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1400000008

第8章 继承和发扬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3)

第二,一如既往献身祖国教育事业。

在集美定居以后,陈嘉庚争分夺秒为集美学校、特别是为厦门大学的扩建和发展全力拼搏。自1950年10月起,在厦大扩建工程五年多的时间里,从筹措经费、校舍设计、备料施工,陈嘉庚都全面筹划、事必躬亲、精打细算、一丝不苟。他不辞劳苦,经常亲临工地。由于扩建工程大,便特地成立厦大建筑部。在建筑部的办公室里,有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里面摆着一张单人小木床,一张小办公桌和一把靠背椅,以及一些简陋的普通家具,这便是陈先生来厦大办公、休息的地方。

当时厦大和集美之间,交通不便,主要靠海上小客轮来往,有时风大浪急,船上人多,夏天汗臭难闻,老人家坐这种船是不好受的,但陈老从不计较。王亚南校长曾提议购置小游艇供他使用,但他坚决不同意。

从1951年到1954年,由陈嘉庚先生筹捐经费、设计、监督、施工的厦大建筑面积达62600平方米,共31幢,特别是以建南大会堂为中心,东有物理馆、图书馆,西有化学馆、生物馆的五座建筑更是雄伟壮丽,堪称经典。建成后他对厦大党委书记说:“台湾统一后,将有万吨、十万吨的外国和本国轮船从东海进入厦门,让他们一进厦门就看到新建的厦门大学,不,看到新中国的新气象!”教育事业的发展,让老人充满自豪之情。

第三,在关心国家建设的同时,关心家乡建设。

1955年8月,陈嘉庚作为人大一届二次会议主席团成员赴东北视察。9月8日至12月26日,在西北、西南、中南参观访问,北至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南至海南岛,共访问16个省、区,行程二万五千里。在这次的“祖国万里行”之后,他即着手将参观考察途中的零星记载整理成考察笔记,还写信给毛主席、周总理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参观考察的见闻观感,反映问题,并附上十五项提案建议,对海南岛的橡胶生产、延安毛主席故居的保护、黄帝陵轩辕氏庙的保护等提出意见,得到中央和有关部门的重视、采纳。他把自己的晚年和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丹心赤忱,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嘉庚特别关心家乡的建设,对福建的建设提出许多意见。他认为福建要翻身、要致富,首先最迫切的就是要建一条铁路。早在1950年5月,陈嘉庚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就提出修建福建铁路的提案,后来由于抗美援朝,一时未能实现。1955年,陈嘉庚又致函周总理,建议铁路应由杏林修一条海堤直通集美。鹰厦铁路1956年通车后,1957年,陈老又在全国人大提出建议:“龙岩专区不仅有优良的铁矿,也有丰富的煤矿和其他矿产。要使鹰厦铁路发挥更大作用,就应及早从漳平再伸一条支线到龙岩去。”总之,陈嘉庚的许多建议,对50年代福建经济的恢复和振兴做出重大贡献。

对于福建的城乡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及环保工作,陈嘉庚都提出许多有价值、切实可行的建议。如对福州市的居住布局不合理,房屋多用木板,易起火灾,而且长期缺乏自来水设备,老百姓吃水难、用水难,市容、公共卫生以至消防工程都受影响,提出改进意见。之后,他还对福州市的自来水工程进行调查,制定兴建福州市自来水工程的方案,得到采纳实施,福州市民受惠无穷。1955年1月,蒋机轰炸福州市,烧毁店屋住宅四千余间,造成严重灾难。陈嘉庚闻讯后,次日即发电报给周总理要求改变福州市木板造屋的日子,“须由政府重新计划,留最新式街巷,建合理砖屋,可转祸为福也。”之后,他又建议进口棉花,以谋福建纱布自给。在他的积极建议推动下,1958年有相当规模的杏林纺织厂建立起来,解决了人民的穿衣用布,又安排了几千人就业,杏林地区从此成为厦门市的工业区。

此外,陈嘉庚还关注环境卫生工作。他给福建省长叶飞电报:“闽省乡村厕所林立,请严令乡政合作,废私厕立公厕”,他带头在集美动员全镇居民填平房前屋后、路头巷尾、粪蛆成团、蚊蝇满坑的私厕,砌起76座卫生整洁的公厕,大大改善了环境卫生。

