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做公共汽车到百货大楼去买东西。车上的人挺多,我只好站在离门比较近的地方。汽车开动,站在我身边的一个小背头操着浓重的天津话问坐着的几个农村人:“哎,我说,你们到哪下?”几个农村人说:“东北角。”小背头眼珠子一瞪:“那你们还不快起来,再有两站地就到了,你们拿着大包小包,赶紧往外倒啊,等到了站再倒,大伙都得等着你们。”几个农村人一听,摇了摇头:“不急,还有两站地呢。”小背头把嘴一撇:“这就是老毯儿,一点你妈妈素质都没有,要不怎么城里人不愿意让你们来呢,纯粹你妈妈是环境污染!”
几个“农民兄弟”对小背头的挖苦讽刺置之不理,依然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小背头接着说:“我说,你们这是头一回坐汽车吧?也难怪,你们家哪有这么好的公共汽车呀,好好坐着吧,回去把这段历史写到家谱上,让你们子孙后代都为你们坐过公共汽车感到自豪!”几个农村人好像没听见他的话,还是坐在那一动不动。
东北角到了,几个农村人这才站起来,提包的提包,背袋的背袋。小背头一见,急忙抢占了一个座位。用手指点头几个农村人:“我说了没有,大伙都得等着你们,象你们这样的,到城里来干嘛?以后别你妈妈来了,没你妈妈教养!”
农村人下了车,有几个乘客上来了。其中有一个抱小孩的妇女站到了小背头身边,车子开动,抱小孩的妇女身子猛地晃了一下,孩子险些撞到车内的立柱上。售票员一看,冲车里喊:“哎,哪位给抱小孩的让个座?”说着,就把目光转到了小背头身上。小背头也不看售票员,打了个哈欠:“昨天打你妈妈一宿麻将,困死我了。”说着,就闭上眼睛打上了呼噜。
这时,小背头身后一个背着工具袋的农村人站了起来,对抱小孩的妇女说:“大姐,坐我这里吧。”抱小孩的妇女说声谢谢坐到了座位上,冲怀里的孩子说:“儿子,快谢谢叔叔。”孩子大概还不会说话,并没有配合他妈妈。妇女一看,拧了一下孩子的鼻子:“这倒霉孩子,刚坐下就睡着了,连句人话都听不进去。”车里的人一听,看看小背头,看看妇女,又看看让座的农村人,脸上露出了怪异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