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3500000068

第68章 国际研究(1)

评海湾战争和建立国际新秩序

海湾战争规模大、影响广,轰动全球,举世瞩目。现在,海湾战争虽已结束,但战后我们应该引发哪些思考,以使本国在波诡云谲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下面,我谈几点认识,和同志们一起讨论。

一、伊拉克吞并科威特是海湾战争的直接原因

伊拉克与科威特争端由来已久。历史上,伊、科曾是一个国家。公元7世纪时,它们都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756年,萨巴赫家族建立了科威特酋长国。1923年,英国同奥斯曼帝国签订《洛桑条约》,分别建立了伊拉克王国和科威特埃米尔国。1932年,两国达成了划分边界的协议,但一直未正式勘定边界。1958年,伊拉克革命成功,建立了共和国。1961年,科威特宣布独立,但伊拉克不予承认,并向科提出了领土要求,由于英军干涉,伊未敢动武。1963年,伊拉克复兴党执政后,才宣布承认科威特独立,但两国边界仍未最后划定。此后,因边界问题,两国多次发生武装冲突,关系时好时坏。两伊战争时期,科威特支持伊拉克,边界争端暂搁一边。两伊停火后,伊科矛盾又重新尖锐。1990年7月15日,伊拉克外长向阿拉伯联盟秘书长递交了一份备忘录,指责科威特和阿联酋违反石油政策,超过石油输出国组织规定配额生产石油。7月17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发表讲话,公开指责科威特、阿联酋超产石油,导致石油降价,使伊拉克损失石油收入140亿美元。7月18日,伊外长指责科威特10年来偷采伊拉克石油价值24亿美元,还在伊拉克境内建造军事设施。7月31日,科伊双方高级代表团在沙特的吉达举行谈判。此时,伊拉克在科威特边境已集结10万兵力,做好了入侵科威特的准备。8月1日,科、伊谈判破裂。8月2日凌晨2时,伊拉克出动5个师,350辆坦克、近千辆装甲人员输送车、数十架战斗轰炸机、武装直升机和十余艘海军舰艇,从陆地、空中、海上同时对科威特发起突然袭击,使处于劣势、总兵力只有2万人的科威特军很快溃散。伊拉克军队在7小时内拿下科威特市中心,16小时内控制了科威特全境。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艾哈迈德萨巴赫等王室成员流亡到沙特。8月4日,伊拉克组成了9名军人参加的“自由科威特临时政府”,接管了政权。8日,伊拉克宣布与科威特合并。后来,又宣布科威特为伊拉克的第19省,限令科威特公民加入伊拉克国籍,废除科威特货币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完成了吞并科威特的行动。

美国总统布什在伊拉克侵占科威特后几小时,就予以强烈谴责,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并宣布:“我们决心采取一切必要行动,保卫我们在海湾的长期而重要的利益。”

二、霸权主义是海湾战争的根本原因

科威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石油蕴藏量丰富,人均国民收入高达13400美元,仅国家储备金即高达800亿美元,在国外还有巨额存款和投资。

在海湾地区,伊拉克与伊朗、沙特三足鼎立,在这个三角中,伊朗地广人多,国力雄厚,是一个强大的对手。沙特经济实力最强,是海湾六国合作委员会总部所在地,又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财大气粗。而伊拉克国力薄弱,虽然军事力量较强,但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使其损失惨重,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所欠外债高达700亿美元。国内困难重重,国外又面临以色列的军事威胁,在海湾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伊拉克吞并科威特,不仅可以解除欠科威特的120亿美元的债款,而且可以获得科威特的财富,缓解经济困难,还可以使本国石油蕴藏量增至2000亿桶,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7.3%,成为仅次于沙特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更重要的是可以延长伊拉克的海岸线,方便石油出口,加强它在海湾地区的战略地位,达到其在三强争雄中独占鳌头,称霸海湾的目的。

