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08700000005

第5章 人生四境,高低尽现(1)

人生有境界之别。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即是冯友兰先生区分出的人生四境,由无知到知“我”、由知“社会”到知“宇宙”,四者的高下无需言说,也已再清晰不过。而其中属“精神的创造”的道德与天地之境,必须靠平等、无为、超脱等日常行为举止中方能修得。

自然、功利乃天赐,道德、天地靠修行

人生的境界大体上可分为四类:(一)自然境界(二)功利境界(三)道德境界(四)天地境界。

——《理想人生》“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

人生,是身为哲学家的冯友兰先生致力研究的一个课题,他对每个关于人生的都倾注了极大的热忱。他不反对何为人生、人生的目标、理想人生都做了具体的解答,也对不同人的人生做出了解读。

在他看来,每个人对生活有着不同的信仰,因而生活的意义自然也就不同。即便是信仰相同之人,也会因个人觉悟的不同,而使人产生巨大的差异。就人生的境界而言,冯友兰先生认为有四类: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是最低层次的,这个境界中的人做事总是依照社会习惯或者是依照本性而为,他们完全跟着天地的运转而运转。冯友兰先生先生说,此时的人类“既无明了的目的,也不明了所做的各种意义”,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会去过多地思考此外的事情。他们不知何为苦、何为乐,就宛如刚出生的婴儿般,虽整日笑嘻嘻,也感觉不到快乐。他们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想要改变什么,只是跟风跟水地生活,完全不去考虑生活的意义,或者很少去考虑。甚至就连“生”与“死”,他们也都不了解。

功利境界中的人,对于人生比自然境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明白自己行为的目的和意义,懂得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中的人所以会努力奋进。他们的心中有“我”,且只有“我”:不论做什么事,都是为着自己的功利与利益打算。他们大多贪生怕死,有时也可能为社会创造了财富。旁边的人也许因他过上了很好的生活,但是他的出发点是自私的,也就是功利的。他们的动机是想换取更高的收益,其最终的归宿还是“我”。

这两种境界都是普通人所很容易获取的,冯友兰先生先生称之为“自然的创造”。之后的道德与天地境界,便非常人轻易所能达到的了。

道德境界,即所谓正其义不谋其利。他们的心中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个社会、一个全体,他们了解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因而他们的着眼点是在公而不在私。程伊川所说:“义与利之别,即公与私之别。”也就是求个人之利者为利,求社会之利者为义。古今贤人及英雄便是已达到道德境界的。也许他的行为并没有给现实带来实际的好处,但他自己始终是合乎道德的。

最后一种境界是天地境界,达到这一境界的人,认为在社会之上尚有一个更高的——宇宙。个人不能离开宇宙而存在,因而人不仅是社会的一员,也是宇宙的一部分;人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所以,对他们而言,无所谓生,亦无所谓死,一切皆以服务宇宙为目的。

四种境界间的差异显而易见,普通人都在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中徘徊与自我折磨,贤能之人则在道德境界中为社会、为民生谋福利,而圣人则在天地境界中“赞天地之化育”。境界不同,人们见识与享受的世界也不同。

冯友兰先生还举了一个例子来对此加以说明:

同样是大学教授,因为了解不同,亦有不同的境界:属于自然境界的,他们留学回来以后,有人请他教课,他便莫名其妙地当起教授来,什么叫做教育,他毫不理会。有些教授则属于功利境界,他们所以跑去当教授,是为着提高声望,以便将来做官可以铨叙交稿的职位。另外有些教授则属于道德境界,因为他们具有“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的怀抱。有些教授则系天地境界,他们执教的目的是为欲“得宇宙天才而教育之”。

虽同为教授,身处的境界却截然不同。像冯友兰先生这样的学者,早已脱离了自然与功利的境界,至于其是否已经达到天地之境,我们无法给他出确切的评判,但已达到道德境界却是不容置疑的。别人的人生境界,我们无权亦无力评价,但自己的人生究竟在哪个境界,唯有自己最清楚不过。

