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700000023

第23章 杂述 (2)

耿楚倥先生传

先生讳定理,字子庸,别号楚倥,诸学士所称八先生是也。诸学士咸知有八先生,先生初不自知也。而此称《楚倥先生传》,何也?夫传者,所以传也。先生初不待传,而此复为传以传之,又何也?盖先生初不待传,而予实不容不为先生传者。按先生有德不耀,是不欲耀其德也,有才无官,是不欲官其才也。不耀德,斯成大德矣;不用才,始称真才矣。人又乌能为先生传乎?且先生始终以学道为事者也,虽学道,人亦不见其有学道之处,故终日口不论道,然目击而道斯存也。所谓虽不湿衣,时时有润者也。

庄纯夫曾告我曰:“八先生云:‘吾始事方湛一。湛一本不知学,而好虚名,故去之。最后得一切平实之旨于太湖,复能收视返听,得黑漆无入无门之旨于心隐,乃始充然自足,深信而不复疑也。唯世人莫可告语者,故遂终身不谈。唯与吾兄天台先生讲论于家庭之间而已。’故亦遂以天台为师,天台亦自谓吾之问学虽有所契,然赖吾八弟之力为多。子庸曾问天台云:‘《学》、《庸》、《语》、《孟》,虽同是论学之书,未审何语最切?’天台云:‘圣人人伦之至一语最切。’子庸谓终不若未发之中之一言也。”予当时闻之,似若两件然者。夫人伦之至,即未发之中。苟不知未发之中,则又安能至乎?盖道至于中,斯至矣。故曰:“中庸其至矣乎。”又曰:“无声无臭至矣。”

岁壬申,楚倥游白下,予时懵然无知,而好谈说。先生默默无言,但问予曰:“学贵自信,故曰‘吾斯之未能信。’又怕自是,故又曰‘自以为是,不可与入尧舜之道。’试看自信与自是有何分别?”予时骤应之曰:“自以为是,故不可与入尧舜之道,不自以为是,亦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楚倥遂大笑而别,盖深喜予之终可入道也。予自是而后,思念楚倥不置,又以未得见天台为恨。丁丑入滇,道经团风,遂舍舟登岸,直抵黄安见楚倥,并睹天台,便有弃官留住之意。楚倥见予萧然,劝予复入,予乃留吾女并吾婿庄纯夫于黄安,而因与之约曰:“待吾三年满,收拾得正四品禄俸归来为居食计,即与先生同登斯岸矣。”楚倥牢记吾言,教戒纯夫学道甚紧。吾女吾婿,天台先生亦一以己女己婿视之矣。

嗟嗟,予敢一日而忘天台之恩乎!既三年,予果来归,奈之何聚首未数载,天台即有内召,楚倥亦遂终天也。既已戚戚无欢,而天台先生亦终守定“人伦之至”一语在心,时时恐予有遗弃之病。予亦守定“未发之中”一言,恐天台或未窥物始,未察伦物之原。故往来论辩,未有休时,遂成磗格,直至今日耳。今幸天诱我衷,使予舍去“未发之中”,而天台亦遂顿忘“人伦之至”。乃知学问之道,两相舍则两相从,两相守则两相病,势固然也。两舍则两忘,两忘则浑然一体,无复事矣。予是以不避老,不畏寒,直走黄安会天台于山中。天台闻予至,亦遂喜之若狂。志同道合,岂偶然邪?然使楚倥先生而在,则片言可以折狱,一言可以回天,又何至苦予十有余年,彼此不化而后乃觉邪。设使未十年而予遂死,予终可以不化邪,予终可以不与天台合邪。故至次日,遂同其子汝念往拜先生之墓,而先生之墓木拱矣。予既痛九原之不可作,故特为此传,而连书三纸以贻之:第一纸以呈天台,志予喜也。第二纸付汝念、汝思,使告而焚之先生之坟,志予恨也。第三纸特寄子健于京,志予喜而且恨,恨而又喜也。盖子健推爱兄之心以及我,可谓无所不至矣。故为传,传予意以告先生云。

敬少时多病,贪生无术,藉楚倥兄介绍,得受业于耿天台先生之门。先生虽知予学沉于二氏,然爱予犹子也。继因往来耿宅,得与李卓吾先生游,心切师事之。两先生以论道相左,今十余年矣。敬居其间,不能赞一辞,口含黄蘖,能以气向人乎?唯恨楚倥兄早逝耳。三日前,得楚倥长郎汝念书。汝念以送庄纯夫到九江,专人驰书白下,报喜于予云:“两先生已聚首,语甚欢契。”越三日,则为十二月二十九,予初度辰也。得卓吾先生寄所著《楚倥先生传》,述两先生契合本末且悉。予读之,不觉泪下曰:“两先生大而化矣,乃适以今日至,岂非予更生辰邪,抑楚倥先生复作也。”因手书而梓之。板成,以付汝念及予婿汝思。周思敬跋。