但是,伊拉克的如意算盘触动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根本利益。海湾地区素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其蕴藏量占世界石油总蕴藏量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4,石油出口量占世界的1/2,而且所产原油质量高、成本低,是西方经济赖以生存的主要能源供应基地。目前,美国进口石油的20%、西欧的35%、日本的70%都来自这一地区。这里的石油都经海上运输,所以海湾通往世界各地的运输线被称为西方的“生命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这一地区组织军事联盟,设立军事基地,建立了反苏包围圈,防止苏联染指海湾石油。后来,伊拉克、伊朗相继脱离西方轨道,亲西方军事联盟解体,美国的军事基地丢失,只有沙特、科威特等波斯湾西岸阿拉伯产油国仍与西方保持良好关系。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后,限额生产石油,油价从原来每桶14美元上升到31美元。不仅使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丧失了一个供油伙伴,而且使国内经济发展受到了高价石油的严重威胁。美国为了自己国内的利益、海湾的势力以及它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决不容忍伊拉克的挑战。可见,海湾战争的根本原因就是伊拉克的地区性霸权主义与美国的全球性霸权主义的激烈碰撞。

三、伊拉克总统一意孤行,海湾战争势在必然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仅仅几小时,联合国安理会连夜召开会议,通过了660号决议。该决议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要求伊拉克无条件地撤走军队,并呼吁这两个邻国立即进行谈判。此后,联合国安理会陆续通过12项决议,对伊拉克进行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宣布伊拉克吞并科威特无效;要求伊拉克允许外国公民立即撤离伊拉克与科威特;强烈谴责伊拉克侵犯外国驻科威特使馆,并要求伊拉克立即释放被其扣押的外交官和所有外国人质,对伊拉克实行空中封锁,等等。联合国公布关于海湾危机的一系列决议之后,有106个国家遵循联合国的各项决议,对伊拉克采取经济制裁等措施。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不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给予谴责和制裁,而且阿拉伯国家大多数也予以反对。1990年8月3日晚,阿拉伯国家联盟在开罗召开部长理事会。在参会的20个国家中,以14票赞成,通过了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决议。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并强调必须维护所有阿盟成员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8月10日,阿拉伯首脑会议在开罗召开,15个国家元首参加,5个国家代表参加。会议通过决议,要求恢复科威特主权、独立和合法政府,谴责伊拉克在沙特边境大规模集结兵力对海湾国家领土主权所造成的严重威胁,支持沙特和海湾其他国家根据联合国决议和阿拉伯共同防务协定为保卫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并决定向这些国家派遣阿拉伯部队。8月11日,埃及部队3000人和摩洛哥部队1200人开往沙特阿拉伯。8月14日,叙利亚部队2000余人前往沙特,加入那里的阿拉伯部队。

与伊拉克有“友好条约”的苏联,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行为也予以谴责,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恢复科威特主权,并宣布中止对伊拉克的武器供应。苏联还在安理会与美国协调行动,顺利通过了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一系列决议。9月25日,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主持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对伊拉克实行空中禁运的670号决议,并发表讲话,强调“联合国有权对侵略行为予以镇压”,还暗示,如伊拉克继续占领科威特,联合国有可能采取联合国军事行动。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美国就制订了大规模出兵海湾的“沙漠盾牌”行动计划。并根据这一计划,陆续在海湾地区集结部队47.4万,军舰120多艘。截至1月20日,多国部队在海湾集结军队110万人,飞机6952架、坦克7273辆、装甲车4320辆、军舰442艘。但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自恃强大,不顾国际舆论,不听联合国和一些盟友的警告,也在海湾地区部署军队54万、坦克4000辆、装甲车2500辆、飞机700多架、战舰40艘,形成了海湾地区两军对峙,一触即发的局势。

