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5700000002

第2章 大别山姑娘王书英

蒋光慈在酣梦中,被一阵压抑着的银铃般清脆的笑声惊醒。他睁开眼,从竹枕上抬起头,透过蚊帐,发现小窗对面的乌黑屋脊已被明亮的晨光抹红:呀,太阳升得老高了!

他一骨碌从床上翻起来,穿好衣服,戴好眼镜,靸起拖鞋,走到窗前,往天井院里看动静。刹那间,他眼睛一亮,发现枣树下正站着一个人!

一位身材颀长健美的姑娘,瓜子型白皙的面容,被屋顶阳光映照着,显得明丽而妩媚。弯弯、舒展的眉毛,乌黑、清澈的大眼,小巧、红润的嘴巴,搭配得非常妥贴。乌云似的头发向上拢起,似乎还沾着几粒树上落下的小小的枣花;一绺刘海儿,整齐地罩在额上;背后拖一条油黑闪亮的大辫子,两耳上是一副翡翠色的耳环。姑娘上穿白色大短褂,偏大襟,褂边滚着暗红的花纹;两只雪藕似的胳膊腕上套着一只玉镯子,闪着绿莹莹的幽光;下穿一条蓝色的百褶裙,上边绣着红白相间的细碎的花纹;裙摆并没有拖地,因而露出裙下的一双半大小脚和尖头绣鞋;站在几棵正在争艳的大红、水红的凤仙花旁边,显得高高朗朗、娇艳欲滴,宛如七月间树上撩人的山桃。

蒋光慈看着这幅《美女晨光图》,不禁轻轻地嘘了一口气,一股暖流,从心田缓缓舒舒地浸润过,不禁暗暗赞叹:呀,咱的书英小妹呀,变成了大姑娘了!

小窗上蒙上一层黑色的纱网,姑娘看不到屋里的情形。但她仍然睁着一双黑溜溜的眼睛,窥探伴着想象,想看看昼思夜想的巧子哥的身影。

“五姐五姐!”突然从旁边的屋里又跑出一个姑娘,走到王书英的身边,抱起她的一只胳膊。

“嘘——”王书英向窗户努努嘴,示意小姑娘小声点。

小姑娘十五六岁的样子,红红的圆脸上生着细眉秀眼,头上梳着两只“丫角”,还戴着几枝刚摘下的白色的金银花——蒋光慈认得,这是小妹蒋儒香,如今也长成大姑娘了。

小香子放开书英的胳膊,又跳到她的身前,将她细细打量一番后,把嘴贴在书英的耳边,笑着,小声地咕哝了几句。

“死丫头!”书英顿时脸红了,推开她,小声笑道,“看俺撕烂你的嘴!”“哈哈哈哈……”小香子控制不住,仰头大笑起来。那清脆的笑声,划破了清晨小院的宁静。她头一缩,吐了一下舌头,稍作犹豫之后干脆走近窗户,向屋里窥探:“小哥呀,小哥呀!太阳都晒屁股啦!”

蒋光慈笑了一声,打开门,张开双臂迎接小妹:“好呀,看你闹的!都是大姑娘了,我的小天神!”

王书英见蒋光慈突然打开门,反而不好意思了,猛然转过身去。小香子见状,把她的身子扳过来,数落道:“整天叨咕巧子哥、巧子哥,流着泪花瞅照片。如今真的回来了,却又假模假样地不瞅人家。这是怎么呢,怎么呢?”

王书英这才走近蒋光慈,黑眼睛闪出一束火辣辣的火花,稍纵即逝地同蒋光慈的眼神交接了一下,红着脸,弯起腰,眼睛闪起泪花,向远方归来的亲人道了个万福:“巧子哥!你回来了!”

蒋儒香见书英流泪,赶忙另开话题为她遮掩:“小哥呀!昨儿俺同五姐下乡去了,别提乡下有多好玩呢!那水田里的稻棵,长得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儿。稀溜溜的南风一吹,绿浪一波撵着一波呢。那灰溜溜的秧鸡儿勾着头,在稻棵间跑得飞快;那鸽鸫看不见飞,只听它‘洞、洞、洞’地叫,像敲脆鼓;还有咱家那条黄沙牛,昨儿还下了小犊子呢……”

“好啦,快嘴丫头!快给小哥打洗脸水来吧!”蒋光慈笑着呵斥道。

“好呀!”

