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5700000014

第14章 浦江之爱

1929年初冬的一个星期天,是个大晴天。

吴似鸿同宿舍的女同学都出去了,只剩下她一个人趴在桌上写稿。这时,似鸿听得窗棂被人敲响,抬头一看,原来是南国社的金德麟,便说:“小金!进来呀!”“不了,”金德麟一边做着鬼脸,一边说道,“小猫呀!田先生有事叫你去呢。”

这位金德麟(1910—1984),就是在中国有“电影皇帝”之称的著名电影演员金焰。他原是朝鲜人,生于汉城,幼年随家人迁居中国东北,并加入中国籍。他于1928年加入南国社,后来曾在多家电影公司任演员,相继主演过《野草闲花》《三个摩登女性》《大路》《新桃花扇》《壮志凌云》《长空万里》《暴风雨中的雄鹰》等,影响颇大。

金焰当时在南国社很年轻,比似鸿还小三岁,但演戏已表现出聪明和才气,似鸿很喜欢这个小弟弟。但金德麟总爱和这个姐姐开玩笑,喊姐姐“小猫”。

听说田汉有事找自己,吴似鸿立刻站起来,一边收拾纸笔,一边向小金问道:“田先生有什么事找我呀?”“不知道。你快去吧!”金德麟说完这话,早跑得没影儿了。吴似鸿来到南国社,从后门进去,但见客堂里冷冷清清的。厨房里烟雾腾腾,田老太太正忙着煮饭烧菜。她听到楼上有人声,就径直上了楼。楼上的前楼是田汉的写作室,平时他总坐在那里专心地写作。可是今天,他却坐在满是阳光的窗前,同人高声谈笑。作家黄素,正坐在靠墙的桌子边写文章,头也不抬,好像是在赶一篇稿子。

吴似鸿细看,才发现田汉的书桌边,坐着一位她从未见过的陌生男客:约摸在三十岁年纪,身材修长,穿一件蓝色丝绒夹克;头上梳着西发,面容瘦削,显得特别敏感。他的眼睛不大,说笑间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浑身上下,干净利索,使人一看就知道是一位很有涵养的人。田汉指着吴似鸿,笑着向陌生男客介绍道:“这位就是我们的密斯吴。”

陌生男客原先正翻着一本《南国月刊》,听着吴似鸿登楼梯的皮鞋声,便注意盯着楼梯口,但见走上来一位二十余岁的穿着黑色紧身小袄的姑娘。听了田汉的介绍,他更是细细地打量了她:中等身材,苗苗条条,不胖不瘦,圆脸大眼,头发从脑袋中间分起,两拨黑发向两边纷披,衬得脸儿更圆。她的眼睫毛很长,随着眼睛快速眨动,忽闪忽闪的,眼睛像能说话似的——整个人既有城市姑娘的清雅,也有农村姑娘的朴实,还有几丝尚未洗尽的野性。陌生男客见吴似鸿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忙把眼光收到《南国月刊》上。田汉笑道:“这期的《南国月刊》上,有我们密斯吴的一篇小说呢。唔,就是那篇《毛姑娘》。”

这位陌生男客就是蒋光慈。他是应田汉之约来相亲的。他翻到那篇《毛姑娘》,一目十行地浏览了几段,点点头说:“写得不错!”吴似鸿心想:这位客人真会捧人,他并没有仔细阅读,怎么就知道写得不错呢?正想着,又见客人从桌上拿了一张纸,刷刷地写了一串书名,然后递给自己,温和地问道:“密斯吴!你读过这些书吗?”吴似鸿一看,见纸上写着《少年漂泊者》《鸭绿江上》《短裤党》《纪念碑》等书名,自己都没有读过,于是不好意思地回答说:“没有,我没有读过这些书。”蒋光慈叹了一口气,笑着对田汉说:“老大!怪不得我们写文章的人混不出个人样来,连常写文章的人,都没有读过我的书呢。”田汉望了望蒋光慈和吴似鸿,笑而不语。

这时,蒋光慈把脸转向依旧在挥笔的黄素,说道:“黄先生!我想写一部小说,反映当前农村情况的。你们那边农村怎么样呵?”黄素停下笔,答道:“蒋先生!我们湖南农村同你们安徽的差不多。很多地方农民发动起来了,闹得轰轰烈烈……”

