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9400000011

第11章 甘肃其他少数民族风俗文化(2)

(五)甘肃土族的民间文学

土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勇于创造和善于学习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土族同兄弟民族,尤其是与汉族、藏族、回族等民族的交往与交流中,创造了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学,并通过口耳相授,代代相传。土族民间文学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了神话、传说、故事、童话、寓言、民歌、颂词、叙事诗等形式。

1.民间故事

土族的民间故事包括传说、童话、寓言等形式。每个故事都有完整的情节,而且手法多样,想象力丰富。其内容丰富生动,有反映土族历史的故事,如《李晋王的故事》《单阳公主的故事》等;有揭露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剥削的《气杀狗地主》《红水沟》;有反映土族人民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同残害人民的罪恶势力作斗争的,如《黑马张三歌》《花牛犊》等;也有表现青年男女为了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奋起反抗封建婚姻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的,如《孔雀》《阿丹寻妻》等。而其寓言和童话故事则以物喻理、含蓄、幽默、通俗、易懂、富有哲理性,影射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如《红毛狐狸和黄眼狼》《凤凰和麻雀》《饥寒歌》《兔儿和羊羔》《懒人必受穷》《饥寒哥》等。这些寓言和童话土族民间文学中广泛地吸收了各兄弟民族的创作,汉族的《兰桥相会》《秦香莲》等,在土族地区较为流行。

2.民歌

民歌是土族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家曲和野曲(山歌)两大类。

家曲又称宴席曲,即可以在家中唱的歌,有问答歌、舞蹈歌、婚礼歌、赞歌、儿歌等。

(1)问答歌,又叫对歌或传歌,土族语称“道·斯嘎”。采取对唱问答的方式,一问一答。常见形式为三问三答体。著名的有《唐德格玛》《幸木斯里》《恰热》《合尼》。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气象以及生产、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2)婚礼歌,举行婚礼时唱的歌。曲子和歌词均是固定的,伴随着婚礼的每一道程序,即什么时刻、什么场合、唱什么词、由谁来唱,等等。唱婚礼歌的缘由,传说在很久以前,土族姑娘出嫁时,有妖魔自天而降,欲把新娘抢走。这时人们唱起了婚礼歌,生动的歌声迷住了妖魔,新娘则安然进入洞房。以后便相沿成习。婚礼歌有《纳信妥偌》《拉隆罗》《阿依姐》《那什锦斯果》以及《上马曲》《下马曲》等。

(3)赞歌,土族语叫“什多查”。是土族人民在款待贵宾时,宾主之间互相赞颂的歌。曲目有十多种,如《兴阿浪列》《拉拉应格列》《阿生照拉列》《因西格列》《拉也列那》等。赞歌多以自然界的美好景物作比喻,以夸张、渲染的手法、华丽的词藻、悦耳的旋律,主宾之间互相进行赞美。赞歌有固定歌词,但更多是即兴编词。

(4)儿歌。语言活泼,形象生动,趣味性强,在土族儿童间长期口耳相传。曲目有《阿斯果玛》《俊纳哥》(意为蜜蜂哥)等。

野曲又称山歌,是山野间演唱的歌曲,多为情歌,分为传统情歌与“花儿”两类:

(1)传统情歌。用土族语言唱,多为四句式,也有两句或六句式的,对韵律的要求,有的严格,有的不严格。不要求韵律的为自由式,一句一个意思。其曲调有《阿柔洛洛》《幸加洛洛》《恰热洛洛》《玛森格》《阿吾列》等。

(2)花儿又称少年。是土族青年喜闻乐见的一种山歌。土族语称“外面唱的歌”,即不能在家里唱,也不能当着父母兄妹唱。花儿是由土族民歌《玛森格》《蒙古尔孔尼阿姑》《阿柔洛洛》《阿甲哟》《阿吾列》演变而来的。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奔放。

3.叙事长诗

土族的叙事诗是一种说唱故事,短则几十行,长则数行,用诗歌的形式来传述一个故事的完整过程。长诗有《拉仁布与琪门索》《祈家延西》《登登玛秀》《太平歌儿》等。其中《拉仁布与琪门索》是土族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间叙事诗,被称为土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叙事诗长达300多行,它用土族口语创作并演唱,是至今仍在传唱的口头文学。长诗以深沉悲壮的曲调、优美感人的诗句,道出了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老一代人都说它发生在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索卜滩村。人们传说,在久远的年代,贫穷牧人拉仁布和地主的妹妹琪门索在共同的劳动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但情爱成幻,天隔一方,两人生不能相爱,死却要相守。内心的相思之苦无法排遣,于是他们在青草涧水之间动情演唱自己的苦难遭遇和赤诚情怀。故事过去已经很久了,其人已逝,但其情永存,二人炽烈的情爱感动了后来的有情众生,于是,一代代土族儿女用心将这首说唱形式的叙事诗传承了下来,此曲演唱时曲调悠扬哀伤,唱者断肠,听者动容。传说的内容大体是这样的:

拉仁布是财主雇来的牧工,琪门索是财主的妹妹,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勤劳勇敢的拉仁布同美丽善良的琪门索相爱了。他们真心相爱,感天动地——“面对着蓝天发誓愿/我俩死活不分散/四面八方转三转/手挽着手儿下山边。”可是,贪婪势利的财主哥哥却一心要用琪门索“换来金钱和抓牛羊”。于是,财主哥哥先是棒打鸳鸯不让两人见面,后来看到用这种方法无法分离两个相爱的人,于是,就想出了一个狠毒的计策。在一个黄昏,财主哥哥将琪门索的衣衫挂在拉仁布的毡房门口,放牧归来的拉仁布不知是计,以为是情妹妹琪门索逃出家门来看他了,惊喜交加地进入毡房,恶毒的财主哥哥趁机杀害了拉仁布。听到消息的琪门索悲痛欲绝,乡邻们在火葬拉仁布时,“木柴烧了一百零八驮/就是烧不着拉仁布哥/炼油浇了一百零八锅/还是烧不着拉仁布哥。”看到心上人死不瞑目,琪门索便自投烈火舍身相殉:“五尺的肉身子舍给情哥哥/一块烧到天荒和地老……五尺的肉身子投烈火/千年万世和哥哥在一道。”可是狠心的财主哥哥却把两人的骨灰分扔到两地,骨灰长成了两棵参天的大树,相依在一起,财主又把它们砍倒烧成了灰,灰烬中飞出了一对美丽的“翔尼哇”(土语,鸳鸯之意),它们展翅蓝天,飞向远方,终于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六)甘肃土族的丧葬风俗

土族的丧葬习俗有着较大的地域差异,青海互助的土族多实行火葬,而青海民和及大通的土族除正常死亡和小孩夭折火葬外,均实行土葬。天葬形式和藏族也不大相同,既没有固定的天葬台也没有天葬仪式。水葬主要是在黄河沿岸的土族中实行,对象是早逝的少男少女,甘肃土族多实行火葬和土葬。

土族把火葬视为一种神圣的丧葬方式,隆重的火葬限于正常病故的老年人,而且必须有子嗣。非正常死亡或青少年早逝者,则采取火葬中最简便的方式进行。土葬习俗与汉族基本相同,但也有差别。天葬对象是夭折的婴儿和少儿。

丧葬礼仪大致可分为停尸、吊唁、火化三个过程。

1.停尸

该村的老人落气后(实际上这一阶段可以用“奄奄一息”来形容,藏传佛教称之为“中阴阶段”),人们将其尚有余温的尸体摆成蹲坐状,两手置于头的两侧,形如胎儿,然后用死者的长衣服盖住尸体,上搭各色哈达数条。之后将尸体停放在老人落气时的床上(称之为丧铺),不再搬动。丧铺上设有供桌,位于死者头部的正前方,供桌上供有酥油灯、倒头饭、千层饼、冰糖等供品。