小妹走出房,蒋光慈忙摘下眼镜,柔和地看着书英。

王书英被他看得不好意思,刹那间,脸儿连脖颈都红了。她抿抿翘起的胸口的褂子,赶忙进屋走到床前,一边整理床铺,一边细声说道:“二嫂子一大早就赶到乡下庄子,说你回来了……”

蒋儒香打来了洗脸水。蒋光慈用一只瓷杯舀了水,又从带回的箱子里拿出牙粉、牙刷,然后走到院子里仔细刷起牙来。

儒香看小哥满嘴白沫,觉得好玩,自己的牙也又酸又酥。她咧着嘴、呲起牙对小哥说:“咱家的坛子还养着粽子,俺给你剥去,还有洋糖呢!”

“亏你想得周到呀,”书英笑道,“快去剥吧,鬼丫头!”

蒋光慈知道,白塔畈人家有夏日吃粽子的习惯。田长糯稻有糯米,山生箬竹有粽叶,方便得很罗。糯米粽子抹白糖,该有多么好吃呵。他想着,赶忙漱净了口,等着享受家乡粽子的美味。

中午,蒋家要吃团圆饭。蒋光慈的大哥蒋儒谦、二哥蒋儒让,结伴从乡下的新庄子赶了回来,要会一会多年未见的小兄弟。儒谦这年三十四岁,儒让小两岁,三十二了。两兄弟个儿都比光慈矮些,都穿着粗白布对襟小褂、黑粗布短裤,黝黑的国字脸,大手大脚壮身板,一看就知道都是吃力气饭的人物。蒋光慈在诗文中,常称这两位兄长为“小市民”(那意思是,在小镇市上找饭吃的普通的民众),今日彼此见面,十分亲密。大哥拍着光慈的肩膀,笑道:“兄弟!这一去就是四五年,漂洋过海,到外国喝墨水,算是见过大世面了!”

儒让说:“听说俄国在咱们中国的北边,那地方冷得很,四季都下雪。出门撒尿要带小棒子敲,不然就结成一根冰棍子了。”

“瞎说!”光慈笑道:“那儿冬天是长一点冷一点,其他季节同咱们这儿差不多,也有春夏秋冬。春天了,花红柳绿,鸟儿唱歌,一点儿也不比咱们大别山差。”

“噢!”儒让领悟似地点点头。

陈氏见桌上的菜都摆满了,酒壶也端上来了,赶忙打断儿子们的热闹话:“坐吧!尽说那些远在爪哇国的事情干啥?”说着,拉起老儿子就要入座。

大嫂在厨房忙碌,小香子在院里照顾小侄儿。王书英呢,早把蓝色的百褶裙脱了,换上一件黑色的、裤脚拖到腿胫坎的短裤儿,显得洒脱而又麻利。她里里外外忙着端菜添酒,细腰扭动,浑圆的肩膀也随着舞摆,好像是在跳一种无名的舞蹈。姑娘觉得今天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院里的凤仙花开得格外美艳,枣树上的喜鹊叫得格外动听。天上好像升起两个太阳,照得满世界万类万物都是金烁烁、明晃晃的一片。她一面走动,一面向心爱的巧子哥闪动着眼。那热辣辣的眼神里,包含着浓浓的情意、长长的情丝。

蒋光慈感觉到了王书英的眼神,装作没有在意,一个劲地同兄长碰杯,向父母敬酒。

他们喝的是大别山特产的“小吊酒”。这是一种家酿米酒,一般在农历九月菊花盛开的初凉季节酿造。所用的酒曲子称为“蓼曲”,用当地产的多种天然山珍综合制成,所以酿出的酒入口绵甜而清醇。细细品咂之后,其间似乎还揉有山花涧草的芳香。山里人家往往每次酿造数百斤籼米或糯米,装在一个个半人多高的大肚酒坛里,以供全年之需。此酒只有十五度左右,人们喝起来常不作警惕,往往成杯成碗地一干而尽,殊不知它有后劲,一旦发作起来,往往使饮者大出洋相。