“见”与“蔽”圈定大不同之境

境界的不同是由于认识的互异。他们有的“见”,也往之为其,“见”所“蔽”。

——《理想人生》“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

人生境界关系个人的成就、品味与气度。人生境界有高有低,有狭有宽,有大有小,境界在哪里,人生就到哪里。对于不同的人生境界产生的原因,冯友兰先生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境界的不同是由于认识的互异。这有如旅行游山一样,地质学家与诗人虽同往游山,可是地质的观感和诗人的观感却大不相同。”

地质学家眼中的山必定显现出的是形式各异的地质结构图,而诗人眼中的山却是自己兴致所至的情感寄托。虽然他们游历的是同一座山,却因各自认知的不同,而使观感产生了巨大的不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庙里有一个老方丈和一个小和尚。有一天,小和尚耐不住寂寞,跑去找方丈:“方丈、方丈,我想读书……”

方丈看了看小和尚,什么也没有说,回到房间里搬了一块石头出来:“这样吧,今天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市集上去卖。但是记住一点:无论别人出多少钱都不要卖!”小和尚想不通:一块石头让我去卖,而且说,有人买还不要卖,真奇怪。可是,没有办法,小和尚最后还是拿着石头下山了。

在市集上,有个妇女走了过来,看了看石头说:“我出五文钱买你这块石头。我想买回去给丈夫写字的时候压压纸,这样不容易被风吹走。”小和尚想,一块石头能卖五文钱啊!但是,方丈不准他卖啊!所以,小和尚只好说:“不卖,不卖!”妇女走了。

小和尚回到山上,说:“今天竟然有个妇女愿意出五文钱买这块石头……但你说不让我卖,我只好不卖!”

方丈问:“你能从中明白些什么呢?”

小和尚摇摇头回答:“不明白!”

方丈笑了笑:“这样吧,这次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米铺老板那儿去卖,但是,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卖!”小和尚带着石头下山了。

小和尚来到米铺,见到了米铺老板。米铺老板拿着那块石头端详了半天说:“我出五百两银子买你这块石头!”小和尚吓了一大跳,一块石头值五百两银子啊!米铺老板解释:“这是一块化石,我愿意出五百两银子来买这块石头!”小和尚连忙说:“不卖,不卖!”抱着石头赶忙回去找方丈。

小和尚见了方丈,说:“方丈、方丈,米铺老板说愿意出五百两银子来买这块石头,说是一块化石……”

方丈问:“你能从中明白些什么呢?”

小和尚回答:“不明白。”

方丈又笑了笑:“这次呢,你还是去卖石头。不过,这次是卖给山下珠宝店的老板,还是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卖!”小和尚来到珠宝店,老板把石头拿过来端详半天说:“我只有三家珠宝店、两家当铺和一些田产,我愿意拿我所有的财产来换这块石头!”

小和尚吓得瘫倒在地上:“这么值钱啊!”

珠宝店老板解释:“它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其实,它只是外面包裹了一层石头的样子,里面是一块无价的宝玉!”

小和尚吓得连忙说:“不卖、不卖!”紧紧抱着石头连滚带爬地上山去找方丈。

“方丈、方丈,珠宝店老板说他愿意拿他所有的财产来换这块石头。他说这里面是一块无价之宝哎……”

方丈问:“这次你明白了吗?”

小和尚回答:“不明白!”

方丈微笑地告诉小和尚:“同样一块石头,在一个妇女的眼中,只是一块压压纸的石头,值五文钱;到了米铺老板那里,他认识到它的一些价值,知道它是一块化石,愿意出五百两银子来买;而真正懂得它的价值的只有珠宝店的老板,知道它只不过是外面包裹了一层石头的样子,里面是一块无价的宝玉!”