2.吊唁

吊唁是对死者的祭奠,也是对死者亲属的安慰。该村的吊唁仪式基本上全村人都要参加,并且一般是送十二个蒸馍为礼。吊唁时间从人落气后开始直到入葬前,但一般入葬的前一天来吊唁的人最多。这天,死者的灵轿(土语称为“多康”,意即死人的房子)已请工匠做好,由死者的亲属在灵轿内放两个蒸馍,轿顶放一函经卷,吊唁者由孝子磕头迎入院中后,要对此灵轿磕头,目的是给放在灵轿顶的经卷磕头,死者不再接受这太多的以致无法偿还的礼节,孝子们也要对吊唁者磕头,以示替死者回礼。对每个吊唁者,主人都有两角钱的回礼,意为替死者放布施。对死者的女儿、外甥等亲属,要回较重的礼,如布料等。更为重要的是,人已落气后,亲属要从佑宁寺请来喇嘛念“引路经”,以引导死者的灵魂顺利完成转世投胎的过程。

3.火化

土族地区的葬俗有两类:一类是土葬,民和县的土族就多用这一方式;另一类是火葬,如互助县的土族多用这一方式。霍村的土族就用火葬。其理由是他们认为这种葬法比较干净,并称土葬为“生葬”,认为尸体被埋入土中后,会生虫、腐烂,很肮脏。火化的时间由喇嘛根据死者的生辰、死亡的时间等因素来确定,所以当地停尸的时间并无一定。火化的那天,人们把死者的双手从头部推移到脸部,用大黄水浸泡成黄色的绳子把尸体扎起来,然后装入一个同样用大黄水浸泡过的布袋,再放入灵轿中,抬到事先砌好的火葬炉前(火葬炉呈上小下大的梯形状,冬天在农田里砌成,夏天在土坎上挖成),把尸体从灵轿中抽取到炉内,然后由一位有威望的老人把尸袋捋下,点火焚烧。同时把灵轿也砸碎后用作焚尸之物,尸袋可以由旁人捡走。尸骨焚烧三天后,孝子们在葬炉中捡取骨骸,从头到脚,按顺序在身体的各部位象征性地捡取一点骨骸,对成人形,放入骨灰匣中,拿回家中,在院子的后墙上挖一个洞存放,到清明节时,拿到山里掘坟埋葬。火葬炉被打碎后归于土地。有些经济条件好或子女要显示孝道的人家,往往用酥油来火化死者,一般需要四五十斤酥油,将其溶化为液体后,由喇嘛边念经边浇入火中,当地人认为这样的火葬法,对生者和死者都有好处。

二、甘肃撒拉族风俗文化

(一)概述

撒拉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衣食住行及风俗习惯,与附近的回族基本相似。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撒拉族人口10多万人,主要居住在青海、甘肃两省,虽无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乌古斯语组,与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使用突厥语族的民族语言相近;同时,因与藏族、汉族等民族长期的文化交流,其语言中还吸收了这些民族的许多词汇由此更加丰富了本民族的语言。民间基本能用汉语书面交际工具。甘肃撒拉族人口1万余人,约占撒拉族总数的10%,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在甘肃省夏河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撒拉族自称“撒拉尔”,在汉文史籍中还有“撒拉儿”、“沙剌”、“撒剌”等多种写法,“撒拉”意为“到处挥动剑和锤矛者”。因信仰伊斯兰教,又被称为“撒拉回”,当地其他民族称之为“撒拉”。

根据民间的传说,在中亚撒马尔罕地方,有尕勒莽、阿合莽兄弟二人,因受国王迫害率同族18人,牵了一峰白骆驼,带着故乡的水、土和一部《古兰经》,向东方迁徙。此后,又有45个同性者跟来。两部分人经过长途跋涉,在甘肃夏河地区相遇,辗转到达青海循化,因该地草场广袤,水美林深,就在定居了下来。后来吸收当地藏、回、汉等民族成份,逐渐形成单一民族,迄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现在,撒拉族有韩、马、沈、兰、何、刘、王等20多个姓。撒拉人称韩姓为根子姓,这说明其它姓都是外族之姓,后来与撒拉人融合为一族的,这一传说与史料记载基本也一致。据史料记载,撒拉族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裔,唐代时住在中国境内,后西迁中亚。至元代时取道撒马尔罕,经长途跋涉迁徙到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定居,与周围汉、藏、回、蒙古等族融合,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撒拉族,其生活习俗也大致跟回族相近。撒拉族在元代时称“撒拉”、“撒拉儿”,至元末时,撒拉人首领已被中央王朝封为世袭达鲁花赤(长官)。明初,受任为世袭“百户”、“副千户”、“尕最”(世袭总掌教)、掌教以及“哈尔”(头人),构成撒拉族内的剥削阶级,并受到中央王朝的重视,这一时期的撒拉族被称为“沙刻”、“沙刺簇”、“撒拉儿”等。到清朝时,政府一改过去的“羁縻政策”,实行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从而加强了对撒拉族人民的统治。1954年2月24日,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及兄弟民族对其采用的较为普遍的称呼,正式使用“撒拉族”这一称谓。

撒拉族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是“阿格乃”、“孔木散”内的独立小家庭。“阿格乃”是父系血缘关系基础上的近亲组织,由兄弟分居后的若干小家庭组成。“孔木散”则是同族“远亲”的血缘组织。若干个“阿格乃”组成“孔木散”,若干个“孔木散”组成“阿格勒”(村庄)。“孔木散”有公共墓地,“阿格勒”有公共的山林和牧场。“阿格乃”内独立的小家庭起初大都或多或少占有自己的土地。各小家庭之间在典当或出卖土地时,本“阿格乃”、“孔木散”有优先权,并在生产上有互助习惯。这种原始社会氏族公社的组织形式,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在撒拉族社会中一直存在很久,人民生活极端困苦。解放后,通过民主改革和社会改革,废除了封建特权制,建立起了民族自治政府,还地给农牧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撒拉族对住宅历来十分讲究,庭院建筑非常别致。其房屋建筑形式多是木泥结构平顶式建筑,住房四周以土墙围成“庄廓”。在院墙四角上分别放置一块白石头。

撒拉族热情好客、讲究礼节,见面互道“色俩目”。做客时,主人沏茶时客人要把茶碗端起来,吃馒头时要把馒头掰碎吃,既不能拿一个整馍吃,也不能狼吞虎咽。在亲族关系中,舅舅的地位最高,认为“铁出炉家,人出舅家”,“舅舅是骨头的主”。撒拉族人做礼拜时,禁止行人在面前走过;忌在水井、水塘附近洗涤衣物,与人对面谈话忌咳嗽、擤鼻涕。

撒拉族以农业为主,兼有园艺业,多数人家都有大小不等的果园。以种小麦、青稞、马铃薯为主,还种玉米、荞麦以及各种蔬菜,其中瓜豆、辣椒和花椒是撒拉族主要聚居区的特产之一。因此,在饮食上,撒拉族也以小麦为主食,辅以青稞、荞麦、马铃薯和各种蔬菜。逢年过节或招待客人,则以油香、馓子、搅团、手抓羊肉、蒸糖包等庆贺节日或招待客人。

撒拉族婚姻形式实行家族外婚的一夫一妻制,近亲家族“阿格乃”和远亲“孔木散”之间禁止联姻,但并不十分严格。婚礼由阿訇主持,包括“挤门”,即新娘在娘家人簇拥下要强行入屋,而新郎家闭门要礼;“对委”,即表演“骆驼戏”;“哭嫁”,新娘哭唱着走出家门;“摆针线”,即新娘到新郎家要出示针线活儿。