附周友山为僧明玉书法语(周思敬)

万寿寺僧明玉,事温陵李长者日久矣。长者本为出世故来此,然世人方履人间世,月夜整顿人世事尚无休时,而暇求出世之旨以事出世之人乎?虽出家儿犹然,何况在家者。且长者性方行独,身世孤单,生平不爱见俗人,闻俗语,以故身世亦孤。唯爱读书。读书每见古忠烈士,辄自感慨流涕,故亦时时喜闻人世忠义事。不但以出世故来见长者,长者方喜之,若或有以真正的实忠义事来告,长者亦无不喜也。是故明玉和尚喜以兴福寺开山第一祖无用事告长者云:“兴福寺,古刹也,无用,方僧也。无用游方来至其寺,悯寺憎之衰残,忿居民之侵害,持竹枪连结果一十七条性命,然后走县自明,诣狱请死。县令怜之,欲为出脱,无用不从,遂即自刎。寺僧感其至性,能以身护法,以死卫众,遂以此僧为开山第一祖。至今直寺者守其规程,不敢少犯。”长者闻之,欢喜无量,叫明玉而言曰:“尔莫轻易说此僧也。此僧若在家,即真孝子矣,若在国,则真忠臣矣,若在朋友,则真义士矣,若肯学道参禅,则真出世丈夫,为天人师佛矣。可轻易也邪。盖天地间只有此一副真骨头耳。不问在世出世,但有此,百事无不成办也。”

明玉之告长者,并长者之语明玉如此。今年春,明玉为兴福寺直岁僧来求法语于予,予因以得闻长者之语,遂语明玉曰:“即此是法语矣,又何求乎?苟直岁僧闻此语,则能念祖德也,继继绳绳,山门不坠矣。苟合寺僧闻此语,则毋忘祖功也,岁岁年年,规程一如矣。况因此得闻长者之风,顿明出世大事乎?明玉可即以此语登之于轴,悬之于直寺方丈之室,庶几合寺僧众,云游道侣,过而读焉。或有真正骨头者,急来报我,我将携以见长者,俾长者不至孤单也。”

题关公小像

古称三杰,吾不曰萧何、韩信、张良,而曰刘备、张飞、关公。古称三友,吾不曰直、谅与多闻,而曰桃源三结义。呜呼,唯义不朽,故天地同久,况公皈依三宝,于金仙氏为护法伽蓝,万亿斯年,作吾辈导师哉。某也四方行游,敢曰以公为逑。唯其义之,是以仪之,唯其尚之,是以像之。

三大士像议

观世音像高一尺四寸,文殊像高一尺二寸,面俱向南,而意思实时时照观世音。独普贤像高一尺二寸,面正向如观世音然,而趺坐磐石则如文殊。普贤与文殊二大菩萨所坐石崖,比观世音坐,俱稍下三四寸,俱相去一尺九寸。罗汉等像俱高六七寸,有行立起伏不同。观音坐出石崖一尺三寸,文殊普贤坐,出石崖一尺一寸。别有玲珑山石,覆罩其顶,俱出崖三尺四寸,直至横断崖遂止。高处直顶穿山穴,石崖自东来,至正中亦遂止。观世音旁有善财执花奉献。崖又稍断,复起一陡崖,转向正中坐,坐文殊师利。又自西斜向东,连生两崖:一崖建塔,一崖坐普贤。即此三坐。上方,迢递逶迤,或隐或现,或续或绝,俱峻险古怪,则罗汉等往来其间。用心如意塑出,用上好颜料装成,即有赏,不则明告佛菩萨,即汝罚也。

时有众僧共见,曰:“崖上菩萨,法身莫太小么?”和尚曰:“只有山藏人,未有人包山。”后菩萨像出,和尚立视良久,教处士曰:“三大士总名菩萨,用处亦各不同。观音表慈,须面带慈容,有怜悯众生没在苦海之意。文殊表智,凡事以智为先,智最初生,如少男然,面可悦泽丰满,若喜慰无尽者。普贤表行,须有辛勤之色,恰似诸行未能满足其愿。若知此意,则菩萨真身自然出现,可使往来瞻仰者顿发菩提心矣。岂不大有功德哉?不但尔也,即汝平生塑像以来,一切欺天诳人之罪,皆得销殒矣。”

