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7700000029

第29章 让孩子在言语上做到诚信、不欺诈

信——孩子要言而有信,这是立业处世的基础

“信”,是儒家的道德规范,主要意思是诚信,言而有信。《论语》中讲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导学生,认为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言而无信,怎么能行呢?这足以说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信是非常重要的,是立业处世的基础。

“信”本身就是一个智慧的符号,左边是“亻”,右边是“言”,即“人言为信”。《说文解字》中解释:“信,诚也,从人言。”也就是说,一个人说出的话,就一定要兑现,不可以说一些欺骗他人的话。因此,我们要教孩子在言语上做到诚信,不说谎。

凡出言,信为先

诚信是一种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孟子曾说:“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而不立。”一个人没有信用,是无法在这个社会中立足的。可见,诚信关乎一个人的未来。所以,凡是开口说话,就要讲信用,对自己说出来的话要放在心上,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信守承诺。

在古时候,因为科技、交通不发达,朋友之间居住的地方相距较远,都是提前说好下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短则一年,长则几年甚至几十年,但是无论时间有多长,他们都会如期而至。即便是相约的某一方已经不在人世,他也会在临终前把此事托付给亲人,嘱咐亲人代自己赴约。这里所流露出的诚信的精髓,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另外,古人的诚信不只建立在言语上,甚至连一个念头都不会违背。在春秋时代,吴国的季扎是一个有仁义的人。有一次,吴国的国君派季扎出使鲁国。当季扎一行途径徐国时,徐国的国君宴请了他。徐君看到季扎身上佩戴的一把宝剑时,掩饰不住地流露出了对宝剑的喜爱。季扎心里清楚,徐君非常喜欢自己的这把宝剑。但是,出使国外,宝剑是必要的配饰之一。所以,当时季扎的心里起了这样一个念头:我现在不能把宝剑送给徐君,等到办完事情再送给他。

等到季扎顺利出使鲁国之后,返回吴国途经徐国时,想把这把宝剑送给徐君。不巧的是,徐君已经去世了。随后,季扎就来到了徐君的墓前祭拜他。祭拜完后,季扎把宝剑挂在了墓旁的树上。季扎的随从非常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时,季扎回答道:“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意思是说,我的心早就已经答应把宝剑送给徐君了,怎么可以因为他去世了而违背我的心呢?

其实,即使季扎不把宝剑送给徐君,也不会有人说他什么。因为,季扎没有在口头上给徐君任何承诺,而且徐君也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季扎却兑现了自己念头上的承诺。这种诚信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然而,在当今社会,有些人说话不讲诚信,有些企业也不讲诚信,出尔反尔,害人又害己,从而引发了严重的诚信危机。口头承诺的事情,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履行。即便是白纸黑字定下的合同,也可能会故意违约。试想一下,如果人们都不讲诚信,都以欺诈为荣的话,这个社会还如何前进呢?

前面提到“人无信而不立”,同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失去了信用,也将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立足。所以,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落实“凡出言,信为先”,共同勉励,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首先要在言语上做到诚信。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使用最频繁的、最容易表达的就是言语。如果言语不能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变得非常虚伪,也就失去了交往的真正意义。而且,更可怕的是,我们的一言一行将在无形中影响孩子。

所以,我们一定要言而有信,答应他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不能找任何借口。尤其对于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履行,如果因为特殊情况而无法对孩子履行承诺的话,一定要跟孩子说明原因,争取得到他的谅解,并找机会弥补这次缺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孩子最大程度的信任和敬佩。更重要的是,我们给孩子做了一个诚信的好榜样,孩子也会学着我们的样子,履行对他人的承诺。

我们要帮助孩子建立诚信的意识。

对于每个人而言,诚信都是立足于社会的基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要使孩子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让他具备诚信的品质。在第一章已经讲过了,孩子讲诚信不但不会受人欺负、受人骗,反而会赢得更多人的喜爱和帮助。

然而,对于孩子而言,他的脑海中可能还没有诚信的概念,他可能很容易就答应他人要做某件事情,然后又找很多理由推脱。所以,从孩子小时候开始,我们就要帮助他建立诚信的意识。

平日里,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思考关于诚信的问题,让他知道什么是诚信;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关于诚信的故事,将道理深入浅出地渗透给孩子,使他得到诚信品质的滋养,也可以一起分析故事中人物的对错,从而帮助他建立正确的诚信观。

另外,我们也可以在生活细节中帮助孩子建立诚信的意识,对于孩子答应我们的事情,比如回家先写作业、出去玩多长时间、看多长时间电视、几点起床、去超市买什么东西等,我们都要监督他做到,不能放任他的行为,更不能迁就他。当孩子这样去做的时候,说到做到的诚信意识就慢慢在他心中建立起来了。

我们常说:“凡事三思而后行。”其实,说话也一样,也需要三思。

孔子曾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就是说,古人不轻易说话,更不会随心所欲地说话,因为他们害怕自己说出的话不能做到。而且,他们认为,说到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是一件非常令人羞耻的事情。可见,古人说话非常谨慎,不轻易说话,不轻易承诺。

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自己的言语,还要教导孩子重视言语,每次讲话之前,一定要三思一下,看看这句话可不可以讲,该不该讲?讲了之后,我能不能做到?讲了之后,会不会给他人带来伤害?

