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2800000065

第65章 后记

从事学术职业的人,一般以撰写学术论著为主。写随笔,因为不属于考核评价范围,不能当饭吃,只能是业余爱好,偶尔为之。

不过,随笔写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发表学术随笔,对积累学术声望还是有助益的。书必通俗方传远。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论文读者毕竟有限,出版的学术著作往往也只是同行才看,而在报纸上发表学术随笔,阅读的人就广泛得多。有时在报章上发表一篇短文比在权威刊物上发表一篇长篇大论影响还大。

当然还得看随笔怎么写。我觉得随笔也可以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自己比较喜欢豪放一派,欣赏“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风格。好的随笔能够见微知著,大气、轻松、幽默,且有学术含量。好的学术随笔用精炼的文字写出丰富的内容,思想深刻,见解独特,且文笔优美,能够以小见大,具有学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而要达到这一境界,需有相当的学术积累和一定的文史功底。

由于在中学和上山下乡时爱好文学,我1977年参加高考时填报的首选志愿是中文,后来虽然在厦大历史系进学,但习性好尚仍近于文学,因此有时也还写点随笔,而且后来我的一些学术论著也力图以历史为里,文学为表;史学为体,文学为用;或者说以历史为骨骼,以文学为血肉,以人文精神为灵魂。

考上大学30多年来,我发表的随笔或学术短文已有二百余篇。尤其是从2009年3月开始及其以后的一年间,《中国教育报》在每周一第5版的《高教周刊》设立“学者专栏”,陆续刊载了我的三十余篇系列学术随笔。原来《高教周刊》负责人唐景莉和储召先跟我谈好专栏的名称用“海峰随笔”,后因报社高层认为该报此前未用过人名作专栏,因而改为“学者专栏”。《中国教育报》是首次开设学者专栏,我是首位受约请撰写学术随笔的学者,在教育界与学术界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中国教育报》2010年1月11日还发表了读者黄宏欣写的读后感《一道炫目的学术之光》,对本人的系列随笔加以评论。

2010至2011年两年间,《科学时报》的《大学周刊》主编崔雪芹约请我在该报开设“海峰随笔”专栏,每月一篇,陆续刊载本人的系列学术随笔。《科学时报》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大型科技类主流媒体,其中的《大学周刊》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办,以大学为报道对象,涵盖大学教学、科研、产业发展、校园文化、国际竞争等各个方面,“海峰随笔”是该报首次以作者名字设立专栏。本书副标题之所以敢用“海峰随笔”,就是因为采录这一专栏的名称,并与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刘海峰演讲录》配套。2013年6月,《光明日报》又约请开设“刘海峰专栏”,发表本人关于高考改革的系列文章。

另外,我曾为三十余本书作过序,其中包括为一些重要人物作序。如为曾经担任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的陈传鸿老校长《大学之道》一书所作的序文,是我所写序文中篇幅最长,所花时间却最短的一篇。一般情况下,往往是请德高望重或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作序,但陈校长认定我能写出好的序文,就是要我这个部下和晚辈为其文集作序,其礼贤下士的精神令人感佩。还有为当时任泉州师院院长、后来任福州大学党委书记的陈笃彬的三本书,连作了三篇序文。写一篇一般的序文很容易,简单将书中的内容概括出来,说几句好话,敷衍出一千来字便成了;写一篇精彩的序文不容易,要有自己的思想,言之有物,最好有些精彩的词句,并点出该书的特色。因此,凡是答应作序,我都不会随便应付,更不会让作者起草我来签名,因为将来要收进自己的随笔集或文集,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我作的多数序文都是答应后过了好些时间,确实有感而发,觉得拿得出手后才给作者的。

十多年来,因为看到我发表的一些随笔,陆续有多家出版社约请为我出版随笔集。但出随笔集没有时间限制,且自己也没有心思真正花精力来整理旧文,结果或者未答应,或者答应了未着手。2013年秋,蒋东明社长说想约请我在厦大出版社出一本随笔集,尤其是2014年1月在闽西古田山庄举行厦门大学党校领导干部集中轮训学习班的时候,东明社长还专门到我房间来谈出版本书之事。想想自己出版过二十余本书,还没有在自己任教的大学的出版社出过一本,于是下定决心应约。

本书尽量收一些与厦大相关或较具厦门特色的随笔,可以说是厦大的、厦门的、福建的、个人的、文学的,当然也是全国的,最主要还是学术的。所收各篇水平不一,有些是自己较满意的精品随笔,有些则是早年的文学习作,还比较稚嫩。为反映成长的过程,保存历史真实,基本上一仍其旧,仅作了校对和极个别文字修改。

杜甫诗云:“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我认为好的学术随笔出则文,入则学,内为学术,外为文学,或者说学术为身,文学为衣。自己以教育为志业,入史出文三十年,希望将来有较多的时间来写写轻松的随笔。

