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笑容和宝宝交流
宝宝快满一岁时,开始懂得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要求了。在所有表达方式中,笑容已经成了宝宝用来表示需求的最常用手段,用笑容与妈妈和爸爸交流,是宝宝智力发育得更加成熟的具体表现。这个时期的宝宝,如果需要什么,不但会用小手去指或做手势,而且还知道如何运用表情来加以配合。宝宝会因为发现有趣的事而笑,比如宝宝看到妈妈尝了尝自己奶瓶里的奶,可能就会用笑容说:“妈妈也和我一样用奶瓶喝奶。”宝宝还会用笑容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甚至淘气地从妈妈那里得到一个预期的反应,比如宝宝会顽皮地向妈妈笑,好像是说:“我就知道妈妈会有这种反应。”宝宝在用笑容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求的同时,也希望和爸爸妈妈分享快乐。所以,爸爸和妈妈一定要善于和宝宝用笑容进行交流,这样能让宝宝感受到爸爸和妈妈给予宝宝的爱和关怀。
让宝宝自己走路
在保持身体平衡方面,爸爸和妈妈牵着宝宝的手走路和宝宝靠自己的力量走路是不同的。在爸爸和妈妈牵着手时,有的宝宝能走得很好,但爸爸和妈妈一旦放手,宝宝自己就走不好。所以,爸爸和妈妈要尽量让宝宝自己走。为了让宝宝尽快学会自己走,爸爸和妈妈要重视宝宝平时的体能锻炼。宝宝在家里的时候,可以在爸爸和妈妈的保护下,在沙发上爬上爬下。如果住的是跃层楼房,让宝宝爬楼梯是很好的锻炼,但要注意安全。如果外出锻炼,秋千、滑梯、小山都是这个月龄宝宝最喜欢的地方,爸爸和妈妈应该充分利用那里的环境和设备来训练宝宝。
父母要多和宝宝一起玩游戏
孩子最初的玩伴是父母,和孩子一起玩是父母的职责。和孩子一起玩也就是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有不少家长把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看作是“哄小孩”,其实“哄小孩”只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通过和孩子一起游戏来了解孩子。而且在游戏中,可帮助孩子向大人学习各种知识,激发孩子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在与孩子一起游戏的时候,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实际能力去玩,不要强迫孩子应该这样玩或那样玩。不要把游戏搞得太复杂、太枯燥,要从简单一点儿的开始。如可以改变玩具的位置、方向,要想办法让孩子去找。如把玩具放在孩子的脚前、身后、台阶上或是放在前方稍远一点的地方,让孩子自己去拿,这种玩法能促使孩子动作的发育。
另外,做游戏时,父母不要应付孩子,也不要指挥孩子,要作为参加游戏的一员而平等地去玩。父母应知道,在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时,孩子可向大人学习技能,大人也可通过游戏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且孩子和妈妈一起玩,既可使他获得情感的满足,也会给妈妈带来无限的欢乐。另外家长还应该精心设计一些游戏,甚至准备些道具,以便在游戏中更好地启发孩子、教育孩子。
12个月宝宝的运动训练
(1)倒着走 爸爸或妈妈可在地面上画一道线,让宝宝沿着线走。这时的宝宝最爱向后倒着走,一开始的时候,宝宝会一边向后看一边走,慢慢地,宝宝就会直接倒着走了。妈妈可以跟宝宝一同玩这个游戏,和宝宝比一比,看谁先走到终点。
这个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运动能力,还可以增强母子之间的感情。但需要注意的是,游戏的场地一定要大,不要影响宝宝倒着走,更不要因碰到物体而伤及宝宝。
(2)踢球 爸爸或妈妈可以在宝宝面前放一个小皮球,让宝宝抬起一只脚来踢。这个游戏对宝宝来说,既要用一只脚来平衡身体,又要用另一只脚来踢皮球,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一开始时,爸爸可以在一旁协助宝宝,用两只手扶着宝宝,让宝宝抬起一只脚来踢。当宝宝熟练后,爸爸可以放手让宝宝自己踢,慢慢地宝宝就可以站着踢了,直到可以边走边踢。
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宝宝手、眼、脚之间的协调性,增强宝宝的运动能力。开始时,宝宝可能不够灵活,爸爸妈妈一定不能说“太笨了”或“笨死了”等之类伤害宝宝自尊心的话,而是要及时鼓励宝宝。
12个月宝宝的手眼协调训练
要想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爸爸妈妈可以从宝宝感兴趣的游戏开始,像撕纸、翻书、套圈等,当然爸爸妈妈也可以和宝宝一起绘画、串珠、拼图等,还有很多运动方面的游戏,如投篮、拍球、传球等,都能很好地提高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同时,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给宝宝提供练习的机会,比如,让宝宝自己穿衣服,自己扣纽扣,自己动手用筷子吃饭等。更重要的是爸爸妈妈要常带宝宝到大自然中去拣小石子、扑蝴蝶、捉蜻蜓、抓蚂蚱、捉小蚂蚁……大自然多彩多姿的环境,以及不断变化的场景都能带给宝宝很多惊喜,让宝宝在这些动与静相宜的环境里手眼真正互动起来。如硬性的训练,宝宝不太会配合,特别是性格活泼的宝宝。