撤拉族人民信仰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撤拉族具有独具一格的文学艺术。以民间说唱文学为主。说,包括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谚语和笑话等。十分丰富,且语言幽默含蓄。唱,包括撒拉曲、宴席曲和花儿等民歌。“撒拉曲”是撒拉族人民用本民族语演唱的一种抒情民歌。由许多具有独立意义的短体小诗组成。流行较广的曲子如《巴西古溜溜》《撤拉尔赛西布尕》等。“宴席曲”是一种娶亲时的传统唱曲。撒拉“花儿”则是一种汉语演唱的山歌,歌词一般为四句。受藏族的影响,其音调普遍带有颤音,婉转动听。撒拉族最流行的舞蹈,是四人“骆驼舞”,一般在举行婚礼时表演,动作简单,节奏平缓。撒拉族唯一的乐器是“口弦”,一般用铜或银制,形似马蹄。为撒拉族妇女所钟爱。

此外,撒拉族妇女的刺绣艺术,十分精美,剪纸、窗花也是妇女擅长的一种装饰艺术。建筑艺术主要表现于礼拜寺的建筑装饰上,受内地影响,它是飞檐式的中国古典庙宇结构。是清真寺建筑与中国古典建筑的结合体。

(二)甘肃撒拉族的服饰风俗

撒拉族的服饰演变而经历了一个历史的过程,撒拉族早期的服饰具有中亚游牧民族的风格,例如男子一般都是头戴卷檐羔皮帽,身着无布面的羊皮袄或羊毛织的“褐子”,系饰有腰刀的红腰带,质地多用布或丝绸,裤子也多为非常宽松的大裆裤,脚蹬布鞋或牛皮绉成的“洛提”,即一种半腰皮靴。女子的服饰基本与男子相同,头披丝织头巾,着连衣裙、长裤、短统靴。之后,随着游牧生活的逐渐演变,服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撒拉族民歌《阿里玛》《依秀儿玛秀儿》中就可以发现一些明显的变化,如《阿里玛》中有这样一段唱词:“她头上(么)戴的是(哎耶普鲁鲁鲁鲁鲁鲁鲁的)绿盖头,她身上(么)穿的是(哎耶)紧身的青夹夹”,这里女孩子的服饰已经由长连衣裙变成了青夹夹了,短统靴变成了“阿拉鞋”,即绣花布鞋,等等,明显反映出撒拉族生活由游牧方式向农业生活转变的痕迹。

现在随着生活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一方面,由于受信仰伊斯兰教影响,其服饰与周围的其他穆斯林民族相同的地方,因受居住地域的影响,撒拉族的服饰同时受到了藏族服饰的影响,但也正因为与周围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撒拉族的服饰也形成了独有的民族特色。

1.头饰

一般男子都头戴白色或黑色的小圆顶或者无檐六牙帽,这是礼拜时必戴的帽子,因而被为“号帽”。女性则普遍戴盖头,从前额披到身后,有如风兜一样,遮盖了整个头部,只露出眼睛和脸部。颜色因年岁而有所不同,一般少女和新婚妇女为绿色,象征朝气蓬勃、欣欣向荣;中年或婚后生有小孩的戴黑色的,象征成熟练达、沉稳持重;年长者多为白色,象征白净无瑕、自然朴素。

2.服装

撒拉族男子一般都在里面穿白色的对襟汗褂,腰系红布带或绣花腰带,外套适体的黑色短坎肩,且上衣均长于坎肩,穿时以露衣边为美,也就是民歌中所唱的“白布的尕汗搭呀黑布的尕夹夹”。也有穿宽大的短上衣或长衫的。下穿宽松的长裤,脚穿平底布鞋,老年人则多穿长衫。由于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撒拉族老年人做礼拜时,头缠白布,称“达斯达尔”,身穿称为“仲白”的服装。年轻男子在结婚时,腰束用红、蓝缎子缝制并绣有各种花卉图案、缀有绣带的“绣花围肚”,脚穿绣花袜子和布鞋。在衣服的整个色调上,撒拉族男子以白、黑色为主,忌讳红、黄色及花色繁缛的服饰。婴儿一降世,则给其穿上无领无扣的白衣服,表示清白纯洁的生命来到人间。孩子会走路时,女孩穿花衣服、扎辫子,并在脖颈上挂一块三角形白护符,面装进辟邪驱鬼的经文。中年妇女的衣服较长,裤脚一般触地,脚穿绣花翘尖的“姑古鞋”。年轻妇女则喜欢穿五颜六色的大襟花衣服,外套黑、绿色的对襟坎肩,显得苗条俊俏,喜欢佩戴金银耳环、戒指和手镯等装饰品。

(三)甘肃撒拉族的婚姻风俗

撒拉族在历史上有早婚的习俗,女孩到了9岁,男孩到了12岁时,就要承担婚嫁的“非日则”(神圣的天命)。从此,女孩子们只能待在家中学习绣花和茶饭,一直等到媒人登门说亲结婚为止,而结婚年龄在十四五岁左右。在婚姻形式上也与回族差不多,男子可以有多妻,但一般不超过三个。因此在婚嫁方面男子拥有比女子更多的特权,如果丈夫不要妻子了,只要说三声“我不要你了”,就算是离婚了,妻子却无权提出离婚。现在则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

撒拉族聚居区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因此,撒拉族男女青年成婚,须由媒人(撒拉族语称为“嫂吉”)作介绍,父母作主。而且,撒拉族人不论男女,均以做媒为荣,认为每成全一件婚事,就等于积了一座“米那勒”(宣礼塔)的功德。所以,撒拉族的婚姻习俗也仍然遵循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方式,其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说亲、行聘、娶亲三个步骤。

1.订亲

在撒拉族当中,当男方看中某家闺女时,就央请能说会道的媒人向女方家说亲,到女方家表达结亲的意愿。女家父母如果觉得婚姻合适,就会请来亲房叔伯尤其是舅舅来征询他们的意见。大家都无意见后,把这一意向告诉媒人,由媒人转告给男方家,男方便会准备一份茶、一对耳环和一件衣料,送到女方家,茶叶是送给父母的,耳环是送给姑娘的。女方家如果同意就会接收下这份礼物表示“系定”,女方家会做“油搅团”请来亲房叔伯与媒人同吃,表示婚事己定,决无反悔,并当场议定聘礼。双方商定后,媒人带着余下的“油搅团”,送给男家,作为复命。若干天后再送去一条围头的黑纱巾,就算是正式订亲。

2.行聘

行聘即送彩礼,订亲并议定聘礼后,男家要积极准备婚礼所需的各种聘礼,然后择日送到女方家送去,再择定吉日正式嫁娶。彩礼一般包括给女方的衣服、化妆品和一笔聘金,富户人家则多送一件长羔皮筒。其数量和价值因家境而不等。女家收到聘礼后,以丰盛饮食招待男方的客人,宴后,女家给女婿回送衣料一套、绣花袜子一双、鞋一双、帽子一顶等。关于撒拉族的彩礼,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儿法蒂玛与阿里成婚时,阿里家贫如洗,只有一升大麦、一个手推石磨和一床破旧的铺盖。法蒂玛非常寒心,哭着对父亲诉苦。先知对女儿耐心启迪,说人在世上,要知足,有这点家当,就应该感谢真主。法蒂玛听了,转忧为喜。撒拉族人民一直以此为榜样,忠实遵行。彩礼虽然不多,但送彩礼的声势却非常浩大,送彩礼去的人少则二三十人,多则八九十人,均为男人。

3.娶亲

撒拉族的婚礼基本都选择在冬天的某个主麻日举行,因为这个季节属于农闲时节,因而有农活少、人手闲、粮油足、肉类肥等好处,更为主要的事外出的人员基本回家,所以又有人员全的好处。