吴似鸿这才知道,这位陌生客人姓蒋,是一位写小说的人,下楼后向田老太太打听,才知道他叫蒋光慈,刚从日本回到上海。

蒋光慈按照田汉的意思,分别与吴似鸿和梁白波见了面。梁白波是广东人,因为是姨太太生的,在家庭中没有地位,所以才出来上学,所用的钱也是她母亲的私房钱。她穿着朴素,为人开朗,说话浅笑低语,显得文雅、矜持。

蒋光慈更喜欢吴似鸿身上散发的那种尚未洗尽的农村姑娘的气质。自宋若瑜逝世这三年多来,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也接触过不少女性,但宋若瑜式的女性仿佛已经找不到了,再加上那些接触过的女孩给他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定式,总觉得城市姑娘没有农村姑娘“靠得住”。

他想念起王书英,甚至想找像王书英那样但是识字的农村姑娘为妻子。

有一晚在梦中,他回到了从前和母亲、王书英一道去赶庙会经过的那个美丽的小山村,那个前有池塘、后有竹林的小山村啊!他还梦见自己和王书英在竹林中一起看书议事。

最近,老父亲写来一封信,信文上说:“儿呀!如果你觉得在外面不安全,那还不如回到家乡隐居为好:享山水之清幽,度桑麻之乐趣,倒比那争逐名利为佳也。”

在他写于日本的日记《异邦与故国》中,就不乏家园之思的记载。

1929年9月3日,他写道:

我的故乡呵,我的故乡呵,我离开你已经有整整的九年了。初离开你时,你是那样地安静,可是现在你是疮痍满目了!……那秀丽的山丘,那清澈的河溪,那清幽的竹林,一切一切,现在还是仍旧么?呵,我的故乡,我的母亲,我离开你的怀抱已经有这么许多年了!现在我是怎样地想投到你的怀抱里……

1929年9月13日,他写道:

……父亲呵,为儿的并不争逐名利,但是不能即刻回来,这实有负于你那一番的苦心了。不过我身虽在他乡,我的家庭观念却很浓厚,每念及你那为家庭生活困苦而挣扎白了的婆娑的白发,实在要令为儿子的伤心流泪……

好,农村姑娘朴实,农村姑娘美丽,农村姑娘“靠得住”。蒋光慈拉满爱情的弓弦,要把自己蘸血的真爱之箭射向吴似鸿了。被蒋光慈尊为“老大”的田汉,也同意蒋光慈的选择。

1929年的寒假到了,吴似鸿没有回老家过年。其原因,当然是没有钱。来回路费要十多元呢,省下这笔钱,下学期的生活就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同时,寒假宿舍清静,可以画点画,写点文章,赚点稿费。这天下午,寒风凛冽,实在伸不出手。似鸿想到南国社田老太太家里的那盆火,红红的多诱人呵!

于是,她来到南国社,上楼来到田汉的写作室。果然燃着一盆炭火,只有田老太太一个人坐在火盆边,卟噜卟噜地抽着水烟。

老太太五十多岁,湖南长沙人,年纪很轻时就丧夫守寡,家里就像塌了天,陷于艰难拮据之中。田汉是她的大儿子,下面还有次子田洪和三子田源。她靠着一爿小店做点小买卖,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硬是把三个儿子抚养成人。她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田汉身上,集中精力培养大儿子,让他读书,让他留学日本。

现在家里儿孙满堂,家务事还是靠她操持。老人家心地善良,热情好客,南国社的社员都很尊重她。吴似鸿更是把老太太当做自己的亲妈。

火盆周围放着好几条小凳。老太太示意吴似鸿坐下,笑着问道:“似鸿,你吃饭了吗?”“吃过,”吴似鸿答道,“吃过两个大饼。”“光吃大饼不行啊,”田老太太有些心疼,“你怎么不来我家吃饭呢?”“老太太呀,你们一大家人,也挺困难的,我怎么好意思常来吃饭呢?”“亲帮亲,邻帮邻,打断骨头连着筋。”田老太太叹了一口气,“这日子是不好过,但是,大家帮衬着,就好熬多了。”

