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9600000013

第13章 (六国) (2)

第五卷(六国) (2)

阿踰陀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谷稼丰盛华果繁茂。气序和畅风俗善顺。好营福勤学艺。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大乘小乘兼功习学。天祠十所。异道寡少。大城中有故伽蓝。是伐苏畔度菩萨(唐言世亲。旧曰婆薮盘豆译曰天亲讹谬也)数十年中于此制作大小乘诸异论。其侧故基。是世亲菩萨。为诸国王四方俊彦沙门婆罗门等。讲义说法堂也。

城北四五里。临殑伽河岸大伽蓝中有窣堵波。高二百余尺。无忧王之所建也。是如来为天人众于此三月说诸妙法。其侧窣堵波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伽蓝西四五里有如来发爪窣堵波。

发爪窣堵波北伽蓝余趾。昔经部室利逻多(唐言胜受)论师。于此制造。经部毘婆沙论。

城西南五六里。大庵没罗林中有故伽蓝。是阿僧伽(唐言无着)菩萨请益导凡之处。无着菩萨夜升天宫于慈氏菩萨所受瑜伽师地论庄严大乘经论中边分别论等。昼为大众讲宣妙理。庵没罗林西北百余步有如来发爪窣堵波。其侧故基。是世亲菩萨从睹史多天下见无着菩萨处。无着菩萨健驮逻国人也。佛去世后一千年中诞灵利见承风悟道。从弥沙塞部出家修学。顷之回信大乘。其弟世亲菩萨于说一切有部出家受业。博闻强识达学研机。无着弟子佛陀僧诃(唐言师子觉)者。密行莫测高才有闻。二三贤哲每相谓曰。凡修行业愿觐慈氏。若先舍寿得遂宿心。当相报语以知所至。

其后师子觉先舍寿命。三年不报。世亲菩萨寻亦舍寿。时经六月亦无报命。时诸异学咸皆讥诮。以为世亲菩萨及师子觉。流转恶趣遂无灵鉴。其后无着菩萨于夜初分。方为门人教授定法。灯光忽翳空中大明。有一天仙乘虚下降。即进阶庭敬礼无着。无着曰。尔来何暮今名何谓。对曰。从此舍寿命往睹史多天。慈氏内众莲华中生。莲华纔开慈氏赞曰。善来广慧。善来广慧。旋绕纔周即来报命。无着菩萨曰。师子觉者今何所在。曰我旋绕时。见师子觉在外众中耽着欲乐。无遐相顾讵能来报。无着菩萨曰。斯事已矣。慈氏何相。演说何法。曰慈氏相好言莫能宣。演说妙法义不异此。然菩萨妙音清畅和雅。闻者忘倦受者无厌。

无着讲堂故基西北四十余里至故伽蓝。北临殑伽河。中有砖窣堵波。高百余尺。世亲菩萨初发大乘心处。世亲菩萨自北印度至于此也。时无着菩萨命其门人令往迎候。至此伽蓝遇而会见。无着弟子止户牖外。夜分之后诵十地经。世亲闻已感悟追悔。甚深妙法昔所未闻。诽谤之愆源发于舌。舌为罪本今宜除断。即执铦刀欲自断舌。乃见无着住立告曰。夫大乘教者至真之理也。诸佛所赞众圣攸宗。吾欲诲尔。尔今自悟。悟其时矣何善如之。诸佛圣教断舌非悔。昔以舌毁大乘。今以舌赞大乘。补过自新犹为善矣。杜口绝言其利安在。作是语已忽不复见。世亲承命遂不断舌。旦诣无着谘受大乘。于是研精覃思制大乘论。凡百余部并盛宣行。从此东行三百余里。渡殑伽河北至阿耶穆佉国(中印度境)。

阿耶穆佉国。周二千四五百里。国大都城临殑伽河。周二十余里。其气序土宜同阿踰陀国。人淳俗质勤学好福。伽蓝五所僧徒千余人。习学小乘正量部法。天祠十余所。异道杂居。

城东南不远临殑伽河岸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高二百余尺。是如来昔于此处三月说法。其侧则有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复有如来发爪青石窣堵波。其侧伽蓝僧徒二百余人。佛像庄饰威严如在。台阁宏丽奇制郁起。是昔佛陀驮婆(唐言觉使)论师。于此制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从此东南行七百余里渡殑伽河南阎牟那河北至钵逻耶伽国(中印度境)。

