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8200000007

第7章 齐家坪:站在青铜时代门槛的“齐家文化”

齐家坪遗址距广河县城35公里,位于洮河西岸台地上。广河县人民政府在遗址处立有石碑:全国重点保护单位齐家坪遗址。遗址简介中这样写道:齐家坪遗址在广河县排子坪乡齐家坪村,位于洮河西岸二级台地上。1924年由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首次发现于此而得名,是甘肃省仰韶文化之后的重点发现。主要蕴藏为灰层、居室地、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

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陕西、内蒙古和宁夏部分地方,其年代距今4000年左右。学术界公认的文化特征,一是有一批独具特征的陶器,二是出现了红铜器和青铜器。

1921年,安特生在北京周口店用手指轻轻叩击着岩洞石壁说,我有一种预感,人类的祖先就躺在我们身边。之后,安特生又在河南渑池主持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田野发掘,随着发掘出的大量彩陶,安特生认为这些繁复而具象的纹饰,与土耳其、特里波利的古代彩陶有着惊人的相似。难道中国的彩陶“自西方传来”?如果真是这样,在河南以西的地方一定还有类似的彩陶。

1923年春天,安特生在陕、甘、青三省地区开始了他关于中国彩陶“西来”的考古验证。那天,安特生无意之中在兰州一货摊上见到一件盛放烟渣子的彩陶罐,询问摊主,说是从临洮得到的。于是,安特生沿洮河一路南下,在距临洮县城10公里的洮河西岸发现了马家窑遗址。1924年,安特生在广河齐家坪又发现了齐家坪遗址。后来他还写出了重要论著《甘肃考古记》。安特生虽然没有找到中国彩陶“西来”的证据,但是他在甘肃的一系列发现,已经在中国史前文化中书写了重要的一页。

我国考古学家夏鼐1945年到甘肃作过发掘调查。他说:“我们居然找到了齐家文化期的墓葬。新发现的结果,不仅对于齐家时代的埋葬风俗及人种特征方面,供给新材料;并且意外地又供给地层上的证据,使我们能确定这文化与甘肃仰韶文化二者年代先后的关系,可以证明甘肃仰韶文化是应该较齐家文化为早。”

齐家坪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是晚于仰韶文化的另一种文化遗存。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遗址内发现有多处房屋、窖穴、墓葬遗迹。

齐家文化的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主要是种粟。齐家文化的畜牧业相当发达,在墓葬中发现猪、羊、狗、牛、马的骨头,尤其以猪最多。

远古时期什么是“家”?《说文解字》的意思就是,一间带烟囱的屋子,养着一只猪——豕,这便是家。以猪为家,可以说,那个时代的猪和人是居住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的。

齐家文化最有特点的房屋建筑是白灰面居室,即在房内地面及墙壁下部抹一层白石灰面,以利隔潮,这是建筑史上的一大进步。齐家文化房屋都是半地穴建筑,表面呈方形或长方形。大河庄发现的一座半地穴建筑,呈长方形,门向西南,四壁保存完整,居住面与四壁均涂白灰,屋中间有一灶址,房屋四角各有一个柱洞。

齐家文化的房屋周围,还分布有圆形、椭圆形的窑穴,以口小底大的袋状坑为主,穴壁和底部抹有一层草筋泥,其上再涂一层红胶泥,坑底中间置一块扁平的大砾石,有的还铺有较小的砾石,可能是为储藏某种东西专门建造的。

齐家文化的墓葬现已经发现有800多座,大都是氏族部落的公共墓地,齐家坪遗址就有100多座。

齐家坪遗址分别发现了8人和13人同坑墓,内仰身者似为墓主。其余人骨架有的有头无身,有的头骨和躯体分别埋葬,也有的三四个头骨放在一起。对这类现象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墓主人的殉葬者,一种认为是当时部落战争的受害者。同时也说明氏族社会开始了向奴隶社会的过渡。

齐家文化的墓葬形制以竖穴土坑墓为主,多呈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墓壁垂直平正,墓坑大小不一,最大的墓坑长达3米。葬具不甚普遍,在有的人骨架上发现布纹的痕迹,说明死者是穿衣而葬的,还有的头部用一块布遮盖。墓向也不一致,有向西或西北,个别向东或东北,葬式有单人葬和合葬两种,单人葬以仰身直肢葬为主,也有一些俯身葬,侧身葬等,合葬墓为成年男女合葬等。

