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0800000008

第8章 费正清眼中的中国知识人

1942年11月10日,美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费正清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陶孟和的陪同下,专程由重庆搭乘小火轮溯扬子江而上,到李庄去见好友梁思成和林徽因。当时,中央研究院就颠沛于这个约有1万人口的小市镇上,梁思成两口子就安顿在挂着营造学社牌子的小院子里,因为多雨,这个小院落里显得潮湿、肮脏,散发着潮热和尿臭味儿。营造学社的12个年轻制图员在内院一间研究所的大房间工作,林徽因则住在同一宅院内的另一间大房间里,所以她可以听到院里的所有情况,此时她正生着病,躺在床上。

在来李庄的途中,费正清虽然对航行中的气候变化有所准备,但还是染上了重感冒,乃至到李庄后,高烧不退,只得卧床休息。面对此境,梁思成一书生只好在两个病床之间拿着食物和药品跑来跑去。

费正清在李庄结识的著名中国学者还很多,像早年留学美国攻读心理学和社会学、人类学,获得哲学博博士学位的李济,与他同行的有王振铎、曾昭谲、谭旦炯、李霖灿、和才、索予明等,像历史学家傅斯年、何兹全,考古学家夏鼐,文字学家董作宾、李光涛、劳干,民族学家凌纯声,物理学家童第周等等。于是费正清回忆这段经历时这样说:李庄的中国科学家是不怕困难、献身科学的崇高典范。不论是疾病还是艰难的生活都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对自己的开创性研究工作的热情。就是在这一时期,梁思成写成了《图像中国建筑史》,他以英文写这本书,就是为了向世界介绍中建筑的宝藏及其结构原理。因为他既通晓中国古典文化,又懂得作为艺术和科学的外国建筑。“在忧患的战时生活中能获得如此成就还说明,他们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而且还有崇高的品德修养,而正是后者使他们能够始终不渝地坚持自我牺牲,坚定地为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费正清的回忆中对忧患的战时生活环境有细致的描述:他们“傍晚五点半便点起了蜡烛,或是类似植物油灯一类的灯具,这样,八点半就上床了。没有电话,仅有一架留声机和几张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唱片,有热水瓶而无咖啡,有许多件毛衣但多半不合身,有床单但缺少洗涤用的肥皂,有钢笔、铅笔但没有供书写的纸张,有报纸但都是过时的。你在这里生活,其日常生活就像在墙壁上挖一个洞,拿上什么用什么,别的一无所想,结果便是过着一种听凭造化的生活……”

费正清的感慨还不止于此,他说:“我为我的朋友们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的精神而深受感动。依我设想,如果美国人处在此种境遇,也许早就抛弃书本,另谋门道,改善生活去了。但是这个曾经接受过高度训练的中国知识界,一面接受了原始纯朴的农民生活,一面继续致力于他们的学术研究事业,学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已根深蒂固地渗透在社会结构和对个人前途的期望中间。如果我的朋友们打破这种观念,为了改善生活,而用业余时间去做木工、泥水匠或钳管工,他们就会搞乱社会秩序,很快会丧失社会地位,即使不被人辱骂,也会成人们非议的对象。”(费正清:《费正清对华回忆录》,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269页)不过,只要翻开李庄时期中央研究院的历史,我们便能看到德国教授史图博和鲍克兰、史梯瓦特,波兰教授魏特和美国籍教授陈一狄,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也来过李庄,或许中国知识人的国家栋梁意识不仅感动了费正清,也感动了在中国工作的外国科学家。

需要顺便交代的是,受到典范的带动,费正清所说的营造学社的12个年轻制图员包括了罗哲文、刘致平、莫宗江、陈明达、卢绳、王世襄等,他们后来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大师。

(原刊《厦门大学报》2011年3月4日“千百年眼”专栏)

同类推荐
  • 世间万象

    世间万象

    《世间万象(散文)》内容丰富,闪现着思想光芒的书系读者群相信也会非常庞大,学生、上班族,文学爱好者、一般读者都可以阅读和收藏。这些文章能使我们站在大师的肩上,感受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直接欣赏水平和阅读品味。
  • 青春没了,痘还在

    青春没了,痘还在

    本书用轻松幽默而又不失尖锐的笔调,记录下一个80后的工作、生活、爱情以及思想片段,给全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的80后——我们已经长大了。全书按照80后的工作生活、日常趣事、爱情、记忆、思想片段、等共分为八个部分,共约90篇文章,11万字,全面展示80后的真实生活和心路历程。
  • 赵燕翼文学精品集