钵逻耶伽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据两河交。周二十余里。稼穑滋盛果木扶疏。气序和畅风俗善顺。好学艺信外道。伽蓝两所。僧徒寡少。并皆习学小乘法教。天祠数百异道寔多。

大城西南瞻博迦华林中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基虽倾陷尚百余尺。在昔如来于此处降伏外道。其侧则有发爪窣堵波经行遗迹。

发爪窣堵波侧有故伽蓝。是提婆(唐言天受)菩萨作广百论。挫小乘伏外道处。初提婆菩萨自南印度至此伽蓝。城中有外道婆罗门。高论有闻辩才无碍。循名责实反质穷辞。雅知提婆博究玄奥。欲挫其锋。乃循名问曰。汝为何名。提婆曰名天。外道曰。天是谁。提婆曰我。外道曰。我是谁。提婆曰狗。外道曰。狗是谁。提婆曰汝。外道曰。汝是谁。提婆曰天。外道曰。天是谁。提婆曰我。外道曰。我是谁。提婆曰狗。外道曰。谁是狗。提婆曰汝。外道曰。汝是谁。提婆曰天。如是循环。外道方悟。自时厥后深敬风猷。城中有天祠。莹饰轮焕灵异多端。依其典籍。此处是众生殖福之胜地也。能于此祠捐舍一钱。功踰他所惠施千金。复能轻生祠中断命。受天福乐悠永无穷。

天祠堂前有一大树。枝叶扶疏阴影蒙密。有食人鬼依而栖宅。故其左右多有遗骸。若人至此祠中无不轻舍身命。既怵邪说又为神诱。自古迄今习谬无替。近有婆罗门族姓子也。阔达多智明敏高才。来至祠中谓众人曰。夫曲俗鄙志难以导诱。吾方同事然后摄化。亦既登临俯谓友曰。吾有死矣。昔谓诡妄今验真实。天仙伎乐依空接引。当从胜境捐此鄙形。寻欲投身自取殒绝。亲友谏喻其志不移。遂布衣服遍周树下。及其自投得全驱命。久而醒曰。唯见空中诸天召命。斯乃邪神所引。非得天乐也。

大城东两河交广十余里。土地爽垲细沙弥漫。自古至今诸王豪族。凡有舍施莫不至止。周给不计号大施场。今戒日王者。聿修前绪笃述惠施。五年积财一旦倾舍。于其施场多聚珍货。初第一日置大佛像众宝庄严。即持上妙奇珍而以奉施。次常住僧。次见前众。次高才硕学博物多能。次外道学徒隐沦肥遁。次鳏寡孤独贫穷乞人。备极珍玩穷诸上馔。如是节级莫不周施。府库既倾服玩都尽。髻中明珠身诸璎珞。次第施与初无所悔。既舍施已。称曰。乐哉。凡吾所有已入金刚坚固藏矣。从此之后诸国君王。各献珍服。尝不踰旬府库充仞。

大施场东合流口。日数百人自溺而死。彼俗以为欲求生天。当于此处绝粒自沈。沐浴中流罪垢消灭。是以异国远方相趁萃止。七日断食然后绝命。至于山猿野鹿群游水滨。或濯流而返。或绝食而死。当戒日王之大施有。有一猕猴居河之滨。独在树下屏迹绝食。经数日后自饿而死。故诸外道修苦行者。于河中立高柱。日将旦也便即升之。一手一足执柱端蹑傍杙。一手一足虚悬外申。临空不屈。延颈张目。视日右转。逮乎曛暮方乃下焉。若此者其徒数十。冀斯勤苦出离生死。或数十年未尝懈息。从此西南入大林中。恶兽野象群暴行旅。非多徒党难之经涉。行五百余里至憍赏弥国(旧曰拘睒弥国讹也。中印度境)。

憍赏弥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土称沃壤地利丰植。粳稻多甘蔗茂。气序暑热风俗刚猛。好学典艺崇树福善。伽蓝十余所。倾顿荒芜。僧徒三百余人。学小乘教。天祠五十余所。外道寔多。

