩苍穹,下镇九幽。无惧诸天神佛,横扫八荒六合!我为魔,我命由我不由天!天道阻我,我就踏碎天道,执掌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