齐家文化随葬品一般为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骨器等,也有的用猪、羊下鹗骨随葬的。陶器是主要的随葬物,一般放在死者的脚下方,少数放在头部或背部附近。随葬品数量不等,随葬物数量的差别,显示了墓主的贫富差别。

齐家文化还发现了一种宗教遗迹“石圆圈”,即用大小天然砾石制成直径约为4米的圆圈。“石圆圈”一般在墓葬附近,同时还发现卜骨和牛、羊等动物的骨骼。卜骨以羊的肩胛骨为主,一般都不钻不凿,具有烧灼的圆孔和烧灼的痕迹,这可能是在举行宗教祭祀活动后留下来的遗物。

齐家文化以素陶为特征。从实用角度来看,素陶和彩陶并无实质性区别,再者,随着绘有彩色图案的陶器的逐渐消失,铸有精美纹饰的青铜器却已经悄然兴起了。齐家文化由此进入了铜、石并用的时代,预示着就要跨入青铜时代的门槛了。

齐家文化的素陶陶质精细,器型多样,主要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还有少量的灰陶。彩陶用红彩或黑彩绘制简便的网格纹、菱形纹、波折纹等。

齐家文化制陶工艺比较高,变化多端的造型,精细薄光的陶体,充分表明了制陶业的发达。陶器一般采用泥条盘筑法,经慢轮修正,并打磨光滑,多为素陶,胎质精细,器形多样,陶色呈橙黄和砖红。陶器造型有三耳罐、两连罐、盆、鬲等。还有三足鬶,其特点是稳定支点,受热面积大,容积也大,每一足都是一个容器。而酷似女性乳房的袋足,可能象征孕育和丰收,应为女性崇拜遗风。

齐家坪遗址出土有造型逼真的鸟形壶、陶鸡等。

鸟形壶——抛却壶,梳理梳理羽毛,鸟一样飞到枝头上鸣叫去吧。这儿先说陶鸡。这只鸡冠处涂红的陶鸡,如果再伸长脖子,或许我们就可以听见鸡叫了。我印象中,关于母鸡最有名的成语大概就是“杀鸡取卵”了,我们不说母鸡,说说公鸡。关于公鸡,最有名的成语应该就是“闻鸡起舞”吧。

人类最初驯化鸡的目的,是斗鸡而非吃肉。还曾由斗鸡延伸至预测人类的厮杀,古罗马大军出征前总要带上一群鸡,鸡的胃口好坏进食的多少,意味着战争胜算的大小。

知道什么是呆若木鸡吗?春秋时期有一训练斗鸡的行家纪渻子,齐王把他请来训练斗鸡。10天之后,齐王问他:“斗鸡现在训练得怎样了?”纪渻子回答说:“这鸡的性情高傲,时候还不到。”10天后齐王又问他:“现在斗鸡该训练好了吧?”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它现在还不能沉住气。”一个月后齐王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可是纪渻子还是摇头说不行。又过了10天,纪渻子告诉齐王,斗鸡训练好了。齐王见这只斗鸡果然厉害非凡,别的鸡一看到它就吓得像木头一样呆住了。

我说的陶鸡和“呆若木鸡”有关系吗?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一只高傲的大公鸡:“想我少年时曾将母亲养的一只大公鸡命名为‘大队长’,因为这也是我的梦想啊——‘大队长’领着一群姊妹们在院子里踱来踱去,雄赳赳气昂昂,比我这小主人还主人,‘大队长’红红的冠子好似一大滴血顶在头上,就是不掉下来。”

齐家文化晚期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齐家文化出土铜器100多件,种类有刀、锥、凿、环、匕、斧、镜和铜饰件等,还有一些铜渣。

齐家坪遗址出土的铜斧,长15厘米,宽3.5厘米。一端有长方形的孔,并附有一对小钮,是齐家文化铜器中最大的一件标本。

出土于广河的人面柄首铜匕,为古代习用的一种食器,兼有后世匙子和刀子的功用。其长14.3厘米,宽2.2厘米,匕身平直呈长舌状,下端为圆弧形,匕首为一圆形浮雕人面,双目圆睁,耳外耸,其中一耳断缺,鼻梁高贯至额际,嘴唇宽厚微启,仿佛一句话说了一半,另一半——如果是匙子,后面的话就是赞美食物;如果是刀子,后面的话就是鼓动杀戮。我的解释也许过于狭义,我的解释充其量就是看图说话。