娶亲时,新郎及其男亲备上骡马,提前一天到女家迎娶新娘。到了女方家,娶亲人都不进家门,而是坐在门外的场院里,由女家先用油香等茶食招待,而后被请到女方亲戚家住宿。第二天,首先在女方家举行婚礼。结婚之日,男女双方家庭都请客接礼,舅舅和姑妈都是两家宴席上的贵宾,他们要向新婚男女送衣料及盖头、鞋袜等物,此外还要送现金。给舅舅和姑妈的回赠,一般要抬“羊背子”,以示尊敬。因而,姑娘出嫁的这天,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男女老幼都会赶来贺喜。女方家会在门外场院里设宴招待娶亲人。席前先由阿訇诵合婚经“尼卡哈”,即先由女方的长辈在庭院里给新郎戴上新帽,系上绣花腰带,表示吉祥如意。男方亲属也要给新郎佩红挂彩,以示祝贺,然后,由已婚的至亲陪伴进入上房,跪在阿訇面前,而新娘则在房内炕角跪听。此时岳丈会问新郎:“我女儿已许配给你了?”新郎点头允认。然后阿訇高声起诵“尼卡哈”(证婚赞词),把盘中的红枣、核桃分洒向室内外的观众,婚姻算正式准认。

这些仪式在女方家举行完毕后,再由女方家的亲属送新娘去男方家。梳妆好了的新娘由至亲长辈二人搀扶,开始唱哭嫁歌“撒赫稀”:

善神般的叔叔伯伯们呀,

尽管你们帮不了钱财,

请你们开开金口,

说几句暖心的话儿,

也胜过万两黄金。

仙女似的婶婶大嫂们呀,

尽管你们帮不了钱财,

请你们迈动金步,

背两桶清亮的河水,

恩情也比黄河深。

……

新娘边唱哭嫁歌,边低头弓腰缓缓退出大门,在门前的场院里绕走三匝(有些地方也有自左至右绕坐骑一周的),徐徐撒完一把粮食,象征家中五谷丰登,到婆家生根发芽,然后从左侧登上新郎家送来迎亲的骡马,戴上面纱,由至亲中已婚的两名妇女陪伴,其它亲朋簇拥,浩浩荡荡径奔婆家。

当送亲队伍到达男方家前,女方村里早先嫁到男方村庄的妇女们,一方面会端着香喷喷的“比里买亥”(油拌的面食),在村外的道旁热情迎接,一方面会通风报信,密告本村“挤门”(即阻挡新娘入门)的情况,使送亲者有个心理上的准备。而在新郎的大门口上,小伙子们早已挽袖露臂、整装待发,准备举行“挤门”的热闹仪式。在女方来说,这天是新娘一生中最宝贵的一个日子,所以应该足不沾尘,由长辈直接抱入洞房;而在男方看来一定要让新娘下马步行,才会预示未来的日子里好驾驭新娘,而不至于损害新郎的身价,因此一定要想方设法让新娘下马步行。于是你冲我堵,互不相让,相持不下时,送亲人会带着新娘返回娘家。当然,这只是个玩笑,因为此时男方村落的长者会出面调节,他一本正经地责骂本村青年一顿,然后又对送亲者和颜悦色地赔个不是,客人们便哈哈大笑,纷纷返回,由女家长辈将新娘从大门口直接抱进新房,然后大家一起上炕入席。

男家要以隆重的礼节来接待送亲的队伍,因此宴席十分丰盛,一般以面食、肉食为主,有干果喜糖、冰糖茶碗子,油炸蛋糕,糖包子、肉包子、碗菜、大米抓饭等,大米抓饭上还放有红枣,以示日子红红火火、吉祥如意,最后一道菜是火锅和肉份子,对女家来客还另作“长面”款待,取婚姻美满、情意绵长之意。

新娘就餐前,由至亲长辈作一番美好的祝福,然后用筷子揭开新娘的面纱(撒拉语叫“巴西阿什”),这双象征吉祥的筷子,新郎家一定要破费收回。餐毕,新郎家的妯娌们端一盆净水,前来向新娘索取喜钱。她们用筷子或手搅动盆里的水,让新娘把铜板丢在水中,象征婆家清白似水,愿新娘“深扎根,结硕果”。撒拉语称此为“盖吉尔桥依”。这时,年轻人们为增加喜庆气氛,会把新郎的父亲、哥哥、阿舅捉起来,满脸涂上锅底灰,头戴破草帽,甚至在眼睛上戴一副用萝卜做成的眼镜,然后用木棒抬起来,或把他们放到牛背上转圈,直到讨得一笔可观的喜钱方才罢休。接着就表演“骆驼戏”、“宴席曲”等,心情欢乐。

第二天一早,当着庄园邻居、亲朋好友及全部来宾的面,娘家人要陈列陪送新娘的嫁妆,大伙儿一一观赏新娘精心刺绣的鞋袜、绣花枕头以及缎被、褥子、白毛毡、花脸盆、热水瓶和化妆用品等嫁妆,并让其给新郎的至亲长辈们拜礼。同时,新娘还给男方的男女老少、近亲、舅舅每人赠送一双鞋和一双袜子,给父母和舅舅每人赠送一副枕头。为了表达对新娘家长及至亲们的深情厚谊,男方也拿出衣料和现金,分别送给女方家亲属以示酬谢,当地人称“打发啦”。女方父母接受“打发啦”的现金后,一般退回三分之一,不全拿走,以示薄财重情。这一仪式完毕后,女方家长辈就在庭院说“吾热赫苏斯”(嘱托词),嘱托亲家对“羽毛未丰”、年幼无知的新娘要多家爱护,祝愿新婚夫妇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等托付和祝福的语词。尤其要对婆婆母辈加叮嘱:

亲家母,请细听,

几句话儿记在心,

雁过要留声,

人亡要留名,

姑娘身价虽高岁数轻,

没出过大门少见闻;

说高了,海涵的度量多宽容,

说低了,风过耳旁莫嫉恨。

用草秋喂成猫头鹰,

用肉食养壮大鲲鹏,

惹人笑,引人赞,

全在你的指引哩。

叮嘱完毕后,送亲队伍起程返回,婚礼就算结束。

(四)甘肃撒拉族的丧葬风俗

受伊斯兰教信仰的影响,撒拉族的葬礼基本同于回族的丧葬习俗,一般都按伊斯兰教规定进行,实行速葬、薄葬,且一律土葬,不用棺椁。其丧葬仪式大致分为哭丧、穿尸衣、送葬。

1.哭丧

撒拉族人把去世称为“无常”或“口唤”(经堂语)。如果平时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病人和探望者要相互双方原谅。病人临终前,请阿訇念“讨白”经。当病人病危时,不许大声说话吵闹。除至亲骨肉外,只有阿訇或懂得教义人守候在病人身旁,其他人都不能进入病房。病人“口唤”后,由其家人瞑其目,合其颏,理其发须,顺其手足,然后把遗体安放在公用尸盒上,面朝西而仰躺,家人则围尸而泣。同时,派人告知远近亲友及本村清真寺阿訇,亲戚得知消息后,携带茯茶和钱物到亡人家吊唁,进行悲切的“哭丧”,撒拉语叫“牙斯牙格拉”。其内容都是怀念亡人,讲亡人在世时如何勤劳持家,如何待人接物,又如何为人效劳而又赢得大家的尊敬等等,边哭边说,使送葬的人无不感动地潸然泪下。