同样一块石头在农妇眼里就值五文钱,在珠宝店老板那里却价值连城,其间可谓天壤之别。这其中的差别何在呢?其差别就在于农妇和珠宝店老板的认识不同,也正是这种不同决定了他们人生境界的巨大差异。

然而,并非所有的认识都是人生境界提升的推动力,有时这种认识也会成为一种阻力,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我引用荀子的说法,认为哲学家们各有所“见”,也各有所“蔽”,他们的“见”和“蔽”是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有“见”,也往往为其“见”所“蔽”。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人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凡人都是彼此平等,决不能拿任何人做工具。

——《理想人生》“中国哲学与民主政治”

灿烂的阳光,平等地照耀到世间的每个人身上;流逝的时光,毫无例外地催促着每个生命走向衰老。人生而平等,没有人比你更高贵,也没有人比你更卑微,就像你不比别人高贵,也不比别人卑微一样。

当这种平等的观念盛行于西方的各个角落时,中国古代的哲人们也在不断地提及。庄子有这么,一句话:“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是把天地间的万物看成一体,一个完整的整体,就好像马的头、马的脚、马的毛等总合起来,才叫一匹马。少了任何一样,都不是完整的马。世间的人,虽个体不同,但都是生命的一分子,就像“马”身上的毫毛一样,每一根都是平等的。因此,生命之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冯友兰先生虽生长于封建社会末期的官僚家庭,却从未被所谓的“尊卑”所影响,他亦相信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故而,他说:“人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凡人都是彼此平等,决不能拿任何人做工具。世界上最不道德之事,就是以别人为工具,而达到他自己的目的。”

显然,他是在经历了中国古代的君主制之后,提出的这一观点。于他而言,那些自认为高人一等的君王贵胄,其实与平民百姓无异,同样只是独立的个体而已,但他们却运用手中的权力,肆意地支使、利用他人,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生命,以达到自己追名逐利的目的,实为这世上最大的不道德。所以,他试图用哲学的方式唤起人们心中平等的天性,以便自由地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从人生境界的角度来看,平等地处理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无疑是道德境界的首要条件。

而这种真正的平等首先是立足点的平等,就像一场赛跑,每个人的起点都一样。没有任何人有特权,可以在枪声响起之前,提前跃出人生的起跑线,也没有任何人会因卑微而没有参赛的资格。因此,我们对待任何人都应该一样,无论对方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他们都应当享有作为人应得的尊重。

电影明星洛依德将车开到检修站,一个修车女工接待了他。她熟练灵巧的双手和年轻俊美的容貌一下子吸引了他。但这个修车女工,并未对眼前这个闻名整个巴黎的明星,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惊讶与兴奋。习惯了前呼后拥的洛依德,不禁感到诧异,于是问道:“您喜欢看电影吗?”

“当然喜欢,我是个电影迷。”修车女工边忙着手上的活边回答。她手脚麻利,看得出她的修车技术非常熟练。半小时不到,她就修好了车。

“您可以开走了,先生。”这位修车女工对他说。

洛依德依依不舍地说道:“小姐,您可以陪我去兜兜风吗?”

“不,先生,我还有工作。”她回答得很有礼貌。

“这同样是您的工作。您修的车,难道不亲自检查一下吗?”

“好吧,是您开还是我开?”

“当然我开,是我邀请您的嘛。”

车跑得很好。姑娘说:“看来没有什么问题,请让我下车好吗?我还有其他的工作。”

“怎么您不想再陪陪我吗?我再问您一遍,您喜欢看电影吗?”洛依德觉得不可思议,难道这个修车女工真的不认识自己吗?

“我回答过了,喜欢,而且我是个电影迷。”

“您不认识我?”

“怎么不认识,您一来我就认出您是当代影帝阿列克斯·洛依德。”

“既然如此,您为何对我这样冷淡?”