蒋从甫脸上沁出了汗珠,他瘦弱的身架,似乎有点弱不禁风;红红的眼睛也不时洇出泪水。

蒋家有规矩,除了春节,妇女一概不上桌吃饭。今天都是家里人,陈氏也破例地坐了上席。她瞪着几乎失明的眼睛,一个劲地劝身旁坐在首席上的老儿子多吃多喝。

晚上乘了一会儿凉后,蒋从甫老俩口把老儿子叫到自己住的厢屋。屋不大,屋顶被烟熏火燎得一片油黑。挂在墙上的一架油灯,灯盏里只点着一根灯草,灯光还没有院子里的月光明亮呢。

从甫给儿子泡了一杯瓜片茶,示意儿子坐在床前。从老人的严肃态度看,蒋光慈明白,父母又要同自己谈“正事”了。他也猜到,无非是要自己同王书英成婚,这是他此次回来顾虑最多的事情,但是为了完成任务,他不得不回来面对,但他自信能够说服父母。

原来蒋光慈自幼就同王书英订了“箩窝亲”。箩窝,是大别山人家用的一种竹编摇篮。这就是说,他俩还是小娃,睡在摇篮里时,两家父母就为他们交换了生辰八字,订下了亲事。王书英的家也住在白塔畈。她父亲名叫王诗华,是开猪肉案的,还兼营一个豆腐作坊。书英在王家排行老五,人称“王五姑娘”、“五姑娘”或“五姐”的。她的亲娘姓姚。在她长到十二岁时,姚氏害了伤寒死了。王诗华又为她续娶了一个姓蔡的晚娘。蔡氏为人凶狠,将王书英视做眼中钉,想方设法虐待这个没娘的丫头。不仅白天叫她不停歇,晚上还要逼她到豆腐坊去熬夜。

长到十四岁那年,王书英不仅身架窜起来了,眉眼儿也生得有模有样,俨然是一个大姑娘了。遇到晚娘辱骂她时,她也敢顶嘴;遇到晚娘动手动脚时,她也往往不叫那婆娘占大便宜。如此一来,常常搅得家里三江水波浑!加之白塔畈周围山里土匪横行,无恶不作,也常绑“花票”。他们在月黑风高之夜,把人家大姑娘、小媳妇抓去,先作践一番,然后令家主花钱去赎,不然就要“撕票”。基于这两个原因,王诗华早早就将小书英送到蒋家,意思是:俺已经把闺女交给你蒋家了,如若出事,与俺无干!

在皖西山区,有童养媳者,均属家境贫寒,无力为子女正式举办婚嫁一应仪式,而将其幼小女儿送到男家抚养。及至婚龄,择日梳头,名曰“圆房”或“磕头”,即与男子同房。在年龄上,女大于男者较多,有的年岁相差很大,往往造成彼此之间关系不睦。至于童养媳在男家受虐待,几乎是非常普遍的事情;童养媳被逼投水、上吊的,也不少见。

王书英身为童养媳,却不能列入上述之例。一是她与蒋光慈年岁相当,只相差三岁。彼此家庭为街坊邻里,两人自幼就在一起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积了不少儿时的感情;及至光慈九岁起便在外读书,她更是常到蒋家走动,俨然像蒋家的一个女儿。如今来蒋家当童养媳,更是如鱼得水,非常惬意;二是蒋家家境较好,又是厚道人家,劳力充足,不需要书英过多操劳,更没虐待她的事情发生;三是王书英人很能干,心灵手巧,嘴儿又甜,服侍得蒋家老老小小都很舒坦;加之光慈在外读书,数年不归,蒋家把思念游子之心,化成万般珍爱,一齐浇灌到童养媳身上,使她倍感滋润,出落得标致有姿。可以说,蒋从甫老俩口看待王书英,比看待亲生闺女蒋儒香还要重。

待儿子喝了半杯茶后,蒋从甫问道:“你这次回家,能住多少天?”

“看情况,顶多一个月吧。”蒋光慈答道,“我从苏俄回国到了上海,见到了瞿秋白。他要我到新办的上海大学教书,因此在家不能久待。”

“到大学教书?”当过乡村塾师的蒋从甫听了甚是高兴,“咱们蒋家世世代代,你是第一个做大学教书先生的呵!”