四、海湾战争的胜负本在预料之中

联合国安理会678号决议规定,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的最后期限是1月15日。伊拉克我行我素,拒不执行这一规定,于是,在限期过后19小时,即1月17日北京时间7时40分左右,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开始对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内的军事目标进行大规模空袭,海湾战争正式爆发。到2月12日,多国部队出动飞机6.5万架次,对伊拉克的军事设施、地下掩体、通讯系统、弹药库、铁路、公路桥、坦克、装甲车以及共和国卫队阵地以及科威特境内伊拉克军队集结地进行了多次轰炸。到2月23日,伊拉克向以色列和沙特发射61枚导弹,其中32枚射向以色列,多被美国的爱国者导弹击落。在此期间,伊拉克有147架飞机飞往伊朗降落。2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已由格林威治时间1时开始向伊拉克部队发起大规模地面进攻。参战国还有英国、法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埃及、叙利亚、巴林、卡塔尔、阿联酋等28个国家。2月26日,伊拉克发布命令,要军队在有组织地撤回到1990年8月1日以前所驻扎的阵地,多国部队控制了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2月27日,伊拉克军方发言人在当地时间9时许宣布,伊拉克军队已全部撤出科威特。巴格达电台宣布,伊拉克已同意接受联合国662号和674号决议,条件是安理会宣布立即停火;在实现海湾停火后,伊放弃对科威特的领土要求;释放俘虏并考虑对科威特作出战争赔偿。多国部队司令部宣布已“全歼或重创伊军29个师”,并围困了仍在战场上的伊军;摧毁或缴获伊军3000多辆坦克,1957辆装甲车和2140门大炮。2月28日,美国总统布什在格林威治时间2时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伊拉克军队已被打败”,在格林威治时间5时,多国部队将停止地面进攻。至此,震惊世界的海湾战争,空袭六周,地面战争100小时,以多国部队胜利,伊拉克失败,科威特重新独立而告终。

海湾战争的这一结局本在意料之中。原因是,政治上,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利用有利的国际舆论,打出反侵略的旗号,出兵海湾,且不论其肚里的小算盘,表面上是正义之举,得到多数国家的支持。而伊拉克公然入侵科威特,又不顾国际舆论的一致谴责,一意孤行,破坏了中东地区的和平,不得人心。军事上,多国部队装备先进、武器精良,具有空中优势、海上优势。战争中,运用了战斧式巡航导弹、隐形飞机、激光制导炸弹、电子干扰系统、反弹道导弹、夜视装置等现代一流的武器和装备。用了相当于对付苏联一半的军事力量对付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1/4瑞士的伊拉克。伊拉克虽然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但毕竟属于二流,既无空中优势,又无海上优势,陆军部队装备远远不及多国部队,在多国部队强大的攻势面前,它通讯中断,指挥失灵,只有被动挨打。在经济上,多国部队物资雄厚,供应及时,而伊拉克本来就困难重重,又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国库空虚、后方软弱,表面上在萨达姆的领导下全国同心同德,而实质上人人自危,难以支撑较长时间的战争局面。综合以上可知,伊拉克失败是必然的,不以萨达姆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五、海湾战争向世界表明三点

1.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经济利益斗争的激化,必然导致战争,帝国主义是世界战争的祸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是本国经济利益驱使。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帜,组织多国部队出兵海湾,打击伊拉克,也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本性决定的。因为不如此,其国内经济发展就要受到冲击,国际政治地位就要受到威胁。因此,不论是伊拉克,还是美国,都不顾国际舆论,不顾一切代价,大动干戈,兵刃相见。为什么以色列侵占阿拉伯国土,多年来美国听之任之,却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反应及时,行动迅速,大打出手呢?同属侵略行径,态度截然不同,对比之下,一目了然。美国维护中东安全反对侵略是假,而维护自身利益,打击敌对势力是真。帝国主义要掠夺,就要扩张,贪心不足,就必然把手伸向外国。帝国主义之间一双双贪婪的手为了同一块肥肉,必然产生经济纷争,经济纷争首先通过政治解决,政治解决难如各愿,最后便诉诸武力。这就是在世界上还存在帝国主义时期的战争逻辑。

2.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题

战争不得人心,和平人心所向。对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人们记忆犹新。以和平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因此,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反侵略活动。海湾战争爆发以后,绝大多数国家也反对用武力解决海湾危机,更反对战争升级和扩大,从而对交战双方形成有力制约。这种情况再次表明,世界人民是和平力量的主体,也是制止战争的最可靠、最有力的因素。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最终要服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意志。由于帝国主义存在,局部战争不可避免。由于人民是世界的主人,长期的世界交战暂时不会有,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3.现代战争是高科技高技术的战争

