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9900000002

第2章 计划经济的由来及其特征(2)

二、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传统计划经济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学地总结和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已有的思想成果(尤其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揭示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从而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必然代替资产阶级指明了方向。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和分析,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秘密,指出在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一个全新的人类社会阶段——社会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发展趋势。

正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20世纪初期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起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同一个时空中同时存在,从而实践地验证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通过暴力剥夺剥夺者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过程中,虽然每个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具体方式和途径不完全相同,但其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根本内容和实质意义是相同的。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通过没收官僚大资本、和平赎买中小资本以及对小私有者进行和平改造三大途径建立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制度是指一个社会的所有生产关系中最为基本和最为重要的内容,它反映一个社会的社会性质。描述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经济运行形式、收入分配方式。马克思在对他所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进行描述时认为应主要包括三个特征:(1)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即生产资料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2)商品生产将被消除,代之以计划经济;(3)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

西方经济学家则认为制度是约束人们社会行为的规则总和,经济制度就是经济组织或包括决策结构、信息提供和协调机制、产权、目标体系和激励机制在内的复合体。制度和经济制度具有降低交易费用、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保护个人自主权利、防止和化解冲突、使外部性内部化等多项功能。

很显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说的经济制度是指有关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的制度。而西方经济学所描述的经济制度则是有关经济运行过程的具体制度,两者的涵义和判断标准差异很大,不能混同使用。

由于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在概念上较为抽象,因而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在实践中需要通过一定的经济体制加以具体表现。经济体制即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经济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的总和,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具体方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作为具体组织经济活动和分配资源的手段或工具,经济体制自身并不具有特殊的社会属性,它可以为不同社会经济制度所服务。当经济体制一旦和某种经济制度相结合,则会由该经济制度赋予经济体制以某种社会性质,成为该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因而,即使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也会具有不同的经济体制;而经济制度不变的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其经济体制会相异。

经济体制的优劣要通过具体的标准来衡量,好的经济体制应该是能够保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较高的经济效率、较强的经济稳定性、合理优化的经济结构和公平收入分配的经济体制。

(二)特殊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选择计划经济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原因和条件。在中国,这种原因和条件的理论渊源就是计划经济理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是在计划经济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这种理论长期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并从一种简单的设想发展成为整套的理论,进一步演变成维护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种重要意识形态。这种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其经济意义在于提高劳动资源配置的效率,节约劳动时间。而实现劳动资源的最佳配置,就需要通过某种手段进行调节。在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调节手段就是市场;而在马克思所设计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中,这种调节手段则是计划。二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的否定。由于认为正是私有制才产生了商品、货币、市场,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万恶之源,所以无产者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就必须同传统的所有权及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除此之外,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之所以选择计划经济模式还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社会条件。

第一,社会主义没有先验和成功的模式可供借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究竟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应选择何种模式建设社会主义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和答案可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但该理论中并未详细描绘未来社会的蓝图,更没有针对某个具体社会主义国家规划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因而每个社会主义国家都需要根据经典作家们的预测和自己的特点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对马克思等经典作家们一些论述的机械理解和错误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曾对未来社会作出过一些谨慎而大胆的猜想。如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将在一些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在继承了资本主义最先进的生产力之后,应实行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商品货币关系已失去了存在的理由等。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发达的商品经济,因而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总是结合商品经济进行的,从而使人们误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们反对商品经济,抛弃商品经济。而现实是社会主义首先成功于那些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的一些较为落后的国家,因此生产力水平大多比较低,中国等部分社会主义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还需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其实,结合经典论著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未来社会作出相应的预测时,从来也没有认为传统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绝对的固定模式。

第三,社会主义长期革命斗争的惯性影响。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在最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前,都曾经历过长期而激烈的武装斗争。在战争期间,出于前线物资供应和保证后方稳定的需要,革命占领区和根据地都曾实行过严格的军事经济体制,而军事经济实质上就是非常严格的计划经济。战争胜利后,已有的军事经济方式和计划经济体制惯性地被依然保留下来,并作为一种固定模式推广至全国和整个社会主义阵营。

