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4700000013

第13章 隐忍是对的,你也是——要忍的事太多,请修炼好强大的内心(1)

不要认为“忍”字上面有把刀,就一定代表着有流血与牺牲。倒是常常看着“忍”字下面的那颗心微笑,因为有心的地方就有善良与真情,而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必须要能忍、会忍,还要从忍字中学习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

1.不被人承认的时候,我们虽然没有光环,但是我们有尊严、自信和乐观

别人的不友善举止是别人的错误,我们无力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尽力提升自己的形象和价值,让自己原本微弱的力量逐渐强大,直到每个人都无法忽略我们的存在为止。

俄国文豪屠格涅夫曾说:“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如果连你自己都轻视自己了,那你要如何得到别人的尊重呢?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最终能否实现目标或者达到成功,必须倚仗很多因素,其中自身的条件是最为重要的。如果你本身就是一颗钻石,不巧被遗失在一个沙滩上,被人们当做低劣的沙砾来看待。那么,只要你不灰心,不慌乱,耐心等待一次次潮来潮涌的翻动,最后你的光亮肯定可以吸引每一个人的目光。即使海浪有可能将你继续掩埋,那也只是暂时的,你良好的特质丝毫不会因为与沙砾混合而有所改变,你仍是一个值得珍藏的上品。

因此,如果你真的是钻石,在被埋没的时候,请不要做无谓的哀叹,坚定地保存闪亮的梦想吧,相信有一天你一定可以吸引众人的目光。

而如果你本来就只是一粒不起眼的沙子,又不甘心这么平庸下去,那么请去寻找那只能够包容你的大蚌吧,请求它将你变成一颗珍珠。让原先不起眼的你,可以在外界的帮助下脱胎换骨,成就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珍品!

传说宋代名士苏轼游玩莫干山的时候,进入山腰的一座道观进香。道士见他穿着十分朴素,心想他应该是一个普通百姓,于是就异常冷漠地招呼说:“坐!”然后吩咐童子:“茶!”

苏轼落座喝茶,和道士很随意地交谈了几句。几番言语,道士发现来客气度不凡,马上请苏轼进入大殿,摆下椅子说:“请坐!”然后又吩咐童子:“敬茶!”

苏轼继续和道士攀谈,口中妙语连珠,讲得道士赞叹不已,便忍不住打听起来客的名字。苏轼微笑着说:“小官是杭州通判苏子瞻。”道士闻言立即起身,请苏轼进入一间静雅的客厅,并态度恭顺地说:“请上座!”再次吩咐童子:“敬香茶!”

最后,苏轼准备告辞了,道士请求留下墨宝。苏轼思忖片刻,联想起道士的种种态度,于是写下了一副著名的对联:“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借以讽刺道士趋炎附势。

聪明的人都知道,证明一个人的价值,绝对不在于几个人的言语。苏轼有相当的阅历和涵养,当他遭受别人的轻视时,并没有暴跳如雷、大发脾气,而是很自然地按照着自己的计划,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去在意别人的态度。而那个势利的道士,最后终于领略到了苏轼掩盖不住的才华,继而感到羞愧。

无论如何,都不要因为别人的轻视而放弃自己!我们的目标很多,我们的力量很大,只要你愿意实现自己的心愿,并为之付出努力,相信总有一些好事会悄悄产生的。

换个角度看,别人的冷漠是因为“我”不够强大,虽然“我”强大的力量并不是为了消除别人的冷漠而积蓄的,但“我”还是要努力强大,把冷漠踩到脚下,迎接属于自己的荣耀。

另外,我们不仅仅要接纳别人的不友善,还要从别人对我们的“不友善”中找到自己的缺点。

一个财主遇到一个穷人,财主对穷人说:“我这么有钱,你怎么不尊重我呢?”

穷人回答:“你有钱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尊重你呢?”

财主说:“我把我的财产分给你一半,你会尊重我吗?”

穷人回答:“你把财产分给我一半,我就和你一样了,为什么要尊重你?”

财主又说了:“那我把财产全部给你呢?”

穷人说:“那我就更不会尊重你了,因为我是富人,你是穷人了。”

这虽然是一个笑话,却向人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除了金钱外,还必须拥有让人信服的条件,包括特质、素养、情操和意志等。

所以,面对别人的不友善,我们最该做的,就是打开体内的应急按钮,调动所有的防毒软件,全面修护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把无聊的闲言闲语和猜忌都扔掉,只留下能激励自己的箴言。

很多时候,不是别人看不起你、刁难你,而是你自己做得不够好,让人有话可说。被人嘲讽,虽然是非常难堪的事情,但因为无法回避,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它有效地消化,成为一个激发你开拓新局面、扭转逆势的开端。

不被人承认的时候,我们虽然没有光环,但是,我们有自信、乐观和尊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失败的原因,把过去的一切打包,成为一个丰富的经验库,然后才能没有任何负担地大步前进。而沿途的重要工作就是,重拾自己的优势和信心,让别人看到你的光亮!

2.处于弱势的时候,在降低标准中完善自己,从头再来

在人生的许多大逆转中,许多人之所以败下阵来,甚至从此被打败,都是因为不肯降低标准。而那些就此降低标准,降下身份的人,很快又会快乐起来。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生总是向上的,这是人们的认识,也是人生的理念,更是众生的普遍心理。

然而事实上,就是这个“人往高处走”的理念,毁了许多人,坑了许多人。客观地讲,人生一世,是不可能总往高处走的,沉浮起落,坎坷挫折,下坡路的时候是很多的,我们不得不走。

这正如《贤愚经》中所说的:“常者皆尽,高者必堕。合会有离,生者皆死。”

有钱人变为没钱人,局长降为处长,老板变成小工,昨天的名人沦为今天的无名鼠辈……诸事不如前的现象每个人都经历过。每当这时,往日的标准都会被大打折扣。

由此看来,人生不可能总是守在一个高标准上。高标准本身就是一种完美主义的化身,其中包含着对周围事物的苛求和对自己的苛求,结果是自己累垮了,周围人也受不了。

更何况,人生总有不顺的时候,诸如单位不景气,事业陷入困境,家庭遭受变故……跟随而来的便是内在和外界的标准一同降低。如果这时谁还保持一种高标准的心理期待,还是一味地人往高处走,就会遭遇打击,饱尝痛苦,陷入烦恼的境地。于是,这时降低标准,便成为唯一而正确的人生选择。尤其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高标准”往往是靠不住的,极易被动摇。学会降低标准,反而成了人们解决人生难题的一把钥匙。

隐忍学上所说的降低标准,并不是要你退缩,更不是要你消极,而是一种心理调理和应对。“人生是不确定的”,外在的事物总在不断地变化,好与坏,顺与不顺,定会接踵而来。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在客观上,过高的标准都会使人时时处处面临着一种高度的威胁。有时候,甚至使人变得灰心丧气,破罐子破摔。

一味地高标准,不但会伤害自己,同时也会伤害别人。现实社会中,许多人之所以不适应新的环境,之所以会痛苦烦恼,就是因为守着一个高标准不放。他们认为自己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因此,高标准在很多时候反而成了极端片面的害人理念。

某公司被兼并了,几百名员工一同下岗,他们一蹶不振,而老李却挽起袖子,到一家小餐馆,做了一名跑堂儿。某企业倒闭了,人们丧气到了极点,老张却在第二天下楼修起了鞋子。老黄是某事业单位的领导,单位解散后,不但官职没了,吃饭也成了问题,他什么也没说,到一家公司做了一个看大门的。

