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我见过并能清楚记住年份的日历,应该是1974年一张挂历。而那个时候我刚刚6岁,还没有上学,怎么会认识1974这几个阿拉伯数字呢?经过多年的回想,我才知道,这应该归功于我的妈妈。
我妈没上过学,只上过几天“识字班”,但由于妈妈是姥姥的长女,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上识字班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别人上完识字班,都能看书读报,写写算算,而我妈却只认识“大”、“中”、“小”、“天”、“地”、“人”等十几个简单的字,连自己的名字“张俊英”三个字都写得缺横短竖,数学就更糟糕了,只认识1—10这十个数,连11都不认识,算账也就更甭提了。
尽管妈妈才疏学浅,但对儿时的我来说,那可就了不起了,我还不如妈妈呢,我除了吃奶,什么也不知道。因此,妈妈教我的每一件事情,我都听得记得很认真。
每个夏日的午后,妈妈总要把我抱到院外的阴凉处,把放在身前,抚平我跟前的沙土,然后教我在沙土上画“芝麻开花”,这东西很简单,但我还是用了几天的时间才完成“学业”。接下来,妈妈便教我画小鸡,画牛头,画鱼,我都用几天的时间学会了。再接下来,妈妈的美术课程就教完了,开始教我数学,从1一至教到10。这东西挺难的,但我很感兴趣,妈妈教得也认真,手把手地教,每天都是同样的课程,天长日久,我就是再笨也学会了。我让妈妈接着教,妈妈却摇头,又在地上写开了“大中小”。就这样,妈妈的那点学问,一直从我学会说话,对付到我上小学。
妈妈虽然只教了我几个简单的汉字和数字,但却让我受益一生。就是这几个简单的汉字和数字,让我提前认识了世界。1974年的挂历就是一个证明,如果妈妈不教我认识数字,我绝不会记得它,也不会写出今天这篇文章。
教育孩子是妈妈的天性,她们能力有大小,但无一不希望将自己的全部所学教给孩子。妈妈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妈妈儿时的点滴教导,为我们打开了迈向人生的第一道大门。
一首歌词写得好:“妈妈呀妈妈,亲爱的妈妈,你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教我学走路,教我学说话……”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总要禁不住在心底里呼唤一声“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