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8700000009

第9章 武威三简:《仪礼》简、《王杖诏令》简、《医药》简

研究武威汉简,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的名字:陈梦家,他最早主持了武威汉简的整理和校勘,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将简牍研究与文献研究结合起来,使传统文献研究在方法上有所革新,也使简牍学的研究领域得以扩展。

陈梦家早年以诗作知名,他16岁就开始创作新诗。1931年,陈梦家编辑了《新月诗选》,并且出版了他个人的第一本诗集《梦家诗集》,随后还相继出版了诗集《铁马集》《梦家存诗》。陈梦家在20世纪30年代与闻一多、徐志摩、朱湘一起被视为“新月诗派”四大诗人。作为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他先后担任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52年调至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任研究员。陈梦家在甲骨分期、西周铜器断代、汉简等领域都有精深造诣,著有《汉简缀述》《尚书通论》《殷墟卜辞综述》《西周铜器断代》《六国纪年》等多种研究著作。

1959年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了四百六十九枚《仪礼》简,另外还有十一枚为日忌及杂占简。这批汉简绝大部分是木简,每简有字六十个左右,都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上有削改和阅读的记号。这批武威汉简被认为是“从所未有的发现”。

1960年6月至7月间,陈梦家前往兰州参加了这批汉简的整理和研究工作。自参与并主持武威汉简的整理和研究之后,“梦家先生的研究兴趣,陡然从金文铜器方面转到了汉简方面”。有学者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要把这批出土的散乱残断的竹木简,加以整理复原,并确定它是一本今已失传的《仪礼》本,这首先需要临摹、缀合、校刊等技术性的工作,任务是艰巨的。当时博物馆的新馆还没有盖起来,只在一间仓库样的工房内工作”。时值盛夏,陈梦家“不分上下班,晚上在灯光下用放大镜俯身工作”。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任务,并且在1962年出版了《武威汉简》一书。

陈梦家说:“先秦典籍的原本,今已无存。今欲见汉代典籍的面貌,大约不外帛本、简本、纸本和石本。帛本、纸本未有出现,而近世在洛阳故城南太学遗址所出的熹平石经,其中虽有《仪礼》残石,散在四方,就可以搜集到的仅有数百字。今此所出《仪礼》,竹简、木简并有,存四百六十九简,二万七千三百三十二字,首尾完整,次第可寻,实为考古发现上非常的一件大事。”

有专家指出,陈梦家关于武威汉简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为简帛佚籍研究确定了一种样式,一种规范,一种标尺。

武威汉简包括《仪礼》简、《王杖诏令》简和《医药》简等。

《仪礼》简是九篇完整的《仪礼》。《仪礼》是古代经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研究汉代经学和《仪礼》版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且出土时不是散乱的残简零札,而是完整齐全具有页码的书册,是西汉经书的样本,是所有出土木简中保存最完整的简册,虽稍有残损,但每一篇的首尾俱全,保存了原书的篇题、页码和顺序。《仪礼》简甚至被誉为“天下第一简”。

与祭祀和占卜吉凶有关的“示”字以及没有简化的“豐”字,组成了繁体的“禮”字。左半边“示”字,可理解为“从天上降下的启示”,是“通过祭祀等手法上通天意”;右半边“豐”字,为古代一种盛器,故“豐”是盛有贵重物品的礼器——简化的“礼”字把字形笔画减少了,如同一个没有底子的盛器,那么多贵重物品盛放在哪儿呢?