降低标准,不仅要降低生活的标准,还要降低位置,放下架子,不顾面子,降低自己的身份,降低自己的名誉,降低自己的头衔……正像佛家所说的“放下”二字。我们是否能够放下,同样需要英雄般的气概。

肯不肯降低标准,有时反而成了一个人能否生活下去的必要条件。说严重点,很多人都是病在、倒在、败在、死在了这个环节上。

许多伟人,许多大人物,其实都不是一味守着高标准不放的人,他们能在降低标准中完善自己,从头再来。

1896年人们在加拿大西北柯劳代克发现了金矿。跟随着像蝗虫一样的淘金者人流,杰克·伦敦踏上了柯劳代克之路。他在那儿呆了一年,拼了命似地挖金子。他忍受着一切难以想象的痛苦,而最后回到美国,他的囊中却仍然空空如也。

于是,只要能糊口,任何工作他都肯干。他曾在饭店中刷洗过盘子;他擦洗过地板;他在码头、工厂里卖过苦力……甚至有一天,他饥肠辘辘,身边只剩下两块钱。

三年之后,他决定放弃卖苦力的劳苦工作,重新回到曾经让他伤心的文学创作上来,从零开始。这是1898年的事。仅几年,他便有6部长篇以及125篇短篇小说问世,一跃成了美国文艺界最为知名的人物之一。

为了能够活得好一些,并时时快乐着,降低标准,有时会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

就生活而言,那些懂得降低标准,肯降低标准的人,有时反而成了生活中的真英雄,不但能渡过难关,还能自得其乐,而只要你敢于回到起跑线上来。第二次向成功发起冲击,成功便有一半在握。

3.不要试图让所有的人都对你满意,否则你将永远也得不到快乐

活得累,是现代人的普遍感受,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追求完美导致。可是,也许你已经发现,不管自己是多么的努力,行为是多么的正确,自我反省是多么的深刻,都永远达不到所有人对自己的要求。世界是这么大,社会是这么复杂,人的思想观点是这么的不同,要企求人人一致地赞同一件事,是难乎其难,甚至是不可能的。聪明的人,就应该在此时避重就轻,创造一种心理导向的效应。

每个人都会有他个人的感觉,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看待世界。所以,不要试图让所有的人都对你满意,否则你将永远也得不到快乐。

父子俩牵着驴进城,半路上有人笑他们:真笨,有驴子不骑!

父亲便叫儿子骑上驴,走了不久,又有人说:真是不孝的儿子,竟然让自己的父亲走路!

父亲赶快叫儿子下来,自己骑到驴背上,又有人说:真是狠心的父亲,不怕把孩子累死!

父亲连忙叫儿子也骑上驴背。谁知又有人说:两人骑在驴背上,不怕把那瘦驴压死?

父子俩赶快溜下驴背,把驴子四肢绑起来,用棍子扛着。经过一座桥时,驴子因为不舒服,挣扎了起来,结果掉到河里淹死了!

很多人做人做事就像这故事中的父亲,人家叫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谁抗议,就听谁的!结果呢?大家都有意见,而且大家都不满意。

一个人想面面俱到,不得罪任何人,又想讨好每一个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在做人方面,你不可能顾及到每个人的面子和利益,你认为顾及到了,别人却不这么认为,甚至根本不领情的也大有人在。在做事方面,你也不可能顾及到每个人的立场,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和需要都不同,你要让每个人满意,事实上,就是让所有人都不满意!

结果呢?为了面面俱到,反而把自己累坏了,而因为怕对方不满意,还得察言观色,揣摩别人的心思,这多么辛苦啊!

那应该怎么做?做你该做的!也就是说,你认为对的,就不受动摇地去做,参考别人的意见要看意见本身,而不是看别人的脸色。这么做有时确实会让一些人不高兴,但你的不受动摇,却可赢得这些人事后的尊敬,毕竟人还是服膺公理的,除非你的坚持纯属是为了私心!

这么做,会有人称赞你,也会有人骂你,但想面面俱到的人,结果是每个人都会嘲笑你——就像故事中的父子!

俗语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就像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一样,所以,不要奢望做一个人人都满意的桔子,那是不可以的事情!

有一个被人广为称颂的事例:某一位诗人一次把自己的得意诗作拿到广场上去展览,很自信地对观众说,如果你们认为有败笔,尽可以指出。到了晚上,诗人的作品上标满了记号,人们挑出了无数他们认为是败笔的地方。诗人非常不甘心,他灵机一动,又写了一首完全相同的诗拿到广场上展出,不同的是他请观众标出诗中的妙处。结果到了晚上,诗人看到所有曾被指责为败笔的地方,如今都换上了赞为妙笔的记号。诗人的结论是:“我发现了一个奥秘,那就是不管我们干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够了,因为在有些人看来是丑恶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的眼里,恰恰是美好的。”

诗人的大悟,可以作为我们对非难、诽谤的一种基本态度;而诗人的这种作法,也可以作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如何减轻非难、诽谤这个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我们为人处世经常按别人的反应来决定,而很难按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尤其是在关于“成功”、“幸福”之类重要的问题上,一切似乎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标准。弗洛伊德说:“简直不可能不得出这样的印象,人们常常运用错误的判断标准——他们为自己追求权利、成功和财富,并羡慕别人拥有这些东西,他们低估了生命真正的价值。”

心理学家指出,如果给两组完全相同的人像,一组人像下写“残暴”、“凶恶”、“狠毒”一类的词,一组人像下写“果敢”、“勇毅”、“顽强”一类的词,请两组测试者对人像作职业估计,那么前一组人像很可能就被猜为罪犯,而后一组人像就可能被猜为军人。就像人们往往把银幕上、球场上的明星作为一种偶像,把表演中的人当作生活中真实的人一样。人类的内心有一种很强烈地接受外界暗示,通过语言、形象等传播媒介树立形象的欲望,它构成了所谓的“心理导向效应”。诗人的“败笔”、“妙笔”导致完全相反的两种结果,正是他利用了这种效应完全相反的两种结果,正是他利用了这种效应产生的。

了解了这一点之后,如果要使自己摆脱困境,减小压力,争取更多的赞同,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见类似的事情。当某人做了一件善事,引起身边同事们的注意时,会听到各种截然不同的评论。张三说你做得好,大公无私;李四说你野心勃勃,一心想往上爬;上司赞你有爱心,值得表扬;下属则说你在做个人宣传……总之,各种各样的议论,有的如同飞絮,有的好似利箭,一一迎面扑来。怎么办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

事实上,一个人是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对你满意,即使已经尽心尽力在做了,还是会有让别人不满意的地方。如果所有的人都对你满意,表示你这个人必定有问题。因为如果做了坏事,好人会骂你,做好事,坏人会骂你。

至于自己是否有他们所想得那么坏或那么好,只有自己知道。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良心、对自己的努力奉献负责;别人对你的批评、要求,那都是其次的。

如果太在乎别人的赞美,会变得骄傲、得意;太在意别人的批评,会觉得懊恼、无奈,对你或是对事情都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最好的方法应该是:随时保持平静的心,把事做好。

我们不管干什么,只要一部分人满意便是成功。因为,在有些人看来丑恶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眼里则恰恰是美好的。

不要对自己太苛刻,工作上给自己定一个所能达到的目标,只要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和良心,不要太在意外人对你的评价,否则,遇到挫折就可能会导致身心疲惫,万念俱灰。不要为了让周围每一个人都对你满意而处处谨小慎微,不要顾及他人的眼光而改变自己的言行,不要让所有人都满意了而委屈了自己,我行我素在必要时还是要得的。

情绪的过分紧张和焦虑,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情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生活中遇到的始料不及的事,应该学会放松,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生活的规律和睡眠的充足,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学会倾诉和寻求帮助来排解不愉快,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找一个听你诉苦的朋友不会是太难的事情。

记住,人活一世不容易,何必事事都在意?