第四,继续发挥华侨领袖的作用。

陈嘉庚在抗日救亡斗争中,被海外华侨拥戴为华侨领袖,回国定居后,他依然是华侨领袖。在新政协第一次全国会议时,被定位为华侨的“首席代表”参政议政。1956年,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成立,他又被推选为主席,保持着在华侨中的威望,并继续发挥在华侨中的引领作用,尽心竭力做了许多有益于归侨以及海外华人的事。

为了妥善安排华侨学生回国念书,陈嘉庚积极向中央政府建议创办侨生补习学校。中央采纳他的意见,先后在北京、广州创办了华侨学生补习学校。他自己于1953年负责筹建的集美侨校1959年全部建成,共26幢楼房,可容纳3000多名侨生学习和生活,被侨胞誉为“侨生的摇篮”。

陈嘉庚创办华侨博物院,是他的又一重要贡献。陈先生很重视各类型的博物馆,认为博物馆教育面广,各阶层的人都可以接受,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在厦门的华侨博物院,是陈嘉庚1956年开始创办的。在筹建过程中,从院址的选定、陈列大楼的建设形式、陈列橱的设计到陈列品的收集、购买、摆设等等,陈先生无一不费尽心血。1956年9月,他撰写的《倡办华侨博物院缘起》重要文章,对创办华侨博物院的目的意义、定名、规模等,都作了详细阐述。他还满腔热情地号召归侨或海外侨胞捐款、捐献珍奇的以及有关公私纪念的有价值的文物。华侨博物院在陈嘉庚的努力下,1956年动工兴建,1958年竣工。这项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大工程是陈嘉庚先生对教育事业、华侨事业的又一大贡献!

陈嘉庚先生一生为华侨、为社会、为祖国做出杰出的贡献,但他对自己的生活要求极为严格,克己奉公,且终生不渝。1950年回集美定居时,他提出首先修建各校校舍和村宅民房,有了余料再修复个人住宅。他说:“校舍未复,若先建住宅,难免违背先忧后乐之训耳。”在陈嘉庚的主持下,集美学校上百幢高楼拔地而起,却舍不得花点钱来重修他的在抗战期间被日机炸坏的旧居。陈先生的居室,陈设简朴得令人难以置信。一切都是旧的、破的、补的。一张古老的床,半新不旧的写字桌,两只旧沙发,一口装水用的小水缸,一个普通用的小脸盆,一个掉了几块瓷的牙杯。两只从新加坡带回来的旧皮箱,一只盖皮已裂,一只把手皮带已断,用麻绳代替。还有一些七拼八凑的凳子。他的衣服、裤子、鞋子、袜子都是旧的、补的。那时集美镇晚上9时统一停电熄灯,他晚上点蜡烛继续工作,蜡烛盘用一个破茶杯翻过来的底盘代替。一位往日新加坡的“橡胶大王”、大社会活动家、倾资办学建设集美学村、创办厦门大学的校主,晚年过的却是这样的生活。因此,一点不起眼的陈嘉庚故居是强烈震撼人们心灵的一座纪念建筑,陈嘉庚故居的影响力,所体现的人格魅力,是一般名人故居难以比拟的。

陈嘉庚先生的日常生活也是粗茶淡饭。他爱吃地瓜稀饭,有时炒一点米粉,菜常是花生米、油条、豆豉、海蛎、芋头等几项轮流食用,偶尔吃点海蛎煎、炸海蛎。逢年过节或有重要客人来,也从不讲排场,从来没有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而是以诚待人,用有特色的家乡风味食品如海蛎煎、炒米粉、猪蹄芋头等招待海外宾客和陈毅、方毅、方方、蔡廷锴等重要客人。

陈嘉庚严于律己,自奉甚俭,对家人子女也一向严格要求。他常对后辈们说:“你们年青人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要单纯看重钱。我的钱是学校的钱,是国家的财富,我的钱不能留给子孙后代。”他绝不允许子女搞特殊化。他的一个孙子,留在他身边上学,陈老规定他在校读书期间,每月补贴学习费用30元,直到停学为止。其他子孙,一律照此办理。