此人面柄首铜匕属我国现知最早的青铜人面雕像,此匕形近似于北方草原文化流行的柳叶形青铜短剑,其人头形柄首也使人联想到草原文化短剑的动物头柄首。关于匕首,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图穷匕见”荆轲刺秦王了,一把匕首,在秦王一生的梦中铮铮作响,一柄脱离了血肉的匕首,尤似插入一个帝国隐隐作痛的肋骨;荆轲之后,还有聂政,还有……再之后,还有秋瑾,一个个名字像是一柄柄寒光矍铄的匕首。

也有专家认为,此人面柄首铜匕为略晚于齐家文化的辛店文化遗存。辛店文化是甘肃境内史前文化类型之一,辛店文化青铜冶铸虽已颇具规模,但仍以生产刀、矛、锥、匕等小件工具、武器及饰品为主。

齐家坪遗址还出土了一面带有七星纹饰的青铜镜,直径6.03厘米,厚0.2厘米,中央附有一桥状钮,镜面有光泽。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铜镜。

镜子最早叫“鉴”或“照子”,甲骨文中已出现了“鉴”字,字形像个蹲坐着的人,侧面对着盆子(鉴)照脸,这就是“鉴谓之镜”。

与铜镜相关最有名的故事要数“破镜重圆”了。讲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后主有个妹妹乐昌公主,南朝国破,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将一面铜镜破为两半,相约“正月十五在市上卖半面镜子,以图相见”。后乐昌公主落入隋朝开国大臣杨素之手。徐德言千辛万苦潜回京城,以践前约,果不其然,他在集市上见有人卖那半面镜子,遂购回,破镜重圆,并写了一首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乐昌公主见诗十分悲痛。杨素知道后便成全了他们。两人回到江南,白头偕老。

《洛河记》记载,隋炀帝喜欢奢侈,时任江都郡丞的王世充投其所好献上铜屏,皇帝大喜,升他为江都通守。这是因铜镜而封官获爵。

唐玄宗这位喜好击鼓传花的皇帝,将自己的生辰八月初五定为“千秋节”,并规定这一天王公以下都须贡献铜镜,他亲登花萼楼,接受庆贺,并对四品以上朝臣赏赐铜镜。工匠们亦集中起来各施绝技,铸造精雕细磨的“百炼镜”,以及“天子镜”。

小时候我曾经自制过镜子,找一块玻璃,背面涂抹上水银——那水银是哪来的呢?一个人真正经历过但又确实记不起来的事情,是不是就成了自己给自己设的谜呢?水银定型后就成镜子了,由于水银涂抹得薄厚不匀,照出来的人也是怪模怪样,我就好似看见了另一个人那样的吃惊,摸摸自己当年还算光整的脸,那一张凸凹不平的老榆树皮脸是谁呢?

有篇文章讲了个故事,说有只猴子看人总是对着镜子梳妆打扮,趁主人不在家,这猴子也凑过脸去,这下可好,猴子伸手镜子里的那个家伙也伸手,猴子挠头镜子里的那个家伙也挠头,猴子急了,龇牙咧嘴的扑上去就咬,结果可想而知,等主人回来,满嘴是血的猴子还在那不依不饶呢。

博尔赫斯诗句中有“令事物增殖的忙碌的镜子”。博尔赫斯站在镜子对面,一个博尔赫斯变成两个博尔赫斯,两个博尔赫斯变成四个博尔赫斯乃至更多个博尔赫斯,只要有足够多的镜子。博尔赫斯玩了一个小小的把戏,如果那么多个博尔赫斯全打碎镜子,就又把自己还给了一个博尔赫斯。

记得曾参观过一个铜镜博物馆,印象中大的小的方的圆的菱形的各式各样的铜镜,让人目不暇接,只可惜实在记不起这个铜镜博物馆的东西方位了,我的印象几乎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像是真的,如此,那就算是一次类似镜子里掘井的魔幻经历吧。《红楼梦》里的贾瑞就是对着镜子一次次遗精不止肾亏毙命的,贾瑞算是镜子里掘井自己把自己埋了。风月宝鉴空对空——这话听着不失为颇可赏玩的雅句,可对有些人,就成了装在金银器皿里的毒酒。

