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无法区分计算出来的弹性是劳动的需求弹性还是劳动的供给弹性。但是由于劳动供给弹性比劳动需求弹性要稳定得多,劳动需求函数由于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非资本主义部门的实际工资和资本主义部门的劳动力规模之间计算出的弹性几乎可以认为是劳动的供给弹性。
在以上的五个标准中,标准一是转折点理论的直接反映,为判定转折点提供了最直接的标准。第二缜密的检验由标准五给出,它利用了非资本主义部门对资本主义部门的劳动供给弹性。但是这两个指标在方法上存在一些缺陷,如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信性问题,为了弥补这些缺陷,作者尝试引入标准二、标准三和标准四。
3.利用上述五个指标进行计算并找出日本经济的转折点
对于标准一和标准二,农业工资和农业边际生产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二战”后比“二战”前更加密切。战后时期,农业工资和农业边际生产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从地区数据来看,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出现。
对于标准三,实际工资在长期波动的下降阶段(1961—1965年)的上涨远快于在上升阶段(1954—1961年)的上涨。
对于标准四,非熟练劳动力与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别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并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缩小。
对于标准五,农业劳动力对非农业的供给弹性,在1958年和1959年之间有一个逐步的下降。
综上所述,日本经济的转折点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并且最晚不会晚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
四、简要评价
转折点理论是发展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各方的关注,但是对于转折点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支持这一理论。南亮进的《经济发展的转折点:日本经验》一书从转折点理论出发,寻找出可以用来衡量转折点的五个具体指标并计算了日本的转折点,从实证的角度证实了转折点理论,使得这一理论在实践中有了更强的实用性。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东亚新兴经济体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除日本以外,韩国和中国台湾等也先后实现了刘易斯转折。中国正面临经济转型,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和进城务工人员工资上涨都预示着中国经济即将到达转折点,近期国内相关的研究也开始出现,关于中国经济转折点的预测也有很多,但大都没有具体的方法支持,可以参考借鉴本书中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也是一本关于转折点寻找的方法论研究的启示性著作。
扩展性阅读文献
[1][美]迈克尔P.托达罗.发展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蔡昉.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
2010(4).
[4]张善儒.战后日本经济转折时期的政策及其特点[J].日本研究,1985(4).
[5]金明善.转折时期的日本经济[J].亚太经济,1989(2).
[6]郭金兴,宋蓉蓉.剩余劳动与刘易斯转折的国际经验及理论反思[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10).
(作者: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曦)
杨小凯
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
Economics:New Classical Versus Neoclassical Frameworks①
①[澳]杨小凯著张定胜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一、作者简介
杨小凯(1948—2004),是澳大利亚莫纳什(Monash)大学经济系讲座教授,海外著名华人经济学家。
主要著作有《专业化和经济组织》(与黄有光合著,2000年)。《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一书试图“对经济学根基进行重新梳理”,特别是把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论与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相融合,出版后引起广泛关注。
二、本书精要
本书的理论核心在于分工与专业化问题,由于处理技术的原因,自马歇尔以来的大多数经济学者无法将分工与专业化思想数学形式化,从而导致主流经济学忽视分工与专业化理论的发展,因此,不能解释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知识存量增加、市场一体化程度和市场容量增大、企业出现和发展等诸多现象的共生。作者结合近年来经济学对于线性、非线性规划、控制论、博弈论等工具应用的成果,发展了分工基础上的新兴古典理论分析框架,“使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得以在具有新教学模式的现代躯体中复活”。
本书从消费者—生产者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出发,用超边际分析法分析社会分工网络规模是如何由市场来决定的。需求和供给被看作是分工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不仅取决于一个给定分工网络模式下的资源分配,而且取决于分工网络的模式。作者把社会形态的专业化和分工分为三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局部分工的经济形态及完全分工的经济形态。分工为什么会产生?杨小凯借助斯密的观点认为分工和专业化有三种好处:(1)分工与专业化有助于劳动者提高劳动熟练程度;(2)减少从一种生产操作转向另一种操作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3)有助于新机器和新技术的创新发明和运用。然而分工与专业化的扩大,必然导致市场与交易范围的扩大;市场与交易范围的扩大,必然导致交易费用的扩大。因此,分工与专业化的边界在于生产成本的减少和交易费用扩大的均衡。本书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1)每个决策者都是一个消费者—生产者,他们用边际分析对每个贸易模式计算资源分配,然后用总成本—收益分析法来从众多的角点解中选择最优的贸易模式和专业化水平。这两步决策程序,就被称为超边际分析。最优决策总是一个角点解而非内点解。(2)生产函数是对每个消费者—生产者设定的,且代表每个人对所有可能的生产活动边干边学的能力。企业制度在个体决定去选择一个高的分工水平,并且用劳动市场来协调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之间的分工时才会出现。同时,作为个体生产函数组合的企业生产函数也在事后出现。整个行业呈现为一个相互关联的分工网络,使得一般递增报酬和分工的网络效果同一个竞争性的市场是相容的。由于分工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帕累托最优效用边界可能不同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同样,在竞争性均衡中,边际成本定价法不再成立。这一特征使它区别于所有有规模经济的模型。(3)交易费用对均衡的分工网络大小有着重要的含义。随着交易费用系数下降,均衡的分工网络规模扩大,总和生产力和社会福利会提高,而总交易费用也会提高。
