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伊朗。1935年以前称波斯,1935年3月21日,改国名为伊朗,国名意为“光明”。领土面积约164.5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七。2011年人口7717万,全国划分为31个省。首都:德黑兰,人口1100万,位于厄尔布斯山的南麓,海拔平均海拔1220米。主要城市有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马什哈德、克尔曼、大不里士等。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平均气温为30度,最高达40度,6至9月基本无雨。冬季平均气温4度。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为国教。
(一)历史沿革及自然资源
1.历史沿革
伊朗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现在的伊朗国土只是历史上波斯帝国时期国土面积的一小部分。远在旧石器时代,西亚(又称中东地区)已有先民居住,约3000年前已建立一些邦国,当时曾称为埃兰,然后又先后经历了亚述、米底王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等。公元前4世纪中叶,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被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所灭。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伊朗一带落入塞琉古帝国手中,之后又经历了波斯的安息和萨珊王朝。公元637年,阿拉伯帝国的穆斯林军在卡迪西亚战役打败波斯萨珊王朝的军队,攻占其首都泰西封,开始了伊斯兰对波斯的征服,同时也终结了波斯地区的琐罗亚斯德教文化。倭马亚王朝后,突厥人与蒙古人又相继入侵并统治伊朗一带。16世纪初,伊斯玛仪一世抗拒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萨非王朝,并以回教什叶派为国教。18世纪初,赞德王朝、卡加王朝相继崛起,但因长期战乱,国势衰竭,屡次受到外国入侵。其中俄罗斯帝国攫取大片领土。英俄为了防堵德国势力深入中东,1907年协议瓜分波斯,俄国控有北部,英国占有南部,仅留中间作为缓冲区,仍由卡加王朝治理。
1921年2月21日,礼萨·汗上校发动军事政变,占据德黑兰,1925年取得王位,建立巴列维王朝,于1935年改国名为伊朗。1941年礼萨·汗逊位,由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位。巴列维执政时期,美国为了获得伊朗的石油及保持在中东的利益,大力扶持巴列维王朝。1963年巴列维国王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国的蓝图来进行伊朗的农业与工业改革,例如土地改革、给予妇女选举权、森林水源收归国有、工人参加分红并限制宗教势力等措施。另外,还签下了在伊朗的美国军事人员可以享受治外法权,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审判,而是交给美国处理。遭到了伊斯兰教宗教领袖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大力反对,巴列维国王逮捕了霍梅尼,1964年11月4日将霍梅尼强行驱逐出境。1977年起,伊朗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1978年8月,国王巴列维更换内阁,宣布对首都德黑兰等12个大城市实行军事管制,伊朗陷入全国性的动乱。1979年1月16日,国王礼萨·巴列维被迫出国“长期度假”,委任沙普尔·巴赫蒂亚尔组织内阁。1979年2月1日,霍梅尼结束长达15年的流亡生活,由巴黎回到德黑兰,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度,成立伊斯兰临时革命政府。2月11日霍梅尼任命马赫迪·巴扎尔甘为伊朗总理正式接管政权,巴列维王朝覆亡。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国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举行公民投票,通过了新宪法。宪法规定,以什叶派伊斯兰教义为立国准则,霍梅尼作为终身宗教领袖,在行政、立法、司法及军事方面拥有最高权力,总统和议会由普选产生。霍梅尼成为伊朗革命领袖,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1989年6月3日霍病逝,原总统哈梅内伊继任领袖。7月28日,原议长拉夫桑贾尼当选总统。1993年6月11日,拉夫桑贾尼连任总统。1997年伊朗温和派哈塔米当选总统。2005年内贾德当选伊朗总统。2013年6月,温和派哈桑·鲁哈尼当选伊朗总统。
2.自然资源
(1)地形地貌。伊朗位于亚洲西南方之中东地区,地处伊朗高原西部,属西亚,属于中东地区的大国。海拔一般在900米~1500米之间,高原和山地约占国土面积90%。从整个地势上看,高原之巅的伊朗几乎陷在群山环抱之中,多山间盆地和盐湖。伊朗东部地区是干燥的盆地,形成许多沙漠。伊朗中部为辽阔的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地势较平坦,多沙漠和草原。中部高原荒漠面积有226776平方公里。东部和内地属大陆性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干燥少雨,多为草原和荒漠。伊朗内陆盆地总面积超过30万平方哩,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西南部为厄尔布尔士山与科彼特山,东部为加恩—比尔兼德高地,北部有厄尔布兹山脉,德马万德峰海拔5670米,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宽阔的扎格罗斯山山系,约占国土面积一半。仅西南部波斯湾沿岸与北部里海沿岸有小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扎格罗斯山麓至波斯湾头的平原称胡齐斯坦。