我们把这个字剥洋葱一样剥开了看,“礼”这个字初始的含义就很清楚了。

春秋时期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何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礼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部分。先秦的六经中有《礼》,汉代立五经学官,其中也有《礼》。唐立九经,中有“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宋代立十三经,中间也有“三礼”。礼是古代贵族子弟和一般士人的必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化中,礼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宋代朱熹说:“《仪礼》不是古人预作一书如此,初间只是以义起,渐渐相袭行得好,只管巧,至于情文极细密周致处,圣人见此意思好,故录以成书。”

《仪礼》简是迄今所见《仪礼》一书的最古写本,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晚期,所载礼仪,大体是流行于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的制度,也是儒家传习最早的一部书。以前说是周公姬旦所做,不大可信,《史记》和《汉书》都认为出于孔子。

夏禹铸九鼎。用于祭祀、祷祝、会盟、宴飨的青铜器都谓之青铜礼器。礼器是体现礼制的,通过各种礼仪和典章制度来完成,是统治者的地位、权利的象征。

武则天曾经仿造九鼎。《续博物志》记载,其中仅铸造豫州鼎就用掉了五十六万七百一十二斤铜。可想而知,这尊鼎该是何等大的块头。

武则天大气魄,全天下的铜尽可收罗来铸鼎。可惜无一鼎存留至今,估计战事一起,就全熔化改铸成矛、戈、剑、戟等用于杀戮的兵器了。

“礼”,现代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指人的容貌、举止。“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放在首位。

战国时期管子说:“仓廩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但是也有“不讲理”,《礼记·曲礼》记载:“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为国君者华之,巾以绤。为大夫累之,士疐之,庶人龁之。”

我们知道,青铜礼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王则用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用一鼎到三鼎不等。不承想,吃个瓜也要先弄清楚礼数了才能动嘴。

给天子削瓜,要先去皮,然后切成四块,再横切,最后盖上细葛麻巾。老百姓吃瓜,却不能削,也不能盖,要拿起来直接就咬。老百姓如果吃瓜去皮,那就是失礼,就要治罪——这是什么理?就是一个无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无理也是“礼”,老百姓想不通也只能摸黑想。

礼,可以妥善安排每一个人内心善恶的比例,安排每一个人内心河流的波澜与流向,让每一个人内心的喧嚣与静寂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吗?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正因为中国历来都有礼仪之邦称谓,所以守礼,是一种基本常识。古代男子以谦谦君子为尊,女子以温婉贤淑为上。

《仪礼》详细记述了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告诉人们在何种场合下应该穿何种衣服,站或坐在哪个方向或位置等等。

我喜欢临窗而坐。那年在马鞍山采石镇临江酒楼上,我临窗而坐。想象写得一手“铁线篆”的好书法、与李斯同被称为“大小李”的李白族叔李阳冰,当年在马鞍山当涂作县宰,和晚年投奔他的李白是不是就这样临窗而坐?看着窗外的月亮碎银子一样撒在江面上——我这是穷人的形容,看见发亮的就说成金子,看见中间穿孔的就说是铜钱。钱多钱少且烫一壶热酒,我要和大诗人、大书法家喝上几杯——即使不喝,也心满意足了,那一会儿,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位唐代人,临窗而坐的唐代人看见窗外长江上的景致,历史太远,远成了盆景。如果不是临窗而坐,我还会有这样的记忆吗?

《仪礼》记载,天子、诸侯、大夫、士日常所践行的礼有: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士丧礼、丧服、既夕礼等等。

顺便举例说几句酒礼。古人有时候喝酒也挺麻烦,《礼记·礼器》记载:“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使用酒杯,依身份高低贵贱而有严格的区别,着重于“礼”。正是因为不同等级的酒器,后来出现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哪像我等,喝酒就是找乐,举觯举角——不如干脆回家喝茶去,一杯一杯往饱里喝。

《仪礼》简的出土,除了在经学上提供校勘《仪礼》,研究《仪礼》不同派别的资料外,在研究汉代简册制度上也提供第一手的实物资料,是经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仪礼》简是极为成熟的汉隶,虽然抄写出自多人之手,但书体整齐划一,统一于严整规范之中。此简文字,线条劲健,极富弹性,笔法迅急奔放。

1959年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木简十枚,称“王杖十简”,记录了东汉永平十五年(72年),幼伯受王杖事。

