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2700000029

第29章 心理治疗会谈中的“解述”话语(2)

第二节 “解述”的界定及其语用类型

解述旨在“使会话参与者从许多可能的解释中选择一个对他们所进行的谈话的解释”(Heritage & Waltson,1979:123)。在心理治疗话语中,狭义上的解述是治疗师对来访者的先前话语进行再描述(明晰、澄清、提炼等)的一种手段,是对来访者的话语的一种试探性解读(candidate reading)。尽管解述可以选择、删除或者改变来访者的话语部分,但是他们并不改变来访者话语的要点、意义或要旨。在我们的研究中,对解述的界定是广义上的。也就是说,解述是指心理治疗会谈中“一个说话者对前一说话者所描述或暗指的事件以任何形式所做的任何评论”(Antaki et al,2005,2007;Antaki,2008)。解述的对象可以是前一话轮中的话语,也可以是之前多个话轮中的话语。广义上的解述也是以“解述—决定”相邻对的形式出现,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对前一个说话者的话语做新的描述;第二,对这些话语进行适当改变;第三,预设这一新的描述会得到前一说话者的赞同。

根据解述的语用特点,我们对解述进行了分类。根据解述的执行方式,我们可以把解述分为自我解述和他人解述。自我解述包括治疗师的自我解述和来访者的自我解述。他人解述包括治疗师对来访者的解述和来访者对治疗师的解述。根据解述者的视角或者解述者的参考体系,治疗师对来访者的解述又可以分为:来访者视角的解述和治疗师视角的解述。

一、自我解述和他人解述

(一)自我解述

自我解述包括治疗师的自我解述和来访者的自我解述。自我解述属于“主体内的”互动行为(廖美珍,2003:224-295)。这种解述通常发生在说话者表述完自己想要表述的话语之后,意识到自己的话语没有被对方理解,或者担心自己的话语不会被对方理解,或者想进一步深化对方的理解,于是采取具体化、解释、说明、总结等方式对自己的话语进行解述。这种解述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在同一个话轮内进行,另一种是相隔一个或几个话轮进行。解述,尤其是同一个话轮内的解述,通常带有“所以”、“就是”、“就是说”等话语标记语。

例1

288 治疗师:那么就是现在呢?那么就是说到你现在参加工作了,你现在又有孩子了,又结婚了,你见着领导,现在不是老师了[,=

289 来访者:[对对对

290 治疗师:=角色换了,见了领导你还有没有小时候的那样一种现状?

291 来访者:应该是吧,反正我现在不、不、不敢跟——领导接触啦。

治疗师通过具体化的手段,对同一话轮中的“那么就是现在呢?”进行解述(画线部分),目的是使来访者更好地理解治疗师提出的问题。

例2

9 治疗师: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10 来访者:应该是——也是——童年有些心理阴影吧,很难受。

11→治疗师:就是你自己觉得从那个时候到现在已经多长时间了?

来访者没有正面回答治疗师提出的问题,甚至有点答非所问(治疗师询问的是病症发生的时间,来访者的回答则是解释原因和表达感受),于是治疗师对自己的话语进行了解述(第11行。箭头所示,下同。),使之前的问话更清楚明了。

来访者也会在同一话轮内部或者相隔一个或几个话轮对自己的话语进行解述。

例3

81 治疗师:所以你整个症状啊,整个病情的根源就在这儿,你很自私啊。(3s)你这个心冷静地你想一想。另外一个情况,另外问你一个问题啊,如果你跳下去自杀了以后,别人如何评价你这件事?

82 来访者:傻瓜。

83 治疗师:你在不在意呢?(3s)

84 来访者:谁说谁傻瓜,谁会不在意啊?

85 治疗师:你在不在意呢?

86→来访者:就是说,任何一个人说另外一个人叫傻瓜,不是开玩笑的那种,就是那种比较郑重地说出来,谁都会在意的。嗯。

第86行是来访者对自己的前一话轮(第84行)的解述,是在治疗师的引导和追问下,对自己的看法做的进一步的解释。这一类自我解述使来访者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剖析,加深对自我的了解和认识。

此外,来访者的自我解述还有挽救自身“面子”的功能。这里的“面子”是指在治疗关系中,来访者“所主张的一种积极的社会自我心像”(赵卓嘉,2012:128-137)。

例4

172 治疗师:那又不太想,又选择上学,这不是矛盾吗?

173 来访者:是啊,这个就不止我一个人啰。就是很多人都是“哎哟,不想上学”,但是还是要逼着自己上学的感觉啰,[很多人,=

174 治疗师:[不止你一个人?