(2)气候。伊朗大多数地区属干燥或半干燥气候,降雨集中在10月至4月间,平均年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下。主要河流有卡流伦河与塞菲德。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南岸属伊朗。伊朗属沙漠性气候和半沙漠性气候。国内大部分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这种气候,其特点是干热季节长,可持续7个月,年平均降雨量30毫米~250毫米。山区气候分为寒冷山区气候和一般山区气候二种,寒冷山区气候地区有40000平方公里,都在有高山的地区,包括阿尔卑斯山脉和扎格罗斯山脉、萨哈德高峰和萨巴朗高峰,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500多毫米。一般山区气候地区30万平方公里,年平均降雨量250毫米~600毫米。里海地区是一狭长地带,地处里海与阿尔卑斯山脉之间,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2000毫米。伊朗气候四季分明。北部春夏秋季较为凉爽,冬季较为寒冷,南部夏季炎热、冬季温暖。伊朗大部分地区的冬季温暖和湿润,降水也往往形成于此,这和北下的冷空气有关系。而夏天的时候,伊朗由于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气候很高,且降水不多。德黑兰最高的气温是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是22℃和37℃,最低气温是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温度是3℃和7℃。
(3)水资源。伊朗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平均年降雨量为289毫米。400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中约有1300亿立方米为可利用水源。伊朗全境的河流可分为四个水系:里海水系、波斯湾——阿曼海水系、乌卢米耶湖水系和内流河水系。境内主要河流有卡隆河、塞菲德河、扎延德河和卡尔黑河。伊朗水资源消费量为全球2倍,《伊朗经济报》报道,伊朗能源部报告显示,全球人均年水资源消费量约为580吨,而伊朗却高达1,300吨,伊朗水资源的高消费主要是由于浪费造成的。
(4)能源矿产。伊朗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均居世界第二位,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93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0%,居于世界第五位。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16%,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伊朗矿产资源丰富,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就多达60余种,已探明铜矿储量为30亿吨,居世界第三位;有松贡、萨尔切什曼和梅杜克等大型露天铜矿,其中萨尔切什曼和哈通阿巴德矿已开发,年产量约26万吨。锌矿已探明储量为5000万吨,居世界第十位;煤炭储量76亿吨,铁矿储量47亿吨,铬矿储量2000万吨,金矿储量150吨。此外,伊朗的锰、锑、铅、硼、重晶石、大理石等资源储量也相当丰富。主要分布在3大矿山,其中,安古朗矿山锌矿储量达2200万吨。铬矿已探明储量为1500万吨。
(二)民族宗教及地缘政治
1.民族宗教
(1)民族。伊朗是一个多民族的伊斯兰国家,全国有40多个民族,主体民族为波斯人,分属于不同的语系、语族。其中波斯人占66%,阿塞拜疆人占25%,库尔德人占5%,此外,还有阿拉伯人、巴克台里人、洛雷人、俾路支人及土库曼人等少数民族。伊朗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人口占多数的民族居中央、少数民族居边疆和大分散小聚居为主、混杂居住为辅的民族、地域关系。
(2)宗教。伊斯兰教(什叶派)为伊朗国教,穆斯林占99%(其中什叶派占95%,逊尼派占4%),基督教和犹太教等教徒占1%。伊朗是一个由什叶派主导的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制国家。伊斯兰教在伊朗拥有至高无上的道德权威,是公共生活的最高准则。
2.地缘政治
(1)政治体制。伊朗属政教合一制度国家,实行总统内阁制。1979年12月,伊朗举行公民投票通过了伊斯兰革命取得成功新政权成立后的第一部宪法。根据宪法,伊朗实行政教合一、神权高于一切的政治体制,最高宗教领袖霍梅尼为伊朗国家最高领导人。1989年4月,伊朗对宪法进行了部分修改,强调伊斯兰信仰、体制、教规、共和制及最高领袖的权力不容更改,同时对领袖的产生以及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等方面的规定作了修订,使伊朗的行政、司法和立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根据宪法,领袖是伊朗国家最高领导人,也是伊朗政教合一的象征。伊朗政府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是继领袖之后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可授权第一副总统掌管内阁日常工作,有权任命数名副总统,协助主管专门事务。