时有一僧对曰:“也要他先必有求忏悔之心乃可。”和尚呵之曰:“此等腐话,再不须道。”处士金姓,眇一目,视瞻不甚便,而心实平稳可教。像之面目有些不平整,和尚每见,辄叹以为好,岂非以其人乎,抑所叹在骊黄之外也?众僧实不知故。因和尚归方丈,即指令改正。和尚大叫曰:“叫汝不必改,如何又添改也?”金处士牙颤手摇,即答云:“非某甲意,诸人教戒某也。”林时亦在傍,代启和尚曰:“比如菩萨鼻不对嘴,面不端正,亦可不改正乎?”和尚欣然笑曰:“尔等怎解此个道理,尔试定睛一看,当时未改动时,何等神气,何等精采。但有神则自活动,便是善像佛菩萨者矣,何必添补令好看也?好看是形,世间庸俗人也。活动是神,出世间菩萨乘也。好看者,致饰于外,务以悦人,今之假名道学是也。活动者,真意实心,自能照物,非可以肉眼取也。”

适居士杨定见携宝石至,和尚呼侍者取水净洗,因置一茎草于净几之上,取石吸草,以辨真不。盖必真,乃可以安佛菩萨面顶肉髻也。乃石竟不吸草。和尚乃觉曰:“宝石不吸腐草,磁石不引曲针,自古记之矣。快取一茎新草来投之。”一投即吸。和尚喜甚,曰:“石果真矣。此非我喜真也,佛是一团真者,故世有真人,然后知有真佛,有真佛,故自然爱此真人也。唯真识真,唯真逼真,唯真念真,宜哉。然则不但佛爱此真石,我亦爱此真石也。不但我爱此真石,即此一粒真石,亦欲人知其为真,而不欲人以腐草诬之以为不真也。使此真石遇腐人投腐草,不知其性,则此石虽真,毕竟死于腐人之手决矣。”

佛像菩萨坯胎已就,处士长跪合掌而言曰:“请和尚看安五脏。”和尚笑曰:“且住,我且问尔,尔曾留有后门不?若无门,即有腹脏,屎从何出?所以你们愚顽,未达古人立像之意。古人立像,以众生心散乱,欲使之睹佛皈依耳。佛之心肝五脏,非佛罔知,岂是尔等做得出也。且夫世之塑神者,必安五脏,穿七孔,何也?为求其灵而应也,庶几祈福得福,祈免祸得免祸也。此世人塑神事神之本意也。若我与诸佛菩萨则不然。若我以诸佛菩萨为心,则吾心灵,众僧若以诸佛菩萨为心,则众僧心灵。借佛菩萨像以时时考验自己心灵不灵而已。灵则生,不灵则死。是佛菩萨之腹脏常在吾也。”处士又曰:“某日开光,须用活鸡一只刺血点目睛。和尚曰:“我这里佛自解放光,不似世上一等魍魉匠、魑魅僧巧立名色,诳人钱财也。尔且去用心妆出,令一切人见之无不生渴仰心,顿舍深重恩爱苦海,立地欲求安乐解脱、大光明彼岸,即尔塑事毕矣,我愿亦毕矣。无多言,再无多言。”故至今未安五脏,未开光。然虽未开光,而佛光重重照耀,众僧见之,无不渴仰。

至五月五日,和尚闲步廊下,见庄严诸佛菩萨及韦驮尊者像,叹曰:“只这一块泥巴,塑佛成佛,塑菩萨成菩萨,塑尊者成尊者,欲威则威,欲慈则慈,种种变化成就俱可。孰知人为万物之灵,反不如一泥巴土块乎。任尔千言万语,千劝万谕,非聋即哑,不听之矣。果然哉,人之不如一土木也。”

怀林时侍和尚,请曰:“和尚以人为土,人闻之必怒;以土比人,人闻之必以为太过。今乃反以人为不如土木,则其以和尚为胡说乱道,又当何如也?然其实,真不如也,非太过之论也。记得和尚曾叹人之不如狗矣,谓狗终身不肯背主人也。又读孙坚《义马传》,曾叹人之不如马矣,以马犹知报恩,而人则反面无情,不可信也。今又谓人更土木之不如,则凡有情之禽兽,无情之土木,皆在人上者,然则天亦何故而生人乎!”噫,此非尔所知也。人之下者,禽兽土木不若,固也,人之上者,且将咸若禽兽,生长草木,又岂禽兽草木可得同乎?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林复请曰:“上下亦何常之有?记得六祖大师有云:‘下下人有上上智’,有上智则虽下亦上,‘上上人有没意智’,没意智,则虽上亦下。上下之位,固无定也。”“噫,以此观之,人决不可以不慎矣。一不慎即至此极,顿使上下易位。我与子从今日始,可不时时警惕乎。”沙弥怀林记。