1958年,陈嘉庚患了鳞状上皮癌症。1960年10月,陈老的病情趋于恶化,上北京治病,他在病床上依然关心着国家大事和集美学校、厦门大学的建设。1961年3月起,他多次发生脑痉挛,并伴有点状出血。在病床上他回顾自己的历史和回国后的一切,对他的知心朋友说:“我看到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能赶上这个时代,真高兴。”1961年6月19日下午2时30分,陈老预感到自己时间不多了,在孙子和几位好友在场时,断断续续地口授遗嘱,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热爱和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他说:“最要紧的是国家的前途!……人总有一死,早死晚死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国家……我们应早解放台湾,台湾必须归中国!”并交代把国内银行存款三百多万元,全部献给国家。同时还对血亲子孙的安家费作了安排,最后说:“我现在很好,我的事情都交代了,我很安心。”这是爱国老人最后的重要遗言。

6月23日上午,陈嘉庚先生的病情突变,发生脑溢血,处于昏迷状态,8月12日,病情恶化,心力衰竭,抢救无效,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8岁。

三、爱国老人陈嘉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陈嘉庚先生逝世,举国哀悼。

1961年8月15日上午,首都各界在中山堂隆重举行陈嘉庚先生的公祭仪式。这一天,首都各界各有关单位下半旗志哀。参加公祭的有周恩来、朱德、陈毅、谭震林、习仲勋等领导人与党政机关负责人、各界代表三千多人,主祭人周恩来。廖承志致悼词说:“陈嘉庚先生是华侨的领袖人物,是一个爱国爱乡、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国老人。”又说:“陈嘉庚先生生前在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真诚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社会经济面貌,拥护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动国外华侨爱国大团结等方面,表现了坚忍不拔的精神,给海外广大华侨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悼词对陈嘉庚先生的一生作了准确、全面的评价。

公祭仪式后,在哀乐声中众人缓步护送灵柩至火车站。专车经过天津、济南、南京、上海、杭州五站,当地党政部门、政协、侨联均派代表到车站致祭。8月20日下午3时专列抵达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集美。省、市领导和各界代表、集美学校师生员工、集美居民和陈嘉庚先生生前友好上万人在车站接灵。灵柩经过之处,万人夹道,怀着悲痛的心情,与爱国老人告别。下午6时,在鳌园举行隆重的安葬仪式,陈嘉庚先生安息在自己的故土上。

陈嘉庚先生逝世,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同声哀悼。

印尼首都雅加达华侨、华人,当地一百多个华侨团体代表一千多人,于8月20日上午在中华侨团总会举行追悼会。泗水华侨一千三百多人也在同日举行追悼会。之后,玛琅、三宝拢、坤甸、巨港、棉兰、占碑等地也先后举行几百人、一千多人的追悼会。

缅甸华侨各界于8月27日在仰光举行追悼会,一百多个侨团、学校代表和各界人士四千多人参加。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联合各界于9月10日上午隆重举行追悼会,各社团、学校三百多单位代表和各界人士近一万人参加。

香港、九龙各界一千多人参加的追悼大会于9月12日举行。

陈嘉庚先生离开我们半个世纪了,但他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活在海外华侨、华人心中,也永远活在集美学校、厦门大学师生的心中。他一生的宏伟业绩、崇高精神受到一代又一代人们的衷心敬仰。

半个世纪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对陈嘉庚的精神业绩都给以极崇高的评价,中外的名人学者对陈嘉庚的精神业绩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并成立专门的研究组织。如1985年1月14日,在集美的陈嘉庚事迹陈列馆,便成立了陈嘉庚研究会,明确宣布其宗旨是“以学习、研究、宣传和发扬陈嘉庚的爱国爱乡、倾资兴学的精神,为祖国‘四化’建设服务”。

为了弘扬陈嘉庚先生的伟大精神,由陈嘉庚的侄儿陈共存和在新加坡的陈嘉庚族亲及社会贤达倡议筹办,并得到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的支持,于1988年设立了陈嘉庚基金会。基金会为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奖励成就突出的优秀人才,专门设立了陈嘉庚奖。