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可连任一届。伊斯兰议会是伊朗最高国家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议会通过的法律须经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方可生效。议员共290名,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议会设有主席团和12个专门委员会。主席团由议长、两名副议长、三名干事、六名秘书共12人组成,主要负责制订会议议程、起草会议文件等工作,任期1年,任满后由议员投票改选,可连选连任。伊朗专家会议由公民投票选举86名法学家和宗教学者组成,其职责是选定和罢免领袖。目前,伊朗大多数政党和政治组织尚处于创立阶段,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缺乏章程及其相关纲领。伊朗现主要政党或组织有伊朗伊斯兰参与阵线、德黑兰战斗的宗教人士协会、建设公仆党、伊斯兰伊朗团结党等。
(2)地缘政治。伊朗与邻国接壤的陆地边界线为5434公里。其北部与亚美尼亚共和国接壤的边界线为40公里,与阿塞拜疆共和国接壤的边界线为768公里,与土库曼斯坦共和国接壤的边界线为1206公里;西南部与伊拉克的边界线为1270公里;西北部与土耳其的边界线为470公里;东北与阿富汗的边界线为850公里;东南与巴基斯坦有830公里的边界线;濒临波斯湾和阿曼湾,海岸线为1,770公里。隔海与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等国相望。
伊朗濒临中亚、南亚和阿拉伯国家,周边政治、民族环境复杂。又属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再加上处在世界能源宝库核心位置,历来是国际争夺的焦点地区。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伊朗和阿曼之间,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这个长度只有150公里、最窄处仅48公里的海峡,是最繁忙的国际石油运输通道,平均每8分钟~10分钟就有一艘油轮通过,每天有400万吨石油经此运往世界各地,占海湾地区石油总出口量的90%,世界石油出口贸易总量的1/3,被誉为中东地区的“油库总阀门”。海湾沿岸产油国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这一海峡输往西欧、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地,这里合计承担着西方石油消费国60%的供应量,所以又被称为“西方的生命线”。
从伊朗现在的安全战略来看,其基本立足点就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确保国家生存和发展、国家和平与稳定不受侵害。为保证伊朗的外部安全,伊朗依据其地缘政治优势在三个层面制定其国家安全战略,即称雄中东、影响中亚、向世界大国目标迈进,构筑自己的安全战略圈从而维护本国的国家和民族利益。伊朗根据自己的地缘政治优势,在中东地区所确立的国家安全战略就是纵横捭阖称雄中东,重现古波斯荣光从而获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最大化。
伊朗是中东地区的能源大国。自20世纪70年代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美国一直对其采取遏制政策,其地缘政治作用因此受到压制。伊朗希望改变现状,恢复中东的大国地位。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中东地区兴起反美浪潮,给伊朗提供难得的良机。随着伊朗影响中东局势能力的提高,清除伊朗的核计划也随之成为西方社会迫在眉睫的事情。美国对伊朗政策的核心是要维持一贯的遏制伊朗政策,不允许伊朗的影响扩大到伊拉克乃至整个中东地区。与这一政策一脉相承的是绝对不能容忍“伊朗拥有核权利”。为此,美国才摆出一副不惜发动战争以阻止伊朗拥有核武的姿态。由于伊朗在国际社会中备受牵制,受到联合国安理会、欧盟和美国的三重制裁。20世纪90年代后,为了国家利益,伊朗积极寻求改善与欧盟国家关系,摆脱美国对伊朗的孤立与制裁,中国已经成为伊朗接触外界的主要通道。1971年8月16日,中国与伊朗建立外交关系。伊朗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之一。
(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经济发展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在伊斯兰国家名列前茅,经济实力位居亚洲第七位。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2010年伊朗的GDP(按照汇率计算)为3276亿美元,人均4600美元。
(1)工业。伊朗在海湾和西亚地区是工业强国之一。工业以石油勘探开发为主。另外还有炼油、石化、钢铁、电力、纺织、汽车拖拉机装配、摩托车装配、食品加工、建材、机械加工、地毯、家用电器、化工、有色、冶金、造纸、制药、水泥和榨糖等。伊朗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大部分工业原材料和零配件依赖进口。胡齐斯坦为伊朗石油工业区与重要出海门户。伊朗的水泥生产有70年的历史,据美国国家地质学会统计数据,2012年,伊朗全年水泥产量为6500万吨,占全球水泥总产量的1.7%,排名全球第五名。伊朗地毯编织艺术闻名全球,波斯地毯是伊朗享誉世界的传统大宗出口产品。
