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家都有DVD,看电影对人们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了。可在我小的时候,能看上一场电影可比过年还高兴。
我小时候看的电影都是露天的,两根竹竿上挂块银幕,银幕下面挂个音箱。负责放电影的是电影队,今天在这里放,明天在那里放,一天晚上放两部片子,一短一长。短的叫“加片”,长的叫“正片”,加片都是一些纪录片,像《毛主席视察人民公社》、《铁证如山》之类,正片都是故事片,如《徐秋影案件》、《405谋杀案》、《秘密图纸》、《猎字99号》等等。而对于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演什么无所谓,关键是在哪里演,知道哪里演,我们便早早赶到那里去。因此,掌握哪里演电影消息的人是非常牛气的,伙伴们给他“上贡”之后,才能得到消息。当然,有时候消息也不大准,害得一帮人白跑一趟。但如果有人问起到底看了电影没有,白跑一趟的人都会说,看了,演的是《白袍(跑)战士》,加片《战(站)地看蓝天》,说得没有去看的人肠子都悔青了。
我看的第一场电影应该是《铁道卫士》,那时候我大概只有四五岁,因为我已记不清电影的内容,只记得一个镜头,两个人抱在一起翻滚,就是电影名子,也是听哥哥姐姐说了才记住的。
那时候人们看电影都成帮结队,一般大的孩子一起去。而我却没“队”可结,四五岁的孩子大人是不让晚上出门的。可我太想看电影了,便缠着哥哥姐姐带我去。而哥哥姐姐又闲我累赘,不愿带我去,我只好放弃吃晚饭的机会,不错眼珠地盯着他们,只要他们一走,我就跟上。
第一次看电影就是姐姐带我去的,哥哥已经趁我不备逃了,姐姐无路可逃,因为我死死地揪着她的衣服。以了演电影的地方,我因为太矮看不见银幕,姐姐只好让我骑在她脖子上看。但看了没一会儿,我便睡着了。姐姐怎么处理得我,我全然不知,只知道醒来的时候,电影里已经唱歌了,姐姐正背着我往家里走。睡了一觉,我来了精神,趴在姐姐的背上学着电影里的歌子唱:“黑拉拉嘎,白拉拉嘎,天空出彩霞呀……”
现在想起来不觉好笑,我那时候唱的歌词肯定不对,因为“拉拉嘎”是我们那里“蝼蛄”的别称,也叫拉拉蛄,那电影肯定跟拉拉蛄没什么关系,更甭说什么黑的白的了。
第一次看电影,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电影的内容,而是姐姐带我去带我回的过程。因此,每当我想起小时候看电影,就会想起姐姐背我的肩膀。童年的亲情最难忘,多少年过去了,我仍然被姐姐的那份关怀感动着。