4.把本能的嫉妒转化为进取的动力,把不平静的心态归于平静

喜欢嫉妒的人,总是容易心怀不满,动辄生气。但是,一个劲地生气有用吗?生气,既显示了自己的气量狭小,又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与其干坐着生气,倒不如好好争口气。

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建造者。既然生活是自己创造的,心情是自己营造的,就用不着为那些不着边际的琐碎小事生气。也许你会说,我就是眼红,我就是忍不住,那么,隐忍学主张,如果你觉得别人比你好,比你出色,你就加把劲赶上去,力争上游。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正是消除和化解嫉妒心理的直接对策。

对于比你强大和能干的人,你不仅要有单纯的羡慕和崇拜,你更应该抱持一种“我一定会比你强,我一定能超过你”的想法。有了积极正面的思考方式,然后才会带来奋发向上的实际行动。争取做到“后来者居上”,你才能活出生命的色彩。

尽管嫉妒和羡慕只是一线之差,却有着天壤之别。嫉妒的人是在打击别人的过程中寻找快乐,以求得心理平衡,而他们自己的生活却搞得一团糟。

学会熔炼嫉妒,那就是把本能的嫉妒转化为进取的动力,把不平静的心态归于平静,把蔑视别人的目光转到自己的短处上,这样嫉妒就会变成一种催人奋发的动力。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嫉妒他人,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会有长处和短处,为什么要用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自寻烦恼呢?相反,我们可以把嫉妒化成动力,用自己的努力去缩短与别人的差距,甚至超越他人,换成别人对我们的羡慕。

如果一个人很喜欢与别人进行比较,同时又不能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就会产生嫉妒。比较会导致自卑,失去信心,当机会再一次来临时,就会失去尝试的勇气,连超越他人的志气都会化为乌有。

工作及社交中嫉妒心理往往发生在双方及多方,因此注意自己的性格修养,尊重并乐于帮助他人,尤其是面对自己的对手。这样不但可以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而且可使自己免受或少受嫉妒的伤害。同时还可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又能感受到生活中的愉悦。

与其嫉妒那些比自己强的人,还不如把嫉妒变为动力,多结交一些比自己强的人,从他们的身上学习成功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促使自己也成功。

美国一位名叫阿瑟·华卡的农家少年,一直很嫉妒那些商界的成功人士,但是他是一个好强的人。有一天在杂志上读了大实业家亚斯达的故事,他很嫉妒亚斯达能有这样巨大的成功,但又转念一想,为什么自己要在这嫉妒呢?再怎样嫉妒都不可能像他那样成功,何不向他请教,对他的成功经历了解得更详细些,并得到他的忠告,这样自己或许也能取得成功。

有这样的想法与动力后,他跑到了纽约,也不管几点开始办公,早上7点就来到亚斯达的事务所。在第二间办公室里,华卡立刻认出面前这位体格结实、浓眉大眼的人就是亚斯达,这让他兴奋不已。一开始,高个子的亚斯达觉得这少年有点讨厌,然而一听少年问他“我很想知道,我怎么才能赚到百万美元”时,他的表情变得柔和并微笑起来,两人竟谈了差不多一个小时。随后亚斯达还告诉华卡该怎样去访问其他实业界的名人。

华卡照着亚斯达的指示,遍访了那些曾让他嫉妒的一流的商人、总编及银行家。在赚钱方面,华卡所得到的忠告并不见得对他有所帮助,但是能得到成功者的知遇,给了他自信,他开始化嫉妒为奋进的动力,仿效他们成功的做法。

过了两年,这个20岁的青年,成为当初他做学徒的那家工厂的所有者。24岁时,他成了一家农业机械厂的总经理,就这样,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华卡就如愿以偿地赚到了百万美元。后来,这个来自乡村粗陋木屋的少年,又成为一家银行董事会的一员。

华卡在以后的创业过程中,一直实践着他年轻时到纽约学到的基本信条:多与比自己优秀的人结交,把嫉妒别人转变为学习别人的长处,以此来帮助自己成功。

华卡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可以把嫉妒对象当作对手,不是向他攻击而是向他挑战、学习。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很多事情别人能干,自己也一样能干,而且可能会做得更好。

比尔·盖茨说:“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你会受到良好的影响。”然而要与优秀的人物缔结友情,跟第一次想赚百万美元一样,起初是相当困难的。其中的原因并不在于对方的出类拔萃,而在于我们自己的嫉妒之心,不愿友好地进行沟通与交往。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与比自己强的人结交是很有好处的:

第一,和比自己优秀的人在一起,我们就会嫉妒别人,容不得自己不如别人,别人行,我一定也行,于是想方设法要超过别人,这样就将嫉妒之心转化为了好强的求胜之心,促使我们能够很快地成长并超越别人。

第二,结交一个优秀的人,比我们作的任何决定都来得重要。因为,借由他们的成功经验、成功模式,能使我们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产生非常大的效益。他们也把他们失败时所做错的事情让我们知道,哪些是我们不要做、不能犯的错误。他们会让我们省下非常多的时间,走对方向,少走弯路。

看到与自己所嫉妒的人之间的差距,以所嫉妒的人为榜样、为目标,扬长避短,择其善而从之,见其恶而避之,自己努力改进,迎头向上,积极地将嫉妒心理转化为进取的动力,不会让嫉妒使自己的心理不平衡。

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有些事情是不取决于人自身的。如一个人的出身、相貌等,不是想改变就能改变的,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去嫉妒别人。我们要挖掘己不如人的根源,要弄明白别人到底为什么比自己强。也许,他取得的成绩是努力拼搏的结果,我们自己是不是做得还很不够呢?如果是,我们应当提醒自己加倍努力。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君不辞人,故能成其众”,“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既然已知自己的弱处,既然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就不该将精力浪费在嫉妒别人之上,而应该知耻而后勇,化嫉妒为拼搏的动力,注意点滴的积累,从今天开始,从足下开始,不耻下问,不疲请教。“箭欲长而不在于折他人之箭”,“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茫茫人海总有人会有一面长于自己,此时我们不应嫉妒他人,做出毁灭、扼杀别人的行为,而应觉得不甘心,想要比别人强,积极地提高自身的价值与素养。“寇可往,我亦可往”,别人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做到,只有具备这样的思想,才能迎头赶上,进而后来居上。

