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8700000015

第15章 瑞典人贝格曼掉了一支钢笔……

居延汉简

居延汉简被誉为20世纪中国档案界的“四大发现”之一。埋藏在地下两千多年的居延汉简,出土后经历了太多的世间变故,正因为如此,才更显出传奇与魅力。这批居延汉简,就像是等待着与这个世界某一天的再次相遇一样。如同有着血缘关系的亲戚,相遇了,然后把曾经的秘密述说出来——假若把这批汉简堆叠起来,是不是可以形成一座纪念碑的形状?一座有着那个时代血脉和体温的纪念碑:为了让后代倾听和纪念。

20世纪30年代初,由中国、瑞典、德国、丹麦等国人员组成了西北科学考察团,瑞典人贝格曼的《考古探险手记》记录下了发现居延汉简的情景:“在坐落在一个强侵蚀山顶的烽燧和旁边房屋废墟下面,我发现有院墙的痕迹。当我测量这个长方形墙体时,钢笔掉在了地上。当我弯腰捡钢笔的一刹那,意外发现钢笔旁有一枚保存完好的汉朝硬币——五铢。于是,我开始仔细四处搜寻,不一会儿发现了一个青铜箭头和另一枚五铢……第二天从最东边开始挖掘,很快就发现了窄条的木简。这个发现使我激动不已。我们带着极为兴奋的心情又开始四处搜寻起来。果然,不一会儿就找到另几块保存更好的木简。其形状大致与斯文·赫定在楼兰古城找到的写有一篇手稿的木简一样。斯坦因也在甘肃西北部和新疆发现过这种东西。”

就是这支无意中掉落的钢笔,引出了居延汉简的发现。贝格曼甚至还注意到一个“非常有趣”的老鼠洞:“里面有稻草、丝绸碎片、碎绳子和削下来的碎木头。很明显,在写了字的木简不必保存时,就用简便方法把有字的表面削掉再重新写字。”他还戏称这些被老鼠拖回去的木简碎块,构成了一座属于老鼠的小小“图书馆”——用一句中国俗话形容就是:老鼠拉木屑,大头在后头呢。

考察团的考古学家中有中国的黄文弼。黄文弼曾在楼兰土垠遗址发现汉简七十二枚,而贝格曼则在居延地区掘得汉简一万多枚,这是有史以来出土数量最多且内容十分重要的一次重大发现。

居延隶属河西四郡的张掖郡,汉代不仅在此先后设置了居延县,还修筑障塞烽隧,设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屯兵驻守。这一万多枚汉简就是当时管理和驻守此地时留下的历史档案。

居延汉简由新简和旧简两部分组成,人们习惯将20世纪30年代出土的称旧简,70年代出土的叫新简。新简旧简共有三万多枚,大多发掘于金塔县境内肩水金关、大湾城、地湾城等汉代烽燧遗址。

居延汉简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汉代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法律、哲学、宗教、民族等许多领域,它不仅记录了居延地区的屯戍活动,而且还保存了一批从西汉中期到东汉初年的官方文书,这些都是研究汉代历史的珍贵文献资料。

“居延”是匈奴语。匈奴曾经有一个叫做驹衍的部落在此游牧,因而得名。驹衍即气候温暖、水草丰美之意。还有说,居延即是“驹衍”之意。也是说这里水草丰美,适于牲畜繁殖。后来渐渐演变成了居延。

《水经注》将其译为弱水流沙,在汉代时曾称其为居延泽,魏、晋时称之为西海,唐代称之为居延海。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攻打小月氏,曾“逾居延至祁连山”。《史记·匈奴列传》亦记载了霍去病“击匈奴,过居延,攻祁连山”。

《汉书·地理志》记载:“武帝使伏波将军路博德筑遮虏障于居延城。”

因汉代居延为匈奴南下河西走廊必经之地,遂沿弱水岸筑长城接酒泉塞,成为历代屯兵设防重镇。后置居延县,为张掖郡都尉治所。

唐代出现了大量的边塞诗,唐代诗人李白自称是汉将军李广之后,其诗:“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苦战竟不侯,当年颇惆怅。”表达了渴望像先辈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唐代诗人王维任监察御史时,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奉使途经居延,写下《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诗中的“长河”即居延海。

大湾城位于金塔县天仓乡北十余公里处黑河东岸的沙碛戈壁上。西北与地湾城隔河相望,由外城、内城和鄣三部分组成,系汉代建筑,而后西夏、元各时期增修。外城、内城围墙仅剩部分残缺墙基,外城东南角有一汉代烽火台。北墙遗迹中段残存一望楼。内城位于外城的东北部分,有数座残缺墩台和房屋、墙基遗迹。鄣在内城的西南部分,基本保存完整。鄣同“障”,阻塞、阻隔之意。有马道,可直达城头。城头有雉堞和倾圮房屋遗迹。鄣外瓮城边,有一道南北向的浅壕遗迹。鄣内还有房屋遗迹多处。城周围戈壁滩上,有古代田渠遗迹。