也许有人会认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才叫真实。一个人能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的确表明他很真实,但是他能对自己的话负责吗?他能做到诚信吗?他能保证自己的话不会伤害到他人吗?

事实上,凡事三思而后言,是一种慎重、负责的表现。当孩子养成了说话之前多思考的好习惯后,就不会随意说话,也就不会出现说了做不到的情况,更不会伤害到他人。慢慢地,孩子就能在言语上做到诚信了。

诈与妄,奚可焉

不说欺骗、不真实的话,是修养德行的开始。

“诈与妄,奚可焉”中,“诈”即欺骗,“妄”即不真实,“奚”是文言疑问代词,即怎么。这句话的大意是说,怎么可以说欺骗他人的话和不真实的话呢?通过反问,更加深了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不可以说欺骗他人的话,不可以说不真实的话!

一位母亲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我在家里接到一个找我家先生的电话,由于先生不愿意接听,我就说先生不在家,等我挂掉电话后,儿子就好奇地问我:“妈妈,爸爸明明在家,您为什么说不在家呢?”我解释道:“你爸爸不想接外人的电话,我就只好骗人家了。等你长大了,你自然就会明白的。”

请问,这位母亲的言行给孩子种下了什么种子呢?种下了不诚实的种子,种下了说谎的种子。孩子会认为,说谎是正常的事情,所以他就会理所当然地说谎。孩子经常说谎话,就没有人会相信他了,他又怎么能跟别人交往呢?又怎么能立身处世呢?

还有一位朋友给我讲过一件事:有一位父亲在家接到电话,跟电话那边的人说:“今天还有应酬,就不过去了。”儿子听到后,就问:“爸爸,什么是应酬?”这位父亲回答说:“应酬就是你不想去做事时的借口。”儿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第二天一早,父亲催儿子赶紧吃饭,一会儿要去上学。儿子说了一句让父亲晕倒的话:“我不去上学了,今天有应酬。”

所以,在孩子面前,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做一个好榜样,一定不可以说欺骗、不真实的话。那么,孩子就会受到良好的熏陶,就会种下诚实守信的种子,自然就不会说欺骗、不真实的话了。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曾经说过,他的一生没有一事不可告人,没有愧对自己,也没有辜负过任何人。一天,司马光的学生刘安世请教他:“人一生要从哪里开始修养自己的德行呢?”司马光说:“其诚乎!吾平生力行之,未尝须臾离也。”刘安世想了三天没想明白,于是向老师请教具体的内容,司马光说:“自不妄语始。”

司马光认为,人一生要从“不妄语”开始修养自己的德行。所谓“不妄语”,就是不说虚妄不实的话,说白了,就是不说谎。所以,我们要时刻勉励孩子,要从不说欺骗、不真实的话开始修养自己的德行。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用哄骗的“教育”方式。

哄骗,是我们搪塞孩子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手段。面对孩子的纠缠不休,相信很多父母都会绞尽脑汁想出各种招数去哄骗他,以此来让不听话的孩子乖乖就范。这种哄骗的“教育”方式也许会在短时间内奏效。但是,当孩子知道我们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并不打算真去做时,他就会对我们失去信任感,而且,他会觉得:随便说一说没什么大不了的,说到做不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慢慢地,孩子便会学会用哄骗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肯定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无论面对什么情况,我们一定不要采用哄骗的方式对待孩子,而是要坚持以正面、积极的教育方式,采用说服、鼓励、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让他变得真正听话。如果我们哄骗了孩子,又应该如何处理呢?

我们都听过“曾子杀猪”的故事吧!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孩子哭闹着要跟着去,她就哄骗孩子说:“你在家等我,我回来就杀猪给你吃。”当她回来后,曾子就要去杀猪,她说自己只是随便和孩子说说而已,不是真的要杀猪。但是,曾子却认为,对于一个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孩子而言,如果成人欺骗了他,他就会向成人学习,而且成人说话不算数,他就不会相信成人了,那么成人以后就没有资格教育他了。于是,曾子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

如果我们用了哄骗的方式“教育”孩子,就应该像曾子一样,哪怕要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也不能欺骗孩子。因为,我们的言行举止将会影响到孩子人格、德行的形成。当然,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不采用哄骗的“教育”方式。

面对说谎的孩子,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面对说谎的孩子,很多父母可能不以为然,觉得孩子年龄还小,认知能力尚未发展成熟,等他长大懂事之后自然就会好了。但是,孩子在小时候就养成的说谎习惯,等到他长大懂事之后,真的就能消失吗?