1981年,家住武威磨嘴子附近的一位民办教师在山上拉土时挖出一个墓葬,发现木简二十六枚,遂把这些木简小心翼翼地藏在自家厕所墙缝里,后来在征集文物时交归国家。这就是《王杖诏令》简,内容包括建始元年、元延三年高年授王杖及关于汝南郡王安世等坐殴辱王杖主罪弃市的诏令。上述诏令涉及对高年鳏寡残疾人的优抚,是研究汉代养老制度的重要资料。

“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令》简互为补充,记录了两汉时期尊礼高年、优抚老人的诏令和案例,是研究汉代社会保障制度和伦理关系的重要资料。同时期前后还出土了不止一件“彩绘木鸠杖”——《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

何谓“玉杖”?也许地位尊贵者用玉所做,一般百姓只是木杖象征而已。此说本就存疑,有认为“王”“玉”通用,故可能原意是王杖。部落首领及氏族长的权杖,演化为老者手拄的木杖。鸠鸟又何以能和敬老联系在一起?秦人先祖部落尊鸟为图腾,计有二十四个以鸟为名的氏族,如“五鸟氏”“五鸠氏”等等,而“五鸠氏”这一势力强大的氏族部落极有可能流布为后世的崇鸠习俗。

这么说,汉代的鸠杖形制,是有着久远历史背景的崇鸠情结的产物了。

“彩绘木鸠杖”——鸠鸟一只,不管听见没有听见,这鸠鸟叫声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唐诗宋词?汉乐府横吹伴着鸠鸟叫声,一拄着“彩绘木鸠杖”的老人,又一拄着“彩绘木鸠杖”的老人,又一拄着“彩绘木鸠杖”的老人——我该写母亲了,活到将近九十岁的年龄,按《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母亲有根手杖,手杖上怎么没有彩绘鸠鸟?这事不难,找个会雕刻的朋友刻一只。“彩绘木鸠杖”让老母亲拄上,七十拄到九十,二十年的时间,旧楼拆了盖新楼,老树锯了麻雀飞了,院子里一大群小鸠鸟全都长成嘴上有毛的大小伙子了。

《王杖诏令》简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就是:

(1)年七十岁以上的人,应受到尊敬。如果不是主谋或亲手杀人、伤人,就不要起诉,也不要判刑。(2)男子和女子年六十岁以上无男孩,为鳏寡之人。上市交易不收取租税,免除有关赋役税收。(3)孤、独、盲、侏儒等无人照顾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各级官吏不得擅自招用和使役,即使有人起诉,也不要抓捕。(4)夫妻双方俱无男孩的为独寡者,种田或经商都不许征收赋税,与归附的少数民族同等对待,并允许在市场上开酒店卖酒。(5)给高龄人颁发玉杖,玉杖上鸠鸟,使百姓看见并明白,鸠杖与官府的符节一样,有同等效力。当官的和老百姓如有辱骂或欺负执杖者,视为大逆不道。凭杖可以进出官府要地,可以在驰道中行走。入市经商,不许收税。(6)年龄在七十岁以上者才能赐受玉杖,其职位与六百石官吏等同。进入官府不许阻拦或催促。如有敢殴打、侮辱者,处以大逆不道之死罪。

违法犯罪不起诉不逮捕,经商不纳税,官营的酒类专卖允许他们经营,自收自用,只要活到七十岁以上,就等于官拜六百石。有谁告诉我“官拜六百石”相当什么级别的干部?手执“彩绘木鸠杖”,吃饱了墙根一蹲晒晒太阳,好日子暖暖和和慢慢过。

一个姓王的男子打了一位同是平民的老人,结果被抓了起来,判处“斩首弃市”。一个小官吏发现一个老人有作案嫌疑,就把他抓了起来,结果老人没事,本意秉公执法的小官吏却被杀了头。上面说的有名有据的事情在武威汉简上就有记载。因为他们“惹”的是有鸠杖的老人。殴辱持鸠杖老人者按大逆不道论罪,就会招致杀身之祸。

看一张彩绘鸠鸟的图片,穿了件花衣服的鸠鸟,像是一位从农村远道而来串门的亲戚,最有可能的是一眨眼工夫就从花衣服下面掏出两个鸡蛋来,也有可能从身后拿出一筐蛋——难道会是鸠鸟蛋吗?