据考证,此地是汉代肩水都尉府所在地。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发掘出汉简一千五百余枚,1972年在此发掘出数百枚汉简和一批珍贵文物。

居延汉简上有关于“骍马田官”的记载,“骍马”一词让人想起唐代诗人陶翰《古塞下曲》:“落日沙尘昏,背河更一战。骍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总之,唐代边塞诗多表达了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慷慨抱负。

肩水都尉府是汉代河西走廊北部边防除居延都尉府之外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屯田戍守区域。

地湾城位于大湾城北5公里处黑河东岸的戈壁滩上。堡外有房屋和两道围墙遗址。据考证此地即汉代肩水侯官所在地。

地湾城范围内曾出土汉简三千余枚,特别是此处出土的汉简中有历谱、医简、算简等,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居延历谱,可谓是我国最古老的日历之一。

居延医简表明,汉代居延地区,中医、中药已得到普遍应用,不论是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还是丸、散、丹、剂等治疗药物配剂,都能在出土汉简中查到实例。

居延汉简中还有“九九表”,从一一到九九八十一,共四十五句,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孙子算经》一致——我倒是想起两个妹妹小时候一边跳着橡皮筋,一边唱的那首歌谣:“一个燕子七八七,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两个妹妹头上扎的蝴蝶结随着她们跳动的身体上下翻飞着,豆粉蝶、褐凤蝶、粉绿燕凤蝶、重月纹凤蝶、橙红薯灰蝶、金斑喙凤蝶、萤光翼凤蝶、祁连红绢蝶、天蓝纹紫蝶——我的记忆日积月累,记忆变成幻觉也就一步之遥,两个妹妹在一步之外飞成一群蝴蝶,翩翩复翩翩。

肩水金关位于地湾城约两公里处,居黑河东岸,为汉代边塞关城,取固若金汤之意,故名金关。

肩水金关遗址是肩水侯官所属的一座烽塞关城,前后出土有上万枚汉简,这里出土的还有启信、印章、封泥、笔、砚、尺、木板画和麻纸等物品。

居延汉简多是西北边塞烽燧亭鄣的文书档案。根据简文记载,汉代的居延地区,为了军事防御设有两都尉,即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其中肩水都尉府即为今大湾城遗址,都尉有都尉府,都尉府属官有都尉丞、侯、千人、司马及其他僚属,都尉驻地称城,侯官所在称鄣。城尉下属有司马、千人、仓长等。都尉府直接的下属军事机构称侯官,侯官的下一级军事机构是部,部的下一级即燧,燧有燧长,管辖戍卒,少则三四人,多则三十余人不等,这是最基层的瞭望防御组织,与今日的哨卡职能近似。边塞的戍卒其服役的性质可分为燧卒、鄣卒、田卒、河渠卒、守谷卒、亭卒等。简文中所记载的武器,名目繁多,最常见者为弩。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万余骑兵逾居延,破匈奴。

这儿是霍去病抗击匈奴安营扎寨刚刚离去的地方——我看见一废墟处有挖灶埋锅的痕迹,炉灰似乎还有着微微的温度。

远处的沙丘和低垂的云朵连绵不断,彻底抛弃了死亡的军队那样,蓄积着又一次杀戮的力量。倾圮的烽塞仿佛一只从时间深处伸过来的大手,抓一把是沙土,再抓一把还是沙土。

居延汉简详细地记载了发现敌情的时候,长城要塞烽火台的作用。1974年在甲渠侯官遗址出土了被称作是居延“防务警备令”的《塞上烽火品约》木简十七枚。“品约”是汉代的一种文书形式,用于同级衙署之间签订或互相往来的文书。

《塞上烽火品约》是居延都尉下属的殄北、甲渠、三十三井这三个要塞(即“鄣”)共同订立的临敌报警、燔举烽火、进守呼应、请求驰援的联防公约,条例规定,在匈奴人入侵的不同部位、人数、时间、意图、动向以及天气变化异常等各种情况下,各塞燧燔举烽火的类别、数量、方式、如何传递应和,发生失误又如何纠正等。

《塞上烽火品约》第九条:“匈奴人入塞,守亭鄣,不得燔薪者,旁亭可举烽、燔薪,以次和如品。”

如果匈奴人攻来了,守要塞者来不及燃薪,或被围困而无法燃薪,邻近的烽火台有义务点燃自己的薪火。

《塞上烽火品约》第十条:“若误,亟下烽灭火,侯尉史以檄驰言府。”

