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时代,是属于考古学分期法的一个时期,指主要以青铜为材料制造工具、用具、武器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处于铜石并用时代之后,介于新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是继承新石器时代发展而来的,是继金石并用时代之后的又一个历史时期。青铜器的出现,对提高社会生产力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齐家文化是这一时期黄河上游地区比较重要的一种古文化遗存。因其首先在甘肃广河县的齐家坪发现而被命名为齐家文化,是承袭马家窑文化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马厂类型文化在后期分化为东西两区之后,东区发展为齐家文化,但也受到了其他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古文化。其存在的时代属于青铜器时代早期的范畴,在甘肃境内的分布东起渭河,西至湟水,南达汉水上游,北入内蒙古阿拉善旗附近。年代大致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其时正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的统治初期。齐家文化在安定区内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于凤翔、内官、巉口、团结、石泉、香泉、石峡湾、李家堡、青岚、葛家岔等乡镇,占全区乡镇的近二分之一,现已发现的齐家文化遗存达30余处。主要有:堡子山遗址、万家崖头遗址、解放桥东遗址、朱家庄遗址、磨石沟遗址等。
齐家文化的经济以固定的锄耕农业为主,兼有发达的畜牧业。锄耕经济是齐家文化的重要的经济手段,生产工具大多都是磨制的石器,主要有石斧、石刀、石镰、石锛、石镞、石杵、磨光器、石盘状器等。石刀和石镞多数穿孔磨光,生产和生活的骨器也比较多,而且制作精美。骨质工具,如骨刀、骨铲、骨纺轮、骨针等,都是用动物的肩胛骨和下颌骨制成的。
齐家文化时期玉器的制作特别发达,主要是用于祭祀的玉璧、玉琮和象征权力的玉钺,此外还有玉铲、玉锛、玉凿等生产工具。
齐家文化制陶业显著进步,陶器多为泥质红陶篮纹罐、夹砂灰陶绳纹罐。红陶双耳杯具有齐家文化的突出特征和鲜明风格,临洮县出土的一件红小杯口部雕塑着一只小鸟,既实用、又美观,反映出当时人们烧制陶器的高超技术和审美情趣。
齐家文化时期彩陶逐渐衰落,绘画由黑彩向红彩过渡,彩绘纹饰有宽带纹、三角纹、网纹、菱形格纹等,以斜线构成的菱形格纹和两边对称的方格纹为其特点,彩陶多为罐类器物。
齐家文化最突出的建树是冶铜业的出现和铜器的使用。人们在畜牧和农耕时,发现了自然铜和铜矿,由于烧制陶器对火候的掌握,便将矿石冶炼成铜汁浇铸成精美的小型器具,种类有镰、刀、锥、匕、镜、指环、圆形铜泡等。铜器的制造工艺除浇铸外,还有冷锻。当时已掌握了从采矿、冶炼、制范、浇铸的一整套工序和与之相配合的复杂技艺。
随着稳固的定居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畜牧业也非常发达。饲养的家畜最主要的是猪,还有牛、羊、马、狗、驴等,原来圈养的牛羊繁衍成群,便赶到原野牧放。那时的境地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和牧草,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人们把房屋建在背风、向阳、面临河谷的台地和山坡上,既便于采薪取水,又便于狩猎捕捞和耕种放牧。狩猎已成为一种谋取生活资料的补充手段。纺织业和缝纫较前有了发展。组成一个个家庭的男女们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地改造着生产工具,创造着日益丰富的财富,于是贫富悬殊和阶级的分化逐渐形成了。
齐家文化的房屋多为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式屋室,还出现了有回廊的建筑,在安定区发现齐家文化半地穴居室地面抹着一层白石灰硬面,它平整、光滑、坚固而防潮,这是改善居住条件的一大创造,是对马家窑文化居室的进一步发展。房内中间有圆形灶炕,门一般朝南开。
齐家文化的葬俗较前不同,墓葬形制以竖穴土坑墓为主,墓坑多呈长方形,有木棺或独木挖成的棺具。以仰身直肢葬居多,普遍发现成年男女合葬墓,一般是以男性为中心仰身直肢、女性从旁侧身屈肢面向男性,随葬品多集中在男性身边,表明女性为男性殉葬,成年男性与儿童合葬,儿童紧附成年男性身边,系为父权制稳固的体现,而随葬品的多寡表明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
由于境地地处西北边陲,与内地相比在文化的发展上势必缓慢,齐家文化的延续时间较长。因为境内自齐家文化遗址之后,截至目前还没有发现新的远古文化遗存,但是,境地发展到原始的父系氏族公社末期,也先后被夏文化和商文化所替代,同样进入到了奴隶社会,也就跨入了文明时代。
我们今天所能掌握的资料中,商周时期关于安定区的记载非常贫乏,在有限的资料中,我们仍能考证到,据《西羌传》、《山海经·海内经》、《竹书纪年》、《逸周书·王会篇》等记载,在上古时代,甘肃东部和西部都属于古之雍州。郭杰三《重修定西县志·舆地二·沿革》中载“定西在禹贡为雍州西陲”。《尚书·禹贡》、《周礼·职方》中载夏、商、周之际,“分全国为九州,县地在雍州”(1990年版《定西县志》)。其时九州即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雍州大致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历代的区域大小不一,行政级别也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