齐家文化玉器在中国玉器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出土有玉璧和玉琮等,除形制各异、大小不等的素面纹琮外,还有竹节纹琮、弦纹琮,更有在琮的一端、射孔之上装饰有或牛、或羊、或熊、或虎等浮雕纹饰的兽首或兽面纹琮、人面纹琮或琮形器。

古人制作玉器有用于佩饰的,正如《礼记·玉藻》中写的“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有用于祭祀的,类如从饰品演化成礼器的玉璧、玉琮;有用于葬制的,甚而下葬时口含一小块玉,由此暗喻来世衔玉而生?

史书载,禹曾经在涂山会合诸侯,“执玉帛者万国”。——感觉像是熙熙攘攘的玉石交易市场。

古书记载:暖玉可辟寒气;寒玉可辟酷暑;香玉闻之有香;软玉则性质柔。不知这玉的暖、寒、香、软如何鉴别?我看倒像是相亲,张暖李寒王香刘软——妻子以外都是女友。

玉器的一个重要作用还是古人体现人际关系和传递某种特殊信息的。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荀子·大略》:“聘人以粫,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珘,反绝以环。”“问士以璧”,“士”就是指国事。使者用璧,向对方表达敬意和问候。

面对玉璧和玉琮所呈现的古老与神秘,尤其是作为体现那个时代精神的礼器,“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祭天祭地,那个万物有灵的时代,对我们的想象力也是一种考验。

齐家坪遗址出土的青玉璧,外径8.9~9.1厘米,玉色黄白泛青。

毫无疑问,玉璧也是历史。面对历史,我像是小时候面对不苟言笑的父亲,缺少理直气壮说话的勇气。

安特生说过这样一段话:“最足引人注意者,莫如仰韶期之墓地中,发见曾琢磨之玉片及玉瑗数件,其形质吾人常认为来自新疆和阗者也。解说者谓甘肃石铜器时代过渡期之民族,与新疆似有贸易上之联络,但就吾人所知,仰韶期之民族,缺乏金属,则彼等竟能作脆薄如瑗、坚韧如玉之器物,宁不足怪也。”由于翻译年代略早,这段话有点类似文白夹杂的白话文。

说是好玉要养的,用人身体里的精血气来滋养。一块玉,雕琢成形,坠于胸前或戴于腕上,十年二十年一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会因人而异改变为本色之外的某种颜色——可能吗?可能是存在的,因为玉是存在的,关于玉的任何可能几乎都是存在的。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开篇即称:“南山经之首曰鹊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又东三百里……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又东三百八十里……多白玉……”古人是以一种尊崇的心境来谈论玉的。

玉,王者多一点,此一点即所佩之玉矣——这是望文生义,兼有诗人的象征、想象之技。

诗人接着象征、想象:又一个在黄土弥漫的风口上高声说话的春天,吵吵嚷嚷地就过了洮河,梦见铜镜和玉璧的日子已经一远再远了,梦见有人刮掉衰草的胡须,成为又一个刚刚到来的春天的一部分。

同类推荐
  • 皇家弃儿

    皇家弃儿

    他是皇家弃儿,不是凭借作为凡人所不能及的鬼神异能,而是凭借作为凡人所能及的超人异能——潜心苦志忍辱负重、艰苦卓绝默默图强十五年,终于以自己超绝常人的意志和毅力,步步为营的走上爱情、财富、权力的峰巅,成为一代空前绝后的天下中兴圣主!公告:本作品前二十二章有较大的删改与增补,敬请文友欣赏品评。
  • 网络文学发展研究史

    网络文学发展研究史

    该书追述了网络文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盛十余年间激荡的历史,前辈们筚路蓝缕的奋斗史,旨在照亮后来者的路,鼓舞网络文学爱好者继续前行。
  • 大明公子爷