鸠鸟被视为象征养生,象征春天的善鸟。有解释说:“是时鹰化为鸠,鸠与春鸟变旧为新,宜以养老助生气。”老鹰变鸟?有些突兀。变魔术得有个肥肥大大的袖子,不然会被看出破绽。我认为破绽如同补丁,后人编撰的历史总是补丁太多太新。文物越旧越值钱,补丁越新越难看。

鸠鸟鸠鸟,汉代的天空由于太多的英雄一片蔚蓝,现在,因为小小的鸠鸟我想再添上一笔浅蓝,蓝天下除了用秦腔吼《大风歌》的皇帝——刘邦乃江苏人氏,怎么吼开秦腔了?蛰居汉中时学会了秦腔的刘邦,一朝坐上龙椅,能不后宫里吼几嗓子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有说汉代敬老习俗自高祖刘邦始;也有说,鸠杖形制早在先秦即已流行,传世的战国青铜器中,就有鸠形、鹦鹉形杖首——老鹰变鸠鸟,现在又冒出来一只鹦鹉,鹦鹉不是能说会道吗?喝口水润润嗓子,想明白了慢慢说。

《汉书·高帝纪》记载,凡是年满五十以上,有修行者,尊为三老,还可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不得安排徭戍。每年十月赐以酒肉。

想想,我不但早已具备了“三老”资格,偶尔还可以白吃一顿酒肉。至于和官吏们“以事相教”——不如读一本诗集,和一个好意象交交朋友。

鸠鸟飞来飞去,一只鸠鸟落在玉杖上,一只鸠鸟落在王杖上——“王”“玉”存疑,我就左边落一只右边落一只左边右边……又一只鸠鸟——飞着飞着变成铜鸠鸟了——武威还出土有汉代铜鸠。

在武威雷台广场路边见一鸠杖雕塑,因赶时间没顾上细看,走过去后又忍不住回头,几个上了岁数的人坐在鸠杖雕塑旁边的台阶上看报纸闲聊天,他们应该知道鸠杖的来历吧?有这么一件鸠杖倚着,老了心也不慌。

1972年武威旱滩坡东汉墓出土了九十二枚《医药》简,其中有三十多枚方剂:治伤寒逐风方、治久咳逆上气汤方、冶金疮止痛方、治妇人膏药方、治目痛方等,方剂中所列药物近一百味,其中见于《神农本草经》者六十九种,见于《名医别录》者十一种,两书未经记载者二十多种。并详细记载了病名、病状、制药方法、服药时间、针灸禁忌等,除汤剂外,亦有熏蒸、散剂、丸剂和膏摩之法,还有确切的疗效观察。

迎春、半夏、剪秋、忍冬、丁香、子苓、木莲、白苏、苁蓉、忘忧、沉香……这些都是草药名吗?这样的名字不宜说,应该填入《醉花阴》一类的词牌中,唱,最好凉州贤孝那样唱,从弹拨着三弦的“瞎弦”艺人嘴里发出的音调,远大于这个词原本的含义和韵味。

这些春天的草药,这些秋天的草药,仿佛是一群女孩子高高低低排列在一起——我想牵丁香或者木莲的手,牵过之后手有余香,还能医治感冒,多好的愿望啊。像极了我小时候巴望着生一场病,喝一碗母亲专门为我熬的黏稠的大米粥,看冒着热气的大米粥撒上的红糖一点一点地渗开,我的满足感被不远处的蒸汽火车头喷着大米粥那样的热气大声喧哗着。

即使你历经世间沧桑,感慨不尽遂人意的人生忧伤大于幸福,凄凉大于快乐,那又为什么不把这些混淆在一起呢?你也许会得出一个不一样的答案。金圣叹临刑前遗言:“花生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我愿意相信。