陈嘉庚的伟大精神,在国际上也产生很大影响,为国际社会所承认。1990年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在《国际小行星通报》上发布一批小行星的命名通告,其中第2963号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有关专家在《太空中的陈嘉庚》一文中作了专门介绍,最后说:“如今,陈嘉庚的名字镶上太空星辰,这颗铭刻着陈嘉庚先生光辉业绩的行星将永远遨游于太空中,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为了弘扬陈嘉庚精神,当代著名科学家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和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校长、香港大学校长等发起的陈嘉庚国际学会,在和热心教育的企业家、教育家共同酝酿后,于1992年8月20日在香港成立。学会宣布:“陈嘉庚国际学会的成立,体现了陈嘉庚光辉名字的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陈嘉庚精神必将在人类社会迈向文明进步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会同仁将为此而不懈努力。”

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陈嘉庚一生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宏伟业绩和宝贵精神所做的研究,着墨最多,赞颂最多、最集中、最突出的是陈嘉庚的爱国精神。爱国精神贯穿陈嘉庚一生,不仅终生不渝,而且越来越强烈、越成熟、越深厚。

在对陈嘉庚先生浩如烟海的颂扬文字中,我们仅以历届党中央、国务院的主要领导人的赞词为例作为代表便足以说明。

198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的庆祝会上,肯定陈嘉庚是“对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爱国人士。”199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为集美学校80周年校庆题词写道:“弘扬陈嘉庚先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经济腾飞、教育发达和祖国的统一大业。”199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到厦门视察时说:“陈嘉庚先生是著名的爱国华侨……他一生为祖国、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陈嘉庚先生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令人钦佩。”1994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福建省暨厦门市纪念陈嘉庚诞辰12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对陈嘉庚先生表示深切怀念,讲话着重以“陈嘉庚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为中心进行阐述,回顾了陈嘉庚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各个历史阶段的业绩,最后指出:“陈嘉庚先生一生紧跟时代步伐,矢志追求真理,把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热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形成了陈嘉庚先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陈嘉庚伟大一生的业绩难以尽述,他的精神世界也十分丰富多彩。但他伟大的一生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最集中、最主要、最突出的的确是他的爱国精神。他的爱国精神有一个发展过程,从青少年时期到辛亥革命以前是萌芽时期,经过辛亥革命和民国政府建立,是他爱国精神的正式形成确立时期,以后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的爱国精神不断成熟、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到1950年以后回国参加建设,在各种工作实践中又进一步丰富、升华,这确是陈嘉庚先生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陈嘉庚先生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宝贵的爱国精神,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不断传承下去,不断发扬光大!

当前,我们祖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为把我们伟大祖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继承和发扬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将成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不可估量的巨大力量。

我们厦门大学是陈嘉庚先生创办的,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它和我们党一起走过了93年的创建历程,目前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力争建成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正在朝着“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此时此刻,我们更不能忘记陈嘉庚先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了国家的振兴创办厦门大学的一片苦心和付出的艰辛劳动,更不能忘记他在创办过程中对莘莘学子寄托的殷切期望。

继承和发扬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为厦门大学未来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厦大人更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说明本文写作时,曾拜读陈嘉庚所著《南侨回忆录》部分章节,并主要参考下列文章及图片:

1.吴文华:《伟人陈嘉庚爱国主义传奇一生》

2.林斯丰:《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

3.陈碧笙、陈毅明著:《陈嘉庚年谱》

4.黄金陵、王建立主编:《“陈嘉庚精神”文献选编》

5.陈碧笙、杨国桢著:《陈嘉庚传》

因文中引语较多,恕不一一列出,敬请原谅。

(作者:郭启宗责任编辑:吴仲平)

同类推荐
  • 世界著名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世界著名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芝麻开花节节高

    芝麻开花节节高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 公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三辑)

    公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学生热爱环境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学生热爱环境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为了指导班主任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辑了这套“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与主题活动指南丛书” 图书10册。本套书除了论述班级文化建设的各种方法外,还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各类班级主题活动的案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各级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及学校辅导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让世界看到你