175 来访者:=很多人,甚至有些,我们那时候是小学呀,或者有时幼儿园那时候已经开始有这种思想了。

上述谈话中来访者的解述发生在同一话轮之中。也就是说,来访者的话轮(第173、175行)中的画线部分是对前一部分话语的解述,表面上是给自己的话语提供更多的解释,实质上是为了转嫁自身的问题,维护自身的“面子”。来访者的这种回避自身问题的话语行为要引起治疗师的重视。

(二)他人解述

他人解述包括治疗师对来访者的解述和来访者对治疗师的解述两种。他人解述由于受解述者的角色、治疗不同阶段的子目的以及总目的等的影响,在心理治疗会谈中的作用也不相同。例5是来访者对治疗师的解述,例6是治疗师对来访者的解述。

例5

553 治疗师:欸,第二个,遇到这些事情的话,用转移法。

554 来访者:转移法?

555 治疗师:嗯,因为心理方面的治疗,实际上是要你自己弄,不是要我[,=

556 来访者:[对对对

557 治疗师:=都不是我给你做的[,=

558 来访者:[对对对对对

559 治疗师:=你才好得了[,=

560 来访者:[对

561 治疗师:=要不然你永远也好不了。

562→来访者: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做。

在心理治疗会谈的结束阶段,根据之前所了解的病史和症状,治疗师向来访者提出了治疗性的建议,即使用“转移法”(第553行),接着解释了心理治疗的关键是靠自己去解决问题(第555、557、559、561行),来访者对治疗师的解释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认可,于是来访者表示赞同的话轮(第556、558和560行)和治疗师的解释话轮发生了多次重叠。在治疗师的话轮结束之后,来访者对治疗师的治疗师解释进行了要旨性解述(gists)(第562行)。一方面显示了来访者对治疗师的话语的理解,另一方面表现了来访者参与互动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性,同时也暗示了来访者即将发生的认识上的改变。

例6

196 治疗师:那么你这个就是到外面去的机会多不多啊?比如说到广场啊,大众场合下去啊?

197 来访者:那些地方去——也·不很紧张。

198 治疗师:不很紧张?

199 来访者:嗯。

200 治疗师:可以去?

201 来访者:可以去。

202 治疗师:没有障碍?

203 来访者:嗯对。

204→治疗师:哦,你主要是对人的问题?

205 来访者:嗯,嗯对。

206 治疗师:对不对啊?对具有一定权威、领导、上级,这样的人?

207 来访者:对。现在就是我同事过来他一看见我做事我就紧张。

208 治疗师:同事看你做事都很紧张?

209 来访者:嗯,以前不[,=

210 治疗师:[嗯

211 来访者:=现在越来越严重了。

212→治疗师:越来越严重了?那么你这个范围扩大了?

213 来访者:嗯对。

214 治疗师:对不对呀?

215 来访者:对。

这段谈话中治疗师对来访者的话语做了两次解述(第204行和212行),这两次解述都是诊断性的,都是向来访者了解病史和症状的结果。治疗师的第一次解述(第204行)是针对来访者先前话轮中的话语所做的结论性解述(upshot),即来访者主要是对人感到紧张。得到来访者的认可之后,治疗师通过问话继续确认问题(第206行),来访者对治疗师问话的命题内容再次表示肯定,并对其经历做了进一步的描述(第207行)。治疗师接着通过重复问话对来访者话语中的核心信息进行确认(第208行),来访者给予了肯定回应,并对问题进行了自我评价(“越来越严重了”)(第209、211行)。这时,治疗师在重复来访者对自身问题的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解述(第212行),这是治疗师针对来访者所描述的病史和症状所做的结论性解述,也是诊断性解述。这一类解述为治疗师随后的干预提供了较为明显的解释(Antaki,Barnes & Leudar,2005:15)。

二、来访者视角的解述和治疗师视角的解述

(一)来访者视角的解述

来访者视角的解述是指治疗师根据来访者的参考体系所做的解述,是治疗师设法表述来访者先前的话语内容的手段,因此是以来访者为导向的。这一类解述一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结构表达式,如“你的意思是”、“你就是”、“你认为”、“你说”、“你刚才说”、“你告诉我”等等,或者通过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来访者先前谈话的内容与形式,如复述、诠释等,其主要目的是表示倾听和理解,努力了解来访者。因此,来访者视角的解述是治疗师传达共情性理解的重要手段。

例7

209→治疗师:那么实际上你真正考试的时候,你不怕[,=

210 来访者:[嗯。

211 治疗师:=不担心啊,对不对呀?