对别人产生嫉妒并不可怕,关键要看我们能不能正视嫉妒。如果能把嫉妒转化为成功的动力,时时鞭策自己,化消极为积极,往往会使我们赶上甚至超过别人。

5.闭上嘴吧!事情永远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变得更好

和“隐忍”最敌对的一个词就是“抱怨”了,所以,抱怨是修炼隐忍学的大忌,也可以说是做人处世的大忌,不是吗?如果你想抱怨,那么,生活中的一切都能够成为你抱怨的对象,如果你不抱怨,生活中的一切就都会变得美好。一味地抱怨不但于事无补,反而还会使事情变得更糟。

很多人一味地抱怨、发牢骚,却不想办法去行动,去努力改变,结果是,事情永远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变得更好。

如果你被别人欺骗了,你可以怨天尤人,痛骂社会,甚至自责,但事情却不因这些而改变,这一切只改变了你和日后的生活。我想,大部分人都是这么一直抱怨下去,让局面来控制我们。

现实中存在不少这样的人,他们把抱怨当成是聊天的一个内容,而不会寻找其他的话题。即使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人们可以抱怨的事情也可以是五花八门的:天气、交通状况、商场里拥挤的人群、银行里的长队、变老的事实、待遇太少、疾病的困扰、子女的问题等。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抱怨是很好的发泄工具,在受到挫折或面临困难的时候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然而往往忽略这种情绪对自己的严重影响。

爱抱怨者,可能很难意识到:很多被抱怨的事都是他们自己一手造成的!你的工作没做好,上司自然会找你麻烦;你不注意减肥,当然没有适合你的衣服;你不看天气预报,被雨淋了又能怪谁?所以当你试图抱怨的时候,不防先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否则,一旦你养成了抱怨的习惯,就会把自己的问题隐瞒起来,结果你成为问题重重的员工,上司只能痛下决心……你会失去你那些本来喜欢你的朋友,因为你的抱怨让他们感到心烦;你的家人会感到失望,因为你让他们跟着你遭受了太多的不愉快。这会形成恶性循环,你的抱怨更加严重,你的心境会变得更加糟糕!

如果一个人把抱怨当成习惯,就会失去与别人交流的能力。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在你心情很好的时候碰到一个家伙,这个家伙上来就说天气有多么糟糕,他的生活多么黯然无光,这个时候,你的大脑会随着他的语言思考,结果,你脑中的画面是一幅幅不愉快的景象,你的心情也会因此而变得慕名压抑。下一次,你会尽量避开与这个家伙交流。

下面是一些制止抱怨的具体技巧,让你更有效地把抱怨转化为隐忍:

1)稍稍休息一下。

要减轻情绪波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暂停接触、稍事休息。当双方都怒气冲冲或不满情绪高涨时,适当地休息一下能防止双方关系全面恶化。双方都能利用这个机会平静一下,想一想继续交往下去可能会带来的好处,并且琢磨出一个既能处理眼前问题,又不至于激怒对方的办法。借这个休息机会,我们还可以在手边的一些琐事上进行合作,比如一块儿修咖啡机,打开窗户换换新鲜空气,从而改变一下气氛。

2)从一数到十。

我们都希望考虑周全了再行动。有时候,情绪上来得很快,还没等我们意识到就已然受其控制,不假思索地干出冒失事儿来。这种贸然举动又会激化对方的情绪,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碰到这种情况,不妨从一数到十,强迫自己想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对方说出那样的话,然后想办法使谈话更富成效。每次回应对方之前,都有必要问一问自己:“此刻我的目标是什么?”

3)咨询请教。

如果当时情绪剑拔弩张,或另有原因双方不能沟通,可以找一位朋友或同事咨询一下。我的意见可行吗?不利的方面是什么?是否另有妙计?

6.训练自制力——让隐忍有更多的技术含量

经常有人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或者是“忍无可忍”。这两个词其实从某个侧面反映了你的自制力不够,导致隐忍无法进行下去,而当你拥有了足够的自制力后,隐忍就会有更多的技术含量。

行为学家在分析了人们成功的因素之后,告诉了我们在自制问题上可以采取几种科学的培养方法:

1)控制自己的思想。

这一点可以说是与国人传统的认识相吻合的。没有意识作为先导,人就不可能有具体的行为。控制思想,就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能要什么,这是认识的问题。然后再弄清楚,怎样拒绝不能做的事,强制自己专做该做的事,这是方法的问题。最后再掂量一下,自己做了会如何,不做又该如何,这是建立毅力的前提,是由控制思想向控制行为过渡的问题。

2)控制目标。

目标是思想的核心,更是行动的指南,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方法。人不可能无为而治身,都要有一定目的;做事都要有计划,不能东一下西一下,无头无序。

目标可以帮助你做很多事。你想成功?你想取得什么样的成功?你想怎样达到成功的目的?你的长期计划是什么?中期计划是什么?短期目标是什么?如何去修正你的目标?拿这一系列问题问自己,心中自会明亮许多。

需要强调的是,控制好目标也是取得成功的一种重要方法。只有目标与毅力、意志、方法,就如同想渡河,只想到达对岸,而没有船一样。

控制目标,就要制订目标。目标有长期的、中期的,也要有短期的。像我们买衣服一样,买皮衣时,要考虑到这皮衣要能穿三五年;买袜子时,只须想着能穿三五个月即可;可买鞋子时,要想着这鞋得穿一两年。不同的衣服,穿着年度不同,就要在价格、质量等方面做不同的考虑。

再如高中生参加高考,在复习阶段,他就应制订类似这样的目标:五个月之内,我要怎么复习?近一两个月内,我该重点攻克哪一门课程?每周周六,我该完成计划中的哪些事?如此,中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并举,做起来就心中有数,忙而不乱。

修订目标也是重要的一步棋。目标永远是超前的考虑,你做到某一步时,一些意料不到的事情就会出现、发生。在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地修订目标,那么目标因不能如约执行计划而处于废弃的危险境地。修订目标就像整理自己的衣柜,到一定时候,就要看看,哪些衣服还能穿,哪些衣服不能穿,哪些衣服要缝补改装,哪些又要添置新的。只有不断整理,才能让衣柜里的衣服随时能满足自己衣着的需要。

3)控制时间。

人生活在空间和时间中,空间容纳人,时间改变人。很多人事情做不好,就是没利用好时间。

操纵时间是一门大学问。在国外,专门有向人们提供时间安排的时间管理专家,他的工作就是把你计划要做的事,结合你的个人情况,做一个统筹的安排。

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一般的人往往不但不明白自己要做哪些事,还不明白在什么时候,用多长时间来做某件事。而且更难的是如何将那么多事和有限的时间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事情做好了,时间也没白白浪费。你可选择时间来工作、游戏、休息,虽然客观的环境不一定能任人掌握,但人却可以自己控制时间。当我们能控制时间时,就能改变自己的一切。

人们不可能把自己的时间都交给时间管理专家去管理,那么只好自己担当起自己的时间管理专家,为自己要做的事筹划。

4)控制自己的关系群。

关系群就是与你保持一定联系和友情关系的人群。一个人不可能与他遇到的每个人都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你必然有所选择;同时一个人也不需要从太多的人那儿学到一定限度或者说一定范围的东西,所以,他必须有所选择。

选择一定的关系群做什么?与他们沟通、交流,向他们学习,与他们共享休戚,与他们一同成长。

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接触的人对你的影响非常大,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你会吸纳什么样的知识和概念,在头脑中构建起什么样的理念,这些会极大地影响一个人的处世态度与行事方式。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离不开机遇,这是人们所共知的事实。那么,你所接触的人群就是给你提供机遇概率最高的人群,相互之间了解了,在做事上也靠近了,于是便有了合作的意向,托付的意向。他人的这些意向在你身上付诸实施,就等于机遇降临到了你的头上。