    让世界看到你

    本套丛书集合了国内最受中学生欢迎的5位青年作家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优美而浪漫的文字中绽放明媚的生命活力,给青少年以励志、启迪的力量。
热门推荐
  • 三国龙傲传

    三国龙傲传

    东汉末年,风雨飘摇的大汉就要迎来“新的篇章”幽州辽东郡的一个海滨小村里,有一个年青人,慢慢的走上了历史舞台,从公孙瓒帐下的一个部将到与袁绍抗衡,在到与曹操的对决,他带着他忠心耿耿的部下们还能走多远,就让我们一起见证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 茶里加盐的味道(闪小说哲理篇)

    茶里加盐的味道(闪小说哲理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我的历史小情人

    我的历史小情人

    无限穿越流小说,在特定的历史时段,完成特定的任务。令你脑洞大开……狙击秦王、甲午的娘子军、刺杀希特勒的比赛,精彩还会少吗?精彩看点:罗文在一次次穿越,引发的工业革命。
  • 校草的天降邂逅

    校草的天降邂逅

    一位商业界的天才,由于爱情不知不觉的被卷入了黑道又成为了吴家少夫人,从此开始了她的不凡人生。
  • 他们藏在时光的角落

    他们藏在时光的角落

    年少时的友情也好,爱情也罢,他们都以为必将天长地久。就好像他们共同经历的青春,都以为可以“咔嚓”一声被时光铭记。但到头来,也不过是匆匆一去不复返。这篇小说的情节很平凡普通,人物也同样很平凡普通,但是又有几个人的青春是轰轰烈烈的?尽管平凡普通,可那都是令人难忘、遗憾、不舍的青春。随着时代的不同,每个时代的青春记忆也不尽相同。80后不同于90后,而85后也更是有别于80和90。谨以此文,纪念那些被藏在时光角落里的人和事。
  • 大唐将军令

    大唐将军令

    猛将,用杀气修炼肉身,手拿绝世神兵,身后一支军队。谋将,用煞气修炼神魂,写兵书国策,决胜千里之外。重生的刘方,得到赵云传承,炼百鸟朝凤枪。一块将军令,重组上下五千年的传奇兵种,一座职业化的兵种龙城。
  • 诚信档案

    诚信档案

    相对于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来讲,众多的三线城市相当于城市里眼中的农村乡下。那里的生活遥远而陌生,除了少数城市的名似乎偶而听过,更多的城市不为人所熟知,但事实上从绝对数量上讲,生活在这类城市里的年青人,会比众多四处奔波的北漂南漂多得多。他们只是选择了另一种生活的方式。事业,爱情。欢喜,悲伤。同处这样一个快得让人眩晕的时代,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大城小市,同样挣扎,同样精彩。
  • 怒斩青天

    怒斩青天

    爷爷说,我要学会保护四样东西:脚下的土地,家里的父母,怀里的女人,身边的兄弟!一路前行,为兄弟、为女人、为父母、更为脚下的土地,快乐而艰难的活着练气境界划分:练气境、真元境、归真境、聚元境、凝元境、仙元境普通炼体境界划分:后天之境炼皮、炼肉、炼筋、炼骨。先天之境,炼神《星炼诀》炼体,吸星光、开窍穴,四百零九个明穴、奇穴,对应练气五境界,开四十窍穴相当于真元境一层灵兽、灵药等级划分:一级为低,九级为高。兵器等级划分:凡兵、灵器、仙器、神器、洪荒至宝QQ群:398110877
  • 异界金刚经

    异界金刚经

    无意中撒了泡尿到了天水大陆,得到了福利《佛心系统》。什么?我要带领村子奔小康?什么?我要救美女的哥哥?什么?任务是发扬壮大佛门?系统大姐,你确定我和女人发生关系就要自爆吗?主公你这问题已经问了第五遍了!好吧,我自己解决吧!剃发为僧后,林凡觉得自己有必要忽悠多点人加入佛门这个行列。俗话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创建佣兵团,走贵族路线……这些都是必须的。
  • 那些年错过的他

    那些年错过的他

    那些年她们分别、重逢、分别、重逢的故事集,谨此纪念她生命中错过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