“不,您错了,我没有冷淡,只是没有像别的女孩子那样狂热。您有您的成绩,我有我的工作。您今天来修车,就是我的顾客,我就要像接待顾客一样地接待您,为您提供最好的修车服务。将来如果您不再是明星了,再来修车,我也会像今天一样接待您,为您提供服务。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这样的吗?”

洛依德沉默了,在这个普通修车女工的面前,他清楚地感觉到了自己的浅薄与狂妄,于是他说:“小姐,谢谢!您让我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现在,我送您回去,再要修车的话,我还会来找您。”

不因些许的成就而俯视他人,不因地位的不同而自觉卑微,尊重每一个人的同时,也使自己获得相应的尊重,即便是再渺小的生命,也一样有尊贵地活在世界上的权利,一如世间所有的生命,都有权享受大自然所赋予的阳光与微风一样,或许这才是生命的期许与本真。

无为:无任意妄为

“无为”并不是叫人什么都不做,只是要少做一些,不要违反自然地任意妄为。

同类推荐
  • 销售礼仪的塑造

    销售礼仪的塑造

    销售人员的个人修养,在销售过程中主要体现在销售礼仪的表现上。如何做一个高素质的销售人员,掌握好销售礼仪十分重要。本书就从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地介绍销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礼仪问题。让读者可以成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功者。
  • 左手沉思录,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沉思录,右手道德情操论

    温总理推崇备至的两本书:《沉思录》:给您浮躁的心灵带去宁静的思考的伟大著作;《道德情操论》:全面系统地剖析人类情感的传世佳作。在市场经济变革大潮中的今天,这两本书能给人们浮躁的心灵带来宁静和思考,本书将这两本书合而为一,一本在握,即可以领略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
  • 如何赢得职场好人缘

    如何赢得职场好人缘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从思辨的角度破解了赢得好人缘的成功秘密,阐释了赢得好人缘的构成要素,揭示了赢得好人缘的修炼途径。
  •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心态培养全集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心态培养全集

    本书通过一些积极观念的引导,帮助青少年养成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为以后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 提升修养的118种现代礼仪

    提升修养的118种现代礼仪

    爱默生说:“美好的行为比美好的外表更有力量;美好的行为比形象和外貌更能带给人快乐。这是一种精美的人生艺术。”“以礼服人”、“礼多人不怪”,这是古老的中国格言,它在今天仍有十分实用的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礼仪作为联系沟通交往的桥梁,显得更为重要。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东西方文化之间产生了密切的交流与激烈的碰撞,这就促使了世界各地的礼仪与习俗不断地融合与发展。因此,我们就要了解符合时代精神的礼仪知识,良好的礼仪教养本身就是财富。举止优雅的人离开了金钱也能够成功,秘密就在于他们拥有世界各地最受欢迎的“通行证”—礼。
热门推荐
  • 做的就是漂亮:左右逢源的处世方

    做的就是漂亮:左右逢源的处世方

    做人的学问是永远的难题,大凡有所成就的人,他们在为人处世上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案,能将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做到左右逢源。本书融合了与各种人相处的方法策略,内容丰富,汇聚了古今中外新奇而精妙的故事和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鲜活事例,并同现代社会交际应酬中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通过阅读本书,你将会学到成功为人、漂亮做事的秘诀,本书实为成就你精彩人生的经典之作。
  • 末日联盟之有只猴子不西游

    末日联盟之有只猴子不西游

    阴谋诡计算什么?只要阿狸在我身边,只要棍子在手里,什么都不是事!
  • 卡布尼行星计划

    卡布尼行星计划

    地球,银河系第三悬臂一个微小星系中的微小星球,而X行星,是神秘的,至少,你所处的这个时代,没有人知道,那上面有什么,更没有人知道,那上面将会有什么……昨日,人类尚处在懵懂之中,今天,创下了壮烈的文明。这是一场奇迹,却又是一场悲剧。“知道Mldek吗?”“那个传说?怎么了?”“嘿嘿~”我来自公元2070年,为你讲述这人类历史上的悲剧与辉煌!本书原名《X行星计划》。
  • 冥王溺宠:腹黑萌妃很倾城