值得爸爸妈妈注意的是,在宝宝手眼协调能力的关键时期进行培养,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按照下面的时间参考进行:3~6个月是宝宝双手抓握能力发展的关键期;7~8个月是宝宝手指握力及灵活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期;9~10个月是宝宝双手动作协调配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期;12~13个月是宝宝双手控制物品及扔东西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12个月宝宝的观察能力训练
(1)尊重宝宝的观察心理需求 实际上,很多天然物品,比如小石子、枯树枝、沙粒、小线头之类的小东西,不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特别的危害。相反,寻找这些小东西并玩弄这些小东西,是锻炼宝宝观察力的一种好方法。比如,当宝宝手里握着一个小石子的时候,他可以观察到这个石子不同侧面的形状,它的颜色、质地、粗糙度,它在不同光线背景下的反光,它掉落时在地面滚动的情形,掂在手里时的重量等等,诸多的特性都可以被宝宝轻易地观察到。
因此,爸爸妈妈与其禁止宝宝接触这些东西,不如将宝宝的小手清洗干净,尊重宝宝发现并收集这些东西的喜好,满足宝宝的这种心理需求,这对宝宝观察习惯的保持会有积极的意义。
(2)引导宝宝更加细致地观察 爸爸妈妈除了要尊重宝宝特殊的观察需求之外,还可以引导宝宝更加细致地去观察一些事物。如果宝宝喜欢拣小石子,爸爸妈妈就可以随他的这种兴趣,在外出时和宝宝一起去拣小石子:“嘿!看看,我拣到一个圆圆的小石子呢!你能找到一个比我这颗还小的小石子吗?”当爸爸或妈妈和宝宝双眼对视的时候,不妨说:“哈,我看到你的眼睛里有妈妈呢!你看到妈妈的眼睛里有什么吗?”于是,这项观察的活动就可以无限地拓展开了。
(3)在变化中创造观察的机会 事实上,没有比看到有变化的事物更令宝宝兴奋的了。一根小线头或者头发丝,都可以在宝宝双手的作用下变幻出无数的形状和花样,而且永远都不会重样。因此,当宝宝手里捏着一根小线头时,父母就不再怀疑宝宝为什么会对这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东西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了。
就像宝宝玩线头或者头发丝的游戏一样,两个或者多个事物组合起来,给某个事物施加一个作用力,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气候条件,在运动过程中观察……许许多多的可能都会造就很多观察的机会。
爸爸妈妈如果一直这样引导宝宝去观察,宝宝观察的动力就不会消失,而观察的习惯也会永久地保持下去。
周岁宝宝的智能发育测试
(1)大动作 让宝宝独走几步,或让他独站,鼓励他在父母之间独自走2~3步,如果宝宝能独走2~3步,表明宝宝达到了十二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2)精细动作 用蜡笔在纸上戳出点。家长向宝宝示范用蜡笔在纸上戳出点或画道道,如果宝宝能用手握住蜡笔在纸上戳出点或道道,则表明宝宝达到了十二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3)认知能力 拉双绳取物。用120厘米长的绳子穿过一个杯子,绳子两端放在桌上宝宝能够得到的地方,并鼓励宝宝将杯子拿过来。如果宝宝知道抓住绳子将杯子拉过来,则表明宝宝达到了十二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竖起食指表明自己“1”岁。问宝宝“几岁了”,要求宝宝竖起食指回答,如果宝宝能有意识地指出或说出2~3个以上的单字(爸、妈除外),则表明宝宝达到了十二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4)言语 先把一个玩具放到宝宝手里,然后对宝宝说“把……给我”,但不要伸手去拿,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能把玩具送到妈妈手里并主动放手,表明宝宝达到了十二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5)情绪与社会行为 用点头、摇头表示同意或不同意。观察宝宝表示同意或不同意时的动作,若宝宝会用点头表示同意,用摇头表示不同意,则表明宝宝达到十二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要东西知道给。向宝宝要他手中的玩具或食物,如果宝宝能理解语言并知道将大人要的东西给出,则表明宝宝达到了十二个月智能发育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