(2)农牧业。伊朗农耕资源丰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30%以上,已耕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耕地830万公顷,旱田940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农民人均耕地5.1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其综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保有量分别为1.3万台和36万台。农业主产区集中在里海和波斯湾沿岸平原地带,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大麦、大米、水果和蔬菜,国内畜牧业每年可生产100万吨牛羊肉。伊朗是中东地区开心果、核桃、柠檬、橘、柑、猕猴桃、无花果、石榴等主要干鲜果品生产和出口国,还是世界第一大西红花生产国,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75%。
伊朗历史悠久,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遗产丰富。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亚兹德、克尔曼、马什哈德是伊主要旅游地区。
2.社会发展
伊朗实行国家福利补贴政策,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年均补贴额高达7万亿里亚尔,其中用于进口食用油和大豆饼的补贴超过10亿美元。2010年1月,伊议会批准了政府提交的有针对性补贴方案,允许在未来5年内逐步取消对汽油、天然气、电、大米、小麦、食用油、牛奶、糖以及邮政、航空、铁路等16种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直接补贴,成立有针对性的补贴组织,将取消直接补贴后结余的至少50%资金(约100亿至200亿美元)用于向民众直接发放现金补贴,剩余部分用于加强社会保障、改善医疗服务、解决青年人住房和就业等支出。目前,由于美国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及欧盟对伊朗石油禁运令的全面实施,近年来,伊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大幅下降,再加上伊朗政府取消原有的补贴计划,使伊朗国内的经济环境每况愈下,民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通货膨胀已经导致中产阶级的家庭无力消费鸡肉、鱼肉甚至白糖等食物。伊朗在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139个国家中排名第69位。为此,伊朗政府通过制定“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规划和调控。根据伊朗制定的“第五个五年社会、经济发展计划”(2010年3月—2015年3月),伊朗拟采取措施,降低国有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垄断地位,加快私有化和与经济全球化融合的进程,实现经济运行和发展模式合理化。伊政府制定了本计划实施期间国民经济总量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并将年通胀率控制在12%以内,将失业率控制在7%以内等宏观经济指标。近年来伊朗经济得以持续较快增长,已进入经济发展最快的前十名国家之列。
伊朗实行中、小学免费教育,6岁以上受教育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2.5%。重视高等教育。全国共有高等院校346所,大学生近340万人。德黑兰大学是伊朗著名的高等学府。
伊朗有各种报刊1700余种,大部分在德黑兰出版。主要报纸有:《世界报》、《消息报》、《伊斯兰共和国报》、《虔诚者报》、《使命报》、《和平报》和英文版的《德黑兰时报》、《伊朗新闻报》和《伊朗日报》国际版。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是唯一的官方通讯社。1979年伊斯兰革命前称波斯通讯社。伊朗国家广播电视台成立于1966年,1979年改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声像组织。电台用波斯语、阿拉伯语、英语、法语、德语及汉语等二十五种语言对外广播。电视有7个台播放节目,并有3个卫星台向海外播出。目前,外国新闻社驻伊代表机构有百余个,登记外国记者1000余人。
(四)国家战略与丝绸之路经济带
1.国家战略
伊朗奉行独立、不结盟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单极世界,愿同除以色列以外的所有国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关系。赞成联合国改革,主张增选伊斯兰会议组织国家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倡导不同文明进行对话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认为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尊重,各国有权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传统选择社会发展道路,反对西方国家以民主、自由、人权、裁军等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或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他国。主张波斯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应由沿岸各国通过谅解与合作来实现,反对外来干涉,反对外国驻军,表示愿成为波斯湾地区的一个稳定因素。伊朗积极发展同伊斯兰国家和不结盟国家的关系,重视同欧洲、日本等国的交往与经贸联系,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突破西方的经济制裁,伊朗最近在中亚活动频繁,力图通过与中亚诸国的文化认同感寻求经济上的突围。
