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9900000004

第4章 计划经济的由来及其特征(4)

四、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与弊端

计划经济作为一种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资源配置方式,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并发挥过作用,因而要用历史、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利弊所在。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

计划经济体制在前苏联和原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在改革之前的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了几十年。客观而公正地说,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且在缺乏外援的情况下,要想在短期内自力更生地把工业基础建立起来,只能靠本国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靠本国经济的自身积累来保证工业化基础项目的建设,而这种集中型的计划经济体制曾在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期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众所周知,前苏联在革命胜利初期,其经济力量远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后,正是采用了集中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依靠自身的积累,集中起全国的经济力量,只用了短短几十年时间就建立起了强大的工业基础,经济力量超过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跃居世界第二位,并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也正是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用了比资本主义国家短得多的时间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创造出一种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这一历史事实表明,一个经济原本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自力更生发展本国经济,在经济规模较小、经济结构单一和经济发展目标较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集中性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

首先,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动员全社会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发展经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社会主义国家在革命胜利之初,都面临着迅速改变经济文化落后局面,打破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封锁,尽快医治战争创伤,快速恢复经济发展,巩固国防,打退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巩固新生政权的问题。在此条件下,如果不采取集中的计划经济方式加快经济的恢复和建设,就不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变敌强我弱的局面,不能应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手进攻。对此,斯大林曾指出:“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是要挨打的。”因而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的恢复作用功不可没。

其次,计划经济对社会主义国家在短期内迅速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形成强大的军事、科技综合实力提供了体制保证。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前,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水平都比较低,战争的破坏使其程度更为低下。在此特殊历史条件下,依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国家都获得了快速持续的发展,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前苏联从1928年开始,工业生产一直以年21%左右的速度在增长,到1940年已超过英、法、德(西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能力位居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创造出用短短12年时间就完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用50~100年才能完成的工业化奇迹。中国也是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成了门类齐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工业体系。可见,计划经济为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基础的奠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再次,传统计划经济对我们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供遵循,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特殊历史时期内进行的一种探索和尝试。这种探索虽然使社会主义付出了较为惨痛的代价,但它也从另一个方面告诉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真谛,并促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和发展阶段等许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形成了正确的认识。

(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

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并不是由于经济条件具备应运而生的,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选择。由于计划经济并非经济条件成熟时所必然产生的资源配置方式,而是在经济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因而就注定了这种经济体制必然会带来种种弊端。具体表现为:

1.经济的封闭性。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个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范围的庞大等级组织系统。在这个组织系统中,经济活动是按照国家行政系统组织进行的,或者说,是按照对经济活动“归口”管理的需要来组建政府机构的,因而政企高度合一。指令性计划的调节作用完全依赖于行政的强制作用,它的作用以行政组织界限为边界。在同一个行政系统内部,它可以有效地对经济加以调节,但对于行政系统之外的经济活动则无能为力。

计划经济体制的每一个经济主管单位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整个社会的经济联系,是按照行政组织系统的纵向关系建立起来的。而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所必需的企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因为要跨越主管部门的管辖权限和组织系统界限,被称为“横向”的经济联系。计划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都必须得到它们各自主管上级的批准才能进行,因此各个经济主管部门的组织范围和管辖权限把社会经济分割成相互封闭而庞杂的条条块块,使得计划经济体制凭借行政动员和中央集中决策高度集中各类资源,在分配和占用上又高度地分散和封闭。

2.以行政方式指挥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这个庞大的等级组织中,所有的经济单位都不是独立的经济主体,中央负责对一切重大问题做出决策,其他经济主体都是它的下属和基层单位,没有独立的经济决策权。每个基层单位对上级的指令必须服从,上级主管单位凭借组织上的优越地位对下级单位发号施令。从利益关系上来看,上下级之间不是平等的利益交换,而是分配关系,即单方面地给予和索取。上级单位的利益包含着所属所有下级的利益,下级的利益包容在上级的利益之中,利益的大小取决于上级对它的分配。