5)掌握沟通的方式。

一个健全的人,在与人交往上应该不会有什么障碍,但在很多时候,不少人在与人打交道时,就因为对某些细节不太注意,而失去了很多机会,仔细倾听即是其一。

行为学家告诫我们,我们在讲话的时候,是学不到任何东西的,沟通方式最主要的就是聆听、观察以及吸收。当我们沟通时,我们要用信息来使聆听者获得一些价值,以便彼此了解。

很多人擅长侃侃而谈,并以此为荣。的确,在很多时候,这些人奔放的思想、精彩的言辞烘托了交际氛围,使大家能交融在一起,彼此很高兴、友善地交流沟通。但对这些人来说,如此的举止或许能使你赢来朋友,却得不到对你有用的信息。这样的交际方式只会使你付出,却无法收获什么。

倾听——他们未必愿意这样做,或许是天生的性格使然,其实倾听,能使他们有机会获悉别人的观点,体会到对方的过人之处,并把这一切吸纳到自己的知识与智慧系统中来,从而提高自己。

但是,如果在人际交往中,如果都是一群性格内向的人扎在一堆,那也是有点糟糕的事,若大家都愿做忠实的听众,把装纳知识与智慧的口袋敞得开开的,都等着别人往外倒,这种交际活动八成要泡汤,最后大家不得不失望地拢起什么也没捞着的口袋。

既然说要收获,必然要有付出,那么,性格内向的人不妨就客串一下演讲者,把自己的知识与智慧倾倒出来,与大家共享吧。

在交际场合,讲与听这两个角色不是绝对的,两者可以适时转换,只要你时时敞开着口袋,无论扮演什么角色,你都会有收获,都会从这些收获中获得成功的基因。

7.别让情绪害了你——学习情感与理智的平衡术

情绪是人的思想与行为的伴生物,事情做得顺利,情绪就好。看天,天是蓝的;看花,花是好的;看人,人是精神的。事情还没做完甚至于还没开始着手做,障碍一个接着一个,头脑转不过弯儿,情绪上就受波动了,看什么什么不顺眼,尽管它们和你高兴时所看到的一模一样。

如果情绪仅仅是思想与行为的终极或“排泄物”——如果事情做砸了,痛苦一场那也罢了,糟糕的是,情绪往往会改变你原来的观念,并自然而然地对你以后要做的事产生影响。情绪不是思想和行为的终极“排泄物”,它是思想和行为中的一个过程,是一个重要环节。

其实,坏情绪不仅仅是暴怒、颓丧,它还包括忧虑。对所做的事过于患得患失,情感过于低沉,瞻前顾后,都会在你迈向成功的道路上设置障碍。人生的真正报酬,取决于贡献的质与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付出了什么,掌握了什么,你就会收获什么。

阻碍人们保持理智与情感平衡的原因有四个:

其一,我们不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情绪;

其二,虽然我们常常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有时情绪急速波动,以致我们不由自主地受它支配;

其三,即使理智本身战胜了情感并左右我们的行为,我们仍不能把握好那部分情绪,不管我们怎样将其掩盖,或是否认它的存在,事后它还是会冒出来烦我们;

最后,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情绪的产生没有心理准备。

接下来逐一分析这些原因,并提出完全积极的方法作为对策。

第一:体会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我们常常对感情毫无察觉。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被不安、沮丧、恐惧或愤怒等情绪所左右,并影响到我们的一举一动。在我还没有觉察到自己的愤怒时,别人可能早就注意到我的颈部肌肉已紧张起来,脸部开始涨红,说话声音也变了调。

对别人的情绪,我们了解的就更少了。即使你试图掩盖自己的愤怒或恐惧,它还是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行为:你说话的语调、坐姿、呼吸频率等。我们自己也会下意识地注意到这些迹象,相应地也会觉得不安、担心或变得固执。如果双方都没有注意到自己或对方的情绪,我们就很难控制表达感情的方式,双方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积极把握感情的第一步就是意识到它的存在。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应当学会观察肢体所传达的感情信号。通过观察身体各部位情况,能从中得到有关自己情绪的重要信息。

我的肠胃是不是感到不适?

手心是否冒汗了?

下巴肌肉是否绷得很紧?

我是不是攥紧了双拳,还是使劲抓着什么东西了?

说话声调是否提高了?……

这些小动作多半传达着愤怒、沮丧或害怕的情绪。轻柔的声音,愿意靠得更近些,湿润的眼睛,这些迹象则意味着爱慕、同情或者伤心。我的身体感受在不同的场合可能表达着不同的情绪。一旦注意到这些变化,察觉出自己的情绪也就不难了。

为了培养这种意识,我可能需要在不同场合和不同程度的压力下进行练习。从每天的点滴小事做起——和朋友吃饭、同客户谈生意、看一场伤感的电影、进行一场困难的讨论等,利用这些场合来培养自己对情绪和感觉的把握。随着对自己身体反应的了解,察觉情绪变得越来越容易。

了解对方的感受越多,就越能避免伤人话语或行为带来敌对情绪的强化,避免做出有害无益的举动。总的来说,在触及问题的本质之前,有必要先观察一下对方的情绪状况。经过细心观察,多加体会,就能敏锐地察觉身体的细微变化。

第二:不要感情用事;管住自己的行为。

光注意到自己的情绪还不足以控制其行为。情急之下,我们可能没等自己作出理性决定就贸然行事。心理学家认为,在发育过程中,大脑最先产生本能和感性反应。随后,大脑才会变得越来越理性,并逐渐可以控制一些低层次的本能反应。但险恶的环境可能直接引发感情和生理上的反应,导致理性思维出现“短路”。

如果自尊受到威胁,人们通常会感到不安全、害怕和愤怒,这些情绪会成为理性解决问题的障碍。有自卑倾向或担心失去自尊的人,通常会在争执中固执己见。他们怕丢面子,做事踌躇不决,最终使结局变得更糟。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南非白人拒绝同黑人谈判,以及一位犹豫不决的未婚夫想要毁掉婚约却觉得无从下手。

我们有些情绪反应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父母或朋友那儿秉承的习惯。孩提时代,我们都发现情绪爆发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促使情况发生改变,用发脾气的方式表达沮丧、愤怒或失望的心情有时是可以接受、可以原谅的。这种潜移默化的想法伴随着我们长大,我们不自觉地认为如果发脾气、歇斯底里、大喊大叫、摔门或发号施令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第三:用良好的习惯代替一时的冲动。

小时侯,人们常会感情用事,长大成人了,就要用良好的习惯代替一时的冲动。如果必须受习惯支配的话,那就让好习惯支配,那些坏习惯必须戒除。

经过多次重复,一种看似复杂的行为就会变得轻而易举,实行起来,就会有无限的乐趣,有了乐趣,出于人之天性,就更乐于去实行。于是,一种好习惯就诞生了。

好的习惯人人都想拥有,最主要的问题不是一两次能够得到,而是需要坚持。对于一个独立的成人来说,习惯的形成大部分需要自己的努力。习惯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超乎人们的想象。