可陈氏听说儿子在家只能待个把月时间却很着急,赶忙说道:“时间这样短呀,那你和小英子真该圆房了!”

蒋光慈沉吟良久,心中有千言万语,面对两位老人,又似乎无从说起,只是坚定地说:“二老在上,这事儿子反复考虑过了,我和书英不能结婚。”

“不能结婚?谁说的!莫不是你自己变了心吧!”蒋从甫断然说道,“这事,不能再拖了!你不想想,你俩都多大岁数了?俺和你娘不能担个养‘老媳妇’的骂名。这事不仅要办,还要风风光光地办一场。算算看,咱家已有七八年没办过热闹喜事了咧!”

蒋光慈听了,暗暗叫苦。他想说,他和小英子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但自懂事起,他越来越觉得对小英子的感情,只是一种哥哥对妹妹的关心和爱护,少年时的同吃同住中,他已习惯性地把小英子当成家人,却绝不是当成自己的妻子。

在外面学习深造之后,他更加确定了自己要找的伴侣是什么样的,就如他在作品中一次次地描述的那样,那应该是一个满怀革命的信心,凭借坚定的意志向着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勇敢冲锋的巾帼英雄。她能拿起自己的革命武器,能与自己相辅相成,共同奔赴革命的第一线。

除此以外,任何女子跟随自己,不仅于革命事业无益,自己更会陷她于白色恐怖下的危险境地。

然而,这些怎么能跟父母说,自己的身份、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不仅是自己的秘密,更是整个组织的机密。

蒋光慈拧着眉头,又像是下了一种决心似的,起身把房门关好,回到座位上,迎着父亲的眼睛说:“爹!我不能娶小英子!我有苦处!”

“什么!你有什么苦处?你说!我就知道你在外面花花世界把心都看花了,儒恒呀,咱做人可不兴这样啊!”

面对咆哮起来的父亲,蒋光慈叹了口气,低下头来:“爹,你听我说……”“你先听我说!儒恒!你还是不是我的儿子?小英子那丫头,天可怜见,等你等得可怜呵!就是瞎子,也能看到她的愁眉苦脸,咱家在白塔畈,始终抱着耕读传家、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不能到了你这代就坏了道道!”

“你同小英子是‘箩窝订亲’,她来咱家也已七八年了。这,是铜板钉钉的事,全白塔畈人都知道。再说,她小英子又是一个好丫头,睁大眼睛挑剔,也寻不出她有什么短处。人无信不立。子曰:‘敬事而信’,‘言而有信’。咱们不能做不讲信用的人!”

蒋从甫搬出圣人的教诲,强调婚事势在必行。见儿子还想说话,老人又说:“我知道,你兴许是想找个识文断字,能帮你抄誊文稿的女子,这倒也很重要。要不,你在外面纳一房‘小的’,帮办这些事情。咱们不管!小英子留在家里,照顾我们。”

“你就让俺和你娘,了却这桩心事吧!”

蒋光慈皱着眉抬起头,欲言又止。蒋从甫想是儿子心思有些活络了,赶紧以饱谙世情的口气说道:“如今只要你养活了家里的正室,即使在外面娶了三妻四妾,也没有谁来管你!”

蒋光慈听着,依旧不说话,良久,才无可奈何地看了蒋从甫一眼,无可奈何地轻轻喊了一声:“爹!如果真那样,小英子就过得好了吗?那不是让小英子守活寡吗?如果只是为了能被养活,我把她当妹妹养活行不?不能为了咱的信义,把她往……”

“好了!”蒋从甫威严地站起来,快刀斩乱麻似地挥了一下手臂,“这‘房’一定得‘圆’!你别以为当了大学里的先生,就能拿你那些个歪道理跟娘老子对着干!”

一直没有说话的陈氏,这时候赶紧补了一句:“爹娘也是为了你好!”