    大明公子爷

    阅尽圣人书,暮登天子堂,手持君王剑,身伴美娇娘,这里是大明公子风、流的时代,这里是莺歌燕舞堕落的时代。一个来自后世穿越者,憋屈的顶起了京城第一人渣的头衔,看他如何借用七斗庸才,四车废学,蒙混在大明贤才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娶娇妻,追表妹,不是很黄,却很牛叉。当昏官,斗才子,不是很屌,却很暴力。
  • 南洋风云录

    南洋风云录

    南华国是李沐,原籍为广东省雷州府海康县白沙乡东岭村(今广东雷州人)。出生于南明永历九年农历五月初八(1655年6月11日),在他年幼的时候,中国南方各地南明势力相继被满清消灭。1671年,17岁的李沐因不肯屈从清朝统治,于是背井离乡,移居桑坦,不久就得到桑坦国王的宠信,被委任管理该国的商贾事务。
  • 江山如歌之芳华如梦

    江山如歌之芳华如梦

    一场上古的误会一场灭族的恩怨一颗复仇的心使她步入后庭十年宫斗十年战争她爱上了仇人的儿子却不得以杀了他又一个人给了她爱却又血染战场悲痛欲绝的她最终身着龙袍在万岁声中坐上了梦寐以求的皇位开创锦和盛世
热门推荐
  • 碎月之莲

    碎月之莲

    末世降临,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值得留恋的东西为爱痴狂,需找生命中的她们何静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她只想安安静静的拥有三千后宫佳丽不要和她抢,性别不同怎么恋爱、当世俗无法束缚人类是,一切都将回归于零
  • 邪品逆少

    邪品逆少

    一块不同寻常的“玉佩”,开启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前世......今生......修炼和泡妞当然都不能少!修炼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胜,泡妞的最高境界是被妞反追。诶呦,我的大小姐,你就放过小的吧......
  • 他说他长的小

    他说他长的小

    初恋爱上了男人,还能不能逃脱那温柔的魔抓?好歹我也是大集团老板的儿子,好嘛!
  • Forty-Two Poems

    Forty-Two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冷少总裁宠妻

    冷少总裁宠妻

    严禁转载,违者必究。这里没有激情的片段,也没有勾心斗角的场面,有的只是温馨浪漫。有的只是一个宠女人的男人和一个自卑的女人。他是冷氏集团的总裁,也是她眼中的“希哥哥”。他对其他人都是另眼相待,唯独对她宠爱有加。他从不对别人笑,就只是在她面前崭露笑容。可是,为什么她还是要离开自己呢?她是一个父亲离世,母亲不要的人,却有个“希哥哥”伴着她。她是个佣人的孩子,怎么可能配得上他这个总裁。她没有人疼,只是有“希哥哥”会疼她,宠她,可是她又怎么能承受呢?她要离开他,却努力打造匹配得上他的自己。感谢抬头让你吻为偶做的美丽的封面。此文每天在9:00——11:00之间更新,一天一更。如果想多更的话,请在下面留言,霏霏会考虑的。哈哈推荐朋友的文:晓臻:——http://www.*****.com/?info/239102.html梅冬——http://www.*****.com/?info/256570.html
  • 凤霸天下之医妃无双
  • 摩天轮上的思念

    摩天轮上的思念

    旋风少女的满腔热血,tfboys的惊心爱恋。
  • 找个像他的人嫁了

    找个像他的人嫁了

    横跨两个时代,环境与社会的进步变革,女音乐制作人鉴证父亲罹患肺癌,传授自己励志家教,让她在无论遇见任何磨难时时刻谨记,人生在世,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 逆天神医:青梅小医妃

    逆天神医:青梅小医妃

    付出万年艰辛,只为等待一个不确定的她。迎月,只是为了迎接那个万年后不确定的她。上一世,竹马的他是青梅的她的一生后盾。上一世,青梅的她是竹马的他的一生守护。“丫头,你的背后,我会一直在。”对于生活她说“我的要求不高,随意就好。”……他想‘我的要求很高,心更小,只能容下一个你而已。’一世情,二世缘,生生世世是情缘。上一世的悲哀与别离,这一世的生生相惜,一世到白头。他们的爱情是不能爱,却又不得不爱。(女主只有一个)
  • 超智者游戏

    超智者游戏

    杀戮、死亡、背叛、恐怖…这是我的世界!变强、守护、击败、胜利…这是我的誓言!我一定会打破这牢笼!我一定要守护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