212 来访者:对呀。

213→治疗师:哦,你就是很难过的就是考试之前复习阶段[,=

214 来访者:[嗯

215 治疗师:=重复每一件,重⊥反复重复的事情[,=

216 来访者:[对呀。

217 治疗师:=对不对呀?哦,缺乏新鲜感。

218 来访者:嗯。

治疗师的两个话轮(第209、213行)都是解述话语行为。第一次解述是对来访者之前多个话轮的话语内容的解述,表明对来访者的理解。第二次解述建立在当前以及更早的来访者的谈话内容的基础之上。在解述中,治疗师选取了来访者先前话语中的关键信息进行了直接复述或对原话语进行了诠释和说明,如“不怕”、“不担心”、“反复重复”、“缺乏新鲜感”等等。治疗师的解述使来访者的问题得到进一步澄清和确认,使会谈双方进一步深化了对来访者问题的实质的认识。

(二)治疗师视角的解述

治疗师视角的解述是指治疗师根据自身的参考体系对来访者先前的话语和行为所做的解述,主要涉及对来访者的话语和行为的总结、对来访者症状的确认和诊断、对来访者问题的心理学或专业性解释等等。这一类解述具体包括做结论(upshot)、总结(summary)和解释(interpretation)等。做结论是预设来访者的某种尚未表明的意旨(Heritage & watson,1979:132),总结是对来访者的话语和行为的概括性评论,解释是通过来访者的叙述帮助来访者认识先前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因此,这类解述是以治疗师为导向的,其主要目的从努力了解来访者转向帮助来访者了解自我。治疗师视角的解述是来访者反思自我、认识自我、促进自我转变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来访者“原专业化”(proto-professionalization)的重要途径。

例8

403 来访者:从小时候开始我就身体不好嘛,家里就很少要我做什么事,我就一直就是做事不怎么行,再是我爸呢,做事也比较慢,他就是呃⊥像我爸呢,做事不、不怎么样,做事慢呐,慢慢吞吞的,好像就是像▲

404→治疗师:▼所以这个遗传呢跟家庭环境对你也有影响[,

405 来访者:[对

406 治疗师:=因为无形⊥这是一种无形的影响,他有一种模范作用在里边[,=

407 来访者:[对

408 治疗师:=示范作用在里边,因为你仅仅是出于这样,正是因为你接触面少了,见得少了,对不对呀[?=

409 来访者:[对

410 治疗师:=见到的就是你的家庭啊,你的父亲啊这些示范动作,示范行为[,=

411 来访者:[嗯

412 治疗师:=包括言语、处事,对不对呀?包括做事这些行为都对你有影响,所以你的心里潜移默化地就接受了这样一种现实,对不对呀?与世无争呐,是你刚才那样说的,明知有理的事情,跟别人发生争什么,但是你很容易选择的就是放弃。

413 来访者:对。

在上述谈话片段中,通过对来访者的话语进行重组并建立来访者所描述的事件与家庭环境等之间的联系,治疗师对来访者的问题做出了专业性的解释(第404、406、408、410行),从而使谈话朝治疗性的方向发展。同时,治疗师的解述对来访者也是一个“原专业化”的过程,这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此外,来访者对治疗师的解述的积极回应和认可(第405、407、409、411行)为进一步的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类推荐
  • 5分钟心理小游戏

    5分钟心理小游戏

    “你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吗?”最初接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好笑。可是,当你静下来独自沉思时,当你望着镜子里的自己时,当你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时,你或许会思索良久,然后问自己:“我是谁?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真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吗?”实,这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在这个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徘徊、开始迷茫,以致陷入困境,迷失自我,饱受心灵折磨。
  • 心理学与读心术

    心理学与读心术

    本书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中,教读者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灵活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用眼睛洞察一切,“读”懂他人的微妙心思,并对之作出精准的判断,使自己成为人际关系的赢家,进而在事业上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5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5

    心理咨询是现代人们的一种精神按摩方式。它能使人的心理获得突然面对平原和高空那样的豁然开朗、神清气爽和舒适平和的感觉,还能促进人的理解力和进取心,使人变得善解人意、充满激情。其实,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帮助求询者学会更有效的方式对待自己、他人和生活中的困惑以适应人的社会生活的过程。
  • 青少年人格塑造:马加爵案件的心理学思考