代深有告文时深有游方在外

龙潭湖芝佛院奉佛弟子深有,谨以是年月日,礼拜梁皇经忏以祈赦过宥愆事。念本院诸僧虽居山林旷野,而将就度日,不免懒散苟延,心虽不敢以遂非,性或偏护而祗悔。夫出家修行者,必日乾而夕惕;庶檀越修供者,俱履福而有功。早夜思惟,实成虚度。纵此心凛凛,不敢有犯;而众念纷纷,能无罔知。但一毫放过,即罪同丘山;况万端起灭,便祸在旦夕乎?深有等为此率其徒若孙,敬告慈严。慈以悯众生之愚,愿弃小过而不录;严以待后日之谴,姑准自改而停威。则万历二十一年十月以前,已蒙湔刷;而从今二十一年十月以后,不敢有违矣。

同类推荐
  •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由吕不韦主持,其门客编订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传世名作,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文章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集中体现了吕不韦的思想。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遗文逸事和诸子百家思想,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四库全书精华(第二卷)

    四库全书精华(第二卷)

    《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是清乾隆皇帝诏谕编修的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该书选取四库全书中的精彩篇章,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被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尊崇的地位。
  •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和《黄石公三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在宋代,与《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宋神宗举办“武学”,培养军队的高级将领,即以“武经七书”作为军事教科书。《六韬》和《黄石公三略》从此成为军事将领的必读书,流传很广。对当代和后代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形容兵家谋略,往往以精通“六韬三略”归之,或经称谋略为“韬略”,揆其本源,即出于此。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热门推荐
  • 逆天神女太妖娆

    逆天神女太妖娆

    国家的精英杀手,所有任务不管有多艰难,只要她出手全部迎刃而解,可就在一次任务中,被自己最信任、最爱的人所暗算……月黑风高,正是偷东西时机,“你在干什么?”一道冰冷的声音传过来,她嘿嘿一笑说:“没什么啊!今天晚上月色如此之好,我当然是来赏月的!”说完就抬头看了看她口中所谓的月色,“……”某王爷十分无语,天上连颗星星都没有,哪来的什么月亮……
  • 嚣张仙妻:夫君使不得

    嚣张仙妻:夫君使不得

    一名大学生的穿越之旅!霖香是一名现代大学生,因为一次意外,魂魄穿越到仙界昏迷受伤的梨花仙子身上,经历爱恨情仇香消玉殒回到现代!后又机缘巧合回到那个时代,看现代女主如何狂虐男主!
  • 逆境封神

    逆境封神

    剑道、天道、魔道,且在一人上,必是宇宙之主,此乃逆境封神也
  • 彼岸的世界

    彼岸的世界

    这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拥有不可思议的背景。人类、原始族、次生物体、神,还有.....,彼此相互牵连,恩怨仇恨,支撑起一个诡秘的世界架构。枪械士、玄气武者、奥法师、能力者,拥有不可思议力量的一众人左右着世界的进程。莫名进入这个世界的楚燧峰为了生存,找到回去的办法,努力的奋斗。只是并不那么容易,他将经历更多的不可思议与磨难,同时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东西-力量、友情、亲情还有爱情。
  • 假面公主萌萌哒

    假面公主萌萌哒

    她因为某件囧事偶遇了安家少爷,从此装失忆(碰瓷)成为了安家的养女,过着超级滋润的日子。不仅如此,她身边还围绕了很多的美男子,简直犯桃花啊!好吧终于有人发现了她没失忆,还要杀了她?要是那群渣男渣女们知道了她的真实身份那该有所有趣啊嘿嘿嘿!经历两年蜕变的安浅夏,不再是两年前任人欺负任人耍的无才萝莉了,只要有的,就没有她不会的。她曾经在那个几乎没人帮她的情况下说过,“背叛的我人,全都下地狱吧!”爱是一场大型的游戏,谁是谁非谁人知晓。本以为只是参与玩耍,谁料却把心给遗忘在了那场游戏里。[无论你是谁,我都会等你陪伴你,至永远]
  • 我在天庭抓计生

    我在天庭抓计生

    平凡的我一夜之间变成神仙,专管仙界计生。司命星君、哮天神犬居然是我的铁兄弟,一起闯祸、泡妞、还跟神仙打架。九天玄女暗恋我、太上老君头疼我、玉帝老儿包庇我.....我手握大权,神仙、妖怪、精灵谁家要生孩子、生几个都归我管,别拿计生员不当干部且看菜鸟神仙如何玩转天庭。
  • tfboys陪你一辈子

    tfboys陪你一辈子

    请勿上升真人,就算不喜欢你也没有权利对我以及我的作品指手画脚
  • 阳雪瀚云

    阳雪瀚云

    此文,纯属消遣,文笔有限。她为它取名阳雪,阳雪唯她一生。他和她有一个共同的秘密,是关于阳雪的。她叫王瀚云,他叫刑天。她跟他之间,曾经彼此是最亲密的爱人。如今,他却有了新欢,她也只能选择放下。至少,她还有阳雪……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火影忍者之轮回眼

    火影忍者之轮回眼

    新手写作,大家多多支持一下!求给力,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