计划经济体制依赖行政权力对经济发挥调节作用,而行政权是一种不受财产所有权限制的超经济强制权力。在计划经济内部,对于个别经济主体来说,所有权没有意义。各等级经济组织、各个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之间,没有明确和严格的法定界线,它们的利益取决于各自对生产要素的实际占有程度。封闭的经济组织形式和对生产要素的实际占有造成了一种完全封闭的财产组织形式,占有生产要素的根据是对生产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每一个基层单位(地方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和企业)都对本地区、本领域的经济发展负有责任,任何跨地区、跨部门、跨组织系统的投资行为都是对上级主管部门经济决策权的侵犯,也是对另一个平级单位管辖权的侵犯,因此被绝对禁止。跨系统的投资行为意味着资金在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不能充分利用,因此上级主管部门就会将这部分资金收回,或者在下期及以后的分配中扣减,造成本单位利益的损失。因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宁可使经济资源大量闲置,也不在系统或组织之间自动调剂。计划经济体制封闭的组织结构严重限制着经济资源的流动,使存量资源在条块分割的行政组织系统中封闭起来。

3.经济主体缺乏经济动力。在理论上,计划经济对劳动者个人实行按劳分配,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而劳动有潜在的、流动的、凝固的三种形态,其中流动形态的劳动是劳动者为社会实际付出的努力。以流动形态的劳动为标准,才能真正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然而,由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个人和企业局部利益的存在,且劳动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使劳动者和企业付出的劳动可能会是无效的,因此流动形态的劳动不能作为收入分配的唯一标准。凝固形态的劳动成果中包含着非劳动要素的作用,无法区分开。而且根据公有制的性质,企业占有的物质性生产资料差别不应成为个人收入差别的原因,因此也不能作为分配的标准。所以,计划经济体制只能以潜在形态的劳动,即劳动力作为个人收入分配的依据。

而按劳动力分配,由于使个人利益与其实际的劳动支出相脱节,必然会使计划经济缺乏经济动力。劳动力是人的智力、体力和劳动态度等因素的总和,它潜藏在每个劳动者的身体内,在其没有实际发挥之前是无法准确度量的。只有一些外在的指标诸如年龄、资历、学历等可以间接地反映劳动者劳动力的差别,因此计划经济中必然会倾向于实行平均分配或以“论资排辈”为标准进行固定收入的分配。按劳动力分配,造成收入分配与劳动付出相脱节,形成劳动者多劳不多得,少劳不少得,甚至不劳照样得,必然会严重挫伤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劳动者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出发,也就会追求“在职闲暇”、“出工不出力”。

同时,在计划经济中,企业是劳动者的集合。企业负责人既是劳动者的一员,又是行政管理系统中的一名“官员”。作为官员,他的行为以服从上级命令为主,即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给企业的生产计划指标;作为劳动者,他同样也追求闲暇。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的行为便会以“轻松完成计划指标”为目标。由于企业和劳动者都没有生产积极性,计划经济自然也就缺乏经济动力。

4.主观盲目性。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宏观计划政策、还是微观企业行为,都存在着相当广泛的盲目性。人们经常批评的引起决策失误的“瞎指挥”,片面追求高速度而忽视经济效益以及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都是中央计划决策中盲目性的一些突出表现。

部门和地方决策的盲目性,主要反映在条块分割、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上。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科尔奈所揭示的企业与国家之间的讨价还价,以及企业“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的现象,也都反映出企业行为中的盲目性。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盲目性会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表现为宏观决策的盲目性造成的失误,往往酿成全面的经济危机,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而是严重短缺的危机。中国经济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常大起大落,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都是一般市场经济国家中罕见的。其实,由于决策的盲目性和计划制定的不切合实际,使经济在一阵过热增长后紧接着便是被迫进行调整,结果导致经济增长大幅度波动的情况,在所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中都屡见不鲜。