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小时候养成的说谎习惯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不见,而且我们一次次地姑息、迁就他,可能会把他一步步推向深渊,使他成为一个满口谎话的人。那么,这样的孩子还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吗?还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吗?

所以,面对说谎的孩子,我们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方法,让他认识到自身的过失,并与他一起商量,如果下次遇到了类似的事情,应该用什么办法来代替说谎。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千万不要用严厉的惩罚来威胁孩子,因为这个方法往往会让孩子因害怕受到惩罚而说更多的谎话。所以,我们应该心平气和而态度坚定地面对说谎的孩子。

当然,我们也应该找到孩子说谎的原因,对症下药,让他改掉说谎的坏毛病。一般来说,有的孩子是模仿身边人的言行而说谎,有的孩子是害怕受到惩罚而说谎。面对不同的情况,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当孩子打下不说谎的根基之后,我们要教孩子学会变通。

听话“谎言”这两个字,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是不真实的、骗人的话语。其实,还有一种“谎言”,称为善意的谎言,当谎言的前面加上这个限定词之后,谎言的本质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当我们为了他人的幸福而适度地说谎的时候,谎言就变成了善意的话语,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给他人带来希望。如果我们一直坚持所谓的“真实”,可能就会把事情弄糟。所以,当孩子打下了不说谎的根基之后,我们还需要教他学会变通,不要学呆了。有的父母也许会疑惑,哪怕是善意的谎言,它也属于谎言,这不是有碍于诚信吗?

善意的谎言虽然属于谎言的一种,但是也不能说它就一定会有碍于诚信,因为具体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比如,面对一个身患绝症的亲人,我们怎么忍心告诉他真实的病情呢?一般来说,这时候,为了让他对自己有信心,为了让他安心配合医生的治疗,我们就会编一个善意的谎言。那么,谁又能说这有碍于诚信呢?

我们需要告诉孩子的是,善意的谎言是以维护他人的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出于替人着想的动机,是建立在内心真诚的基础上的。如果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说谎,就变成了恶意的谎言,就真的有碍于诚信了。当孩子真正能够活学活用这些智慧的时候,才能让自己和身边人受益。

教子箴言

中国自古就很重视“信”,把“信”当成衡量一个人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而且,“信”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学做一个诚信的人、一个不欺骗他人的人。当孩子在言语上做到了诚信、不欺诈时,他自然就能得到周围人的信任和尊重,和周围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一来,孩子在成长之路上就会遇到很多贵人帮助他、提携他,从而让人生之路走得更轻松、顺畅。

同类推荐
  • 教育孩子从父母开始

    教育孩子从父母开始

    本书汇集国内外权威教育理念,融合国内外专家教育经验,吸取成功父母教育的精髓,试图回答父母们关心的问题,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助一臂之力。
  • 咬耳朵:跟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50种方法

    咬耳朵:跟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50种方法

    如何获得孩子的信任?如何让孩子向你打开心扉?如何进入孩子的心灵?如何跟孩子建立一生的亲密关系?如何让你对孩子的管教立竿见影?本书是一本改善和完善亲子关系的指导书,主要告诉父母如何跟孩子建立亲密关系,以及如何运用亲密关系的影响让管教更有效。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家庭教育研究心得的凝结,也是作者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在书中,作者采用讲故事的形式,精心选择教育女儿的点滴琐事和身边发生的教育案例,阐述了“亲子说服术”的科学理念、本质规律和关键点,并向父母提供了跟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50个超级实用技巧。
  • 孩子素质教育:成长的智慧

    孩子素质教育:成长的智慧

    父母都希望孩子独立,并且一致认为这种品质应该从小开始培养。而对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应该从自我照顾能力开始。然而,父母头脑中一定要有一根弦,那就是“独立”的更深层含义,更重要的是一种独立人格的培养。一个真正具备独立人格的人,不仅会打理好自己的生活,还会更自信,对环境、对未来都会有更好的适应能力。独立性不是父母的主观要求,而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内在需求。这种需求在孩子1~2岁、有了自我意识时便开始涌现。当孩子迈出独立自主的第一步之后,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样配合孩子的成长呢?
  • 做孩子的私人医生:天下父母必知的122招

    做孩子的私人医生:天下父母必知的122招

    本书依据孩子成长的规律,针对许许多多困惑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问题,从保健、心理、急诊、生理这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产生的原因,循循善诱,提出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帮助广大青少年解除困惑的方法。
  • 教出最棒的儿子:男孩教养代表作