    青少年人格塑造:马加爵案件的心理学思考

    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从案发,抓捕凶犯到法院宣判马加爵死型,引发了们诜我猜测、分析、评论、和关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马加爵的非逻辑性作案动机更成为人们尖注的集点,本书作者深入马加爵曾经生活过的家乡、学校及其相关部门,收集、采访了大理马加爵及其与之相关的原始资料,从心理学视野入手,通过其成长历程,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其杀人动机形成的非偶然性做了客观、理性的解答。同时对马加爵的作案动机提出了新观点并进一步对马加爵杀人动面背后的心理因素及其人格缺陷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解读。 本书不仅仅对马加爵,而是通过对马加爵一案的分析,提出了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弗洛伊德5:爱情心理学

    弗洛伊德5:爱情心理学

    此卷收录八篇论文,是弗洛伊德早期关于性本能论的主要专著。《性学三论》包括“性变态”“幼儿性欲”和“青春期的变化”三部分。《儿童性理论》对儿童期的性表现及其与心理活动、神经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神经症》论述了现代社会的性道德与文化的关系。《爱情心理学》包括三篇文章,分别探讨了男人的性变态、“心理性阳痿”以及女性的“贞洁”。《论自恋:导论》探讨了自恋的起源、本质、形式、作用等。《本能及其变化》分析了本能所涵盖的内容以及描述的方法等。《压抑》探讨了压抑的本质、因果及其与神经症的关系。《力比多类型》将人分为性欲型、自恋型和强迫型等三种。
热门推荐
  • 流氓女帝:相公不难缠

    流氓女帝:相公不难缠

    一不小心穿越了?先练就一身本事不受欺负,再然后……掏掏龙窝,钓钓人鱼,什么?说她是强盗?她打劫的是金银财宝,可没打劫美男,为嘛一个个要追着她不放?要不把东西还给乃,乃就别跟着了好不好?
  • 穿越之剧中戏

    穿越之剧中戏

    炼毒于掌弄蛊于怀的方小远为了兑换一纸高金额的彩票,被车给撞了,穿越到了自家小说中。穿越就穿越了吧,她没啥好说的,但是!为什么剧本不对?!剧本不对就剧本不对吧,没啥关系!但是!这个病蔫蔫的雄性动物是什么?!这个不能忍!绝对不能忍!于是方小远携刀挑战三无挂名王爷!某人微微一笑,亮出尖锐的小刀外加一叠银票——方小远缴械投降:“大爷慢走!”附带短时间哈巴狗模式!
  • 韩愈文集4

    韩愈文集4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萌妻养成:三岁宠到老

    萌妻养成:三岁宠到老

    “你是想离开我吗?”男人迷离着一双眼,骨节分明的大手轻轻抚摸着女孩的脸。呼吸间能闻到他身上的酒气。十三岁那年父母被歹人杀害,就在对生活失去希望的时候,那个男人像天神一样的出现了,把她带回了家里,从此给了她一个新的身份!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黑帮小姐撞上冷酷校草

    黑帮小姐撞上冷酷校草

    一个隐瞒自己是黑帮小姐的女生,不小心撞上了新转学来的校草,他们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 满天星:你由我来宠

    满天星:你由我来宠

    原本打算去星辰学院"实习"的三颗"繁星",却遇到了他们人生中最大的障碍:[恶魔篇]:"宝贝,你以后就是我的了!""凭什么啊!""就凭我们已经接过吻了。""那不算,你又不是我的初吻。""那你的初次就是我的了。"[温柔篇]:"宝贝,你疼吗?我帮你揉揉。""你不要碰我的伤口,走开。"某男更靠近了一些,吹了吹某女头上的伤口:"我来帮你吹吹啊!乖!"说完又摸了摸她的头。[腹黑篇]:"乖,该睡觉了。""不要,你滚出我的房间。""怎么滚?我抱着你滚?""......"
  • 风吹铃儿响叮当

    风吹铃儿响叮当

    轻小说。如果我们能在一起……也许,这是我们的回忆。(不好意思,过分抒情了……)
  • 焚世骑士

    焚世骑士

    由于幻魔一族入侵,挑拨帝动荡不安。人类在幻魔的剥削下奋起反击。其中,以赤色骑士焚天为主的力量成功围剿幻魔,但是,焚天却遭到了好友的背叛,重回15岁。。。
  • 阴阳小师妹

    阴阳小师妹

    她跟着师哥们抓鬼抓得好好,怎晓得一个不留意,引来天雷,硬生生给她劈到这个光胳膊露腿,毫无节操的时代。这下叫她怎么活呀!除了这双和普通人不一样的眼睛,和这可以通灵的身子,她还没有出师呀!咦!这人额头饱满,鼻梁挺俊,眼睛锋利而有神,嘴唇薄而不是红润,脸颊棱角分明,耳垂光而幽亮,身姿挺拔,这分明就是封侯拜相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