假如你要把一种行为养成自己的习惯,而这种行为对你又是如此的陌生,那么,请你记住:“多做几次就好!”习惯的养成,仅是动作的积累,脑神经指令的重复。这样的行动你做得越多,脑神经所受的刺激与记忆也就越深,你的反应也会更加的熟练,好的习惯便属于你。

当你运用这一法则的时候,连同积极心态一起应用,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而这就是你思考、致富或实现任何你所希望的事情的根本驱动力。或许你并没有很好的天赋,但是,一旦你有了好的习惯,它给你带来巨大的收益,很可能会超出你的想象。

8.下意识淡化自己的“优位”,从而减少别人对你的隔阂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所谓淡化优位就是淡化嫉妒:当自己明显比别人强时,你在感情上还是要和大家在一起,这样别人就不会再嫉妒你了,也会认为你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优位。

1)介绍自己的优位时,强调外在因素以冲淡优位。

你被派去单独办事,别人去没办成,而你却一下子办妥了。这时,你若开口闭口“我怎么怎么”,只能显出你比别人高一筹,聪明能干,从而招致妒嫉。如果你这么说:“我能办妥这件事,是因为我卖力肯干。”就容易让人觉得你处于优位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会妒嫉你的能干。但你要这么说:“我能办妥这件事,一方面是因为前面的XX去过了,打了基础,另一方面多亏了XXX的大力帮助。”这就将办妥事的功劳归于“我”以外的外在因素“XXX”中去了,从而使人产生“还没忘了我的苦劳,我要是有群众的大力帮助也能办妥”这样的藉以自慰的想法,心理上得到了暂时平衡,这样“我”在无形中便被淡化了优位。

2)言及自己的优位时,应谦和有礼以淡化优位。

人处于优位自是可喜可贺的事。加上别人一提起一奉承,更是容易陶醉而喜形于色,这会无形中加强别人的妒嫉。所以,面对别人的赞许恭贺,应谦和有礼、虚心,这样,不仅显示出自己的君子风度,淡化别人对你的炉嫉,而且能博得别人对你的敬佩。

“小李毕业一年多就被提为业务厂长,真了不起,大有前途呀!祝贺你啊!”在外单位工作的朋友小张十分钦佩地说。“没什么,没什么,老兄你过奖了。主要是我们这儿水土好,领导和同事们抬举我。”小李见同一年大学毕业的小王在办公室里,便压抑着内心的欣喜,谦虚地回答。小王虽然也妒嫉小李的提拔,但见他这么谦虚,也就笑盈盈地主动招呼小李的朋友小张:“来玩了?请坐啊!”

不难想象,小李此时如果说什么“凭我的水平和能力早可以提拔了”之类的话,那么小王不妒嫉死才怪。

3)不宜在优位者的同事、朋友面前特意夸奖优位者。

显然,谁都希望处于优位而得到他人的夸奖,但事实上总会有悬殊的差别。当同事、朋友各方面条件都差不多,其中有人处于优位,别人若不提及,有时还不觉得。一旦有人提起,其他人听了就不好受,难免会妒火中烧。所以,作为不会对此妒嫉的旁人,一定不要在优位者的同事、朋友等多人面前特意夸奖优位者。否则,不仅会引发和加强他们对优位者的妒嫉,还可能同时妒嫉你与优位者的“密切关系”。

某单位宣传部干事小张在较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了几篇理论文章。团委小高在工会宣传干事小王面前羡慕地夸奖道:“小张真不错,最近又有一篇文章在某某刊物上发表了!”小王顿时敛住笑容,酸溜溜地说:“他有那么多闲工夫,发两篇文章有什么了不得了?哼!”小高见状,自知失言,让小王觉得挂不住脸了,只好尴尬地点头笑了笑,走出工会办公室。

这里,小高就是犯了大忌:在可能产生妒嫉的敏感区偏偏又增添了引发妒嫉的“发酵剂”。

4)突出自身的劣势,故意示弱以淡化优位。

如同“中和反应”一样,一个人身上的劣势往往能淡化其优势,给人以“平平常常”的印象。当你处于优位时,注意突出自己的劣势,就会减轻妒嫉者的心理压力,产生一种“哦,他也和我一样无能”的心理平衡感觉,从而淡化乃至免却对你的妒嫉。

比如,你是大学刚毕业的新教师,对最新的教育理论有较深的研究,讲课亦颇受同学欢迎,以至引起一些任教多年却缺乏这方面研究的老教师的强烈妒嫉。这时,你若坦诚地公开、突出自己的劣势:教学经验一点都没有、对学校和学生的情况很不熟悉等,再辅以“希望老教师们多多指教”的谦虚话,无疑会有效地淡化自己的优位,衬出对方的优位,减轻弱化老教师对你的妒嫉。

5)不要当众说“我们怎么怎么”,而给人以“厚此薄彼”之嫌。

在众人面前谈某群体中的某人时,你若说“我们很要好”、“我俩情同手足”、“和你们单位的某某交情很深”之类的话,对方很容易产生“你厚他薄我”的冷落感。因为这种复数关系称谓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对方会觉得被你称为“我们”中的人员是优位的而滋生妒嫉。

6)强调获得优位的“艰苦历程”以淡化妒嫉。

通过艰苦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很少被人妒嫉的。如果我们处于优位确实是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得到的,那么不妨将此“艰苦历程”诉诸他人,加以强调以引人同情,减少妒嫉。

比如,在邻居、同事还未买车的时候,你却先买了。为了免受“红眼”,你可以这么说:“我买这车可不容易,你们知道我节衣缩食积攒了多少年吗?整整六年啊!辛苦啊!我们夫妻俩都是低工资,一毛钱一毛钱地攒,连场电影都舍不得看,太难了……”

听了这些话,对方就很难产生妒嫉之心。相反,或许还会报以钦佩的赞叹和由衷的同情。

7)切忌在同性中谈及敏感的事情。

女性之间的妒嫉多半因容貌而起。女人爱妒嫉,妒嫉可以说是女人明显特征之一。而女人又往往因为容貌姿色才处于优位。所以,女人对容貌、衣着以及风度气质所带来的爱情生活、夫妻关系等相当敏感,很容易产生妒嫉。

比如,一个姑娘因有一张漂亮的脸蛋而被不少小伙子围着,那些容貌平平的没有人追求的姑娘,自然会对她产生妒嫉。这时,你作为男性,千万不要在女性之间当面夸赞其中某一姑娘:“某某真漂亮!”“某某的穿着打扮真时髦!”“某某的气质太迷人了!”“某某的男朋友我见过,特帅,特有魅力!”这不仅会引起其他女性的妒嫉,而且会对你产生一种莫名的敌意。

男性之间的妒嫉大多因名誉、地位、事业所致。男人对社会活动能力、工作业绩、创造手段等最为关注,也最易导致相互妒嫉。

比如,某人升了职而赢得不少漂亮姑娘的追求;某人因才华出众、能说会道而显身扬名等,都会受到身边其他男人的妒嫉。因此,在男性之间,作为女人的不宜当众评头论足,说什么“某某真能干!”“某某女朋友真标致!”“某某和你一块来的吧?现在已经是厂长了!”尤其作为妻子,更不宜有所比较地奚落自己的丈夫:“你看人家小王,学理科的出身,却发表了那么多的小说,稿费一拿就是几万块!亏你还是学中文的!”