2014年3月6日

同类推荐
  • 你若坚强,岁月无恙

    你若坚强,岁月无恙

    刚毕业的女生杨时敏,毅然选择去厦门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闯荡。在那里,有一群相濡以沫的好友——阿平、妮妮、Joe、大头、阿毛……当然,还有那个让她怦然心动的男人大雄,他们共同在厦门创造属于自己的动人故事。而当爱情并没有按照自己预期的轨迹前行,眼看着一段美好的感情渐行渐远时,她如何在莫大的伤感中重新站起来?面对厦门这个街头巷尾都充斥着自己回忆的城市,她是选择留下还是离开?一个充满治愈色彩的青春故事,在厦门这个舞台上,精彩地演绎着。
  • 毛泽东的字条

    毛泽东的字条

    本书收录作者在大陆出版的《文艺报》、《中国电视报》、《中篇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人民网、楚汉文学网等及香港出版的《文艺报》、《中国文学》等76个单位刊载的作品。体裁有小说、散文、诗、杂文、随笔、评论等共165篇,有26篇获奖。
  •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困境与突围——新时期散文缘起”、“传统与创新——新时期散文说”、“思想突围——新时期散文变革之社会反思”等。
  • 寻找英雄

    寻找英雄

    本书收入作家王培静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六十四篇。不少篇幅都是军旅题材,是读者了解军营生活和军人情感世界的一个窗口,更是军人英雄情结的真实写照,军人内心世界的独特表白。语言风趣幽默,主题深刻,思想性强。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有一种幸福叫微幸福

    有一种幸福叫微幸福

    匆忙的大时代里,我们期待大格局,渴望大成功,却不经意间错过了细细品尝“微幸福”的机会。本书通过截取生活的片段,引用经典的故事,使用轻暖的文字,带我们重新发现工作、生活里的,细微的幸福和美好。这本书教会我们的不是补救过失和错误的方法,而是珍惜和享受的心情。不管你遭遇怎样的境况和风景,都可以用一颗细微的心,去发现和拥抱你手头、身边,甚至心底的温暖和美丽。就像那句简单却动人的箴言所说:“用心、真心、开心,所以生命盛开。”
热门推荐
  • A Journey in Other Worlds

    A Journey in Other Worl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真山传说

    修真山传说

    序:人,只有经历过痛苦才会真的成长,只有经历过地狱才会真的强大!当从云端跌落深渊,或生不如死,或浴火重生!
  • 逆行六界

    逆行六界

    修炼一途,化四阶,通五极,冲九虚,转三世;行之巅峰,超天地,越生死,主宰沉浮,逆行六界!
  • exo之刺青

    exo之刺青

    未来是无穷无尽的冒险,伯贤等我-肜妤馨如果不是你,也许我并不懂的什么是爱-伯贤猪,我喜欢你,我们在一起吧——金钟仁守护了一生,到头来还是一场空——鹿晗
  • 和成功学大师学做对事的方法

    和成功学大师学做对事的方法

    本书以精美的语句结合生动具体的事例,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从语言的突破、做对事的方法、办成事的方法等方面,生动而具体地阐释了卡耐基的成功学。
  • 凤逆九霄

    凤逆九霄

    南宫钰瑶本想普普通通的过完这一生,最好能够在有生之年找到母妃,然后等弟弟顺利的封王,她没有一丝与其他人勾心斗角的想法。但总有那么些人不长眼来招惹她,羞辱吾弟者,必杀之!辱吾娘名声者,必杀之!乱吾与家人生活者,必杀之!!!
  • 妖之学院:星术书

    妖之学院:星术书

    奶奶说,在一百年前,初山上有一个女子,姓顾,叫顾岚。她给自己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千梦。千万的美好与期盼,都是梦而已。而她就在那场争夺《星术书》的战争中成了魔,便是万劫不复。那场战斗,她杀.死了所有人,最后也杀.死了自己。奶奶说,这是一个局,顾家之人都无法逃离的局。而布下这个局的,是命运。
  • 绝世游神

    绝世游神

    一本从始而终九次重修的“绝世功法”一位修真全能魔法废柴的“绝世鬼才”一个神秘崛起称霸大陆的“绝世势力”一份恶名昭著人人畏惧的“绝世任务”“四绝”相互碰撞,将会迸射怎样的火花?任务初步完成之日,宇宙掀开最后的面纱!救世圣殿神秘危机,灭世圣殿千般阻挠。妖灵圣殿忠诚随从,寒星辰海暗伸魔爪。四方势力风起云涌,宇宙格局琢磨不透。整个宇宙正在左右着他,也在被他左右!字数限制,此处省略。最后再说一句,这是一个轻松的文章,随便你信不信。开头已改好,请查阅。还是那句话,求点击,求收藏,求评论。肉麻的话不再多说,更好的文章献给大家。
  • 星辰之刃

    星辰之刃

    斗辰大陆,王牌部队的王牌牺牲,修炼世家的废柴重伤未死。从此,风云雄起。两族征战,双方王牌的交锋。“放心,我不会死的。上次,我不是回来了吗?这次,我还会回来的。”然后,回首站定,傲然睥睨眼前的敌军,凛冽天风。
  • 无畏都市

    无畏都市

    黑社会,一个本应该离李墨遥远的词,却因一次意外,永远的跟上了他,不管别人怎么看他,骂他,他都不在乎,他只要是认为这是对他身边人有益的事,他都不惜一切,的去做。且看一世枭雄的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