若万一信号有误,立即“下烽灭火”,由侯官的尉史将书面报告驰报都尉府。

《塞上烽火品约》第十四条:“匈奴人即入塞,千骑以上,举烽,燔二积薪;其攻亭鄣坞,举烽,燔二积薪,和如品。”

匈奴来犯,不满千骑,只烧一积薪;超过一千人,烧二积薪;两千人以上,烧三积薪。其他烽火台以火势大小判断来敌之数。

我们还可以从居延汉简中了解到汉代的养老制度、抚恤制度、吏制等内容。

《汉书》记载刘邦称帝不久,即下诏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以十月赐酒肉。”

居延汉简记述有“月存视其家,赐肉卅斤,酒二石。甚尊宠,郡太守,诸侯相,内史所明智也”。由此见证了汉代养老制度。

倒是让人想起武威汉简中尊礼高年、优抚老人的“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令》简。看来,对老人的待遇基本成了汉代的传统。

“各持下吏为羌人所杀者,赐葬钱三万……”则反映了汉代抚恤制度的有关规定。

汉代官吏俸禄的支付方法也可从汉简中得到解释:“始元三年九月四日,以从受物给长中帛若干匹,直若干,以给始元三年正月尽八月积月奉。”这是居延汉简中所载以布帛充俸的实例。

关于农垦屯田的记载,在居延汉简中占有较大比例。因为汉武帝时期,为解除匈奴在西北的长期威胁,出兵河西、居延一带屯田,随着汉代对这一地区的经营,留下了大量的简牍文书。其内容涉及屯田组织、农事系统、屯垦劳力、田仓就运、田卒生活、剥削形式和剥削量,以及农具、籽种、水利、耕耘、管理、收藏、内销、外运、粮价、定量等等。

例如简文“胡豆四石七斗”。居延简中常有大石、小石的记载,这是汉代两种不同的计量法,有助于我们对汉代计量方法的理解。

《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册,记载了窦融任河西五郡大将军期间,颁发的居延官吏俸禄文书,文中载有“居延都尉,奉谷月六十石”,“居延都尉丞,奉谷月卅石”,“居延令,奉谷月卅石”等内容。类似于我们现在每月的工资表,最好奖金也一趟发——签字,领钱喽,约上三五好友,先去哪儿喝顿酒呢?这已经是年轻时候的乐趣了。那就揣好银两,回家。

中国先民从结绳记事、刻画在陶器上的象形符号,到刻写在兽骨龟甲上的甲骨文,以及夏、商、周铸在青铜器上的钟鼎文,及至春秋战国到秦汉时代,竹片和木片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也就是简牍。

据记载,孔子读《易经》,编简牍的皮条断了三次;大学者施惠外出讲学时,要用五辆大车搬运简牍;秦始皇批阅奏章,每天都要看一百二十斤竹简;东方朔上书,用简牍三千,公车令二人勉强搬动,进呈汉武帝,三千简牍堆叠起来体积庞然,简牍起首的部分堆在最上面,武帝从上面读起,两个月才读完;汉光武帝迁都洛阳,运输简牍的车就有两千辆。

知识在那个年代不仅仅是动脑子,还是个体力活。即使贵为皇帝,一样要有个好身体。春秋战国时期还真就有这样一位国君秦武王,因为逞力气和人比试举鼎,砸断了膝盖骨,不治而死,留下了一个成为后人笑柄的成语:举鼎绝髌。

居延汉简契合《墨子》所谓的:“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

罗振玉、王国维以斯坦因在敦煌等地发现的汉简为研究,出版的中国第一部关于简牍的专著《流沙坠简》——这名字用来概括居延汉简,似乎一样形象贴切。

居延汉简和殷墟甲骨文、敦煌遗书、故宫内阁大库档案,并列为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四大发现”。

居延汉简中,有名有姓的戍边士卒就达上千人,资料显示,这些士兵来自全国二十个郡六十五县,南阳、汝南、汉中、淮阳等诸多地方。

如果有人听见,千里之外家乡的鸡叫,那就让那只戴一大红帽子的公鸡,叫声轻些再轻些,不要惊扰了这些戍边士卒的白骨——我甚至相信,这是一些发誓要活过来的人,为了证明属于他们的久远的荣誉。

今天,当我再一次隔着祁连山在远处回望居延的时候,似乎看见了一头跪在沙土中的骆驼——这庞大温驯的动物,跪下了还是那么庞大,像是在举行一次祭祀仪式,因为我知道,这是一片有着热忱宗教信仰的土地。

同类推荐
  • 历史典籍(中国文化史丛书)

    历史典籍(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大隋堂

    大隋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大隐于市,小隐于林。乱世之人,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临了,道一声,柳树前的她还安在,会否以嫁做他人妇。
  • 翼时代