2.穿尸衣

待家族中的人到齐后,就开始给亡人洗身,撒拉语“苏土特”(抓水)。洗身时与回族相同,男洗男,女洗女,一般是由阿訇或德高望重的女性分别施洗。洗干净后,如果是男人,用11米白布裹起来,并从布条边上撕下两条,连人带布轻松地捆起来;如果是女人,需用12米左右的布方可,谓之“穿开凡”。而后由丧家男亲抬到清真寺或墓地转“非提日”、站“知那改”,替亡人祈祷。同时,派人去挖坟坑,撒拉语叫“土尔拜提尕孜”。墓地都亡者所在的“孔木散”的坟院里,先由阿訇在其所属的坟院里划一个南北向长方形线图样,由年轻人们按线条挖下去,至深1.5米左右再向西挖偏洞,用来放置亡人的埋体。撒拉族认为,一个人如果真心诚意地为他人挖10个坟坑,那么,此人无常后不会被问罪,故人们争相为之,以获殊荣。

3.送葬

送葬又叫“埋体吾则提”,经堂语撒拉语合成词。送葬时,先将用白布裹身的亡人“埋体”,放进专门的木匣内,由十来个年轻人抬着走向坟院或比较开阔的地段,头北脚南放好以后,由请来的阿訇对着“埋体”做礼拜,其他送葬的人的男人随其后礼拜,祈祷真主饶恕亡人的罪过,使之进入天堂。

4.转伏提日

转伏提日又叫“伏提日转啦”,就是用手巾包起来的一包钱,用来施散给众人的。当“埋体”抬到坟院后,中老年人们就会坐成一长排,亡者的儿子或丈夫拿着“伏提日”,从一头到另一头来回转三次,每到一个人面前时,都要念一句“毕思命俩希若合麻尼若希米”(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送葬者接到“伏提日”后将其放在胸前默祷两句,大意是:“我接受了我再还你”,然后再还给传递者,如此反复三次。

5.埋葬亡者

“转伏提日”后,大家面对“埋体”由阿訇带领做两拜“乃玛子”,就进行埋葬。埋葬尸体时,由送葬者将尸体小心翼翼放入墓穴,由两个阿訇或满拉再将尸体放进偏洞内,并用土坯将洞口堵好,再用泥巴封好,不留些许缝隙,其他人则迅速将土填进坑内,据说快填的目的,在于防世上人听见坑内问罪的惊恐。“送埋体”的人不光是本村人,按照亡人要求和家庭经济条件,还邀请一些邻村的中年人参加,女人一般不参加。填平墓穴后,再在墓穴上砌以若干石块,作为识别的标志。同时,阿訇开始念《古兰经》中的有关章节。

6.施散钱物

施散钱物撒拉语称为“哈底吾勒席”,给所有送葬者施散钱、茶叶、食盐、大柴等实物,其多少视家庭经济条件而定,没有固定的数目。有的将茯茶分成4、6、8份不等,中老年人每人一般都会分得一角茯茶,现在大多施散钱币。

7.宴请满拉

“宴请满拉”撒拉语叫“满拉起合热”,即送葬3天之后开始的搭救亡者的仪式。具体做法是亡者埋葬3天后,其家属每天都宴请本村的中老年人到家里吃饭,以此补偿亡人生前的罪过。众人吃完以后,自然地默祷真主饶恕亡人的罪过,并祈求赐福于后人,如此反复一直要延续40日为止。

8.煮麦仁饭

“煮麦仁饭”撒拉语叫“果吉杂依那提”。除宴请老人以外,在亡人去世的第三天,丧家要宰羊煮一次麦仁饭,请亲友和本村老幼共餐,并给他们分送油饼、肉份子。这天到亡者家来的客人也都要给亡人家送茯茶、现金等表示慰问,称“宽心”。“麦仁饭”一般在晌礼后吃,吃前派几个儿童到村头某一高地或站在房顶或上清真寺宣礼塔去高声呼唤“来吃麦仁饭啊!”闻声处,全村老少都拿着碗筷陆续到丧家,吃毕,还可盛满餐具带回家中,让不能来的人吃。最后,还要派人专门给附近至亲好友送一些。亡人“口唤”后的头七、二七、三七、四十天和百天,家人均请阿訇上坟,念“海庭”。

此外,还有“过四十”、“过百天”、“周年忌”等,每至这个时间,撒拉人都要杀鸡宰羊,做丰盛的饭菜宴请客人。

三、甘肃哈萨克族风俗文化

(一)概述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塔城地区以及木垒、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及乌鲁木齐等地,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塞和青海等地。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哈萨克族共有131.07万人。甘肃的哈萨克族是本世纪30年代从新疆迁来的,人口近1万。现主要居住在河西走廊西端、酒泉市所属的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该县地处青藏高原北缘,甘、青、新三省区的交界地带,呈东西向狭长分布。巍峨挺拔,高达5000米以上的阿尔金山东脉、当金山脉和祁连山地西脉横贯全境,山脉南北的两侧有海子、前山和哈尔腾三大辽阔丰美的高山型河谷草原,具有典型的温带干旱草原气候。大哈尔腾河、小哈尔腾河、安南坝河三条涓涓溪流来自银装素裹的冰山山峦,滋润着浩瀚坦荡的辽阔草原,被誉为“百里黄金地,塞外聚宝盆”。

“哈萨克”意为“广袤草原上勇敢的、追求自由的人们”。阿克塞哈萨克族为新疆哈萨克族的一部分,哈萨克族渊源流长,最早见于15世纪中叶,由古代乌孙人和突厥人的后裔组成,后有12世纪初西迁的部分契丹人后裔和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人的若干部落以及15世纪脱离乌孜别克汗国东迁的部分操突厥语的游牧部落长期融合而成。

13世纪上半叶,成吉思汗把从亚洲到欧洲凡是蒙古人马蹄所到之处,就将之分给了自己的四个儿子。长子赤分得钦察草原,建立金帐汗国。不久,由于领户分封,斡鲁朵分得了今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建立“白帐汗国”,并于14世纪统一了整个金帐汗国。15世纪初,“白帐汗国”王朝东部又分裂出了乌孜别克汗国。后因汗王阿布尔海里的凶狠残暴和野蛮统治,激起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巴拉克汗的儿子克烈和加尼别克苏丹于1456年,带着自己的部落迁徙到楚河流域,建立了“哈萨克汗国”,过上了和平安宁的生活,从而吸引了周邻大量游牧部落纷纷前来加入。这样,大约在15世纪末,一个有共同名称、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哈萨克民族最终形成。1755年,哈萨克中玉兹的可汗阿布赍与清军定边将军正式接触,建立了藩属关系。

1864年,中俄双方签署《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侵占了中国西北边疆大片领土,一些哈萨克部落不愿受沙俄统治,纷纷迁到中国境内。清政府对所辖哈萨克人在原氏族部落制度基础上,实行千户制。官员也分为千户长、百户长、台吉、公等。哈萨克人要交纳赋税,履行国民的义务,最终接受中央王朝的直接统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哈萨克族人民进入了与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繁荣的新时代。1951年1月,甘肃省敦煌县成立了“安置流散哈族工作委员会”。1953年3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了“甘青新三省边境哈族头人联谊会及各族团结会”。会上拟定了《甘青新边境各族代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安置边境哈族的协议意见》。规定:甘肃以海子为中心,东至哈尔腾东端的托逊堡,西至安南坝,南至海子南端,北至燕都尔图,上述地区为哈萨克族居住和放牧区域。从1954年至1984年,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一批批哈萨克族牧民由甘肃、青海陆续迁回新疆。

关于哈萨克族起源的问题,在哈萨克族民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聪慧、勇敢的青年在随军远征中身负重伤,倒在戈壁滩上。正当他奄奄一息的时候,天空突然裂开了一道缝,从中飞出一只洁白如玉的天鹅。天鹅不仅用树技带来水,拯救了年轻人的生命,而且还变成了一位美艳绝伦的仙女,和小伙子结成夫妻,之后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为“哈萨克”,即白天鹅的意思。白天鹅是纯洁、自由、美好、幸福的象征,根据哈萨克族古老的传说,每个哈萨克人都相信自己就是白天鹅的后裔。他们热情好客,相互扶助,拥有“没有乞丐的民族”这一美誉。