5.经济评价标准不客观。传统计划经济中通常是以计划评价计划执行的结果,反过来又以计划执行的结果评价计划本身的优势。由于这种信息评价系统相对于整个系统缺乏外部信息的交流,结果形成信息系统的封闭、“死寂”。对系统而言,实际上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若在计划失误的同时加上计划执行不力,则就会出现既不能用计划评价计划执行的结果,计划执行的结果也不可能纠正计划偏差的结局。

6.经济责任不明确。传统计划经济中由于资源配置者和资源使用者相分离,因而很难分清二者之间的责任。当资源运用效率低下时,资源配置者可以把责任推卸给资源使用者,埋怨资源使用者效率低下;与此同时,资源使用者也可以把责任推卸给资源配置者,指责资源配置本来就不合理。

7.经济计划难以准确反映实际需求。由于由计划者确定收入分配水平及消费品生产的品种和数量,因而使经济系统缺乏消费偏好信息的反馈,往往使满足人们需要的生产目标落空。

(三)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评价

经济体制适合与否,要以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来判断,计划经济体制也不例外。计划经济体制到底是促进了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长期来看,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从经济增长来看,虽然在计划经济实行之初,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是其后就出现了经济的低增长。总体来看,计划经济实行的时间越长,维持经济增长的能力就越弱,这是世界上所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都不可避免的。

2.从经济效率来看,除计划经济初期外,其他时期的经济效率都很低。生产效率的低下主要反映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低下、单位产品能耗居高不下等方面,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则通过消费品的长期短缺和部分重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的长期过剩反映出来。虽然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也很强调要提高生产效率,要充分满足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也经常性地采取各种措施试图推动经济效率的提高,但是并没有达到目的。

3.从经济的稳定性来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国家不仅没有能够避免经济的波动,而且还经常导致宏观经济出现剧烈的振荡,经济波动的幅度有时还远超过同期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具体表现在:不仅经济波动的幅度大,而且经济波动的频率也很高;不仅没能克服经济的偶然性波动,而且也没能克服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计划经济并没有改变经济波动本身,而只是使经济波动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

4.从经济结构来看,计划经济也没有避免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积累与消费结构等的失衡。在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期,国民经济经常性地存在着结构失衡,而且是严重的结构失衡。僵化的计划不仅制约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使经济结构失去了通过自发调整而矫正经济结构失衡的条件。

5.从收入分配来看,分配表面上似乎实现了公平,但实际上无论是分配原则还是分配结果都存在着一定的非公平。从分配原则来看,计划经济下劳动收入实行的是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收入再分配则把农民排斥在外,这样的分配原则自然不公平;从分配结果来看,虽然城市居民内部、农民内部的收入差别较小,但是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别极大,远超过同期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因此分配结果也不公平。

注释:

【1】《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20页。

同类推荐
  • 当代中国经济

    当代中国经济

    本书从中国经济发展、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对外贸易、财政与税收,银行体系、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城市化、工商企业、人口与就业、居民收入与消费、社会保障体系共十六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当代的中国经济。
  • 迷航

    迷航

    本书是全球航空运输业公认的一部管理“圣经”。全世界多家航空院校将其作为必修教材,还有很多院校将其列为课外参考读物,其在业界的影响可见一斑。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航空公司的运营、规划、市场营销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是航空运输专业学生,以及所有与航空运输行业相关的人员的一本难得的参考书。
  •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三都澳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北翼,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长期以来,如何开发三都澳、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不少学者都做了专题研究,但尚未对三都澳海岸带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本书对三都澳海岸带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可为有关学者和政府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

    我国在对外贸易经济活动中与有关方订立的合同很多,但货物买卖合同却是一种最主要的、基本的合同。这不仅是因为在我国的对外经济活动中,货物进出口是主要的、基本的,而且在进出口贸易中,除通常的逐笔成交以货币结算的单边进口或出口方式外,还有经销、代理、寄售、投标、拍卖以及通过期货市场(商品交易所)进行购销等贸易方式。随着加工、补偿等业务的开展,方式更趋多样化。
  • 经济学的诡计