2.丝绸之路经济带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同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邻,南濒波斯湾和阿曼湾,北隔里海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相望,素有“欧亚陆桥”和“东西方空中走廊”之称。伊朗是中国丝绸经中亚、西亚运至欧洲的必经之地。据中国史书记载,纪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时,张骞派其副使访问安息(即波斯),安息王令两万骑兵迎候,礼仪极为隆重。东汉末年,安息王的太子、佛教高僧安世高也曾来汉访问,并在中国居住多年,为两国的经济及文化交流开辟了新的纪元。萨珊王朝时,波斯多次遣使北魏,中国的丝绸、瓷器以及打井、炼铁、制漆、缫丝等工艺源源传入伊朗等西亚诸国,伊朗的物产如蚕豆、苜蓿、葡萄、胡桃、石榴等也源源传入中国。到了唐代,两国往来曾达到鼎盛时期。后来,波斯遭外来侵略,波斯王亲自到唐帝国访问并请援,唐高宗封他为都督,遣将派兵护送他回国,但回国未成死于长安。其子尼列斯谋划复国未成,于唐中宗景龙年间返回长安。当时,尼列斯率领数千波斯人,其中不少人在唐朝当上了将军、外交官、天文学家、医学家和学者。在战乱的宋朝,陆上的丝绸之路几度中断。这时,造船业开始发达,许多伊朗人经由海路来到中国广州、扬州和泉州等地经商。这就是后人称之为海上的“陶瓷之路”。据记载,中国发行钞票的方法在元朝传到了波斯。在明代,明成祖和波斯的沙哈鲁王子曾先后互派300人和500人的大型代表团互访。公元13世纪,中国的印刷术传至伊朗,再由伊朗传入欧洲。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曾到霍尔木兹。萨非王朝的阿拔斯一世曾延聘中国陶瓷匠人到伊朗传授技术,郑和七次航海访问亚非各国时,其中3次访问了波斯湾的忽鲁谟斯(即今霍尔木兹)。公元1516年,伊朗旅行家阿里·阿克巴尔撰写的《中国纪行》一书,成为中、伊友好交往的珍贵史料和重要见证。
近年来,由于伊朗遭受美国和欧洲的制裁,伊朗向东重修丝绸之路寻求在中亚获得经济突围。伊朗是发展西亚北非贸易的重要桥梁,许多企业以此为渠道进军西亚北非。众多国际展会将德黑兰作为举行展览会的理想地点。伊朗与10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对外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中60%左右。主要贸易伙伴有欧盟、日本、阿联酋、韩国、中国、俄罗斯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伊朗从欧盟国家的进口呈下降趋势,而从亚洲以及拉美国家的进口逐渐增长,其中中国、韩国、俄罗斯是伊朗新兴的进口国。
伊朗是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中伊贸易始于1950年。1971年8月两国建交以后,双边贸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1989年到1999年,中国和伊朗的双边贸易额增长了8倍。从2000年到2003年,双边贸易总额从24.8亿美元增加到56.23亿美元。2004年到2005年,中伊双边贸易总额分别为74.5亿美元和100.84亿美元。自2006年始,商务部外贸发展局已连续6年在德黑兰举办“伊朗中国工业展览会”。2006年和2007年,中伊贸易额分别增至144.47亿美元和205.897亿美元。2010年至2011年期间,伊朗对中国贸易增长50%。2012年伊朗与中国的交易额达到436亿美元。2007年,中国首次超过德国成为伊朗最大的进口国,在伊朗进口总额中占14.3%;德国位列第二,约占9.8%;阿联酋占8.4%;居第四位的是韩国,占5.9%。同时,伊朗还大力推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亚洲和南非成为伊朗新兴出口市场。自1995年起,中国开始从伊朗大幅度增加原油进口。2004年,中国从伊朗进口石油总额达35.36亿美元,占中国从伊朗进口总额的72%,占中国从世界进口石油总额的10.4%。2007年,中国从伊朗进口石油共计2053.7万吨,价值104.534亿美元。
中国还积极参与伊朗国内油田的开发项目。2004年,中伊签署一项价值700亿美元的油气开发合同。中国将在未来30年内从伊朗购买2.5亿吨液化天然气,并帮助伊朗开发雅达瓦兰油田(Yadavaran);伊朗承诺,一旦该油田开始产油,将在未来25年内以市场价格日均向中国出口原油15万桶。
中伊经济合作还包括从基础设施建设到贸易旅游等广泛领域。中国正在帮助伊朗建造大坝、造船厂以及其他许多工程,中国还有100多家企业帮助伊朗发展主要城市的港口、机场,并参与采矿项目以及油气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涵盖中国与中亚的合作,而且包括深化与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等传统丝绸之路国家的合作。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问巴基斯坦时提出了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在访问印度期间则提出了建设“中印缅孟经济走廊”,无论是经济带还是经济走廊,初衷都是为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交通、能源、海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