哈萨克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既保留了丰富的古代突厥语词汇,也吸收了大量蒙古语、维吾尔语和汉语的许多词汇,从而形成了现代哈萨克语。中国哈萨克族语言比较统一,方言差别较小,共有9个元音,24个辅音。

哈萨克族大部分从事畜牧业,除了少数经营农业的已经定居之外,绝大多数牧民都按季节转场,终年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哈萨克族有句谚语说:“马是哈萨克人的翅膀”,因而,每个哈萨克人都以善骑骏马为荣耀,以自己是“马上的民族”为自豪。

哈萨克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冬不拉”是哈萨克族民间最为流行的传统乐器。舞蹈的富有动感,多以“动肩”、跳“马步”等运动表现出粗犷剽悍的民族风格和热烈奔放的草原气息。哈萨克族人民喜爱的传统娱乐活动主要包括叼羊、赛马、“姑娘追”和摔跤等,其中男女骑手娱乐活动“姑娘追”最富有情趣和浪漫色彩。哈萨克先民的传统节日是“诺鲁孜”节,流传至今,类似于春节,在阴历春分日举行。11世纪左右信仰伊斯兰教后,哈萨克族每年都要欢度“肉孜节”和“古尔邦节”。

哈萨克族在居住形式上继承了祖先的传统,为适应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始终使用毡房,而“忒哈拉”(圆顶房)则是哈萨克族的定居房屋,冬暖夏凉。其服饰同样带有浓郁的游牧特征。饮食习惯也与赖以生存的畜牧业紧密相关,以肉、奶、茶、面等食品为主。奶制品在哈萨克族饮食中的分量很大。奶制品的种类主要有鲜奶子、酸奶子、奶皮子、奶豆腐、奶疙瘩、酥油、酥酪、奶糕、马奶酒,等等。其中马奶酒是哈萨克牧民在各种聚会、盛宴中必不可少的饮品。

(二)甘肃哈萨克族的饮食风俗

与哈萨克族的畜牧业生产相适应,其饮食也饱含着浓郁的游牧生活的特点,主要食物都取自牲畜。奶类和肉类是哈萨克人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面食次之,蔬菜则很少吃。肉食主要有绵羊肉、山羊肉、牛肉、马肉、骆驼肉,最普通的是手抓肉、烤羊肉。野兽肉和野禽肉也是人们补充的肉食。烹制方法主要有煮、熏、烤三种。信奉伊斯兰教的哈萨克族人,忌食猪肉和非宰杀而死亡的牲畜肉,忌食一切动物的血。醇香的酥油奶茶是日常饮品,一般吃饭被称为“卡依依苏”,就是喝茶的意思。一日三餐中,早午两餐就以喝茶为主,伴之以馕或炒面、炒小麦,只在晚上吃一顿带有肉、面、馕等的食品。平时,最喜欢奶类饮料,如牛奶、羊奶、马奶,尤其是奶茶,一日三餐必不可少。奶制品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酪。主食有那仁、拉条子、面片、包子、油饼、馓子、面条、抓饭、馕、油馃子(包尔沙克),最有特色的是那仁。马奶酒是哈萨克族招待贵客的珍贵饮料,能强身健胃,人人爱饮。

1.肉食

手抓羊肉:哈萨克人的肉食中羊肉占有较大比重。最主要的也是通常的吃法是做手抓羊肉,即清炖羊肉。将宰杀后的带骨羊肉切成大块,连同羊头、肚、心、肝、肺等一赶放进锅中用清水煮熟。煮肉时不放作料,只放盐,起锅时放上少许洋葱末,肉嫩汤鲜,味道清香可口。食用时也可根据个人口味随时增加盐末。

熏肉:熏肉是为了长时期保存而制作的一种肉制品,也是哈萨克族十分喜爱的食品,哈语称之为“索古姆”。冬季来临,牛羊肥壮,要宰过冬牛羊肉、熏烤过冬的马肠子。熏烤的牛羊肉、马肠子,味道香美,保存时间可达半年以上。因此到每年的十一二月时,哈萨克人都会按照传统惯例将膘肥体壮的牛、羊、马宰杀后用松柴烟熏干保存。熏肉色泽油亮,且带有烟的特有芳香,便于携带和贮存。熏肉时,放一些盐,有的还放野葱,味道更为鲜美。尤其是熏马肠味道香美,既是待客上品,也是哈萨克人的特色食品之一。每到深秋季节,牧民们都要宰杀羊马牛,把大部分肉熏制后存放到冬季食用。用马肉灌成腊肠能够存放很长时期。

烤肉:烤肉哈语称“哈克塔汗叶特”,最有名的就是哈萨克人的烤全羊了。烤肉主要用于招待客人和外出狩猎时食用。

哈萨克人热情好客,民间有一句俗语:“祖先遗产中的一部分是留给客人的。”每每客人来访,哈萨克人都会宰杀最肥的羊来招待客人,因为哈萨克人认为,宰羊待客是光荣体面的事情,也是应尽的义务。宰羊待客时,哈萨克人认为不能宰黑羊,因为黑羊代表不吉利。如果只有黑羊而又必须宰杀时,就在黑羊身上绑一片白布,表示不是全黑的羊。在宰羊前,主人先将羊牵到客人面前,单腿半跪,右胳膊搂着羊脖子,双手举在胸前,掌心向里,恭敬地对客人说:“请允许吧(请求祝福意——引者注)!”这时,客人都把双手举到眼前,掌心向里,由年长者作祝福词:“人畜两旺,男是英雄,女是阿肯,全家光荣”后,大家双手从脸颊上轻轻捋下,齐声说:“安拉奥克巴尔!”意即真主保佑。仪式完毕后主人才把羊拉出去宰杀。

吃肉之前,主人先铺好餐布,端上包尔沙克、奶疙瘩、奶豆腐、奶皮子、酥油、奶茶、马奶子酒等饮食,大家围着餐布就坐,客人坐在上席,边谈边吃边喝。而且主人及陪客还会弹起心爱的冬不拉,唱起“阿马尔的六支歌”,然后请客人唱歌或讲故事等,进行娱乐活动。肉熟之后,要重新铺上干净的餐布,把盛有羊头、臀部肉、肋条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中年长者先将羊头上的腮帮肉割一块回敬给年老的主人,再削下羊头上的右耳朵给在座的最小的孩子,割一片鼻前肉放进盘内或自己吃。如席间来一位长者,就让长者先吃。然后把羊头敬还主人,以此向主人表示满意和谢意。之后,大家开始朵,直到吃饱为止,否则主人是不满意的。在吃肉时,主人还向客人献“捧肉”,即把肥肉和油给客人喂,以及客人送还膀子骨等礼仪形式。在吃肉中羊的12根骨头和其他部位的肉,应该分配给什么客人是有一定规矩的。给长者和尊贵的客人吃盆骨肉,给女婿和媳妇吃羊的群肉(羊腿上的关节)和胸肌肉,给小孩吃羊的舌头、耳朵、腰子和心脏。吃完肉后,让客人喝肉汤。客人再次做“巴塔”祝福后,才能收起餐布。吃完肉后,即浇水洗手。并向主人说“若黑买脱”(表示感谢),如果更想表示尊重主人的话,应该说“若黑买脱堪泼加萨”(感谢并祝长寿)。