    经济学的诡计

    经济学给了我们一双理性的眼睛,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周围的世界。为什么要听从老人的『门当户对』理论。为什么要实行一夫一妻制度,为什么有人逢赌必输,输了还赌。开启自己的经济学思维,像经济学家一样观察、思考身边的生活,我们将最终获得一经济人一的理性与智慧。
热门推荐
  • 穿越柯南侦探之末雪

    穿越柯南侦探之末雪

    名侦探柯南的同人作品,将原著的某个剧情完全改变,从另一个角度讲,是几乎完全跟着剧情走,但还是希望有人打赏收藏
  • 又遇年华

    又遇年华

    几年前的不辞而别,再后来女主还发生了车祸,之前的事完全不记得,几年后,高中的重聚,他们又会带来什么惊喜,女主又会不会恢复记忆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 无限之圣光守护

    无限之圣光守护

    徘徊在生与死的挣扎,征战在铁与血的战斗,遗忘软弱无助的自我,觉醒照耀轮回的圣光!“我是中州队的一员,在我倒下前我的队友绝不会倒下!”凌云。
  • 我当阴阳先生那几年

    我当阴阳先生那几年

    我是一名阴阳先生,专门清理那些让人畏惧的东西,有时候我自己都搞不清楚它们都是些什么东西!厉鬼?狐妖?战国古墓的尸妖异兽?还有那些法力通天的降头师;很庆幸,我是经历这些事情的人之一。
  • 略国

    略国

    大概是一个普通少年成长为一位逐鹿天下的枭雄故事。本书背景宏大,慎入。主角如果十几章没有出现不要惊讶,他只不过这片英雄辈出的时代一员。PS:简介不会写,就这样。
  • 绝世新人王

    绝世新人王

    新人刘枫,一个来自B市的逆天少年。在家乡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然而,当他来到了这个高手云集的商业帝国之后,他是否还能够将强势进行到底呢?敬请期待,绝世新人王!
  • tfboys之你还在爱我吗

    tfboys之你还在爱我吗

    青春无不就是去过几个城市,睡过几个沙发,谈过几场恋爱,爱过几个人渣,愿这些,让你以后不在孤单……喜欢一个人是在一瞬间,可是,忘记一个是重新再喜欢上一个人的开始……对不起,我爱你!可是我不能伤害你……喜欢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谢谢你,让我青春年华会有回忆……
  • 冷王猫恋

    冷王猫恋

    搞什么,我堂堂现代美少女,被誉为新世纪最佳"三好学生"的蓝大小姐为什么会莫名其妙的跑到这个古怪的地方,好吧,穿越了,我接受,最起码我蓝大小姐可以成为公主王妃之类的吧!好吧!也没有!那让我成为一个平平无奇的平民也行,好,也没有,但你也不用把我变成一只。。。。。。猫!!!!穿越,美男。。。。
  • 总裁盛宠:重生影后太腹黑

    总裁盛宠:重生影后太腹黑

    才刚参加完国际电影节走完红毯被封为影后,林颜颜就出车祸死掉了。绝对是因为被人陷害的好么?!于是林颜颜重生了,她微微一笑,势必要将自己上辈子没来得及发挥完的腹黑本性这辈子继续发挥,还要带狠!让那些胆敢算计她的孙子们吃尽苦头!这时候,旁边看完明星报纸的总裁抬起头来,宠溺道:宝贝,这次将谁搞垮你才开心?林大影后数了数自己的仇家,随后报上了一个天大的数字。总裁淡淡一笑:天凉了,让他们都破产吧。
  • 漫长的旅途

    漫长的旅途

    本书全免费:故事讲的是一个22岁的男生从高校毕业后踏入社会面对社会上各种残酷的现实再到接受现实,从22岁到32岁的人生经历,他的经历也许就是大部分人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