父母扔下话头就把光慈赶出房间。蒋光慈双臂垂立,低着头一个人默默地望着天井的地面。一向对父母极端孝顺的他,此时满腔气愤,却又一筹莫展。扶着那棵在风中飒飒作响的枣树,蒋光慈想起那天书英站在树下的情景。

同类推荐
  •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国学大师胡适曾说自己为半个台湾人,而与他有类似经历的远不止他一人。本书选取了胡适、傅斯年、方东美、南怀瑾等一批国学大师,主要讲述他们1949年离开大陆去往台湾之后的人生经历。有家不能回,有亲不相见,他们只能在故纸堆了寻求慰藉,读者在了解他们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之时,也可深深感受到他们对人生的无奈。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1)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1)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在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的成长背景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追求真正人生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决不仅仅依靠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所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
  • 梁思成和林徽因
  •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毫无疑问是值得仔细阅读的佳作。本书通过精 悍的叙述、有力的点评、生动的语言,诠释了秦亡汉兴的真实历史画卷, 展现了一代战神韩信神机妙算、英明果敢、儿女情长的一生,如同璀璨的 繁星从历史的天空划过,留给世人以无限的仰慕与尊敬。
  • 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

    本书所述十三太保的故事,主要是根据史书所载,一部分吸取了古代传说与文学作品的内容,为广大读者介绍了晚唐五代这一特殊时期所涌现出来的特殊军人形象,并且通过对他们的描述,为人们展现出那个风云突变、腥风血雨的特殊时代的历史状况。
热门推荐
  • 宅女也疯狂

    宅女也疯狂

    男;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飘扬零落女;我愿执子之手,白头偕老而非死生契阔真爱往往以悲剧结束,她想逆转,可是随着命运之论的转动,一切已成定局
  • 生命中另一个自己

    生命中另一个自己

    慕瑶从小就不喜欢和人交谈,总是把自己关在只属于自己的城堡里。直到有一天,父母的关系恶化,她遇到了一个女孩。值得惊奇的是,那女孩竟然长得和她一模一样。(注:不是爱情文!不是爱情文!不是爱情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古国神都

    古国神都

    华夏神州是一个从来就不缺少奇迹的地方,千年古国是一个从来就不能以常理推断的地方。
  • 七煞女帝

    七煞女帝

    现代顶级特工风无意,科学院秘密制造的基因改造人,莫名其妙地掉到了这个诡异的奇幻世界。千年流传的预言,神魔分界的盟约,当曾经被放逐的异族归来,当鲜血与战火染红人心,平静的大陆从此因为一个女子的降临而风云变幻。淡漠的占星师、可爱的狐狸精、傲娇的恶魔,孤傲的精灵王…最终谁才是她的选择?
  • 踏天游月

    踏天游月

    一代天才,逃亡异界,凭借原界的力量,他能够走多远呢?霸王克制,帝皇古尊,唯有我来开创!
  • 腹黑王爷:七小姐来了

    腹黑王爷:七小姐来了

    柳七月,冀州首富千金大小姐,任性妄为,仗着有哥哥爹爹撑腰,四处横行。叶羽,运筹帷幄出身高贵,颜容俊美、气度山河的男子,眸子深沉不见底,仿佛看不见底的莫测当中。十年之前,他救了她,当她的夫子,处处与她作对,她却忘记了所有关于他的记忆。一场政治的漩涡,揭起了所有的秘密。难怪有人感叹:这世道的无常,注定敢爱的人一生伤。
  • EXO之人鱼传说

    EXO之人鱼传说

    【花绪】【宁念玖栀】纯美的校园爱情,记忆里的人儿,还在水岸上,唱着歌,我送你的人鱼传说。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五岳传

    五岳传

    正道衰败,群魔乱舞,万物如刍狗。一个凡间少年惨遭灭门,生死之间,大难之后,穿梭于正魔两道,亦正亦邪,立志成为强者。一段腥风血雨,爱恨交织的故事从此开始……
  • 屏央卉

    屏央卉

    十五年前,江湖上曾有两位德高望重老者达成一致立下江湖规矩,在整个高方原大陆每三年举办一次江湖人士武力比拼,不限年龄、不限种族、不限国别,以不断更新侠者排名提高江湖威望。借此江湖上多家侠客都是通过这场比拼被世人熟知。而这场比拼就是受所有江湖人士敬仰的屛央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