海湾战争历时不长,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轻易取胜,根本原因还是多国部队在战争中运用了一流的军事科技、军事技术、军事装备、军事武器。原来萨达姆认为:伊拉克有两伊战争的经验,有与多国部队数量相当的军队,有熟悉的地理优势,可以和多国部队拼个鱼死网破。殊不知,所有这些,都在高科技、高技术的现代战争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战争一开始,多国部队就凭借空中优势,对伊拉克的军事目标进行狂轰滥炸,平均每分钟有一架次飞机轰炸,在强大的空中优势面前,伊拉军队毫无还手之力,参战的飞机被迫飞向伊朗降落,军事设施被炸毁,指挥系统被炸断,后方供应被炸坏。因此,一进入地面战争伊拉克很快撤兵,以失败告终。海湾战争告诉大家,军事现代化是所有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后盾和基础。海湾战争后,许多国家,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加强了军事现代代建设。海湾战争也告诉大家,落后就要挨打,科学文化是关系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刻不容缓。

六、海湾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海湾战争发生在世界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以美苏为代表的两极对峙的传统机制已经失灵,新的国际力量平衡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在这过渡阶段中,存在着某种“真空状态”,过去受遏制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可能激化,甚至失控而爆发战争。伊拉克之所以敢于贸然入侵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之所以能轻易取胜,均同这一个特殊的世界背景有关。

首先,海湾战争扩大了美国在中东的影响,提高了它的国际地位

美国《华乐街日报》宣称,“伊拉克危机表明,美国是唯一真正的超级大国,只有美国有能力几天内在全球调动大规模军事力量,并号召其他国家响应,所有关于日本和西德已成为新的头号大国的说法已迅速消失”。言外之意,建立国际警察体制(且不说这种体制有无可能,是否能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接受),其头目,非美莫属。

其次,海湾战争表明,苏联作为军事上的超级大国,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潜力,在国际上仍占有重要地位

但由于其内部政治、经济等原因,综合国力降低,其国际影响和作用不如以前。

第三,海湾战争还表明,日本和西欧虽已崛起,但近期内难以夺得首席地位

尽管如此,日本和欧洲不甘落后,要与美国共掌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导权。今后,欧、美、日关系将是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这一点,一些欧洲要人作了很好的注脚。英国前首相大巨希利认为:“美国应与欧洲和日本联手,运用联合国机制开创世界新秩序。”德国总统魏茨泽克1991年元旦前夕接受日本共同社记者采访时说:德日有“相同处境”,“同样目标”,并呼吁两国要“共同为21世纪作贡献”。

第四,海湾战争对第三世界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北差距越来越大,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多数国家难以自顾。经历海湾战争后,受损失最大的还是第三世界国家。科威特和伊拉克石油损失2000多亿美元。伊拉克要恢复通讯、交通设施就需270多亿美元。据法国公布,伊拉克在战争中,至少有3.5万到4.5万平民和7.5万到10万士兵死亡。另据报道,伊拉克国内大米价格由战前每公斤2.1美元上升到21美元,人民生活困难,国内政局动荡不安,萨达姆政府虽然镇压了南北部起义,但民族、宗教等矛盾并未消除。此外,第三世界的埃及、叙利亚、土耳其、约旦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许多国家都蒙受了巨大损失。如今,国际金融市场流向第三世界的资金可能更少。第三世界的政治形势也更加严峻。欧洲无战事,军事力量在南移。美国已提出应付“地区紧急情况”,将是建立“世界新秩序”的重点,中心课题将是如何对付第三世界的“不稳定性”。所有这一切,将是对第三世界的严重挑战。

七、关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海湾战争一结束,美国总统布什就提出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并围绕这个题目,在外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从美国的全球战略及其实施过程来看,美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本构想是:战略上将世界各种力量纳入美国设计的世界秩序框架;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集体安全体系”。主要依靠美国力量,由盟国分担责任,共同安排和维护地区安全。在欧亚保持美国的军事存在,既防范苏联,又驾驭欧日,以维持地区安全和稳定;联合盟友,争取苏、中支持和配合,利用联合国,处理危机和冲突,通过国际协调,解决危及美国利益的核扩散、恐怖主义和贩毒等迫切问题;在美国领导下,以西方工业大国为核心,分工协作,对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政治上打出“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经济上推行私有化和市场经济,图谋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诱压第三世界国家“政治民主化”,并维持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最终建立“从西方到东方”、“从北方到南方”由西方发达国家统一天下的“自由新世界”;面对欧、日激烈的经济竞争,鼓吹建立“公平”、“开放”的国际贸易制度,敦促欧、日对美开放市场。积极组建北美、拉美自由贸易区,以改变和加强同欧、日竞争地位,强调国际经济合作,发挥协调机制,由西方国家共同协力解决世界经济问题。美式新秩序的特点是:通过目标协调来实现美国的领导,避免单干;同时要抓“正义”、合法的旗帜,树立美国形象。但其野心大,要在全世界推行强权政治,但处于衰落时期,力量不足,是美国的根本弱点。另外,1.它既要对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又要苏联、中国的支持,这是无法解脱的两难命题;2.欧、日崛起,不甘心当配角,要与美国平起平坐;3.第三世界国家激烈反对。这都是不以美国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美国国际新秩序的构想既不符合历史发展,又不符合世界人民意愿,只能是一厢情愿。

