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08700000012

第12章 观人思己,博洽多闻见真知(2)

吾爱真理,故愿为之质疑权威

在经学时代,儒家已定为一尊。儒家的经典,已变为“经”。要推倒“经”的权威,那是他连想也没有想到的。

——《三松堂自序》“30年代”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面对众人的指责如是说。他自17岁开始,便拜师于柏拉图门下学习。在长达二十年的学习生涯中,亚里士多德一直以崇敬的心态面对柏拉图,他还曾专门写过一首赞美柏拉图的诗:“在众人之中,他是惟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他对老师柏拉图的情义可见一斑。

然而,即便德如此崇敬柏拉图,在面对老师的错误和缺点时仍能勇敢地指出来。于是,有人指责他背叛了老师他,故而才有了他那句“更爱真理”的名言。这是人理性反思的结果,也是人摆脱本能状态走向智慧的一种姿态。

专门以哲学为研究对象的冯友兰先生,自然也了解亚里士多德所要表达的,对于真理的执著追求,是不会被任何外在的力量所影响的,即使是经典与权威也不例外。面对浩瀚的中国古代哲学典籍,冯友兰先生并非一味地学习与接纳。在研究过程中,他始终秉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吸收精华的同时,也能发现典籍中的漏洞与错误,并将疑团一一解开,将错误一一纠正。冯友兰先生也和亚里士多德一样,是一位爱真理胜过一切的人。

所以,在回顾古人面对文化的态度之时,冯老不自觉地对人们屈从于权威的态度,表现出了不满。他说:“在经学时代,儒家已定为一尊。儒家的经典,已变为‘经’。这就为全国老百姓的思想,立了限制,树了标准,建了框框。在这个时代中,人们的思想都只能活动于‘经’的范围之内。人们即使有一点新的见解,也只可以用注疏的形式发表出来,实际上他们也习惯于依傍古人人才能思想。好像是两腿有病的人用拐杖支着才能行走,离开了拐杖,他的腿就不起作用。要推倒‘经’的权威,那是他连想也没有想到的。”

冯老心中对真理的执著与热爱,使他能跳出盲从权威的框框,勇敢地探寻真理的所在。在治学的过程中,需要的正是冯老这种对待真理的态度:即使面对权威,也要敢于为真理而辩。惠特曼便是一个敢干为真理而战的人。

1842年3月,在百老汇的社会图书馆里,年轻的惠特曼听了著名作家爱默生的演讲后激动不已。他浑身升腾起一股力量:他要倾听大地的、人民的、民族的心声,去创作新的不同凡响的诗篇。

1854年,惠特曼的《草叶集》问世了。这本诗集热情奔放,冲破了传统格律的束缚,用新的形式表达了民主思想和对种族、民族和社会压迫的强烈抗议。它对美国和欧洲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草叶集》的出版使爱默生激动不已,他给予这些诗以极高的评价,称这些诗是“属于美国的诗”,“有着无法形容的魔力”,“有可怕的眼睛和水牛的精神”。

《草叶集》受到爱默生这样很有声誉的作家的褒扬,使得一些本来把它评价得一无是处的报刊马上换了口气,温和了许多。但是惠特曼那创新的写法、不押韵的格式、新颖的思想内容,并非那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他的《草叶集》并未因爱默生的赞扬而畅销。1855年底,他印起了第二版,在这版中他又加进了二十首新诗。

1860年,当惠特曼决定印行第三版《草叶集》,并将补进些新作时,爱默生竭力劝阻惠特曼取消其中几首刻画“性”的诗歌。惠特曼却不以为然地对爱默生说:“那么删后还会是这么好的书吗?”爱默生反驳说:“我没说‘还’是本好书,我说删了就是本好书!”执著的惠特曼仍是不肯让步,他对爱默生表示:“在我灵魂深处,我的意念不服从任何的束缚,而是走自己的路。《草叶集》是不会被删改的,任由它自己繁荣和枯萎吧!”他又说:“世上最脏的书就是被删减过的书,删减意味着道歉、投降……”第三版《草叶集》出版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久,它便跨越国界,传到世界上许多地方去了。

所谓的权威,不过是在某人领域掌握了比常人更多更全面的知识而已,但他们并不能代表真理。面对权威,我们应该有相当的尊重,但绝不能迷信。在求学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要对真理负责,当真理与权威发生分歧时,我们需要勇敢地站出来,质疑权威,找回真理最本真的样子,因为我们热爱真理,别无其他。

牢记“过去”,以免重复跌倒

人不是超人,不是没有错误的,有错误就可以加以批评。

——《理想人生》“中国哲学与民主政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5岁的时候,立志做学问;经过15年,根据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30岁而“立”,做人做事的道理不变了。然而,这时还有怀疑,还有动摇。到了40岁,才真正没有任何疑惑。再过10年,到了50岁才“知天命”。到了60岁,好话在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心如止水,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使其成为好人。70岁时,才“从心所欲”,而又不超越人与人之间该有的规范。