城内故宫中有大精舍。高六十余尺。有刻檀佛像。上悬石盖。邬陀衍那王(唐言出爱。旧云优填王讹也)之所作也。灵相间起。神光时照。诸国君王恃力欲举。虽多人众莫能转移。遂图供养。俱言得真。语其源迹即此像也。初如来成正觉已。上升天宫为母说法。三月不还。其王思慕愿图形像。乃请尊者没特伽罗子。以神通力接工人上天宫。亲观妙相雕刻栴檀。如来自天宫还也。刻檀之像起迎世尊。世尊慰曰。教化劳耶。开导末世寔此为冀。

精舍东百余步有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其侧不远有如来井及浴室。井犹充汲。室以颓毁。

城内东南隅有故宅余趾。是具史罗(旧云瞿师罗讹也)长者故宅也。中有佛精舍及发爪窣堵波。复有故基如来浴室也。

城东南不远有故伽蓝。具史罗长者旧园也。中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立。高二百余尺。如来于此数年说法。其侧则有过去四佛座及经行遗迹之所。复有如来发爪窣堵波。伽蓝东南重阁上有故砖室。世亲菩萨尝住此中作唯识论破斥小乘难诸外道。

伽蓝东庵没罗林中有故基。是无着菩萨。于此作显扬圣教论。

城西南八九里毒龙石窟。昔者如来伏此毒龙。于中留影。虽则传记今无所见。其侧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高二百余尺。傍有如来经行遗迹及发爪窣堵波。病苦之徒求愿多愈。释迦法尽此国最后。故上自君王下及众庶。入此国境自然感伤。莫不饮泣悲叹而归。

龙窟东北大林中。行七百余里渡殑伽河。北至迦奢布罗城。周十余里。居人富乐。城傍有故伽蓝。唯余基址。是昔护法菩萨伏外道处。此国先王扶于邪说。欲毁佛法崇敬外道。外道众中召一论师聪敏高明达幽微者。作伪邪书千颂。凡三万二千言。非毁佛法扶正本宗。于是召集僧众令相摧论。外道有胜当毁佛法。众僧无负断舌以谢。是时僧徒惧有退负。集而议曰。慧日已沈法桥将毁。王党外道其可敌乎。事势若斯计将安出。众咸默然无竖议者。护法菩萨年在幼稚。辩慧多闻风范弘远。在大众中扬言赞曰。愚虽不敏请陈其略。诚宜以我疾应王命。高论得胜斯灵佑也。征议堕负乃稚齿也。然则进退有辞法僧无咎。佥曰允谐。如其筹策。寻应王命。即升论座。外道乃提顿纲网抑扬辞义。诵其所执待彼异论。护法菩萨纳其言而笑曰。吾得胜矣。将覆逆而诵耶。为乱辞而诵耶。外道怃然而谓曰。子无自高也。能领语尽此则为胜。顺受其文后释其义。护法乃随其声调述其文义。辞理不谬气韵无差。于是外道闻已欲自断舌。护法曰。断舌非谢改执是悔。即为说法心信意悟。王舍邪道遵崇正法。

护法伏外道侧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也。基虽倾陷。尚高二百余尺。是如来昔于此处六月说法。傍有经行之迹及发爪窣堵波。自此北行百七八十里。至鞞索(山格反)迦国(中印度境)鞞索伽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六里。谷稼殷盛华果具繁。气序和畅风俗淳质。好学不倦求福不回。伽蓝二十余所。僧众三千余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天祠五十余所。外道甚多。

城南道左有大伽蓝。昔提婆设摩阿罗汉。于此造识身论。说无我人。瞿波阿罗汉作圣教要实论。说有我人。因此法执遂深诤论。又是护法菩萨。于此七日中摧伏小乘一百论师。伽蓝侧有窣堵波。高二百余尺。无忧王所建也。如来昔日六年于此说法导化。说法侧有奇树。高六七尺。春秋递代常无增减。是如来昔尝净齿弃其遗枝。因植根柢繁茂至今。诸邪见人及外道众。竞来残伐。寻生如故。其侧不远有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复有如来发爪窣堵波。灵基连隅林沼交映。从此东北行五百余里。至室罗伐悉底国(旧曰舍卫讹也。中印度境)。