围绕建立国际新秩序,欧洲、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都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与见解。但万变不离资本主义的本质,要通过政治干涉、经济渗透,渔利穷国、小国、弱国,实现大国的利益。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建立国际新秩序,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很有必要的。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团长姚广在各国议会联盟85届大会上,阐述了我国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观点。我国认为:建立国际新秩序包括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两个方面。它的指导原则应当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也是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的,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国际新秩序的核心应当是:各国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独立自主的,都应平等相待;国际关系中不得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国际事务应当由世界各国平等参与协商解决,不能由一个或几个大国垄断;各国有权按本国国情选择其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任何国家都不得将自己的选择强加于别国,不得干涉别国内政;各国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国际争端应通过和平谈判合理解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以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改革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代之以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这样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符合各国人民的愿望和根本利益,有利于争取世界持久和平,各国的共同发展。因此,我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观点应该得到联合国的承认与采纳。过去,联合国在解决海湾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等方面,应该担负更大义务与责任。我们希望联合国能够参考中国提出的准则,建立更系统的维护世界新秩序的法规。但无论如何,今后的国际新秩序应该是世界事务由更多的大小国家平等参与、协调解决。大国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但必须同时受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机制的更大约束。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提出:拯救地球应成为世界新秩序主旋律。他认为:“在世界新秩序中,发挥领导作用的很可能是建立在保护环境基础上能持久发展的经济,而不是军事上的强大。”莱斯特·布朗重视生态环境在世界新秩序中的作用,无疑是正确的。它作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一个思路,应该引起重视。

1991年5月

同类推荐
  •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本书将全国航道系统党建方面的工作论文集结成册,为四大部分组织:一是党的思想建设,二是党的组织建设,三是党的文化建设,四是党的廉政建设。尤其是对新的形势下,党的文化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部分。论述较多,意在让全国航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也提出了新时期党建的思政和对策。
  • 儿子娃娃

    儿子娃娃

    本书是作者在援疆三年半的一个散文集,主要记述了作者三年半作为一个农委干部,下基层、访农户,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记录,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歌颂了党的少数民族政策,描绘了祖国边疆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
  •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李晓西教授主持,在北京金帝雅酒店召集国内官产学界高层人士和著名专家学者畅论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政策(是谓金帝雅论坛)之实录文集。目前一共举办了十次。包括宏观经济分析、经济市场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战略、绿色经济、西部大开发回顾与展望、气候与经济、交通现代化、创新机制体制、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真知灼见,精彩纷呈,极有价值。
  • 公务员职业道德:公正廉洁

    公务员职业道德:公正廉洁

    《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大力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全面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信念坚定、精神追求高尚、职业操守良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 希特勒性格分析报告

    希特勒性格分析报告

    希特勒是谁:他从不喝酒,不吸烟,是个素食主义者,有绝高的绘画天赋。他生活俭朴,一条衬衫,从啤酒馆暴动时一直穿到1945年,他一般只穿军装和西服,为的是不让别人看到他衬衫上的补丁。他平易近人,除了在军事会议上,他从没发火。平日里甚至司机、厨师跟他开多大的玩笑他都不在乎……
热门推荐
  • 无价女人心

    无价女人心

    我们是同学,我们大学相恋了4年,毕业后在大家的祝福下走进了婚姻,原本是幸福的,原本是让人嫉妒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然而,婚后不到一年就矛盾百发,我夜夜活在恐惧之中,我害怕黑夜,害怕有他的地方,我想逃却又不想逃,也不敢逃……难道就这样过一辈子?我该怎么办?
  • 流年已至,夏日未央

