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工匠习俗
土家族先民除从事采集、渔猎、农事活动以外,不善于从事工匠劳动,所需工匠,大多从区域外汉族聚居地区流入。而外地工匠的进入,促进了土家族地区手工业的兴起。开始的时候,这些本地工匠还属于亦农亦工,“农忙务农”,“农闲隙务工”。由于土家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兼职已难满足社会的需求,于是出现了专门从事手工业的工匠。
土家族聚居地区的手工工匠主要有以下种类:
木匠。木匠是所有土家族工匠种类中从业人员最多的一种。
按其工种,又分为大料木匠、小料木匠等。大料木匠主要建造房屋。
土司政权时期,一般土家族人住房都很简陋,“改土归流”以后,由于住房的等级限制被取消和生产的发展,土家族人营造木房之风兴起,木匠便开始大显身手。大料木匠除了建造民房外,还建造官署。
祠堂、庙宇、凉亭等其他建筑。他们在从事建造工程时,往往需要很多木匠的配合,其中领头的叫掌墨师,负责整个工程的设计和画墨,因此,掌墨师往往具有高超的木工工艺,同时还具有即使在行业内也多不外传的绝活。
小料木匠主要制作家具。土家族的习俗,在女儿出嫁之时,父母要给女儿陪送嫁妆,几乎包括了日常生活的所有家具,而这些家具都出自小料木匠之手。因为是嫁妆,所以一定要精巧细腻,板平如镜,斧凿无痕,美观耐用。因此,小料木匠往往在细节处工艺水平极高。
还有专做一些小家具的木匠,如桶桶木匠,他们专做圆形木桶。
脚盆、面盆、水桶、粪桶等。其墨理、锯木、刨料的方法及使用的工具与一般木匠不同。这些圆形家具的尺寸墨理,均需十分精巧,装油。
水点滴不漏,这种圆形家具又是土家族人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因此桶桶木匠日益多了起来。除桶桶木匠以外,还有专门在水碾里制作水轮的木匠,有专门做擂子的木匠,有在油坊制作榨床、楔子、箭板。
油锤杆的木匠,还有专挖米瓢的木匠,专做棺材的木匠等等,他们都各有专长各有所工。
除了这些种类外,还有一种叫毛木匠。这些木匠没有投过师,但能做一些粗糙的木匠活,也有套简单的工具。他们主要从事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木工活,如起猪圈、牛栏、鸡笼、碓架、磨沟以及安装犁耙和锄头把等等。
雕匠。土家族地区的雕匠主要从事木器雕刻,因此,雕匠技艺是随着木匠工艺的发展而逐渐提高的。雕匠精巧的雕刻工艺,深得土家族人的喜爱,在新的门窗上、转角楼上、栏杆上,大多有雕匠的杰作,而更多的木雕工艺品则在日用的家具上。床上的雕刻最能表现雕匠精湛的工艺,如3滴水带踏板的花床,有3层滴檐,层层镂花雕刻,床上图案多为“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福禄寿禧”、“麒麟送子”之类。这些图案刀法干净,线条流畅,构图饱满,生动有趣。而日常生活中那些小的器物上的雕刻,多以人物花鸟为主,也都个个栩栩如生,祠堂庙宇各种木雕神像,也是雕匠们的杰作。在今黔江博物馆,陈列了许多雕刻精美的生活用具(如床等)可以看出土家族民间雕匠的精湛技艺。
漆匠。渝东南以及湘西、鄂西盛产土漆,因此催生了专门从事漆工制作的漆匠。割下来的生漆必须经过专门的漆匠的加工,并把它刷到家具上,家具才更显得光彩夺目,同时,刷漆以后,也能防止虫蛀,使家具更经久耐用。
石匠。也叫岩匠,是土家族地区专门从事石工制作的匠人,和木匠一样,在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加工工具还很粗糙的时代,碾房里的碾盘、碾槽、碾轮,油坊里碾盘、碾轮,碓房里的碓窝,磨房里的磨石,都是石匠制作出来的。土家族人建房需要的磉墩岩、廊坊岩、火坑岩、阶沿岩、天坪岩也都要由石匠制作。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对美的追求,石匠的从业范围也随着扩大,如修建桥梁渡口,建造祠堂庙宇,修墓碑、建牌坊、立禁碑、修石塔等等。现在还有很多民间石匠,专门打造石狮子卖到城里赚钱,或者专门为人修建坟墓等,他们的收入不低。