2.奶食

哈萨克族奶制品与藏族相仿,也是草原民族具有独特魅力的食物。他们在长期游牧生活中,擅长用牛奶、羊奶加工成酥油、奶皮子、奶酪、奶疙瘩、酸奶子等奶制品,其中以奶茶和马奶子酒最有名气。

奶茶是哈萨克人不可缺少的饮料,在哈萨克人当中流传着“无茶则病”、“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等俗语,就是因为奶茶不仅可帮助消化而且还可迅速驱寒解暑。牧民们熬好奶茶后还可放入酥油、羊油、马油等,常常以茶代饭,甚至从早到晚不停饮用,而每次喝奶茶都喝到出汗为止。奶茶的一般制作程序如下:先将茶水烧开后再调入适量鲜奶,用文火慢熬,并不断用勺拂茶,以免茶水溢出,等茶乳充分交融后滤去茶叶并加适量食盐就可以饮用了。饮用时还要兑鲜奶,即先将鲜奶和奶皮子放入碗内,倒入熬好浓茶,再冲以开水,这样就可以使每碗奶茶始终保持鲜浓可口的香味。冬季喝奶茶时,还要加人适量的白胡椒面,以此来增加热量、提高抗寒力。喝奶茶也颇重礼节,第一碗奶茶要先端给坐在首席的客人,客人喝完第一碗后,如果还想喝就把碗放在自己面前或餐布前,主人会立即再斟上;如果喝足,不想喝了,就用双手把碗口捂一下;如果主人继续劝,则再捂一下,并说“谢谢”,这样,主人就不为你斟奶茶了,这是喝茶时的规矩。

马奶酒,是哈萨克族人最上等的饮料。不论男女老幼,哈萨克族人都喜饮马奶酒。因为,马奶酒不仅能解渴,而且又可以充饥。若能定时定量长期饮用,还能有效医治轻微的肠胃病和其它一些慢性病。所以,每到夏季,顶顶毡房前,总能闻到马奶酒的清香。热情好客的哈萨克族妇女,不仅每天给劳动归来的亲人准备了马奶酒,而且还经常用上好的马奶酒来招待远方客人。马奶酒是由马奶经过加工发酵制成,其味浓烈而醇厚。每年从六月底到九月末的这段时间,是哈萨克人制做马奶酒的“金色的季节”。因此每到这个季节,妇女们就会把刚挤的鲜马奶放到木桶或皮桶里,用一种特制的工具在桶内上下搅动,以此提高马奶的温度使其迅速发酵而制作成马奶酒。

除奶茶和马奶酒之外,哈萨克人也喜欢喝米心茶。“米心茶”是一种用小米炒熟制成、用水冲饮的稀汤。这种茶水多在吃完肉食后饮用,可有效补充因缺食蔬菜而缺乏的种类营养,如各种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等。

3.面食及其他

除了肉奶以外,哈萨克人也吃米、面调制的食物,米面食主要包括馕、“包吾尔萨克”(油馃子)、“库卡代”(羊肉面片)、面条、馓子、抓饭、炒小麦、小麦饭和小米饭等。其中,包吾尔萨克是用奶或用盐水和面,发酵后揉成条状,再切成菱形,用牛油或羊油炸制而成的,是节日或招待客人的常用食品。烧小麦是把去皮的小麦加入适量的羊油后炒熟,而磨成粉拌入羊油碗里制成的,食用时洒茶水拌着吃。小麦饭则是把去皮的小麦捣碎,加水煮熟,再放入适量的酸奶疙瘩或酸奶以及碎肉块等,这是秋冬季节哈萨克人的最爱。

还有一种叫“柯柯”的食品,也是哈萨克人喜食之物,这种食品是用小米或麦粒炒熟制成的,质脆而味香,往往和肉食一起食用,十分耐饥,放牧时随身携带,食用方便。

哈萨克族在饮食忌讳方面基本上同于回族和维吾尔族。他们还不准用手背擦摸食物。主人做饭时,客人最好不要动餐具,更不要用手拨弄食物或掀锅盖。茶不能喝一半剩一半离席。主人给的肉要痛痛快快地接受,不要不吃,否则主人会不高兴的。吃饭、喝茶时,不能脚踩餐布,更不许跨越餐布。在餐布收起来之前,最好不要随便离开。不准青年人坐上席,不准将自己碗中的食品分给别人吃等。

(三)甘肃哈萨克族的婚姻风俗

在历史上,哈萨克族人中,尤其是贵族、头人中存在普遍的一夫多妻制,还存在着摇篮订婚、子女未成年时父母包办订婚、换门亲等风俗,具有浓厚的买卖婚姻性质,且由父母包办。哈萨克族中曾存在一种叫“艾曼格尔”的婚姻制度,即年轻寡妇只能嫁给亡夫之兄弟或近亲,若此人不同意娶她,才可以改嫁,通常中年妇女丧夫之后,大都不再改嫁。不愿改嫁的寡妇,被认为是有德行的,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社会的称颂。婚姻一旦形成之后便不允许离婚,如果是丈夫提出离婚,妻子可以带走给自己陪嫁的牲畜和财物,而如果是妻子提出离婚,则只能除了自己外,别的什么也不能带走。所以,在这种婚姻制度下,妇女在家庭中完全成为了男子的附属品,没有家庭财产的支配权。但无论哪种婚姻形式,自古以来哈萨克族实行氏族外婚制,同一个部落的人是不通婚的,如果要通婚,在血缘关系上必须要超出7代以外才可以,否则是不允许的。

解放以后,上述陈规陋习基本消除,哈萨克族中基本普遍实行了自由恋爱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

哈萨克族的婚姻从说亲到完婚要经过一系列仪式,哈萨克族称为“托依”,主要包括说亲、订婚、看门、吉尔提斯(看彩礼)、送彩礼、出嫁和迎亲等程序。

1.说亲仪式

哈萨克族语叫“库达拉苏”,由男方家长或委托近亲带上礼物到女方家。女方若有意,收下礼物,款待来人,商定订婚日期。

2.订婚仪式

哈萨克族也叫“乌勒特热托依”,这是婚礼中的重要仪式,因为从此将意味着男女双方命运联结在一起。经说亲后,按照双方商定订婚日期,男方父母及近亲带上一匹马和衣料及茶、糖、肉食、白酒等礼品到女方家,女方家也邀请亲戚朋友和邻居参加。女方家接受了男方父母送来的马和衣料等物品,就表示定了亲。订婚之日,女方家要宰羊款待男方客人,并具体协商彩礼等事宜。男方客人离开时,女家主人必须给他们送衣料等礼品。

3.看门仪式

主要为了解男方的家庭情况,女方亲属、左右邻居到男方家去做客。男方家要宰羊设宴招待女方家去的客人,返回时还要向女方家所去的每个亲属送一份礼物。一般赠送的礼物是马、牛、羊或贵重的衣服或钱,到女方的客人满意为止。

4.吉尔提斯仪式

进行吉尔提斯仪式时,男方家长和亲属积极准备彩礼,准备完毕后,男方家宰大牲畜过吉尔提斯仪式,并要请来男女双方的亲朋好友,共同观赏和评论送给女方结婚用的全部彩礼是否齐全,质量上是否达到要求。亲朋邻里也带来礼品,以补充主人所备彩礼之不足。女方满意之后,定送彩礼的时间,其后,又在女方举行吉尔提斯仪式,这时还要举行赛马、刁羊、姑娘追等娱乐活动。

5.送彩礼

送彩礼就是按照约定的时间,男方把准备好的“吉尔提斯”送到女方处,这一天也是女婿的“登门仪式”,或者叫“认门仪式”。这时,男女双方见面,女婿同岳父、岳母见面。尔后,女婿方可公开去岳父家。彩礼数量可以根据双方的经济条件和地位而定,但其中的衣、裙、被、巾必须是奇数。