同类推荐
  • 聚仙亭

    聚仙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片情

    一片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四库全书精编1

    四库全书精编1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 金石缘

    金石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华夏国学书院主编的《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遴选的唐诗囊括自初唐伊始至唐代末年近百位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其中不乏各时期为人耳熟能详的名篇,亦有此前为其他选本所忽略的佳作。解读语言晓畅明白,深入浅出,兼顾文学性和权威性,是一部普及性强的唐诗选本。在选编时,本书除了考虑唐诗自身的影响力与地位外,还参考了中学教材中的唐诗选用情况。因此本书的赏析注重配合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要,注释详尽,诠释到位,有利于读者把握唐诗语言的准确意义与其使用的修辞技巧。
热门推荐
  • 调皮世子妃

    调皮世子妃

    舒默彤是舒氏企业掌舵人的掌上明珠,一次车祸离奇穿越到一个王府二小姐身上,但为什么这个小姐没人见过面就已经听到她的恶名,任性刁蛮、不明事理还纨绔不化。但终归捡回一条命,但为什么自己的水蓝色眼眸也到了这个小姐身上呢,既然这样,我舒默彤就恢复原来的调皮、腹黑的本性来玩一下吧。
  • 锦瑟:如若初见请勿怀念

    锦瑟:如若初见请勿怀念

    我认为那是我此生唯一一次被他爱上的机会,却不知道是天下间最无悔的悲哀,便是我与他之间的错过。
  • 尘影记

    尘影记

    天地世界,万物生灵。天穹之下,妖族败逃,退入妖界,人族迎来繁荣昌盛的时代,但好景不长,内乱四起,人族内战,生灵涂炭,遂成九国。悲欢离合,世间沧桑,阴谋诡计,人族万年,正值盛世,却是在平静中渐起涟漪,尔虞我诈,猪脚如何逆流而上,成就不凡人生……
  • 网王之魔法高材生

    网王之魔法高材生

    魔法学院的高材生柒月瑶被意外选中来的网王的世界代替别人活着,并且身体的魂魄满足她的一切愿望,魔法.金钱.权利。前世所有的一切。今后的她该何去何从,又会和王子们擦出怎样的火花?当身体的主人再次回归要回身体时,月瑶会怎么选择?当知道自己的身世时,她又该怎么办?......
  • 仙气娇妻:王爷,远一点

    仙气娇妻:王爷,远一点

    前世她是二十一世纪王牌杀手,穿越后竟是一介废柴,奈何她有一个光鲜亮丽的身份,丞相府嫡女......“王爷你说你找谁不好偏偏来找我?呜呜呜......你看你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肯定有一大批貌美如花的女人来找你的,不必吊死在我这一棵树上啊!”小剧场:来爱妃,坐着来,某只拍拍自己的腿。“不要。”“真不要?”“不要……啊~”某男将她压在贵妃榻上,“王爷,适可而止,我又不喜欢你。”。
  • 情深之初

    情深之初

    “你叫我有事吗。”“我们去个地方,到了你就知道了,上车。”“哦。凌深之?”男人并不回答,他带她来到一个没有人的桃花树下,“嫁给我吧,初晴。”她镇住了,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见她泪珠留了下来。他用自己的手轻轻抹了她的眼泪,再一次问:“恩?嫁给我。”
  • 修仙者归来

    修仙者归来

    他是一个人从位面来到都市的修仙者,他是王者归来,猪脚李浩拥有一身强悍的修为。他来到了繁华的都市,又会遇上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惹上他的人又会是怎么样的下场呢?请不要错过精彩内容哦。
  • 诸天剑皇

    诸天剑皇

    陆阳带着遗憾,重生回到少年时代的第五纪年九十五载。‘才能’早已经被夺走,宗族岌岌可危,“最璀璨的一代”妖孽们即将出世,长生神藏的钥匙还在某个地方沉睡,界域战争的阴影正悄然浮出水面……三千小世界、八百上域、九天大世界,震动诸天的号角已经响起。长生不朽、立于诸天之巅——“拔剑吧!”
  • 系统穿越:腹黑上神走远点

    系统穿越:腹黑上神走远点

    一个系统尚未完善,任性引发的血案====她是24世纪新一代青少年,徒有桀骜的性子,却不可奈何;她是龙宫昙花一现的天才,光有公主的称谓,却任人宰割。他是孤傲的上仙,九世历劫终为上神,眼界颇高却对她百般迁就。====“这一次,要活得好,过的漂亮,逆者皆诛!”
  • 赵佗

    赵佗

    本书介绍了秦朝将领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秦拓南疆,屠睢裹尸;史禄凿渠,赵佗戍越;秦开三郡,番禺首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