两人正谈着,只听一阵楼梯响,蒋光慈走上楼来了。吴似鸿眼睛一亮,昂起头,这次看清了他的全貌:身材高大,穿一件咖啡色的呢大衣,下着一件黑色西裤,足蹬皮鞋;头戴一顶灰色鸭舌帽,脸上的眼镜闪着晶光。浑身上下,给人一种英气勃勃、风度翩翩的感觉。蒋光慈看着火盆边的吴似鸿,微微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一向大方、开朗的吴似鸿,今天不知怎么有些局促,本想说句“蒋先生,你好呀”,但卡在嗓眼里没有说出来。还是田老太太打破了尴尬,指着火盆边的小凳,招呼蒋光慈:“蒋先生,你坐嘛!”蒋光慈这才坐了下来,坐在田老太太和吴似鸿之间。他伸出两只指头长、指节粗的大手,在火苗上慢慢翻动着。

沉默了一会儿,蒋光慈瞅了瞅慈祥的田老太太,开玩笑说:“老太太!我来给你看看手相。”“好哇!”老太太笑着点点头,把燃烧的纸捻压在拿着水烟袋的左手下面,腾出右手让他看。蒋光慈把老太太的右手执住,看了看,然后恭维道:“老太太!你这条纹路多长啊!这是条长寿纹,你一定是高寿,能活百岁呢。”田老太太“唔唔唔”地哼着,两眼笑得眯成了线,显得非常高兴。

蒋光慈把眼光投向吴似鸿,突然说:“我也看看你的手相吧!”没等吴似鸿点头,他便抓住了她的左手。吴似鸿绵软的小手,突然被握在一双有力的大手中间,顿感非常舒适和温暖。吴似鸿知道,自己的手心有两条像刀一样的纹路。曾经有人说她这手纹表示“克性”很重,在娘家克父母,出嫁了克丈夫和孩子。现在手被蒋光慈抓住审视,内心忐忑不安,幸而蒋光慈没说什么,其实光慈根本不相信什么手相,只是借此打破尴尬罢了。

正在这时,田汉走上楼来。他看了蒋光慈和吴似鸿一眼,说道:“走吧!”好像他俩已约好了似的。

三人下了楼,走出星星里弄堂,来到金神父路车站。田汉征询地问了蒋光慈一句:“搭车吧?”“走走路吧!”蒋光慈答道,“你的腿不是很长嘛!”于是,田汉领头,蒋光慈和吴似鸿跟在后面,匆匆而行。

吴似鸿瞥一眼光慈,见他步履敏捷,虎虎生风,心想:这个人一定很聪明、很机智。

他们走完金神父路,穿过霞飞路,再横穿几条街,来到了南国社社员们经常在这里演戏的天蟾舞台。原来田汉已和一些社员们约定:今晚他要在四马路菜馆请他们吃饭。

天蟾舞台正在演日场京剧。三人来到后台的化妆室:呀,那些已化了妆的演员,或穿蟒袍玉带,或青衣水袖甩甩,或铠甲花翎闪光,令人眼花缭乱。吴似鸿平时坐在观众席上看京剧,觉得演员并不太大,也不可怕。现在身临其境,看那些画了花纹的脸谱,特别是武将,活像庙里的金刚菩萨。菩萨还不会动呢,这些武将眼睛骨碌碌地转动,髯口飘飘,特别怕人。

吴似鸿心里一阵紧缩,不觉躲到蒋光慈的臂下,还紧紧地抓住他的大衣。光慈温存地看了她一眼,伸出左手护住她的肩膀,口中念念有词:“不怕不怕,呵,不怕。”

这是吴似鸿第一次和蒋光慈躯体接触。她像一个无助的小孩,顿时有了保护,心里一下安定下来了,刹那间,心里漫起一股暖流。

在天蟾舞台后台盘桓了一会儿,田汉带他俩一起来到四马路菜馆,叫了一桌席。鸡鸭鱼肉各种菜肴摆了满桌。他们三人只坐了圆桌的一小面,留下大半个圆桌,等待演员们的到来。不一会儿,演员们陆续到来了,挤挤挨挨,坐了一大圈。田汉一声令下,大家便热热闹闹地喝酒吃菜。吴似鸿平时从没吃过这么多的好菜,很想大吃一番。可是蒋光慈无心喝酒吃菜,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吴似鸿身上,目光炯炯地望着她。吴似鸿被他望得如坐针毡,不好意思吃菜。

接着,蒋光慈干脆骑马跨到凳子上,身子完全朝着吴似鸿,一心一意地望着她;吴似鸿也好像被他的巨大磁力所吸引,身子自然而然地朝着他。两人离得很近,似乎彼此能听到对方的心跳。

