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是个自由职业者,最近几年,他又是炒股,又是炒房,钱赚了不少。问起他的生财之道,他指了指墙上:“没什么生财之道,全凭它!”
我向墙上看去,发现墙上挂着一个卷轴,卷轴上什么字都没有,只有一个大大的狂草感叹号,感叹号的“主干”像一把尖刀斜插下来,底部的那个“点”又好像是被石头砸的坑,墨迹四溅。看着那个感叹号,我笑了:“你也想搞点妖蛾子出名啊?别人有无字小说,你想搞个无字书法呀?”朋友表情严肃:“这可不是无字书法,这是我多少年来总结的做人之道!”我让朋友说得不知道北在哪里了,问他“道”从何来?
朋友顺手抓过一张大白纸,提起毛笔,蘸饱了墨,“唰”地在白纸上划了一道:“就这么着!”又使出全身力气把毛笔杵到白纸上,毛都杵折了:“定了!!”完事毛笔一扔:“明白了吗?”我摇了摇头:“糊涂了。”朋友摆了摆手:“真是棒棰!”点着一根烟,跟我说了一段往事。
朋友说,一开始他可不是无业游民,正宗的大学毕业。毕业之后,他分到了街道的党委办公室。那可是个不少人羡慕的地方,大小也叫秘书呀,在老百姓眼里,除了书记,就他说了算。
朋友上班第一天,就赶上区长到街道检查工作。朋友当然积极表现,忙前忙后,端茶倒水。忙了一上午,街道领导陪着区长去食堂就餐,朋友准备打点饭到办公室吃,顺便看着区长一行的东西。拿着饭盒刚要走,老秘书叫住了他:“别打饭了,我请你,咱到外面喝两杯。”朋友一指会议室:“区长下午还听汇报呢,咱们不在这盯着行吗?”老秘书一摆手:“你刚来,不懂,凭我的经验,领导们连喝酒带聊天,这饭最早也得吃到下午2点,咱们紧吃紧喝,回来误不了事,你今天是上班第一天,就算我给你接风吧。”朋友挺感动,跟老秘书一起锁了办公室和会议室的门,到外面喝酒去了。
离上班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朋友和老秘书小脸红扑扑地回到了办公室。一进门,两个人全傻了,书记正拉着个脸在屋里转圈儿。见两个人那副尊容,书记一下子就火:“你们是干什么吃的?不知道办公室不能离人吗?还敢到外面去虽酒,在机关待腻了?!”老秘书垂首一旁,朋友更是诚惶诚恐。
事后朋友才知道,那次老秘书失算了,区长每次来都要喝酒,唯独那次没喝,早早就吃完饭听汇报,下午区里还有个会。可办公室和会议室都锁着,书记只好亲自撬门,让区长当场封了个“撬门书记”,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传为佳话。
老秘书因此调到了其他科室,而朋友直接被下放到街道的企业里。接下来企业倒闭,朋友下岗,也就成了无业游民。
这个事给朋友的印象太深了,他也因此总结出一条“真理”:经验之谈是狗屁,相信别人不如相信自己!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朋友不再听任何人的经验之谈,自己决定的事情绝不动摇。他说,听自己的,即使事情办错了也不会后悔,如果听别人的办错了事情,他又要后悔一辈子。他在墙上挂那个感叹号,就是时刻提醒自己,要对自己的决定有信心。
其实,每个人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心中都有一个感叹号。不同的是,有的人把自己心中的感叹号握得很紧,不为别人的言语所动摇,有的人则握得不紧,经不起别人的煽动。握紧心中的感叹号,就是相信自己,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