    冥王溺宠:腹黑萌妃很倾城

    她是素颜女神,也是高级杀手!在别人面前很高冷,而背后却希望有个人可以懂她。她,风云国的将军大小姐,一次高烧让她变得痴傻,更是喜欢犯花痴,从小受人欺淩。当她变成她,整渣男,欺渣妹,更是狂傲无比。他是风云国的三殿下,人称冥王,脾气更是暴躁无比,厌恶女子,所有人不得离他1米近,就连他的手下也不行,否则杀之。刚出生,天上就出现异像,被人说成是风云国的煞星。长大后,他嗤之以鼻。当她出现在他的视线,让他觉着自己的世界不再诙谐。从此宠她入骨,让她习惯自己的存在。对于他的宠爱,她直接回应,因为她在这个时代没有如何势力。当腹黑遇上腹黑,到底会有怎样的故事呢?【本简介纯属虚构】
  • 橄榄成渣

    橄榄成渣

    本书是高军(豆瓣网名“风行水上”)继《世间的盐》之后又一绘饰世事百态的随笔集,延续其一贯的极富趣味、极见人情的写作风格。全书分为五辑:人入中年,经历渐多,世事的悲欢离合,眼看既多,心灵亦丰富通达,将这些酸甜苦辣滋味一一写来,而有厚道的个性与谐趣的智慧打底,有厚度,有温度,是中年人通达的心与孩子天真的眼合在一起,是为《橄榄成渣》《在人间》;以行云流水、如风如雾的文字想象古来故事,写来泼灵精怪,有《聊斋》遗韵,是为《异谭》;记皖南生活,江南风物,其语淡而其味长,有周汪风流,是为《风物绘》;读书有间,成小小短章,为《一握砂》。
  • 萌宝伏击:高冷总裁霸王妻

    萌宝伏击:高冷总裁霸王妻

    一夜春宵,从蝌蚪里蹦跶出个天才包子!养包子,带包子,训包子,带着包子坑老爹!斗情敌,斩仇家,气死个白莲花,她和他并肩作战!她一手擒拿,腹黑低沉,“总裁,我待你好不好?”他见她脸上笑颜如花,泄了气,“好,你待我可好了!”待看她如何捕获多金总裁,调养天才萌宝!
  • 古云谣——阳

    古云谣——阳

    讲述梦想成为大侠的少年,穿越异世后的成长经历。穿越了前世今生,只为与君共醉一场。
  • 总裁的娇妻养成记

    总裁的娇妻养成记

    无神冷扊一只手握着尹千黛的手另一只摸着她的一本正经的道“我这是在纠正你写字的姿势”尹千黛一脸不情愿的道“我要是收了你,家里还要多做一个人的饭”无神冷扊慷慨的道“以后家里的饭我包了”尹千黛又道“我现在有个习惯时不时地就想练练手可又怕伤到自己,这可怎么办?”无神冷扊为难的道“我可以给你当免费的人体试炼”尹千黛又一脸纠结得道“可是追我的那些人我不舍的他们伤心,不然接过来一起住吧”无神冷扊忍无可忍的将尹千黛扑倒咬牙切齿的道“想得美,孩子都有了,我现在就给你办了”……
  • 冰山军少的娇妻

    冰山军少的娇妻

    他等着她,他答应她长大后就就来娶她。边疆传来他牺牲的消息,她终日以泪洗面。终于,他居然回来了,他吻着她,说“芷芸,我回来了……”
  • 百将传

    百将传

    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永远都不懂那些连活着都要用拼尽力气的人艰辛。却还是无知的夺走他们唯一的生存价值。那个时期叫做战国,那个年代平民就是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