第四,社会主义国家出于医治战争创伤和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战争结束后,生产力往往遭到严重破坏,物资紧缺,民不聊生,国家千疮百孔,需要尽快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发展。此时,如果选择商品方式发展经济,恢复和发展国力之路就会相当漫长;而如果选择计划经济,则会由于其资源集中的高效能使国家迅速从战争破坏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

第五,实行计划经济模式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赶超式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社会主义公有制一般是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实行计划经济模式,运用指令性计划和直接的行政调节,由国家直接控制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并通过非均衡的价格结构获得实现工业化所必需的积累资金,可以在短期内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而有助于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赶超型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而单纯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虽然也能逐步实现工业化,却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第六,前苏联经济体制的示范作用。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件前无古人的社会实践,对于每一个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来说,都存在着经验借鉴和积累的问题。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又是列宁的故乡,因而它首先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就很自然地成为后来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唯一先例。特别是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在初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因此就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很强的示范效应。

第七,建国初期调整经济利益关系和推进生产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公有制刚建立时,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利益关系被打破,而以劳动者双重所有权(即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和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权)为基础的利益关系还没有明晰化,劳动者之间的私人利益暂时被公共利益所掩盖,企业也还不具有自身独立的经济利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就只能由统一的中央计划来调节,否则整个经济活动就会陷入无序状态。

另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分工还不够发达,社会需求的结构也比较简单,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比较容易由计划部门做出安排。因此,在上述条件的影响下,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后,必然地要选择计划经济模式。

总之,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曾被认为是唯一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先后被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这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一时冲动,而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今天坚持和维护这种旧体制的国家虽然已经所剩无几,但我们仍然要对其进行全面、历史、客观的评价。

同类推荐
  • 刺桐梦华录

    刺桐梦华录

    本书分为“过程:中古闽南的经济周期”、“空间:闽南的区域系统”、“结构:闽南经济的交易成本分析”三部分,共11章。
  • 金牌文案:学校不教的四十三堂文案课

    金牌文案:学校不教的四十三堂文案课

    金牌文案是这样炼成的!——本书是凝聚中国最具代表性的13位总监级文案达人精心打造而成的,本书的出版旨在裨益广大文案新人迅速缩短从学生到“战士”的惶惑期。同时,本书也非常适合从事营销和策划工作的人士作参考之用。
  • 开店成功案例:小店经营致富榜样

    开店成功案例:小店经营致富榜样

    本书以介绍开店实践案例为主,适当穿插开店理论的辅导。内容涉及餐饮业、服装家居业、文娱休闲业、零售业,以及大学生开店、夫妻开店、下岗人员开店等,集中体现开店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 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与逻辑

    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与逻辑

    本书采用编年史的写法,介绍了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与逻辑,包括秦以前的土地公有制度及其变革、秦汉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演变、民国时期土地制度等内容。
  • 破冰

    破冰

    在金融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有效防控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是深化改革成败的关键。作者在对我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中应该特别注意的6个风险。其中包括:总体债务水平提高隐含的潜在风险;产能过剩加大的企业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形成的系统性风险;地方政府过度举债所造成的还本付利风险;网上银行与虚拟货币可能造成的风险;财政金融问题交织出现的综合风险。应该说,这6个风险的确是制约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障碍,也是金融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作者据此所提的一些具体看法和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高度关注。
热门推荐
  • 紫帝在人间

    紫帝在人间

    孤傲清高的紫帝,被流放到人间。沉沦还是清扬,重蹈覆辙还是知耻后勇......品酒细说成仙事,拈花一笑万山横!
  • 我和猫大人的穿越之旅

    我和猫大人的穿越之旅

    星期五下午六点半,徐一正家里的抽屉里爬出一只不太一样的猫。哦!工作忙,更新慢
  • 一个人的龙卷风

    一个人的龙卷风

    爱情就像浩浩荡荡的龙卷风,风雨过境,年华逝尽后,那兔毛口袋的温度,那大雪后的屋檐,那些纷纷扬扬的雪花,我都快要忘记了——微笑吧,因为曾经拥有。
  • 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