《医药》简的发现,不仅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之前所发现的此类医药简的总和,而且内容相当丰富。它包括医学上的内、外、妇、五官等各种临床医学和药物学、针灸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关于针灸穴位及刺疗禁忌的几枚木简,尤为中医学界所珍视。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医药著作的原始文物,是研究中国古代医学,特别是汉代医药学的重要资料。

《医药》简写于东汉早期。根据随葬物品推断,该墓的主人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中医。他把行医多年的实践经验记录在了一枚枚简牍上。

一位白髯飘拂的老中医,一身大褂正襟危坐着在把诊号脉。门额上有匾:“扁鹊堂”不对——“时珍堂”——还是不对,那就“凉州堂”吧,叫起来悦耳响亮。

“凉州堂”的门外,一个“瞎弦”艺人还在弹唱着,他看不见的眼睛分明看见了河西大地上一年四季生长着的中医药方。

《医药》简是我国年代较早,保存形式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临床验方著录。它反映了我国早期医学水平和中医临床治疗的真实情况。同时,它反映了汉代的医学水平,说明汉代的临床理疗,已经具备了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已提出辨证施治法则,但缺少具体的临床应用。《医药》简则具体举例说明了用之有效的功能。

《医药》简是独一无二的原始医学文献。从历史角度来讲,中国秦汉时期的出土文献中,只有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和武威汉代医简。所以说,《医药》简可谓是我国最早的医学资料。

《医药》简早于东汉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方剂学,可谓“方书之祖”。

《医药》简中有大宗药物的交易记录,这也是我国目前最早的药品零售纪录。

《医药》简有七十八枚被定为国宝级文物。简牍为松、杨两种材质,简身明显留有上、中、下三道绳痕迹。

《医药》简书体凝练宽疏,运笔随心所欲,均为单行墨书,书体以隶为主,兼用章草,洒脱流畅,字里行间闪耀着一种动态美,率意、质朴,呈现天真烂漫的情趣,还可以说,多有孩子气——不自然想起现在的医生开药方,一个个字迹可谓龙飞凤舞,似乎药方要写成拉丁文模样才显出学问,这是我从一小时候朋友的医生父亲那发现的秘籍。总之,到底是学问还是飞扬跋扈——这个词用到这儿有些独断,但也代表了一部分百姓对医生的印象,白衣天使们不要多心,如果我说错了,还请原谅,就当是你们宽宏大度允许我也飞扬跋扈了一次吧。

和《仪礼》简、《王杖诏令》简和《医药》简等简牍同时出土于武威磨嘴子汉墓群的还有汉代彩绘铜饰木轺车、木雕彩绘独角兽等。

古希腊人认为,独角兽是“一种与马差不多大小的野兽,身体为纯白色,头部为暗红色,眼睛为深蓝色,头顶有一犄角,长约一英尺半”。我们可以相信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家乡人的眼睛吗?

独角兽在西方被称作是“伴着帝王而生的神物”,它的形象经常被用作国徽和王室徽章。

有说马可·波罗东方之行的目的之一,就是来寻找从西方逃逸的独角兽。这可真是个天大的误会,寻找独角兽,见到了忽必烈汗和他的元帝国,难道这是冥冥之中独角兽的指引?

不过,西方人也怀疑这动物的真实性,德语诗人里尔克就写过:“他们喂养它,不用粮食/只用存在的可能/而最终这给予它巨大的力量/以至在它的额前一只角生出。一只角/它走近一位处女,洁白,闪亮——/并且,进入她和镜子里面”——被少女的体香所迷惑的独角兽消失于镜子之中,但这头独角兽确实存在过,哪怕是在虚无中。如同我们中国的龙,有谁见过龙?可你能够由此否认龙的存在吗?

《山海经》记录有独角动物,兕,身形似牛,青色,一角,重三千斤。“觚大七升,以兕角为之。”

这是古人说酒器,可知兕角之大。看电视上《动物世界》,一见犀牛,我就想到兕,论重量得几个犀牛摞一块儿才抵得上一头兕吧?

