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次ctrl+S,合上机器,斜靠在椅子上,双目紧闭,任思绪如脱缰之野马,在茫茫荒野驰骋,超越时空,进入无我之境。突然间有了强烈的冲动,跳将起来,抓了电脑,欲摔又止,轻轻地抚了抚其上的尘土,如捧着刚出土的易碎的远古化石,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眼角有了晶莹的液体流出,到了口角,用舌尖一撩,咸咸的。
因一些琐事,也常到外地走走,所到之处,邑人大都会说“××是个好地方”。尤其是2011年8月去合肥,所碰到的出租车的司机、马路上的过客、小旅馆、小饭馆的老板娘、抑或是公园里的游客,寒暄几句后准能听到“合肥是个好地方”,这是合肥人感情的真实流露,是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的由衷的热爱。
回想起生活在我们这个小城的芸芸众生,喝着小城的水,吃着小城的饭,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但从没听到过有人说这是个好地方,相反过多的是埋怨、是“鬼地方”之类的诅咒,也有不堪入耳的脏话。
也难怪,我们过多地要求学生学好语文学好数学学好英语等等可藉此改变学生命运的知识,没有人想过或是想到过要给学生讲授这块地方的昨天、今天或者是明天。谁也不敢将有限的精力运用到教学之外的活动上,更不敢耽误学生的哪怕是一丁点时间。地方课程(时兴的叫法是乡土教材)的缺失,使学生对他所生活的地方的了解就是一代代传下来的诅咒。有位领导曾经讲过本地一位上了一所不起眼的大学的“精英”回来时要求分派到某部门工作的要求未能如愿后蹦出一句“你们××(省去地名,以免对号入座,读者意会即可)”。
如果你在和路人的闲聊中说我们有古遗址、有汉墓、有宋城等,他的第一反应也许就是那可能“值老钱”了,或者认为你是一个异于常人的怪物。也有一些很是吃惊地问“是真的吗?在哪?”如果你说我们有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那肯定认为你“老土”了。
感谢安定区人大常委会郭景虎主任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感谢定西市卫校张剑书记、安定区文化馆孙彦林馆长的指导,感谢安定区博物馆曹续贤馆长及全体同仁们的帮助,感谢马宝珊先生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书中所有涉及同治回民起义、回族习俗等内容均由安定区民族宗教事务局马俊英局长亲自阅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也感谢我的同事们,我们有一个具有和谐、友善、敬业、团结精神的团队,“七嘴八舌话沧桑”也是了解素材的主要渠道。本书的许多素材正是他们工作之余,在茶余饭后的闲谈之中提供的。
初衷是好的,但结果并不一定好,尤其是像我们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师,想要干一件追求“轰动效应”的事,实在不易。本书中关于史料部分综合了几种方志中的内容,对资料的可靠性已无可考证,但也力求避免以讹传讹。因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及失误,恳请诸君谅解并予以指正。
以此自述,聊作后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