人生便是一点点地经验积累,才得以不断发展、进步的,求知亦是如此。在这个过程之中,人们需要经历的有很多,错误便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人不是超人,不是没有错误的,有错误就可以加以批评。”这种批评,可以来自于别人,也可以来自于自身,无论何者,批评过后的结果都应是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以便在之后的人生路上,不再犯同样的错。

冯友兰先生的学术生涯,也曾出现过一些偏差。年少时的他,阅读着可能拿到手的各种哲学书籍。当他到达哥伦比亚大学之后,他突然发现,“学术是相通”的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他面临的是东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于是,他开始投入西方的哲学世界,直至完全融入。但东方的哲学思维并未被他舍弃,当他阅尽世界哲学名著之后,他开始用西方的哲学思维解读东方哲学,最终达到了中西贯通的境界。无论是曾经年少时对中国哲学的品读,还是后来对西方哲学的研究,都是冯老哲学路上不容忽视的过去。故而,在他的学术道路上,经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自己经过的事,不要轻易将其抛诸脑后,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无视以前的经验教训,必将在人生的道路上大费周折。

相传,在一片深山密林中,一座“仙人居”位于山巅。一日,一位年轻人风尘仆仆,从很远的地方来求见“仙人居”的圣人,想拜他为师,修得正果。年轻人进了深山,走啊走,走了很久,犯难了,路的前方有三条岔路通向不同的地方,年轻人不知道哪一条路能够通向山顶。

忽然,年轻人看见路旁一个老人在小憩,于是走上前去,轻声唤醒老人,询问通向山顶的路。老人睡眼惺忪地嘟哝了一句“左边”,便又睡过去了。年轻人便从左边那条小路往山顶走去。走了很久,路突然消失在一片树林中,年轻人只好原路返回。回到三岔路口,老人家还在睡觉,年轻人又上前问路,老人家舒舒服服地伸了个懒腰,说了一句:“左边。”便又不理他了。年轻人正要分辨,转念一想,也许老人家是从下山角度来讲的“左边”。于是,他又拣了右边那条路往山上走去。走啊走,走了很久,眼前的路又消失了,只剩一片树林。年轻人只好原路返回。

回到三岔路口,见老人家又睡过去了,他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上前推了推老人家,把他叫醒,问道:“你一大把年纪了,何苦来骗我,左边的路我走了,右边的路我也走了,都不能通向山顶,到底哪条路可以去山顶?”老人家笑眯眯地回答:“左边的路不通,右边的路不通,你说哪条路通呢?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吗?”年轻人这才明白过来,应该走中间那条路。年轻人来到了“仙人居”后他虔诚地跪下磕头,圣人笑眯眯地看着他,原来圣人就是三岔路口的那位老人家。

年轻人第二次回到三岔路口时,忘记了自己曾经走过的那两条路,而仍然要向老人问路,他虽然最后到达了山顶,却走了不少的弯路。如果我们铭记过去,吸取此前的教训,一定可以省却很多的麻烦。

可口可乐董事长罗伯特·高兹耶达说:“过去是迈向未来的踏脚石,若不知道踏脚石在何处,必然会被绊倒。”经验是求知路上一笔巨大的财富,唯有懂得合理利用它的人,才能在探寻真理的途中,跨过同样的水坑,避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细水长流,慢而靠得住的办法

不论做何事,凡是可以长久底办法,总是西洋人所谓“慢而靠得住”底办法,亦即是所谓“细水长流”底办法。

——《冯友兰谈哲学》“励勤俭”

速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人人追求的东西,越来越多的人忘记了最初蹒跚学步时的经历,越来越多的人忘记了“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惬意。相反,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自己可以一步登天,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自己可以一夜成名……

人们的期望在变,社会也在变。人们不用再为从一地到另一地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而烦恼,因为有了飞机就可以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到达;人们可以不用再为了找不到书而焦虑,因为有了电脑所有的书都无所遁形……但这个世界的规律却没变,吃东西时,还是得一口一口吃;睡觉时,还是得够八个小时才会清醒;读书时,还是得一点一点地去看;工作时,还是得一步一步地去做……“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所以,脚踏实地一步步去过人生,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同类推荐
  • 逢凶化吉之道:避开人生道路上的九大陷阱

    逢凶化吉之道:避开人生道路上的九大陷阱

    本书总结出了人生道路上的九大陷阱,即“意志脆弱,悲观失望”、“盲目冲动,三心二意”、“走不出自卑忧郁的阴影”、“囊中羞涩的尴尬”等。
  • 百年北大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百年北大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本书从学习、立身、处世、自身修养等方面,围绕北大精神,精心辑选了100多个小故事,这些故事或节选自北大名人典故,或为北大学子的成功案例,或者是北大教授或名人政要在北大授课和演讲时引用的故事,或为北大学子喜闻乐见,在北大学子之间广为流传的故事,希望对广大年轻学子的学习和成长有所助益。
  • 说话高手

    说话高手

    本书将教你用最短时间学会如何说好、说巧的方法,全书共有8章,包括:“怎样成为说话高手”、“怎样做好谈话准备”、“如何打动你的听众”、“如何巧妙反驳对手”等。
  • 女人心计:提升女性魅力的12种心理技巧