铁匠。由于土家族农耕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专门从事铁器制作的匠人。他们使用的工具主要有风箱、炉膛、铁墩、铁锤,制作的工具主要是土家族人从事农业生产需要的农具,如锄头、钉耙、耙凿。
斧头、菜刀、柴刀、砍刀以及渔猎需要的马刀、梭镖、羊角叉、虎叉和各种套兽的铁夹等物品。他们还能制造鸟枪、三眼铳等。劳作时胸前围一张麂子皮,一手持铁,一手高举铁锤,把红铁锤打成自己所要打造的工具。现在由于工艺水平的提高,民间铁匠已越来越少。
泻匠。土家族地区农业进入牛耕之后,就有了专铸铧口的泻匠。所铸的铧口有两种,一为山坡铧口,一为水田铧口。泻匠的主要技巧在于掌握火候、水色,这样铧口的质量才有保障。土家族人常常以铸铧口的好坏作为一年顺遂与否的预测,如所铸铧口一火成功且质量完好,则为一年清吉之兆;如果多次没有铸成或者铧口有毛病如缺耳、破边或铧口中有蜂子眼等,则是家运不顺之兆。因此每家在铸铧口之前都要反复叮咛泻匠,这就自然要求泻匠有很高的工艺水平。
篾匠。是专门从事竹器编织的匠人,他们编制的竹器大致有以下几类。第一是编篾类。先取竹子破片,留下青篾和黄篾,用锋利背厚的刀层层剥离刮匀后就可使用。那些加工好的篾片厚薄均匀,柔韧绵软,编织的品种有筐、簸、席、箱和装饰品,每一样产品又可以编成不同的图案。第二是丝篾类。先用刀加工竹子成篾,使它细匀如麻、柔韧如钢。编织的主要品种有花篮、背笼、饭篓、菜篮、摇篮等。其中背笼有粗细的分别,粗背笼如柴背笼等,细帐背则属于精巧制品。有时编织一个新细帐背,刮篾、匀篾、编织需要20来天,织成后装小米都不会漏下。第三是并合类。用竹片、竹条、扁篾、圆竹进行并合,辅以拴、钉、粘、接、弯、破、扭等办法制成的竹器,如竹桌。
竹椅、竹凳、躺椅、凉床、花架等等。并合类竹制品古朴大方,结实耐用。武陵山区盛产竹子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这些工艺精湛的篾匠。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民间随处可见篾匠为人制作各种竹器的身影,今天已不多见。
瓦匠。瓦匠有两种,一是指专门制作砖瓦的匠人,一是指盖瓦。
检瓦的匠人。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还不会做瓦烧瓦,瓦从外地运进来,成为土司的专用物品,严禁百姓起屋盖瓦,有“只准官家骑马,不准百姓盖瓦”之说。“改土归流”以后,取消了盖瓦的禁令,加上人们普遍建造木房,这样做瓦和烧瓦的技术传进土家族聚居的地区,从而产生了瓦匠。瓦匠先选好做瓦的泥土,然后搭瓦篷,踩熟泥土,取泥做瓦,待其慢慢阴干。有一定数量后堆在瓦窑里烧。做瓦烧瓦都要一定的技术,否则瓦的质量就会出问题。现在由于烧瓦需要大量的木材,加之人们逐渐富有而用钢筋水泥建房,瓦匠的活动足迹越来越少。
检瓦的瓦匠工作比较单纯,但检过沟瓦、堆砌屋脊还是需要一些技术。特别是在建在高山的庙宇上盖瓦检瓦,下临悬崖,蹲在屋角上,稍有不慎就可能粉身碎骨,特别考验瓦匠的胆量和体力。
土家族地区除了这样一些工匠以外,还有制作棉被的弹匠,织布的机匠,染制布匹的染匠,缝制衣服的裁缝,做鞋的皮匠,制作铜器的铜匠,打制首饰的银匠等等。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可以说只要是生产生活需要的,都有相对应的工匠。就是到了现代,人们还把那些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并且以此为生的人冠以“匠”的称呼,比如随着电的普及,他们把掌握用电技术的人叫“电匠”,仍然带有本民族的鲜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