    赵燕翼文学精品集

    《赵燕翼文学精品集》主要分为:小说、童话和随笔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桑金兰错;老官布小传;穿绿衣的蛇郎;小燕子和它的三邻居;贵妃墓和织锦台;拉卜楞皇后翠琅错等。
  •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谈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隋、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话题,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黑格尔、雪莱、罗素等大师一致推崇的传世美文。
热门推荐
  • 九天仙鉴

    九天仙鉴

    大宋宣和年间,九天玄女赐天书三卷,本该是巧遇的宋江,而今为了这一刻却苦苦等待多时了···熟悉的人物,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人生
  • 我们不说话这样站着就很美好

    我们不说话这样站着就很美好

    连载题材暖萌类记事小说,类似窗前的小豆豆,内容讲述一对刚结婚不久却意外迎来从天而降的小宝贝儿引发的一系列令人捧腹的故事逗逼夫妇的逗逼生活,在懵懂的新世界里,匪夷所思,稀奇古怪的事情也一应的出现,令人费解却也真实存在,科学能解释的,科学不能解释的,你经历过吗?比如你和身边的人做了同样的梦,孩童跟你说他记得从前的事,到底怎么回事,迥异奇幻却有真实冷幽默的风格,喜欢天马行空额想象还是真实发生的事,有悬疑有温情有幽默
  • 炼之不破不立

    炼之不破不立

    不就是九兽玦吗?等我全部收复,就算不能炼气照样能够变强!!!我会让他们知道,我聂凌焱是如何成长的!
  • 神体修仙

    神体修仙

    浩瀚大陆,种族分立,其中人类势力分为七国,七大帝王都是世间至强之人,其中,楚国帝君有八子,这一年,秦国公主为其诞下第九子,赐封九王!六国来贺!只是,这第九子却是一对双胞胎,却仅有一人的思维!
  • 到手擒来:重生之王妃太逆天

    到手擒来:重生之王妃太逆天

    被世人唾弃不能修炼的废物,任人踩在脚下却一声不吭承受这一切。她浴血归来,痴傻王爷?我不稀罕,看小王爷如何一步步吃掉她......
  • 学会变通: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学会变通: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老话说:世上难事千千万,最难还是做人难。但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做到左右逢源,四处吃香;有的人却一生庸碌无为?原因就在于“变通”二字。善于变通的人,能够使难成之事心想事成,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旅途处处顺心;能够在紧要关头化险为夷,从而让自己在社交中事事如意。做人会不会变通,将决定你的一生成败。会变通的人做什么都轻而易举,易如反掌,正所谓难事可变易事;不会变通的人作什么都四处碰壁,孤立无援,正所谓易事也成难事!
  • 待到天明愿与你长相厮守

    待到天明愿与你长相厮守

    他,天之骄子,阳光帅气,头脑聪明,却一片痴情。她,性格开朗,活泼可爱,在他消沉的时候陪他度过这煎熬的岁月。她,妖娆妩媚,玩弄感情,偏偏他就执著与她。心上人的背叛,沉重的打击,在他艰苦的岁月里,陪他伴他的人并不是他的心上人,当他准备接受新的感情时,那个女人又出现了,这三个人的归宿,究竟是怎样的呢?【追梦文学社】欢迎加入追梦文学社审核群,群号码:537942452『婧薰,苏林。共著』
  • 琉璃月玉

    琉璃月玉

    远古有一王,名曰大漠王,本名嬴羸。羸本是一平民子弟。无奈暴君昏庸残酷,不忍折磨,起兵伐之,四方相助而起,更有神女持一琉璃玉相助,可召阴兵百万。嬴羸势如破竹,乘胜追击,一举推翻朝政,自立新国,自命天子,号曰大漠王。然嬴羸即位不久,骄奢淫逸之状日渐严重,凡谏言者,皆以炮烙车裂刑之,人心惶惶。更贪图占有琉璃玉,神女失望之下,却不能杀,便毁琉璃,封嬴羸,立诅咒,百万雄师尽皆土灰,却不能长久,千年之后,待到琉璃月夜,却是嬴羸复活时。
  • 高冷公主的美男部落

    高冷公主的美男部落

    她是全世界最受宠爱的高冷公主,她拥有所有女生都想要的容貌和身材,他们八个美男是她的未婚夫们,他们八个各种性格的美男一直在宠着这位高冷公主的她
  • 红楼韵事

    红楼韵事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犀利的笔触,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爱情婚姻、人情世故、家族兴衰、权力运作、风俗流变、道德与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解析,揭示了红楼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破解了许多未解之谜,生动展现了清朝社会各阶层生活中的潜规则。本书富于哲理,故事性强,文字幽默风趣。读者在领略阅读快感的同时,还能对《红楼梦》的理解更为深刻,从而得到人生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