    女人心计:提升女性魅力的12种心理技巧

    《女人心计——提升女性魅力的12种心理技巧》一书,将会帮助女人拨开重重迷雾,破译专属于自己的魅力密码。
  • 即席讲话

    即席讲话

    作为领导者,必须出入各种公众场合,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谈判、演讲,说服他人,激励员工,和各种人打交道,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讲话的艺术。
热门推荐
  • 小艾的小爱

    小艾的小爱

    爸爸护着,妈妈爱着,这样的童年让小艾哭再多次都不知道眼泪的本味是咸的,直到被时间慢慢催促成一个大女孩时,早熟开始让她体会眼泪的咸味……它是深居山林的老狼,命运让它从死亡中逃脱,说不清是幸运还是不幸,活下来了,就总该要活出自己的一口气,这是狼血里生来就有的魄力。它的出现,像是生活刻意为它安排的剧场,梦里梦外,让她转危为安。在风起云涌的时光中,它护她周全,她盼它安好。在风轻云淡的日子里,它和风赛跑,她与影子玩闹。
  • 这地方只有我在

    这地方只有我在

    这篇不好。敬请关注石页新作。
  • TFBOYS之青春荒唐我不负你

    TFBOYS之青春荒唐我不负你

    不爱学习,不爱偶像,不爱吃饭,不爱哥哥,宁婷偏喜欢玩手机。喜欢追星,喜欢零食,喜欢画画,夏玫偏不喜欢运动。喜欢安静,不喜欢游戏,喜欢学习,不喜欢可乐,柳郁颜偏偏不爱偶像。“喂,小子你撞到我了。”“零食没有,要命一条。”“你再翻一个白眼试试。”看三个不靠谱闺蜜如何玩转青春。
  • 长生诰

    长生诰

    【长生诰,命诰长生】当长生的祭祀开始,我被迫在世界的尽头寻找所谓的真相。诡异的战国古墓,沉没的世外仙岛,从未记载的神秘古国……扑朔迷离,悬念重重。我,我叫刘枫,是个孤独的盗墓贼。
  • 黎明总在

    黎明总在

    一个是呆萌且傻得有些天真的腐女,一个是阳光帅气的校草学长,还有另一个腹黑逗逼的痞子少年!在那最美的年龄,最为青葱的岁月相遇,不论结局如何,终究留下了最美的故事
  • 陌夏之秋

    陌夏之秋

    这本书写了陌家千金和陈家少爷的相遇,爱恋,有虐,有甜,他们在秋天相遇,在夏天结婚,他们之间有爱也有恨,欢迎你的观看
  • 月影血

    月影血

    他是魔教魔主,武艺独霸天下,他冷漠残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无爱无情却独独爱上卑贱冷漠的她。她是十王爷的月亮,圣上的宝贝,是夜阑国最尊贵的金枝玉叶,却因仇家的追杀使得年幼的她流落民间,在饥饿与寒冷中她遇到了他,他救了她却给了她最卑贱的身份---影卫,这个比烟花之地中的人更卑贱三分的影卫,她在永无光明的黑暗之地生存着,唯一支撑着她信念的是那个在桃花树下朦胧的儿时梦境。他是夜阑国的十王爷,他宠溺着他的小月亮,可他却不知他的这种宠溺之情早在思念她的无数个日夜之中慢慢变质,他不知他宠溺的小月亮早已成为了他心中的所有,他的爱,但是他的小月亮早已不再是属于他一人的了,他只有将这种不伦之恋埋藏在
  • 上古世纪之倾城之泪

    上古世纪之倾城之泪

    他,是兽灵族百年内最为优秀的统帅,麾下勇士,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肩负着一统原大陆的使命!她,是新月王国的公主,在亲眼目睹父兄沙场喋血之后,就毅然决然的肩负起国家兴亡的重任!然而,这样一对不死不休的敌人,却有着一段让彼此都刻骨铭心的爱恋缠绵!刀与剑的交锋,爱与恨的缠绵!一颗倾城之泪,演绎着一场凄婉绝伦的故事……
  • 六界之万古神尊

    六界之万古神尊

    那一年桃花树下的相遇,注定永生永世纠缠不清。他是至高无上的神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她,只是青丘国不谙世事修炼一千年的紫色小狐狸。为了他,她放弃了永恒的生命,进入轮回,更是将一颗琉璃心献给了他。传说,将自己心爱的人的名字写在三生石上,那下一世就会遇到他,而我怎么都想不到我该写谁的名字呢?
  • 魂界霸宠

    魂界霸宠

    一个16岁的少年意外的在一次事故中,遇到了一个自称为冥王的人。被强迫带到了来到了与自己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大陆。那里的人称之为魂界,那里没有学校没有老师。主人公却渐渐地发现那里充满着邪恶和人性的泯灭。那里以武力暴力解决问题。然而他们不用现代科技那样的热武器。是哪个宇宙最神奇的生命魂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