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是以改正员工错误为前提的行为,批评也是一门艺术。管理者在批评员工时应就事论事,以不伤害员工自尊为前提,给员工一个台阶下,激烈的措辞只能让员工心生怨恨,起不到丝毫效果。
在工作中,员工避免不了会犯错误,管理者要想纠正错误、批评员工就一定要注意场合,最好是在没有第三者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再温和的批评也有可能会刺激到对方的自尊,让他在同事面前丢面子。或许他还会以为你是有意让他出丑,觉得你这个人不讲情面,不懂方法,没有涵养,甚至还会觉得你动机不善。这时,不仅管理者批评人、改变人的目的很难达到,还会为管理者带来或大或小的副作用。
必须在现场当众指出员工错误,管理者的态度、措辞一定要谨慎、客观、准确且婉转,不能主观从事,不能夸大其词,不要生硬直白,更不要翻旧账,以不刺伤员工的自尊为前提;不恰当的措辞,可能会激怒对方,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比如:“你必须听我的,照我这样做,否则……”以这种口吻说出的话很难让人心服口服,也最能伤人自尊。即使员工可能出于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因,表面服从了你,其心里一定会有怨恨。为什么不可以婉转一些呢:“这种做法不符合上面的规定,会带来很多麻烦,我们来考虑一下怎样做更好,行吗?”
善意却不讲究措辞的批评往往出现“好心没好报”的后果。明明是善意的想帮助员工改变某些错误的批评,由于措辞不当,导致了员工的不满,以致关系破裂就十分不划算了。
所以,在批评、纠正员工之前,有必要先停一下,想一想如何才能更客观、更准确、更婉转地提出自己的批评或意见,而不要让直率伤了人,给员工留下粗鲁简单的印象。
给员工留台阶,留条退路,让员工能体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管理者在纠正员工时,最好能为员工找一个合理的理由,这个理由既不使他丢面子,又能说得过去,不至于蹩脚,还能使员工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同时,把责任模糊化。这是一个聪明的做法。
一位顾客到一家商店要求退换一件高级衬衫,她声称这件衬衫没有穿过,退货原因是她丈夫不喜欢。精明的营业员看到衬衫的暗角处有明显的污痕,知道这衣服是被穿过的,但顾客已声明“没动过”。这时营业员很讲究说话艺术,既有力地反驳了顾客,同时也给顾客留了一个台阶,营业员这么说:“你可能是没有动过,但或许你不在家时,你家里有人动过它,你看这污迹是明显有人穿过的。我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事,买回家好好的衣服,不知怎么就被弄脏了。”
周总理给人的印象总是和蔼可亲,但是他同样也要面临批评、纠正别人的错误这一问题。通过下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欣赏一下周总理的批评艺术。
1971年,林彪摔死在蒙古温都尔罕,这一事件影响巨大,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此事对外绝对保密。当时,我驻蒙古大使馆官员察看现场后,派二秘孙某回国向周总理汇报。同机返回的还有中建公司的一位同志。周总理让符浩到机场接人。符浩把孙某接到招待所后,嘱咐中建的同志绝对保密后,就让他回家了。
当晚周总理听符浩汇报情况。大家坐定,周总理问:“和孙某一起回来的还有谁?”符浩答还有中建公司的一位同志,已经回家。没等他说完,周总理的脸一下子沉下来,双眉猛然一蹙,厉声打断他,问:“你当过兵吗?”
周总理对符浩非常了解,知道他是行伍出身,这个质问显然是言有所指。符浩一怔,顿时感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答道:“我马上把中建公司的那位同志找回来!”符浩当即半夜驱车把中建的同志接到招待所,并汇报了总理,总理这才长嘘一口气。
周总理在上例中的批评中采用了暗示的方式,“你当过兵吗?”这句话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你还有士兵的警惕性吗?难道你不知道保密的极端重要性吗?总理的批评艺术就在于“引而不发,跃如也”。
对于一个长期共事、有着丰富经验的下属来说,不必把错误明确地指出来,点到为止就够了,无须长篇大论地开导批评,对方自然就会领会全部的深意,并马上纠正错误。这种暗示的方式对彼此较熟的下级来说,有“响鼓不用重锤”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