6.出嫁仪式

送完彩礼后,双方再择吉日,确定结婚的日期。哈萨克族人的结婚仪式一般都定在秋天,而且仪式非常隆重。出嫁前一天,女方家就要举行出嫁仪式,要宰牛杀羊宴请宾客。是日晚,还要举行对唱活动,对唱者一般是年轻妇女和年轻男子。对唱的内容包罗万象,不拘一格,且多为即兴编唱歌词,对唱通宵达旦。

出嫁仪式中女方父母要请一位部落中年长而有声望的老人为新娘祝词,祝她婚姻美满幸福。当天,新娘的至亲密友用一种固定的“萨仁”曲调为新娘歌唱:

让我把沙仁唱给新娘听,

我从不把它留在心怀,

让歌声像春风轻轻吹荡,

它会使你的心花盛开不败。

你骑过的栗色马体型健美高大,

把它比做新郎官一点也不差,

看你泣不成声,为何这样伤心,

像是已离开阿吾勒,进了婆婆家。

你披的皮袄不必用金丝线缝,

而今一天的哭泣使你精疲力尽,

你要防止被人耻笑为娇弱女子,

像鹰巢里的沙尔恰(捉不住猎物的鹰)那样无用。

听到“萨仁歌”后,出嫁的姑娘开始坐在毡房的帷幔后面哭泣。而唱“萨仁歌”的小伙子便来到新娘毡房门前,掀开毡房一角,转唱“加尔,加尔”(劝嫁歌)曲调:

小伙子唱“加尔—加尔”情意深长,

他们唱的是人生一世的好时光。

假若婚姻不平等,只凭彩礼,

夫妻双方不称心,生活照旧悲伤。

脚踝骨、膝盖骨长在一条腿上,

众人的智慧,才能像大山一样。

请你别为家中的父老牵肠挂肚,

若是孝女,公婆也像生身父母一样……

伴随着小伙子们的“加尔—加尔”的歌声,姑娘们和媳妇们对唱《森丝玛》。这种歌是借新娘之口表达与父母、兄弟、亲友的别离之情,这种对唱要持续很长时间。如果姑娘们唱输了,要送给小伙子们手帕:

自毡房搭在绿油彩抹过的草滩,

乡亲们都来过宴向你祝福、喝采。

如果没有那么多送礼的手帕,

你就用言语致谢,以礼相待。

自毡房搭在香气飘逸约花海。

有肉吃的地方,女人们都会聚来。

如果没有那么多送礼的手帕,

你就哭个够,再让他们走开。

同类推荐
  •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本书包括文人文学、书法艺术、美术绘画、音乐戏曲舞蹈、陶瓷雕塑、建筑艺术、民间工艺七章内容。
  • 武林丛谈

    武林丛谈

    本书介绍了武林行当、武林习俗、江湖特征、江湖规矩、江湖习气追溯了武林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武术流派发展成武术门派、武术门派和江湖帮派割舍不断的联系,以及武术从民间走向殿堂的历程反映了民间对武术的见解和理解记述了以良莠混杂的江湖文化为特点的武术文化现象,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武林。
  •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将一些读者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2000多个常识编辑成册,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让你轻松闻阅古今中外万事万物,开拓视野。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 棋与道

    棋与道

    本书是当代作者从自己的学棋经历出发,结合中国道法自然精神写的表述围棋与道之间的关系的杂文集。
  • 三天读懂国学

    三天读懂国学

    本书通过对诸子百家学说的介绍,儒学、经学、理学、心学的梳理,二十四史的展示.中国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曲艺建筑等的讲解,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积淀,管窥国学的整体风貌。
热门推荐
  • 琅琊榜之归尘

    琅琊榜之归尘

    给蔺晨找到真爱!给梅郎十年幸福!给飞流找到家人!完成少阁主游山历水之心愿:我们先去霍州抚仙湖品仙露茶,住两天绕到秦大师那儿吃素斋,修身养性半个月,再沿沱江走,游小灵峡,那儿山上有佛光,守个十来天的一定看得到,接着去凤栖沟看猴子,未名、朱砂和庆林他们也很久没见面了,随路再拜访拜访,顶针婆婆地辣花生你不是最喜欢吃了吗?咱回琅琊山之前去拿两坛子……”
  • 遣唐

    遣唐

    唐朝,回到唐朝能干什么?政客,诗人,将军,不。我只是一个剑客而已,凭三尺长剑,提一壶小酒,我走过的都有我的传说!
  • 蜉蝣特工

    蜉蝣特工

    一个看似平常的人,却是可以化身无数!在体育场,他是逆天战神,田径篮足无可匹敌!在文艺界,他是一代宗师,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在娱乐圈,他是超级巨星,歌舞演导无所不能!在医学界,他是一代国手,金针柳叶无病不治!......校园、职场、舞台、军队、网络、国外···留下了一段段传奇!这些耀眼的光环背后,隐藏着的却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特工!
  • 七年后

    七年后

    女主人公为了一个几乎不存在的爱人等待了七年,七年女主经历了很多,背负了很多故事,七年后男主人公知道女主的等待和背后的故事后两人疯狂热恋……
  • 这样的相遇

    这样的相遇

    谢强和仇焰的相遇很偶然,这一直让仇焰觉得是件很无奈的事,甚至让她觉得在她二十五岁有限的生命里,怎么会遇到了一个如此无赖的男人。
  • 凭鱼跃任鸟飞

    凭鱼跃任鸟飞

    爱与被爱,默默付出和一见钟情,相濡以沫和片刻拥有,你会如何选择?任惜被迫演义并不熟悉的,有前“任惜”窥视并偶尔介入的任惜的生活。在这自己无法自由控制的生活中,任惜该怎样面对无法避免的人;对初恋元浩然已死,难以接受。同为严寒跃和元浩宇的突然出现,该如何面对,何况严寒跃可是凶手;前任惜以死去元浩宇的身份诡异出现,又怎样面对?严寒跃、元浩宇、死去的元浩然都愿为任惜的那棵君子兰。后来,他俩知道了真相,对任惜将离开的情况,他俩该如何?这不是个坑,谢谢。
  • 圣道杀心

    圣道杀心

    一场阴谋让多少孩子失去了家庭,他们被集合起来,为了复仇,承受这非人的训练,最突出的一个孩子,带领所有人报仇,以为破解了阴谋,可是几十年的阴谋岂是这么好打破的?他为了报仇放弃爱情,走上杀道!
  • dota释魔录

    dota释魔录

    曾经的开黑五连坐,曾经的暴走五杀。激情岁月,你我共同怀念。不是穿越,不是同人,只是借助dota的英雄,讲述他们的故事。不带主角光环,没有不死设定。每个英雄的故事串起每段际遇。我带着感情写,因为我深深致敬。希望你品读故事,感悟人生!
  • 总裁boss的腹黑妻

    总裁boss的腹黑妻

    什么?刚回国就在机场遇见他?行,她认了,也忍了,她装作看不见或是不认识绕道走总可以了吧?!什么?被召回来工作竟然是在他的公司里?!行,她再认衰,再忍,时刻警惕不靠近总可以了吧?!什么?自己盛大的婚礼上的新郎是他?!不行,不能认,也不能忍,她要逃婚!!!他冷笑一声:“想逃?你的一生都都在我手里呢!"
  • 三只妖孽女王请选我

    三只妖孽女王请选我

    毒舌、厉害十分牛掰女王白然然与我们的三只妖孽的斗智斗勇,第一与头号大妖孽幕奕尘斗智,与二号妖孽白玉城斗任性,与三号妖孽凌哲宇斗神奇,女二号女三号落雨娇与陆清然协助女王白然然对抗三只大妖孽擦出神奇而美丽的小火花,点燃爱情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