    教出最棒的儿子:男孩教养代表作

    查斯特菲尔德勋爵是一位英国上层社会的绅士,他的名字在西方一度成为优雅、博学、高尚、礼仪的代名词。他在儿子菲利普?斯坦霍普还未成年之时,就开始给他写信。在他的这些书信中,几乎是将自己毕生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感悟,通过深情的教诲和极富文学魅力的灵动笔触,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儿子,并且对儿子在学识、处世、品格、能力、仪表、事业、生活等很多方面提出了非常宝贵的人生忠告。
热门推荐
  • 散落小姐异世录

    散落小姐异世录

    为了救朋友,她用死亡开启了异世界的门扉,又被千族之王从人鱼的手中救回。“你已经是死人了,想要延续生命可以,但必须用人身自由交换。”签下契约以后,那个年少且傲慢邪魅的千族之王,竟然一口咬在她的锁骨上!不知自身神秘力量的少女,相继邂逅其它五族的王,皆因这份神秘力量与她结缘。究竟是利用、还是怜爱,少女不思议的异国冒险,究竟能否揭开她自身的谜团?这是一个里世界,以人鱼和人类为两极并相互对峙,天空中悬挂着一金一紫的两个月亮,两个月亮以五年为周期,大小交替,而她到来的那一天,正是金色月亮处于劣势,人类被人鱼压制的危险时期。人族皆明哲保身,各族都在寻找得救的办法,而她的到来,究竟是偶然,还是注定……
  • 吴亦凡之樱花树下的浪漫邂逅

    吴亦凡之樱花树下的浪漫邂逅

    这是紫菱第一次写文,请多多指教哦,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我之外的世界

    我之外的世界

    热门游戏”我的世界“被制作出异界游戏,但是由于病毒,游戏崩坏,玩家再也退不出去,世界上僵尸发狂,能力提升,并且晚上产生的僵尸多出一倍,你若死亡,两种办法:半小时内,期待同伴拿来无尽之心复活,还有一种,死。“孩子,如何?来尝试下痛苦吧!”更新时间比较慢
  • 重生之名流总裁

    重生之名流总裁

    苏锦原本是娱乐圈即将登上华丽舞台的著名演员,但是在她姐姐苏晴的苦苦哀求之下,她把成为娱乐圈影后的机会让给了苏晴。苏晴凭借一部电影《梦之初》得到了,2022最佳新女主角小黄人奖,成为新季娱乐圈影后。在苏晴成为娱乐圈影后之后,苏锦陆陆续续受到很大的困难。她好不容易争取到的电影《落幕》也被苏晴抢走……无可奈何之下,苏锦自杀了。自杀后来到了一个叫重生世界的世界,被原主选中,成为了如今唯一一个重生者。并用重生后名字,苏澈成为了娱乐圈影帝。……本文纯属虚构,与《重生之名流巨星》相似。可以说,是同人文章吧!第一次写文章,还请大家多多照顾。
  • 清穿之伊尔哈传

    清穿之伊尔哈传

    修真者夭娘夺宝失败受人击杀,落到了无法修炼凡人星球。阴差阳错之下她成了四阿哥胤禛的福晋。原本以为会永远被困在这个凡人星球的她,却发现自己遇到了个老熟人。宫斗?朝斗?不,我们中间隔着一座冰冷的山,一个闪耀的火球。
  • 婉婷

    婉婷

    一个传奇女人的风雨人生,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血雨腥风。
  • 我的剑痴生涯

    我的剑痴生涯

    当一个宅男穿越后,他的人生改变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不!那不是他的风格。
  • 宅男法师

    宅男法师

    一个混迹于娱乐圈的记者灵魂穿越到异界,融合了十六岁少年的灵魂,两个宅男相似的个性,来自娱乐狗腿的八卦职业和偷窥喜好,将给新的位面带来何种变化?位面背景取自英雄无敌系列,但肯定会有所变化。知道的人会心一笑,不知道的人,也丝毫不影响阅览的心情。
  • 凰错:倾尽此生

    凰错:倾尽此生

    她倾世容貌,众生倾倒。也是现世才女,意外的离世揭露惊天身份。倾尽一生只为九界安宁,换来的却是爱她的为她而死,她爱的最想她死。九界归一,九天宫殿谁与她并肩看尽天下繁华?
  • 风里州

    风里州

    风里州,一座躲藏在历史中的小城,我们为何相聚在此,是因为它“桃花源”的美誉,还是命运的安排?古今未来的羁绊都不重要,只要今生我们站在一起,在风里州,大家都是一样的。经历了一场时空之旅回来,所有的记忆都留在了千年前,却不知回来才是最危险的事,生活不知不觉开始发生着变化……原本以为不幸的血缘关系到最后竟让我释怀,幸好我们是亲姐弟。可是,被时空排斥后,我该走向你的前世还是你的来生呢?“风”系列传一《风里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