大家吃完了。演员们各自散去。跑堂来算账,一共吃了十五元。田汉在大衣口袋里掏摸,摸出的钱只有六元。蒋光慈从大衣口袋里摸出一张十元钞票,付清了酒席钱。桌上的盘子里尚存一只红烧蹄膀和半只鸡。田汉叫跑堂用荷叶包好,放入一个小竹篓,然后说:“拿回去给我妈妈吃。”然后抓起桌上剩下的一瓶酒,只管走了,有意无意地,将吴似鸿交给了蒋光慈。

蒋光慈把吴似鸿带到四马路现代书局门市部,叫营业员把他在现代书局出版的《菊芬》《最后的微笑》《丽莎的哀怨》《异邦与故国》等书,各选一本,捆成一包,递给吴似鸿。然后,叫了一辆黄包车,两人坐上,将吴似鸿送到新华艺术专科学校的门前。

几天后的一天上午,吴似鸿正在南国社一楼的客堂开会。这时,蒋光慈从楼上悄悄走下,悄悄走进客堂,然后把吴似鸿悄悄拉着就走。

两人出了门,横穿几条街,走进一家法国菜馆。吴似鸿扫了一眼,只见菜馆的墙壁上贴着具有外国风情的装饰纸,桌椅摆得很整齐。桌子上铺着台布,摆着插满鲜花的花瓶;每张桌子上都放一圈高脚杯子,杯子上插着叠得有棱有角的餐纸。这里的顾客,都是西装革履、旗袍烫发的高等中外客人。吴似鸿是第一次走进外国菜馆,对一切都感到新奇,特别是侍者出入的地方摆着一个像柜子那样大的盒子,竟然发出了美妙的音乐,尤让吴似鸿感到奇怪。

蒋光慈领着似鸿找了座位坐下。他看了桌上的菜单点了菜,然后递给身穿白衣服的侍者。没一会儿,侍者端来了盘子,在桌上摆下了烤鸡、猪排、牛脯和煎蛋等四盆菜。蒋光慈向似鸿示意了一下,带头动起刀叉来。吴似鸿从没吃过大菜,不会用刀叉。不过,她很机灵,看着光慈怎样叉、她就怎样叉,看光慈怎样切、她就怎样切,一招一式学得很快。侍者见他们四盆菜吃完,又送来牛奶、蛋糕和水果。似鸿放开肚子吃,吃得饱饱的;光慈胃口不行,吃不过似鸿。

最后,桌子上还剩下两个光滑、红艳的苹果。这时,门口有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乞丐在讨食吃,其他顾客不理会。光慈站起来,一手抓了只苹果,递给了那个颤颤巍巍的乞丐。

步出那家法国菜馆,虽然外面寒风丝丝,但他们毫没觉出冷意,兴致很高地并排走在人行道上。走到外白渡桥,寒风忽然大起来,吴似鸿紧缩一下肩。光慈把一只手护着她的肩膀,望着桥下流向黄浦江的水波,笑道:“密斯吴!我的浦江之爱开始了——我要爱你啦!”

吴似鸿最不喜欢把“爱”字挂在嘴边的人,她以为蒋光慈说爱只是“小说家言”,并没往深处想,只是说:“你今天说爱我,将来不会爱我的。”

“将来?将来再说吧!”蒋光慈随口答道。

“哼,我们姑娘家,可不能开这种人生的玩笑!”吴似鸿不高兴地想道,但她没有说。

两人来到四马路亚东图书馆编辑部,光慈领着似鸿直上楼去。似鸿但见一条长长的走廊,摆着三张方桌,大概是已经吃过饭了,只有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头子坐在桌旁。那位老人衬衣上罩着黄色背心,下着套裤,还扎着裤腿管。老人气色不错,满面红光,正捧着水烟袋抽水烟。

光慈向他点头致意,对吴似鸿作着介绍:“这位是汪先生,大名鼎鼎的汪孟邹先生!”他没等汪孟邹反应过来,又指着吴似鸿向老人介绍:“这位是密斯吴……”汪孟邹以他深谙社会人生的眼光,打量吴似鸿一眼,呵呵笑道:“啊,密斯吴,认得认得。我在宁波同乡会馆看过你的戏,演得好,演得好。”吴似鸿微笑着,没有说话,只是向老人深深鞠了一躬。