    流年已至,夏日未央

    童话只存于安徒生的世界最后的结局又有多少是最初料想之中那一年的他们正值青春不然间错过如期而至她说——我不念旧最后他们都清楚——所有欺骗中自欺欺人是最为严重的
  • 嗜血战神的如玉神医

    嗜血战神的如玉神医

    她是九凤皇朝最高贵的公主,却为他敛去一身锋芒,随他左右,他是天玄帝国的三皇子,沉稳内敛,神秘冷峻,她女扮男装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他野心勃勃想要主宰天下,她待人温和有礼,他却是目中无人。她亦是名满天下的第一公子陌烟华,为助他登上皇位,相伴五年,却换得他一句赐死绝命崖……
  • 天之方

    天之方

    【仙侠新体系,修真新概念!】这是一方术士主宰的世界,他们拥有法力,无所不能,是凡人眼中的仙。少年慕容生偶得天降奇物,又意外来到修真界,开始了飞扬而热血的生活。······古人云:何为术士?法术之士也!
  • tfboys之穿梭未来女孩

    tfboys之穿梭未来女孩

    tfboys从经纪人那里得到消息知道自己可以放假两个月,就像是学生的暑假之类。这可把3个人给高兴坏了,无意间购完物回家看到了一个女孩子,美得不得了。可是暗恋王俊凯很久了的王雨薇。知道了这个女孩子得到了3个人的宠爱气得牙直痒痒……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 傲战惊天

    傲战惊天

    少年凌介,觉醒逆天天赋,一路登上巅峰,无人能阻挡他前进的道路,一段逆天之路就此开始。
  • 三生剑,三世缘

    三生剑,三世缘

    宇宙中,还有其他的生命之星?如果有,这些星球又是以何种方式存在的?行走于其它星域的前世,诞生在地球孤儿院的今生;如果还有来世,我又该何去何从?流转于前世今生,数不净的伤痛,数不尽的感动。一路走下去,总有让人忍不住落泪的瞬间。(小说群:554685777有兴趣的可以加群讨论)
  • 当初木槿花开

    当初木槿花开

    ——如果不是你把我一个人扔在酒吧一个晚上,我也不会找到我爱的人,看在我们是同校校友的份上,我就交你这个朋友了!——你爱的人?同校校友?苏未绽,你知不知道,从今天起,我就是你口中那丧心病狂的变态物理老师:上官叶!啊嘞?被她带去酒吧的渣男竟然是她的新老师?那她带着他砸的那间办公室岂不就是……他的?!让她好好想一想,除了带他去了趟酒吧,给他普及了点恋爱知识,砸了人家的办公室,还掐了一下人家的胳膊,她也没干过别的什么了吧?上课睡觉,下课捣乱,考试作弊,作业不写,顶撞老师,再加上谈恋爱,且看她一代无良学霸怎样玩转天使老师!等等,恋爱的对象是……物理老师?!欢迎加入QQ群冬雪部落,群号码560696928
  • 战火十二年之枪口下的人生

    战火十二年之枪口下的人生

    1937年,国军营长钱怀恩遭上司黄满江遗弃,被迫在华北战场上投降,之后又得知自己被诬陷吞没国库黄金,一怒之下率领秦天保等部下当起了伪军。逃到西南的黄满江却步步高升,并搭上了国民党元老何将军这棵大树。大后方年轻有为的军统特务李淑平意外得知两人的恩怨,于是决定以钱怀恩为突破口,在华北建立情报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发现,坐在棋局前的对手已经换成了和自己年纪相仿的秦天保。这些注定背负着历史使命的年轻人,接过前辈的的权柄和责任,相爱相杀,千里之外,命运却交织在一起。1945年,抗战胜利了,但他们却发现,战火仍在继续……感谢腾讯文学述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十次元

    十次元

    1.作品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本作品由十位作者共同合作.2.十次元的本意是因为这个作品的世界观太大了..3.这个作品记叙了一个架空的历史.更应该说是男主角的传记.4.本作会自带插图.便于各位读者脑补.5.本作描写的时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借鉴了这么一个背景.融合古今内外的事迹.6.本作虽有借鉴历史的地方.但人物设定和建筑服装武器魔法等等一些东西都均是原创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