    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

    在世风开放、文化繁盛的唐朝,以诗寄情、叙事、言志是一种风尚,诗歌在唐代空前绽放。与其他朝代相比,唐人似乎生活得格外热情,他们热进取、爱美妆、轻规训、喜游耍,热衷精神愉悦,也沉醉于世俗生活。本书从唐人的行、婚、花、梦、欢、衣、妆、食、戏九个方面,娓娓细叙唐人的世俗百态,文字讲究而带有活泼之意,徐徐展开一幅唐人生活的画卷。
  • 莲神录

    莲神录

    一朵莲花穿越无尽纪元,看透世间生死爱恨,结束万古惊天大局。花开花落,无尽轮回。一位少年与莲花伴生,自末世而来,横推天下无数敌,坐拥九州貌美仙,看一代天骄姬尘羽成就无数神位,带兄弟、爱人杀出一条无上大道,打出一个朗朗乾坤。
  • 清风走过的时光

    清风走过的时光

    “如果,我是说如果。我失忆了,不记得你了,你还会爱我吗?”夜轻染望着离她很近的莫千睿,问。他却把她拥入怀中,道:“但是我不会让你失忆。”当曾经很好很好的闺蜜来插一脚,夜轻染会怎么惩罚这个背叛者?【怪我怪我不会写简介。】
  • 仙皇临九天

    仙皇临九天

    徒儿,渴吗?要不要为师给你沏壶茶?徒儿,累吗?要不要为师给你捏捏肩?徒儿,这次门派比试,打不过没关系,师父们早就给你准备好了法宝。咋们拿法宝堆死他们。徒儿,这次门派大比就算最后打不过也没关系。反正师父们已经给你内定第一名了。韩非躺在躺椅上,闭着眼睛,晒着太阳。而四周站着四个老头子师父,一脸的无奈。谁特么说天才好教了?摊上这么个天才徒弟,简直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 巾帼女相

    巾帼女相

    这是一个糅杂了血泪江山、挣扎在权谋与欲望中的爱情故事。女主流氓耍无赖,男主霸道又嚣张,大家合伙坑他爹,简直是绝逼下天第一配!她,是让各国闻之色变的超级大盗,手段高超,妙手空空,却一朝不慎,穿越时空,化作边陲小城里凄凄惨惨的小乞丐。他,是帝国皇权下惊才艳艳的落魄皇子,多疑腹黑,孤傲诡谲,却一眼万年,误中桃花,从此情深不渝为她生死相随。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时,她捻了根树枝,直抵某君咽喉:“敢动一下,杀了你!”他邪恶一笑,意犹未尽的轻舔嘴唇:“朕的皇后,果然与众不同。”阴谋权伐,金戈铁马,她无意中的回眸一瞥,乱了红尘,惊了天下,呀呀呀!看她执笔江山,谱一曲金凤还巣,美人如画!
  • 惊世鬼才:傲天小邪妃

    惊世鬼才:傲天小邪妃

    晦暗地牢初醒,天生一头银丝,却独独那双凌厉的黑眸令人不敢直视,犹如黑曜石般灼灼生辉。才出虎穴又如狼窝,偷看美人沐浴不说,还被当场抓包。初回家族,一个个对她横眉冷竖,嫌她废材,她说:“那好,无论我日后得到怎样的优厚的条件,从此与家族再无关联!”一句话,从此与家族再无关联。修炼之路,一旦榻上,就再无回头之路,越是强大,越是孤寂,唯独那抹醉心的温柔不会令人忘记……
  • 极限未世纪传说

    极限未世纪传说

    私立兰斯洛特学院,是一所超级贵族学院,标志着荣耀、热情以及奉献的骑士精神。兰斯洛特学院的学生只要一毕业几乎都成为各个领域的精英分子,只是这间百年历史的学院,如今却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维波斯特王国的皇后百里夜一、世界最大黑手党英格威家族的老家主幽王、警界高级督察司空野、世界最大帮派佐冠堂堂主佐维、法界高管白羽哲、明家武馆馆主明晨辉同时收到一封告知兰斯洛特即将废校的神秘信件,其中似乎跟某种不明势利有关,身为兰斯洛特的毕业生的五人各自有着不同的想法,用逼威、哄骗纷纷将自己的独生子女、孙女送至兰斯洛特。当几位不相识的人相见又将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