光慈又把吴似鸿领到编辑室,向编辑人员介绍了似鸿。编辑们都在忙着,只是都站了起来,弯着腰,向吴似鸿投过来热情、火辣的欢迎眼光。吴似鸿向两边分别鞠了躬,马上退出门外。

同类推荐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百传:铁托传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百传:铁托传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5.25-1980.5.4),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南斯拉夫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曾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总书记、南斯拉夫人民军元帅。
  • 曾国藩成大事八字箴言

    曾国藩成大事八字箴言

    本书以曾国藩的成功人生为范例,从“志”、“修”、“和”、“交”等八个方面阐释成就人生的各种方略。
  • 花木兰精神

    花木兰精神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会有一千个花木兰。花木兰精神在不同的时代里,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不同人的心目中,都会得到不同的解读。但是,高贵的品质总会有恒定的价值,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并不会阻止优秀的女性在花木兰身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种精神。花木兰,也许就是她们心中的另一个自己。《花木兰精神》的作者是曹荣。
  •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指鹿为马:赵高

    指鹿为马:赵高

    赵高(?-前207),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气的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指鹿为马:赵高》以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赵高的有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永久是一瞬间给的心动

    永久是一瞬间给的心动

    因为严俪舒高考落榜,决定复读,却与冷酷而冰山王子同桌,因为严俪舒一心想努力学习却忽略了身边有这么个顶级人物的同桌汪观瑾,便让汪观瑾对严俪舒产生了好奇,好奇心害死猫,最后爱上严俪舒,再为她放弃了出国,偷偷与她报考同所大学,不料出现很多意外,最后的结局请看章节哦。
  • 醉里不知云深处

    醉里不知云深处

    她是言清,重生之后来到了醉香阁。他是萧朔,家族纷争让他远离家人。一次意外让萧朔遇见了言清,从此两人有了纠缠不清的关系。看言清和萧朔如何上演治愈系的故事。
  • 一宠成瘾:老婆,乖一点

    一宠成瘾:老婆,乖一点

    她自以为聪明,实际早已掉入他的圈套。一二再再而三诱她成婚。温安然这辈子如果有什么后悔的事,那大概就是遇见了池晏珩。从此她的生活再无宁日。当他发现她在他心中已占据了不可磨灭的地位的时候,圈养计划开始实行,“老婆我把自己卖给你怎么样?”
  • 网游之三国使命

    网游之三国使命

    当网游不再只是网游,当三国不再只是三国,也许这天,这地,这人都变了,但不变的是兄弟,是激情,是热血,这我所庇护的这片天地。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EXO我们永远不可能

    EXO我们永远不可能

    女主是一位顶尖杀手,故事发生在她和她的亲生哥哥之间,与她和她爱的人之间,一共上下两本,两种不同的男主人公,以不同的男主为主线展开记叙,希望大家会喜欢.
  • 小错的爱情

    小错的爱情

    因为无聊彭泽远,李小错好像就一直倒霉,工作被炒,还不断因为他受了大大小小得伤!原本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女孩竟然是国际最隐秘家族的继承人,原本是平平凡凡得邻居,竟然是黑帮头目得接班人,原本是自己大学时期最喜欢得一个老师,竟然是个gay!而且还暗恋自己喜欢的人!再加上两个小包子,一个帅气可爱,一个聪明漂亮。到底谁才是最幸福的人,看看李小错得一生,从平淡到风起云涌。只与那一人执手,走遍天涯路,相爱永久!
  • 嫡女重生:妙手世子妃

    嫡女重生:妙手世子妃

    她一朝穿成太尉嫡女,被渣妹陷害失忆,智商掉线爱上渣男,到头来落了个惨死的下场。上天眷顾,她又重生了一回,这次她带着两世的记忆和一身医术,誓将前世受到的委屈受到的苦,千倍万倍地从那些人身上讨回!庶母伪善,她就撕破她的假面!庶妹跋扈,她就比她更加嚣张!渣渣们欺负她,照样被她啪啪打脸!医术在手,她怕啥?“呜……黎世子您就放过我吧?”她一脸哀求。而他邪魅一笑:“你说呢?”
  • 轮回境之千年爱

    轮回境之千年爱

    一枚穿越千年的铜镜流传了千年之后的现代,只为了把他带回倒过去,神界和古代的凡间以及现代是否会因他而改变历史了。
  • 明伦汇编皇极典勤民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勤民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