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
树依根深而挺拔,人靠精神而立世。总结“晋中精神”是一件很有现实意义的好事,也是一件比较难办的好事。晋中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人才辈出,大事不断。探究凝聚在晋中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尤其是特质性的人文精神,需要全市社会各界深入的思考。
纵观晋中五千年历史进程,细品这颗三晋明珠,中华宝地,从春秋介子推,大功不言禄;到抗日尹灵芝,宁死不投降;从滔滔汾河谷地的晋商票号,到巍巍太行山巅的大寨红旗。遍地都是晋中优秀儿女的奋斗足迹,而支撑推动他们不断前行的力量,就是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今天,提炼晋中精神之精华,如果用书面化、比较规范的词语表述,我个人理解,可以用诚实守信、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务实中和等正统词语概括。但这些表述相对缺乏地域特色,好似放之四海而皆准。基于此,我对“晋中精神”的内涵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即“不怕吃亏吃苦,敢于流血流汗”,力求达到既具有个性化色彩,也通俗易懂、上口好记的目的。
“不怕吃亏”,是从晋中人做人的角度而言。介子推割股奉君,千百年来流传甚广,尽人皆知,尽显晋中人“不怕吃亏”之风范。民国11年,包头“双”字号资不抵债,无力偿还乔家复盛全钱庄56000块现洋的债务,东家赴乔家堡给乔家人磕了一头,就免了一半的债务。正是这种输了买卖赢了人“不怕吃亏”的境界,奠定了晋商“诚信”大厦的基石,成就了其五百年的辉煌伟业。至现代,英雄的大寨人艰苦奋斗创业,自力更生扬名。大寨人“不怕吃亏”的共产主义风格,成为大寨扬名天下的出发点。不一而足,“不怕吃亏”成了晋中人的一种胸怀,一种风格。
“不怕吃苦”,是从晋中人做事的角度而言。晋中这方浸润着古老黄河文明和农耕文化的沃土,吃苦耐劳历来是这片土地上主人的基本素养。海内最富的晋商前辈,其成就大业者多是白手起家;大寨人治理“七沟八梁一面坡”,挑战贫困,“穷山沟里出好文章”,靠什么本事出好文章,关键两个字“吃苦”。时至今天,创造了“不畏艰险,吃苦耐劳,团结互助,勇于创新”朱村精神的领头雁赵丽琴,硬是在贫瘠的旱塬山区,建成了千亩温室园区,实现了新农村的跨越发展,依靠的还是“不怕吃苦”的坚韧品格。归根结底,晋中人“不怕吃苦”的精神,集中体现于做事不怕吃苦,生活不怕吃苦。
“敢于流血”,是从晋中人为国家为民族无私奉献的角度而言。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仅1940年著名的百团大战中,晋中各县民兵和民工随军参战的多达30万人。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晋中参军人数达11.1万人,参战支前人数占到山区各县劳力的80%。八年抗战,晋中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8823人。正是太行老区人民的浴血奋战和巨大牺牲,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铸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同样,大寨精神也包含着“敢于流血”的铮铮风骨,不难看出,“敢于流血”是晋中人民的一种境界与气势。
“敢于流汗”,是从晋中人敢于担当追求务实的角度而言。回眸历史,晋中人在创业发展的进程中,总是顽强拼搏,挥汗如雨,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从大寨层层梯田里农民朋友擦汗的镜头,到安泰集团座座钢炉旁工人兄弟挥汗的剪影;从“一五”计划发展现代工业的成功布局,到“十二五”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的宏伟蓝图。都是晋中人身体生理上外在的流汗。当下,晋中之所以敢于自觉承接省委交给的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这样一个艰巨课题和历史重担,举旗先行,同样是晋中人历来敢于担当敢于流汗精神的生动展示。
生生不息的晋中,是一方不断产生先进文化精神成果的宝地,还承担着先进文化精神成果薪火相传的历史使命。热切期盼“晋中精神”早日瓜熟蒂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