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卡语里,“阿卡布兰卡”,意为神赐之地、应许之地。
从星月在乌卡人中显圣,做出神圣的预言开始,乌卡人就把预言中的村落称为“阿卡布兰卡”。
每天中午,女人们都会拿出采集到的果子作为食物;祝余的那一份,则由蒂雅专门送到他的房子里。
傍晚,狩猎回来的男人们,会把猎到的猎物堆积在村落中央的空地,由女祭师负责分配。
在这个小小的原始社会里,社会分工已经出现了,男人负责狩猎,伐木,建造;女人负责采集,编织。
工具都是石制,看来祝余的判断没有出错,这里的社会阶段用地球上的标准来划分的话,果然是处在新石器时代。
只是原始农业、畜牧业都还没有出现,食物获取依然是采集、渔猎为主,应该还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早期。
虽然是母系社会,好在村子并不是像地球上那样,实行族外婚制,子女跟随母亲,因而无父无夫的社会。一夫一妻制已经产生,和一妻多夫制并存,不然对蒂雅深具好感的祝余会发疯也说不定。
在村子里简陋的社会结构里,女祭师的地位算得上无比的崇高。身兼祭师、村长两职,还掌握了分配食物的权力。在没有剩余产品,私有制还未萌芽的时代,祭师和后世的皇帝也差不多。
可惜贫乏的生产力让女祭师的女儿蒂雅也必须辛苦的劳作,在祝余到来之前,蒂雅作为采集的首领,每天要带领女人在森林里花上大半天时间,采集各种水果,野生的可食植物。
尽管村子里每个都在辛勤的劳作,但生产效率仍然十分低下。还有不少乌卡人,跟随古老相传的预言,从各处来到阿卡布兰卡定居。人口不断的增长,周边资源的总量却有限,没有足够的食物,每年都有五十岁以上的老人离开村落等死,只为了能给后代减轻口粮的负担。
一直受到村人供养的祝余,终于坐不住了,在观察到这个村子落后的生存状况之后,决心利用穿越者的优势,又快又稳的推动乌卡人村落的生产力发展,解决乌卡人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推进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私有制的产生。
时间距离祝余来到阿卡布兰卡,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
在平均身高只有一米五左右的乌卡人里,一米七八的祝余无疑是鹤立鸡群,怪不得每个乌卡人碰到在村子里闲逛的祝余,都会拜倒在地,显示自己的崇敬。
每天白吃白喝的祝余,肯定担不起着乌卡人的崇敬,在他的强烈要求之下,他开始每天参与乌卡人的狩猎活动,仔细观察,寻找能提高食物获取效率的办法。
强壮的体魄让他在狩猎活动中如鱼得水,一个人猎到的野兽,足足顶得上两三个乌卡人的收获。但是相对于阿卡布兰卡庞大的需求来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对祝余改造乌卡人社会的伟大理想毫无帮助。
古老的狩猎传统,急迫的生存压力,乌卡人在工具有限的情况下,在狩猎方面已经把人类的智慧发挥到了最佳。在狩猎工具没有大的变化之前,狩猎效率很难获得大的提高。
可惜作为一个文科生,祝余的现代知识对技术的进步,工具的革新毫无用处。没有专业的背景知识,哪怕知道石器工具之后应该是青铜工具,祝余也无法指导乌卡人挖掘铜矿,冶炼青铜器。
无奈之下,只能转变思路,搜肠刮肚的回忆历史老师教过的课程,想利用高屋建瓴的眼光,来指导乌卡人的社会生产。
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对了,母系氏族转变到父系氏族的关键是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女人从事的采集业不再作为唯一稳定的食物来源,男人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的生产部门中逐渐占据主导的地位。
农业,只有发展农业才是乌卡人唯一的出路。
找到了方向,祝余不再每天跟随男人们外出打猎,而是跟随女人们外出采集,收集各种各样的种子,用以开发原始农业。
女人们采集的食物,大多是水果、蘑菇一类的东西,漫长的生长周期或是不稳定的来源,都让这些乌卡人的传统食物不能作为农业的基石。
祝余只好带上蒂雅,探索着人迹罕至的森林,寻找能够作为农耕主体的植物。
花了快一个星期,祝余到到了一些类似稻谷、麦子的植物,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他,也无从辨认那到底是什么植物,只好收集了不少种子,准备在实践中检验了。
选好了种植的作物,就应该选择适宜的耕地了。
原始的耕种应该选择一块光照充足,地形平坦,树木丰茂的林地。
不选择开阔的草地,是由于清除草地上植被的地上部分虽然比较容易,但身处石器时代没有翻土工具的乌卡人,难以清除地下纵横交错的根茎,从而阻碍种植作物的生长。
在林地上,虽然要砍倒土地上的树木,但焚烧树木过后,残留了下大量的草木灰,凡植物所含的矿质元素,草木灰中几乎都含有。在化肥发明之前,草木灰一直是人类增加土壤肥力的有效手段。
走遍了村子周围,祝余才找到了合适的林地。
找到合适的地点后,祝余来到的蒂雅的母亲,也就是村子祭师的面前。
“我需要,人,砍树。”乌卡人简朴的语言很难说出一个完整的长句,要想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祝余不得不斟字酌句的开口。
交流的不便,让祝余有很大的困扰,但和饥荒的现实威胁比起来,对语言的改造,只能作为一个长期的工作来做。
女祭师的眼神里明显流露出疑惑的神情,完全不理解她等待的神,给她的第一个旨意。
“房子,够了,不需要砍树。”
祝余没理会他信徒的迷茫,用坚定的语气开口道:“人,砍树,食物。我,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