三、论著内容
首先,经济学不仅是关于资源分配的学科,而且是一门处理两难冲突的学科。在传统教科书中,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如何在人们的需求之间进行分配的学问,即在资源稀缺度给定的情况下,由生产和消费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和数量在市场上决定。本书作者认为,新古典经济学误解了以亚当·斯密为首的古典经济学,斯密更关心的是分工如何能够减少资源的稀缺性,从而使一个社会变得更加富裕。因此,在考虑新古典关于资源的稀缺性问题及古典的分工问题时,作者提出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之间两难冲突的学问。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消费和生产方面两难冲突的最主要表现。这种两难冲突,往往是互为消长的力量之间的一个折中,而它又由个体的自利决策决定。因此,分工经济和交易费用之间的有效的两难折中,可以用来解释资源的稀缺程度是如何由个体的自利决策及其相互交往作用内生决定。因此,作者将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分工可以降低资源稀缺性并提高国家财富的核心思想进行了形式化。
其次,本书提出新的分析框架。书中的新兴古典理论分析框架与新古典理论分析框架存在区别:新兴古典使用专业化经济和网络效应的概念描述生产条件,纯消费者和企业之间没有事前的绝对分离,交易成本对经济组织均衡的拓扑性质有着重要的含义;新古典经济学使用规模经济概念描述生产条件,消费者与企业绝对分离,没有交易成本的拓扑性质。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以规模化替代专业化只需要讨论与资源配置有关的产品数量和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没有考虑生产率和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或企业的内部专业化等。在工具上,新古典采用边际的分析方法,而新兴古典经济学采用超边际的分析方法。边际分析适用纯消费者和纯生产者的两分情况之下,可以避免“角点解”只求“内点解”。超边际分析则认为每个经济主体都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提出了“消费—生产者”的概念,并运用非线性规划对每一角点进行边际分析,然后在角点之间进行总效益费用分析。对每一角点的边际分析仍然是为了解决给定分工结构时的资源配置问题,它决定着总需求是对不同产品的相对需求和供给的结构;角点之间的总效益费用分析则是为了决定专业化水平和经济组织结构,而所有人的此类决策决定分工水平、分工水平决定市场容量及总量需求。从边际分析到超边际分析的演进,也正是新兴古典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最大超越。该书并不是仅仅强调新兴古典方法,而是重视在新古典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比较,过渡到新兴古典理论的阐述。因而书中有大量两种理论的模型比较与对照讲解。
再次,关于企业理论的分析。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企业和市场一样是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普通的市场交换与企业内的组织和资源分配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企业的产生在于作为资源配置手段所产生的成本小于市场所产生的交易费用,因此,企业产生的原因在于市场交易费用过大。而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框架里,每个主场主体的第一选择是对专业的选择,而企业只是第二选择,即对组织交易方式的选择。换句话说,企业出现的原因是,用这种形式组织分工比直接用产品市场组织分工更有效率。当劳动的交易效率高于中间产品的交易效率时,分工会通过劳动市场和厂商来组织,而当用来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交易效率比用来生产最终产品劳动交易效率低时,中间产品专家是企业的老板;反之,最终产品专家是老板。企业的非对称剩余控制权和收益权,可用来将最低交易效率的活动卷入分工,同时又避免对这类活动的产出和投入直接定价,而剩余收益就是这类活动的间接价格。因此,企业的两难冲突存在于交易成本和专业化的递增报酬之间。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里,企业存在于这些情况:(1)雇主和雇员的剩余控制权或者权威是非对称的;(2)只有雇员的利益被规定,以至于雇主收到在义务偿付以后剩余的任何收入;(3)雇员的劳动被转换成后来在市场上出售的货物。
最后,关于国际贸易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来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及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资源禀赋理论,尽管这些理论具有很强的解释性,但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无法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及为什么发达国家间的国际贸易要比发展中国家间的国际贸易更为频繁。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每个人天生条件可能相同,不存在外生比较优势,人们偏好多样化的消费。专业化生产能带来高效率,却增加交易费用。如果存在着社会分工,则全社会将出现分工经济,即分工后的总和生产力高于自给自足的水平。这种分工经济是以内生比较利益为基础的。专业化的发展水平不同,带来的经济效率也是不同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在市场上存在不止一个经济主体和不止一种商品时,至少会存在两对相互冲突的力量,即专业化收益与交易费用、多样化消费收益与消费决策费用。当交易效率低下时,人们只能自给自足,同时每人有限的时间也不能用于生产很多种产品,所以产品种类很少。当交易效率上升时,专业化程度和产品种类可以通过分工的演进而同时提升。这就很容易对国内贸易如何演进到国际贸易进行了解释:当交易效率高到使一国有限人口不足以容纳很高的最优分工水平时,国际贸易就产生了。一般而言,发达国家的专业化水平一般要高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国际贸易也较发展中国家频繁。
四、简要评价
本书试图为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劳动分工是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原动力这一伟大洞见,提供微观机制和数学框架,并创立挑战新古典经济学的崭新学派——“新兴古典经济学”。作为对现代经济学作出理论性贡献或挑战现有理论体系的一部有影响著作,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扩展性阅读文献
[1]包学松.杨小凯新兴古典经济学述评[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5).
[2]陈克禄.新兴古典经济学研究述评[J].江苏社会科学,2008(4).
[3]李晓晨,肖立东.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述评[J].金融经济,2011(2).
[4]周梅妮,林利,张振威.新兴古典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复兴[J].商业研究,2010(2).
[5]李利明,邢惠清.《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简评[J].经济学动态,2001(1).
[6]周梅妮,郑辉昌.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及其框架[J].重庆社会科学,2009(4).
(作者: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