    翼时代

    为救人意外得到时之玉,居然穿越到次时代的大新朝,本意逍遥于世,奈何形式逼迫,既然如此,何不搅个天翻地覆,开创我的翼时代!
  • 回到明朝做侦探

    回到明朝做侦探

    前有“神探狄仁杰”,后有“大宋提刑官”,如今也该轮到我“大明侦探王”了!来自21世纪的中国实习刑警,在执行一次任务时不幸身亡,却意外穿越到六百年多年前的大明永乐朝,成为了一名小小的七品知县,看他如何运用现代人的智慧连破一件件轰动大明的疑案,诡案,成就一代大明侦探之王!一件件扑朔迷离、九死一生的惊天大案!一层层诡异莫测,步步惊心的连环迷局!七心海棠,阴阳鬼蜮,天地棋局,大漠之歌......侦探,历史,江湖,美人,有这四样,我想值得一看。
  • 黄巾贼

    黄巾贼

    黄巾贼系统:以黄巾贼身份,每当抢钱抢粮达到任务要求,便会自动获得1点潜力值。杜远:我是黄巾贼,我要抢钱抢粮抢娘们,哇哈哈!姓名:吕布,字:奉先,武力:255,智力:60,速度:255,品德:50……“嗯嗯……这个吕布有点叼,必须抢!”这是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东汉末年,带着黄巾贼系统,抢钱抢粮抢娘们,抢人抢宝抢地盘,打造一支牛逼哄哄的黄巾军团,烽火乱世,笑傲诸侯的故事。※※※PS:新书需要兄弟们的鼎力支持,投上一张票票和收藏下本书,灰常感谢。#^_^#
热门推荐
  • 遇见是所有故事的开始.

    遇见是所有故事的开始.

    “嘿你有心上人吗”“滚”“那你看我干吗”“你脸上有菜叶”一番简单的话语成了多少年的回忆“你现在还爱我吗”“对不起你是哪位”从最亲密的人变成最陌生的人需要多少失望需要多少经历还记得那年的雪吗还记得我吗遇见你之后我所有爱上的人都似你“我怎么会忘了你那都是我骗你的你知道喝水吗人可以不喝水吗如果真的有一天没人喝水了那么那一天我不会在想你”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破尘的死亡

    破尘的死亡

    一个有着神的世界,人类把它称为世界中心,人类无限崇仰世界中心。世界中心一直保持着神秘,从未向人类展示它真面目。世界中心是一个系统由生物来掌控。在几百年前才由一个人来掌控。近现代的未来世界,人类社会已经拥挤不堪,神的一厢情愿希望通过有规则的人类死亡来缓解人口问题,被幸存者称为“破尘的死亡”。这一举动激起了人类的不满,有一部分人则揭竿而起,希望找到世界中心复活所有人。男主角楠风的目的更为激烈,他踏上了杀神之路。
  • 诛妖记

    诛妖记

    水火相争天地摇,妖兽借机下天朝。腥风血雨满人间,天下苍生顷刻消。诸神奋力来救世,大仙相继也除妖。怪神怪兽怪法宝,书中怪事如牛毛。魔幻神话齐来袭,定教看官乐陶陶!在不周山下,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狭路相逢。共工一怒之下头触不周山,撞倒了这根擎天柱,结果导致天界晃摇。玉皇大帝御兽园里本来有八十一只神兽,由于受到惊吓,最终在妖王蚩尤的带领下逃窜下界,给人间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天大的浩劫……
  • 妖孽相公:娘子你别逃

    妖孽相公:娘子你别逃

    一朝醒来,她已不是跨国际公司的神秘幕后BOSS。让她不敢置信的是,她竟然穿越了……什么?!说她是傻子?是丑女?是浪费粮食的废材?很好!让你们看看,谁是傻子,谁是丑女,谁是废材!上古神器一大把,各种神兽赶着来认主,美男赶着送上门。斗渣男,谋恶毒姐姐,她终有一日将在这个世界的巅峰仰望那些曾经瞧不起她的人。
  • 我听说

    我听说

    因为爱情,值得被相信。很高兴,能够遇见你。Superjunior……..
  • 平凡的路峰

    平凡的路峰

    本文的主人公名叫路峰,在生活中,他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社会愤青,但庆幸的是,平凡的人也能够拥有伟大的爱情,至于结果得终,各位品客,仔细咀嚼,再做定夺。
  • 爱的过山车

    爱的过山车

    还有比他更惨的高富帅吗?居然被一个贱女给戏弄了。不管怎么样也是绝版级校草嘛,怎么能够被拒绝呢?但这世界就是这样,万人迷也有被践踏的时候,当然这不是故意的,所以,居然他也心甘情愿,只是他想要的天长地久,她能够给他吗?
  • 弟子死复生经

    弟子死复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绝不平庸

    重生之绝不平庸

    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假如有呢?再一世的李逸凡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