如此,就是再敦厚的人也会生出对他人的妒嫉之心来,导致家庭、邻里、同事之间关系的僵化和冷漠。

学会淡化别人的妒嫉心理,将有利于促进同事、朋友、邻里及多种范畴内的人们彼此减少敌意和隔阂,使人们成为优位者。

9.辨证地看待执著与变通,真正获得思维的解放

有的人羡慕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不愿意每分钟都固定不动。“七十二变”确实很厉害,但是怎么也敌不过稳如泰山的如来佛。有的人追求飞蛾扑火般的壮烈,以为那是一种执著的美,殊不知扑火的一瞬间,飞蛾毅然决然,但终究还是化为灰烬。

其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难题,隐忍学认为,只有既坚持执著又坚持变通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这样说似乎是有些矛盾。执著是指面对一个方向坚持走下去,而变通则是灵活应变,随时改变方向。这两个词似乎是反义词,但是,矛盾总是统一的,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每当我们面临困难时,我们要选准一个方向,执著地去搜寻解决的方法。如果丝毫也不见效果,那么我们的方向可能错了,就要开动脑筋变通一下,重新确定个方向再坚持不懈,直到解决困难为止。在这里面的“一定条件”就是指“丝毫不见效果”。所以说,只有在需要变通时才能变通,否则我们永远也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两个人进山洞寻宝,但是迷了路。后来干粮快吃完了,只剩下了一支手电筒。第一个人起了坏心眼,夺走了余下的干粮和那支手电筒,离开了第二个人。山洞中漆黑无比,第二个人每走一步,因为没有了手电筒,都有可能摔倒。但是也正因为没有手电筒,使得第二个人的眼睛对光亮异常敏感,最后终于爬出了山洞。而第一个人吃光了干粮,拿着手电筒搜寻出口,怎么也找不到洞口,最后终于饿死在山洞里。

这虽然只是一个小故事,但是从中我们却可以得出许多道理。一般人在黑暗之中都需要光亮,但是第二个人却因为没有手电筒而走出山洞,这是变通的表现。但是,如果第二个人缺少了执著搜寻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也是不能爬出山洞的。

现代社会是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变化,所以我们就必须具有临危不惧的头脑和以静制动的思想,不能随波逐流,飘摇不定。不过,我们也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和灵活作战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淘汰。

人的一生少不了一种叫做执著的精神,或者说是一种信念,但是现实生活和世界的纷繁复杂和多变让我们意识到:其实机智灵活的变通往往比执著更能获得“完美”。

适时的变通往往需要一种灵活而又迅速的转变,来一个对规则束缚的挣脱,否则我们若一味地钻入“执著”的套子,结果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则可被称为“钻特殊牛角尖的英雄人物”,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真正地开阔思维,寻找多种渠道来解决问题,或许你会从中得到不用劳神费力、执著蛮干的意外收获。

譬如“愚公移山”的故事,人们往往会称赞愚公的坚持不懈、执著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固然是可贵的,是战胜困难所必备的,但如果我们突破思维规则的束缚,再来谈论一下愚公的举动,或许你就会发现,其实愚公的做法也是一种很“傻”的办法,出动全家大小、男女老幼进行移山,那经济来源何以取之呢?与其用微乎其微的力量来“搬”山,倒不如开辟一条旅游的通道来,在山上建一些“风景”,岂不更好?所以当执著真正地植入人的思想、生活和社会的时候,就需要我们用思维和理智另辟一条新路来。

如果我们缺少了变通,一味地执著,或许我们也可称这种行为是蛮干,这种“执著”往往使人身陷困境并湮没于困境,对国家和社会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生命的长途中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岖的小路,有春光明媚万紫千红,也有寒风凛凛万木枯萎。在生命的寒冬里我们需要执著,然而当面前就是万丈深渊之时还固执前行就意味着死亡。变通就是:一指间的距离却让你获得生命。

一个林场主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大片的林场,每天驾车穿梭于林场中,他都万分欣喜地看着这些能给他带来大笔财富的森林。然而。一场无情的大火把一棵棵百年树木变成了焦木,他失魂落魄地走在街上,发现许多人排队购买木炭取暖。他灵机一动,把焦木加工成木炭销售,结果获得了大笔财产。

聪明的农场主在把苦心经营的林场变为焦木时,没有盲目地种树,而是利用焦木获得大量财富。这一指间的变通让他重获财富。

变通能带来成功,转机能给人以新生。“变则通,通则久。”“历史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这是马克思的辩证法给我们的科学真理。

商鞅二次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唐太宗唐玄宗的变法改革产生了开元盛世,有了贞观之治;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发展。而清朝的闭关锁国、故步自封则使清朝严重落后于世界历史的潮流,造成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成了大量财产被帝国主义侵占,造成了中国人民的屈辱史和血泪史。

隐忍学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不能缺少执著,更不能缺少变通;只有突破思维的束缚,我们才能正确地看待和评价事物的是与非,才能在理想的道路上执著而又灵活平稳地前进。当我们真正地将“变通”和“执著”融合,真正获得思维的解放,或许我们会得到更多。

10.一个人再强也不要和别人比,再弱也要和自己比

在生活中,我们不自觉地在自己心目中塑造了很多的偶像,并且渐渐地习惯了仰视这些偶像,觉得他们高不可攀,其实这是人生最大的失误,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一个人再强也不要和别人比,再弱也要和自己比。只有挑战过了自己,把以前的自己比下去了,你就会比别人强。

二战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失业人数陡增,工厂效益也很不景气。一家濒临倒闭的食品公司为了起死回生,决定裁员三分之一,其中清洁工、司机、无任何技术的仓管人员首当其冲,这三种人加起来有30多名。

经理找他们谈话,说明了裁员意图。

清洁工说:“我们很重要,如果没有我们打扫卫生,没有整洁、优美、健康有序的工作环境,你们怎么会全身心投入工作?”司机说:“我们很重要,这么多产品没有司机怎能迅速销往市场?”

仓管人员说:“我们很重要,战争刚刚过去,许多人挣扎在饥饿线上,如果没有我们,这些食品岂不要被流浪街头的乞丐偷光?”

经理觉得他们说的话都很有道理,权衡再三决定不裁员,而是重新制订了管理策略。

最后经理令人在厂门口悬挂了一块大匾,上面写着:“我很重要。”

每天当职工们来上班,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我很重要”这四个字。不管一线职工还是白领阶层,都认为领导很重视他们,因此工作也很卖命。

这句话调动了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几年后公司迅速崛起,成为日本有名的公司之一。

所以任何人只要认为自己很重要,那么他就有可能创造出奇迹。

成才的道路有千万条,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来走,最关键的不是向别人看齐,而是能够对自己做出正确的估价。

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只看见自己的短处而看不见自己的长处,或者夸大短处而缩小长处,都是自卑的表现。拿自己的短处去跟别人的长处相比的话,那么任何人都无法自信起来。

有一个女孩,左额头上有一块伤疤,这让她觉得自己很丑,对自己的形象非常没有信心,不愿意和别人打招呼,甚至不愿意抬头走路,情绪每天都很低落。

一天,妈妈送了她一只发卡,说把这个发卡别在头发上,就能挡住那块伤疤了。女孩对着镜子把发卡别好,确实遮住了伤疤,她立刻觉得自己变漂亮了,于是就别着发卡出门了。在刚出家门的时候,由于她太高兴了,不小心和迎面走来的一个人撞上了,她面带微笑地说了声“对不起”,就去上学了。

一整天,女孩都觉得心情很好。好像每个人对她都比平时更亲切,她也主动和别人打招呼,上课听讲也更认真了,因为她觉得好像每个老师都在注意她。尤其是在放学的时候,几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同学,居然来找她一起回家。

回到家里,女孩兴奋地和妈妈说:“妈妈,你送给我的这个发卡实在太神奇了!今天我感觉特别棒,从来没有感觉这么好过。”接着,她就把当天在学校发生的一切和妈妈讲了。

妈妈听后,纳闷地说:“女儿,可是你今天并没有戴这个发卡啊,你看,早上你出门后,我在门口捡到了它!”

