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2700000021

第21章 心理治疗会谈中的对应结构(1)

第一节 会话结构的描述框架

伯明翰学派对话语结构的描述框架源于Halliday(1961)的系统语法阶层观。该阶层观从语法层面上把句子按照其“精密度”(delicacy)自上而下依次分为五个等级:句子、小句、短语、词、语素。Sinclair和Coulthard(1975;1992:2-5)借鉴了Halliday的阶层观的概念,以课堂内的师生互动话语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个也是由五个等级的描述单位构成的会话描述框架:授课(lesson)、交往(transaction)、对应(exchange)、行动(move)、行为(act)。这些会话描述单位形成一种层级关系,其中行为是最小的单位,授课是最大的单位,行为构成举动,举动构成对应,对应构成交往,交往构成授课。正如系统功能语法的分析重点是小句,口头话语分析的重点是对应。

之后的研究者在保留原来的描述框架的基础上,对该框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国外的研究者如Strenstrom提出的描述框架由五个自上而下的等级单位构成:交往(transaction)、系列(sequence)、对应(exchange)、举动(move)、行为(act)。国内的研究者对不同的口头话语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对原话语描述框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廖美珍(2003:133)提出了法庭话语的描述框架:审判(trial)、交往(transaction)、系列(sequence)、对应(exchange)、行为(act),其中审判是法庭话语最大的单位。刘兴兵(2008:64)提出了门诊医患会话描述框架的五个等级:门诊咨询(medical consultation)、交往(transaction)、对应(exchange)、行动(move)、行为(act),其中最大的单位是门诊咨询(medical consultation)。在所有的描述框架中,对应结构都被作为描述的重点。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治疗话语,我们对Sinclair和Coulthard提出的话语描述框架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并把原来的五个描述单位增至六个。这六个话语描述单位自上而下依次表现为六个层级:心理治疗会谈(psychotherapeutic interview)、交往(transaction)、系列(sequence)、对应(exchange)、举动(move)、行为(act)。

心理治疗会谈是最大的描述单位,由“交往”构成。“交往”是心理治疗话语中最大的分析单位,以某一个主题为中心,由一个或多个对应结构(exchange)组成。“序列”是介于“对应”和“交往”之间的单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应”互动单位构成。“对应”是互动的最基本单位,被称为“微观互动体”(廖美珍,2003:133)。对应是会话分析的核心部分,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举动”构成,如“启动(initiation)+回应(response)”、“启动(initiation)+回应(response)+后续(follow-up)”等。

“行为”(act)是最小的话语描述单位。这里的“行为”不同于Austin(1962)的言语行为理论中“以言行事”的“行为”的概念。Sinclair和Coulthard(1975:34;1992:14)认为,“行为”是一个话语单位,在语言形式上相当于一个子句(clause),其“话语价值”(discourse value)取决于它之前出现了什么语法项目,预期后续要出现什么语法项目,以及后续真正出现了什么语法项目。也就是说,“行为”在话语中的作用由其与前后言语(utterance)的关系来确定。在Sinclair和Coulthard所创立的口头话语分析模式中共有22种“行为”,其中主要“行为”有三种:诱发、指示和告知(1992:8-21)。Tsui(1994:61)在Sinclair和Coulthard的基础上,按照“行为”在各种举动中的作用进行了分类:启动类、回应类和后续类,接着又进一步划分了每一种主类下面的次类,如启动类包括诱发(elicitation)、请求(requestive)、指示(directive)、告知(informative)等行为;应答类包括肯定(positive)、否定(negative)、顺应(temporization)等行为;后续类包括认可(acknowledgement)、赞同(endorsement)、让步(concession)、话轮转让(turn-passing)等行为。

同类推荐
  • 婚恋要懂心理学

    婚恋要懂心理学

    婚恋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应用分支学科。恋爱结婚是每一位成年人,尤其是青年男女关心的大事。而婚恋问题不仅与社会、经济、意识形态等问题有关,还与一个人的生理、心理等问题有关。婚恋心理学涉及恋爱、结婚、性行为、夫妻关系、与父母子女的关系、家庭幸福的条件以及离婚等等的心理、生理问题。研究与正确处理这些问题,不仅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密切关系,而且对每一位成年人(尤其是青年男女)身心的健康,是否能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幸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每天懂一点挖坑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挖坑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挖坑心理学:人人都会遇到的心理陷阱》内容简介:我们都不希望被别人左右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却又强烈地想和生活,却又强烈地想左右他人。但事实上,我们常常不知不觉地滑入对方精心没置的心理陷阱。当我们和大部分人交往愉快的同时,有时候也感觉和某些人交往很不舒服,甚至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似乎掉进了对方设置的陷阱之中。这样的人际交往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游戏”,即一系列的互补、隐藏式的沟通,会发展至一个明确的、可预见的结果。
  • 学习要懂心理学