沿着《山海经》翻山越岭:“又西三百里,曰中曲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駮,是食虎豹,可以御兵。”

这几乎与古希腊人对独角兽的认识相同,只是这駮甚于独角兽的是不但能吞食老虎、豹子,还可以发出擂鼓一样的叫声,自己给自己助威似的。豢养这种动物的人,还能够避免兵刃之灾。

《山海经》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敦头之山……其中多马,“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比起駮,此叫声如同人的呼喊声一样的马,似乎褪掉了神话色彩。

《山海经》又西又北,好像海拔越高越接近现实。

“又北三百里,曰泰戏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其鸣自……”这动物“其鸣自訆”——它鸣叫的声音如同自呼其名。其状如马也好如羊也罢,不仅一角,而且一目——是谁漫不经心删去了“一目”?

看来,海拔高空气稀薄,《山海经》又接近魔幻现实主义了。

写独角兽,拿一些似乎与独角兽无关的动物做比,是因为一种清晰的独角兽的概念,并不表明实际存在独角兽一样。没有什么原因,我一厢情愿地认为,最接近独角兽的动物就是犀牛,以至我曾经以为独角兽就是犀牛的别称。再看犀牛短粗的独角好似在生长的途中,时间突然停止了,以至犀牛没能像独角兽那样,有一尖锐的角可为历史提供另类的解说。

古书记载独角兽就是獬豸,传说此动物懂人言知人性,能辨是非曲直,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独角把他触倒,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能将独角指向无理的一方。帝尧的刑官皋陶曾饲有獬豸,凡遇疑难不决之事,均交由獬豸裁决。所以獬豸也就成了执法公正的化身。

威严——独角兽前抵的独角会让你在想要大声咳嗽的时候,转为屏息敛气,哪怕你并没有触犯刑律。

除了武威出土的汉代彩绘木独角兽之外,酒泉还出土了汉代青铜独角兽,与木独角兽的角略略向上的姿势不同的是,青铜独角兽尾巴高跷,四蹄用力,角前倾几欲触地——表现出独角兽的威慑力量。

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独角兽,是作为警告觊觎者的镇墓兽而出现的。我更愿意这样说,冥冥之中或许正是独角兽护佑武威简牍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没有遭到自然的破坏和盗墓者的劫掠。

同类推荐
  • 明末之争战天下

    明末之争战天下

    朱慈照,一个孤儿,生性冷酷奸诈。上学的时候欺负同学,长大后进入黑涩会,被仇家追杀到了金三角,学会了一身本事,灭了仇家,成为了黑涩会老大。就在他志得意满时,却被仇家后代暗算报复,莫名其妙穿越到了明末,成为了崇祯四儿子朱慈炤。面对即将国破家亡的处境,朱慈照步步惊心,有惊无险;就在他一步一步统一华夏,扬威海外时,却发现……
  • 现代高手闯东汉

    现代高手闯东汉

    主角倒霉的穿越到了东汉末年,可是等待他的却是家破人亡,连未婚妻也和他退婚了,这一切都是怎么回事。究竟是谁和主角过不去。主角毕竟是现代的精英,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当主角登上最高点后,发现一个更大的阴谋在等着他。
  • 隐世

    隐世

    物理学家罗亚在寻找平行世界的时候,被失控的强子对撞机乱流击碎身体。可是罗亚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出现在了战国末年。强悍的大秦帝国。试图复国的周朝后裔,隐世家族的诛神计划,诸子百家对这个世界的掌控,还有来自遥远大西国的后代……这些拥有庞大势力的国家和组织,无不围绕罗亚展开了行动。这个世界,因为罗亚的到来,产生什么样的剧变?
  • 明末铁血新军

    明末铁血新军

    这是普通年轻人的明穿!这是每个平常人都可以找到的代入感!这是大叔和少年父子相继,铁血再铸大汉的闪亮光环!他们没有脑残的外挂厉害,却是坚定的一步步走来!诛胡虏,灭倭寇,征四海....从此我大汉民族再无遗撼!作者Q群:484969642欢迎添加交流!
  • 大兴王朝