同类推荐
  • 28天出口成章

    28天出口成章

    你如何在成功路上舌灿莲花,春风得意。另外还重点对幽默、赞美、口才礼仪、聆听、分寸、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了翔实的论述,并就言与意、口才与成功等关系做了有益的探讨。
  •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条人生经验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条人生经验

    本书精心为青少年总结了100条经久实用、深刻睿智的人生经验,每一条人生经验都以精彩独到的哲理点拨,挖掘人生深层的内涵,揭示了人生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让青少年在更有信心和勇气去追求梦想;在遭遇挫折和感到无望时,能从中汲取力量;在迷惘和失落时,能从中获取慰藉……
  • 机会天天来敲门(励志文库系列)

    机会天天来敲门(励志文库系列)

    有励志渴望,就实现励志 人生总是充满着无穷的希望与无尽的挑战,有人能够勇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为自己开创美好的未来、创造无穷尽的财富而有些人总是沉溺于幻想中,幻想着自己有着好的未来,而不知努力,到头来终是一场空! 对于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
  • 培养青少年思考人生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思考人生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
  • 怎样把握人生的态度

    怎样把握人生的态度

    寻觅成功的答案,从阅读开始;领悟人生的精髓,从阅读开始一个敢拿自己当回事的人,就一定能在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从而驾驭自己的人生,体现自己的价值,成就自己的事业。《怎样把握人生的态度》书为读者朋友精心挑选出大师级的人物,分别是:思想家老子,文学大师莎士比亚,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以及幽默大师卓别林等,把他们留下的或馈赠的智慧语言,提炼成智慧点拨。阅读《怎样把握人生的态度》,可以让你的眼前为之一亮,智慧之灯豁然点起,像是地狱里打开天窗,阳光一下子洒满人间。
热门推荐
  • 给我一个爱你的理由

    给我一个爱你的理由

    她是卑微的贫穷女孩,他是高贵的有钱富商金钱游戏,一场长达六年的囚禁爱无非是看谁成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强娶豪夺:总裁是狼躲不过

    强娶豪夺:总裁是狼躲不过

    她是林家领进门的孤女,第一次见面,前一秒他将洋娃娃递给她叫她妹妹,后一秒她被他锁在门内,冷嘲热讽,强势非礼。她和他的相处方式怪上加怪,她逃,他追,猫抓老鼠,乐此不疲。她一直以为主动权永远都在她手中,不曾想过有一天他竟将剑抵在她的咽喉,目光凌厉,凶狠贪婪:两个选择,要么嫁,要么死。
  • tfboys之跨世之恋

    tfboys之跨世之恋

    他们是两个相互竞争的组合,却成为好朋友,渐渐成为恋人。但他们的身世使他们后来跨世,分离。
  • 活捉美男总裁

    活捉美男总裁

    小记者任意意精心打扮了一番到KTV应聘,打算曝个大新闻,然而——“这也算不错?胸小腰粗没屁股腿还短,笨手笨脚,请她来吓跑客人吗?”来巡视的总裁如是说。任意意的小宇宙噌的一下爆发了,当即扑到这个毒舍总裁强吻了一通。可是那个臭男人居然还亲上瘾了,上班的时候缠住她,下班了还缠住她,尼玛的这样她怎么装摄像头偷拍新闻嘛!然而——她无意中得到了有人要刺杀他的消息,救他一命为自己惹来杀身之祸被绑架的时候,绑匪打电话给他要赎金,他居然说不认识她!更可恶的是这个男人居然上了她还不敢认!任意意的小宇宙彻底要爆发了,她决定带着某人的种,嫁给自己的竹马哥哥!喂喂喂,安总你干嘛?有本事你别来抢新娘啊!
  • 医女皇妃:放肆,本宫不约

    医女皇妃:放肆,本宫不约

    董柠儿前一世为医官,医得了万人疾却医不了一人心。纵然医术无双,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董氏族人遭佞臣陷害,分崩离析。重生这一世,入仕为官,倒是要看看有谁还能动她族人分毫。只是她虽百般挣扎,却还是落入了他的宠溺情网。“董大人!胸肌不错!”“回禀皇上,我是女官!”PS:架空历史,女子可为官。
  • 大明星的独宠小丫头

    大明星的独宠小丫头

    他,比雪山还要冰冷,他,放荡不羁,他温柔无比,当他们同时爱上一个平凡不过的她,她又会如何抉择呢?新书《青梅竹马:我们的甜涩时光》正在连载中,喜欢的小伙伴们可以去瞧瞧,记得评论一下!谢谢,谢谢大家的支持!
  • 赏金杀神

    赏金杀神

    进入盖亚空间成为赏金猎人的沈泽,本以为生活即将顺风顺水,谁曾想危险却接踵而来。为了复活女友,他接二连三的进入不同位面完成盖亚愿望。传说中的十三使徒竟然破封而出,毁灭能量不断入侵各个位面。主神空间与生肖军团接连出现,自己的记忆又被无端抹去。为了探明一切的真相,沈泽只能拿起武器选择战斗。与冥王雷利大战谜之使徒,与泰瑞尔共斗迪亚波罗……有时候真相似乎太过突然,经历无尽世界的沈泽又将何去何从?敬请关注《赏金杀神》,所有谜底即将一一揭开!
  • 五千年后的星际探险记

    五千年后的星际探险记

    第1到57回讲述高中生胖书宁和另外六个同伴乘坐时空穿梭机穿越到五千年后,跟随地球村村长乘坐宇宙飞船作星际探险的故事;第58到107回讲述的是七个孩子在一次意外的飞船事故中,无意中穿越到了一个和地球、和古代中国各方面都很像的奇怪星球,然后被瓷器国的人一步步塑造成神仙、胖书宁被迫成为瓷器国国王、对瓷器国进行改造的故事;第108回到最后讲的是胖书宁和同伴利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和宗教信徒的愚昧,带领最弱小的瓷器国打败其他强大国家、统一整个星球的故事。作者相信,读者看完本故事后,应该能培养起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素养会有大幅的提高,今后在被各种宗教迷信毒害的可能性也会大幅下降。
  • 黑非黑,白却白

    黑非黑,白却白

    他是她生命中的彩虹,绚烂美丽,转逝长空,他是她生命中的烟火,光彩缤纷,随即落幕,他说忘记,她却说,这辈子山山水水,岁岁年年执念,只为下辈子再也不见........
  • 午夜请开灯

    午夜请开灯

    黑夜里的死亡追逐;诡异离奇的失踪;惨绝人寰的死亡现场;一个个忽暗忽明的线索,反复出现。人为?非人为?敲响午夜十二点的钟声下,飘荡着的模糊白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