    学习要懂心理学

    对不会学习的人来说,学习是一件难事,但对会学习的人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认为学习是一件难事的学生,是学习的奴隶;认为学习轻松愉快的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人。如何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呢?为什么学过的知识总是记不住?为什么考试的时候脑子会一片空白?为什么面对试卷紧张得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其实,这都是不良的学习心理在作怪。《学习要懂心理学》不仅列举了学习中常见的心理困惑,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相信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 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

    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

    “丛氏萨提亚模式”帮助你学会萨提亚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让你获得关于自我成长、亲密关系的改善、更好的沟通等问题的全新认识。萨提亚模式到底是什么?萨提亚对我会有什么改变?我应该怎么用它?——《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里有最可读的答案。
  • 马斯洛精选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马斯洛精选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本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马斯洛的代表作之一。对于我们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和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调动自身的一切积极因素,健全自我人格,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享受人生的幸福与快乐,追求人生的真正成功,这不能不说马斯洛的学说也适应了我们每一个追求人生成功者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出版本书的动机之所在,在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作为生命本体的人的心理需要,作为具有创造性的人们劳动的价值回归心理需要,作为个体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要,作为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本要体验人生快乐与幸福的心理感情动机等。
热门推荐
  • 黑道侦探

    黑道侦探

    我是黑道老大,却意外被当成侦探,那何不就利用侦探的身份,破案之后再作案?我到底是侦探还是黑道老大?你来看看!!!!
  • 穿着便衣的超人

    穿着便衣的超人

    集富家少爷,修炼世家于一身的少爷,却意外的在魔界长大,到了还没享受就应该奋斗的年纪,阴谋,阳谋,人间,魔界,天,地,都在手中
  • 帝皇殇

    帝皇殇

    万物的王者,宇宙的帝皇,吾名殇。本帝的归来之日,天南寸草不留,以千年血祭天
  • 某科学的太空都市

    某科学的太空都市

    这本来是在sf网上发的,改了个名字发上来了
  • 一生要会背诵的唐诗

    一生要会背诵的唐诗

    唐诗宋词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两颗璀璨夺目、精美绝伦的明珠。它们题材广泛,形式不拘一格,风格多姿多彩。《一生要会背诵的100首唐诗:100个首宋词》荟萃了一生要会背诵的100首唐诗和100首宋词,它们或文雅、或悲壮、或哀怨、或柔媚、或深沉……
  • 死灵破天

    死灵破天

    一段从尸山苦海中走向繁华世界的旅程,一个天生绝世幻灵却被众人闭口不提的禁忌人物,一段热血而无悔的人生,令所有天才妖孽俯首称臣。“我能主宰别人的死,却救不了自己兄弟的命”我破天发誓,动我兄弟者,诛其九族!
  • 登天日记

    登天日记

    一张面具,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一个幸运的少年开始了他的登天之旅。
  • 中间组织

    中间组织

    在这个世界有很多,我们没有见到、听到过的事情,但并不代表他不存在,很多故事在不知不觉中,甚至在我们身边悄然发生着……
  • 邪魅竹马VS呆萌青梅

    邪魅竹马VS呆萌青梅

    他和她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小时候一起玩游戏,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洗澡。。。。可是长大后的他和她还会依然如此吗?请拭目以待吧。。。。
  • 冷枪

    冷枪

    红二十五军排长冷虎在长征途中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滞留在飞云山,在此期间,他成为一名出色的猎手,在完成上级的任务的时候,日寇开始进犯,在山林中,他利用打猎的手段不断地伏击鬼子,猎杀了众多的鬼子。随后,他在飞云山拉起一支抗日的队伍,对付鬼子,就像打猎时对付山中的野兽,伏击鬼子,就像利用野兽的行走路径设下陷阱,吸引鬼子,就是设下诱饵引诱,打击鬼子,如同对付凶猛的野兽……把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武器充分运用,同时将狩猎与所学的军事相结合,在不同的距离运用不同的方法给鬼子以精确地猎杀,冷枪——猎杀鬼子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