    大兴王朝

    手无寸铁,家无薄田,白面书走江湖,闯大江南北,掀王朝风云。
热门推荐
  • 苍老的少年之争战天下(中)

    苍老的少年之争战天下(中)

    他,拥有这个世界无数人所渴盼的天赋;拥有这人世界无数人所梦想的实力;也曾拥有这个世界无数人所梦寐以求的权力。但是他并不快乐,天赋、实力、权力都是他的累赘。他所做的虽是被无数人艳羡的事,但并不是他所想做的。可为了这个世界所有被欺压被奴役的种族,他除了挥舞手中的剑,还能做些什么?
  • 我当鬼记者那些年

    我当鬼记者那些年

    我叫杨毅,一名鬼记者。我没有如同电视里的茅山道术,更没有降妖除魔的无上法力,我只是一个介于生与死之间,为了一点点阳寿而四处奔走的可怜人。数年之间,透过镜头,我目睹了一场场鬼魂杀人的血腥画面,残忍、诡异、恐怖。假如时光倒退,我发誓宁愿去投胎,也不干这个操蛋的工作。
  • 校园最佳护花使者

    校园最佳护花使者

    一位出自世家的高手,因走火入魔使他变成普通人,成为了校园的护花使者。
  • 碟中谍:鬼影迷踪

    碟中谍:鬼影迷踪

    核战危机解除,本以为世界从此安定下来的伊森又接到线报,新型犯罪组织——鬼影迷踪企图再次发动核战,并且,上一次的核战危机就是其鼓动的,伊森和班吉、卢瑟、勃兰特再次重装上阵,这场仗,谁能赢?
  • 奈克瑟斯奥特曼之魂之羁绊

    奈克瑟斯奥特曼之魂之羁绊

    一个身患绝症的有志青年,一个心地善良的富家女孩,一个地位卑微的穷屌丝,一个单纯的农村少女,他们都被名为命运的纽带连接起来,成为身负重任的适能者
  • 光地以东

    光地以东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情仇、爱恨纠纷。
  • 天苍乱世

    天苍乱世

    大陆之上,谁为主宰?“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芳华的世界之中唯有实力才是一切的代名词。此时此刻,冷冽的寒风吹过,冰镇天地,泛蓝的冷眸望向世界,蓝光烁现,唯有一人鼎立天地!
  • 庶瑾虞乡

    庶瑾虞乡

    辛辛苦苦25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胎穿到异世大陆,宝宝是不愿意的,但素!即来自则安之,正准备老(混)老(吃)实(等)实(死)活到八十八,结果命运开了个玩笑,这跌宕起伏的人生真不是沉珂想要的啊……简要:本文男主有两位!分别是女主前后期的……额,爱人。由于男一被假死,女主让男二掳走了,然后男一风风火火回来复仇,结果被人弄死了(不是男二杀的)。然后女主和男二和和美美的生活下去了!这是不可能的……PS:果果第一次写长篇的,这文放在电脑里面有一年了,果果发上来是想看看有没有人喜欢,毕竟小伙伴的支持才是果果写文的动力啊!目前会停更1个月,因为果果要撸一撸怎么写下去,争取写好一点!不管怎样,果果会坚持写完的!
  • 呆萌辣妻:boss不好骗

    呆萌辣妻:boss不好骗

    叔叔的骗局被识破,竟然把她也拉下了水,万万没有想到,穷苦洗碗妹摇身一变,身居百万别墅,富家千金一枚,霸道总裁同居一个屋檐之下。一盘凌乱的报复计划展开……演艺着千万般的身份,万人追捧,她却从未迷失半步,依旧还是自己!面对着千万差距,贫富一念之间,她未曾沉恋。探索者人心险恶,利益网链,她未停留!商业圈的利益纠缠呈现在眼前,冷少的目的一步步达到……谎言被一一识破,仇人追赶而来,遭遇绑架,深陷困境……
  • 哭泣的承诺

    哭泣的承诺

    她和他都是一名学生,他们是同桌。不同的是,他的书本是那么崭新那么整齐,但凡上课,他只有一个动作,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